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學霸從數學建模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一章 “入微級身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一章 “入微級身法”

第一位上場的同學來自渝都大學,抽到首位出場難免有些緊張,用略微有些顫抖的雙手拿出無人機,設定好相應的引數過後,便沿著場地內的路線飛行了起來。

場地內擺放的障礙物倒是不多,但是測試場地會經過三段不同的路徑。

一段是寬敞路徑下的避障飛行,下方設有彈射裝置,會定期飛出一個氣球;一段略窄且具有黑箱處理的半圓弧曲線;最後是一段穿越空中障礙物的狹窄路徑。

所有的參賽隊伍都看過關於測試環節的細節描述,進入決賽的隊伍自然不會只使用單個傳感器來應付所有關卡。

以視覺為主的隊伍,對路線一和路線三可能更為優勢,以紅外技術為主的隊伍,則對路線二更為有優勢。

只見第一架無人機以極其穩當的速度,緩慢飛過第一段路線,相比於剛買來時乾淨簡潔的機身,明顯在電機和旋翼的周圍改裝了很多線路和傳感器。

飛過第一段路線時,無人機在檢測到氣球的瞬間,自動進入懸停狀態之後再向左移動,確認無障礙物五秒過後,便很快進入第二段路線。

眾人在箱體外面能明顯聽到來兩下磕碰的聲音,不過無人機也順利的從出口飛出。

第三段路線就飛的有些磕磕絆絆,對於部分直徑較細的鐵棒,無人機像是完全沒有注意到一樣,直直的撞了上去。

雖然能夠很快的調整好自身的姿態再次進入懸停,不過整個機器像是喝了假酒一般,從第三段路線中出來的時候機身上多了不少碰撞的痕跡。

當無人機安穩的落到終點區,三個男生瞬間圍了上去,細緻而溫柔的檢查無人機全身,這副架勢,恐怕給自己女朋友檢查身體都沒有這麼細緻。

畢竟,機甲才是男人的浪漫。

第一組的表現只能說是不偏不倚,雖然他們設計的自動避障手段速度慢、精準度低、受外界干擾嚴重,但作為第一個走完全程的無人機,圍觀眾人還是報以誠摯的掌聲。

後面出場的隊伍就沒有第一組那樣幸運,連續出現三四個隊伍,要麼飛機迷失在線路二的黑箱中,再也沒有出來,要麼就是在線路三的空中障礙中成功炸機。

也有表現不錯的隊伍,全程穩定飛行,線路二無任何磕碰,線路三僅有三次磕碰。

方舟和魏萊混跡在一眾等待出場的隊伍裡,看著前面的隊伍接連出現炸機,並沒有嘲笑他們,而是在和周圍的學霸們不斷商討著無人機為何避障失敗的原因。

他們也沒有資格嘲笑失敗的人,科研的道路上總有人要當炮灰,誰能保證自己不是下一個?

終於輪到了方舟的隊伍,和身邊互不清楚姓名的朋友們暫時告個別,拿起無人機便向起點的位置走去。

小兩萬的悟在整個比賽場上並不算最貴的裝置,同時作為一款一四年出的裝置,這款無人機的結構可謂十分簡單,設計之初便是專注為拍攝而生,原本全球首款自帶4K相機及全球首款可變形的航拍無人飛行器。

相比於其他小組更加先進和昂貴的精靈系列已經包含了大匠自研的避障功能,這款無人機可謂過於簡單。

但是原本攝像頭的地方換上了各種傳感器和控制單元,眾人還是一眼就認出了這是影片中的那臺,甚至還有人掏出了手機開始擠到前面錄影。

人群中出現了一些喧鬧,但很快被現場的裁判示意安靜。

所有的路線引數在比賽之前,方舟已經將其全部調好,所以此時並不需要多餘的動作。

方舟只是簡單的在遙控器上按下啟動,整個飛機便快速的起飛,開始了它的表演。

第一關氣球關,檢測到氣球之後,飛行姿態沒有任何變化,沒有懸停也沒有偏移,無人機自動計算出以當前的速度可完好的透過,氣球在升上去的那一刻,與機身擦肩而過。

第二關黑箱曲線,無人機的速度略微降下去了一些,在入彎前,整個機身的傾斜度發生了變化,慢慢的朝著內彎的方向傾斜,以一個近乎通道中心的位置進入,中間沒有聽到任何的磕碰聲,便再次以原速度從出口飛出。

非常完美的一次曲線行駛。

第三關障礙飛行,整個無人機的運動軌跡變得極為優雅,透過小幅度的機身姿態調整,讓障礙物和機身擦肩而過,傷不到自身。因為機身的移動幅度小,自然同樣的時間內,可以做出更多次數閃避,效率極高。

臺下看到如此驚人的表現,忍不住驚呼了起來。

“太變態了吧?這人是從小玩無人機玩到大的嗎?”

“入微級身法,沒想到真的有人能用無人機實現這樣精密的動作。”

方舟所用的無人機成功以一分二十秒的時間走完了整個賽道,相比於其他小組平均用時五分十秒的時間,快了不止三倍,同時無人機在全程無磕撞、無懸停。

他聽到身後有人用小說中俠客移動身法的境界來形容無人機移動軌跡的流暢,內心不禁十分喜悅。

無人機在全程高速飛行的狀態下,要想完美的達到避障的難度極大,一旦出現一絲失誤,原本可能是因碰撞導致的飛行失穩,現在便很有可能出現機身整個炸裂的情況。

入微級身法需要人體對力量和身體的完美掌控,入微級飛行便需要無人機對整個飛行狀態做出完美的掌控。

用最小的代價作出最精妙的躲避,不僅需要傳感器傳輸的資料足夠精準和快速,還需要內部演算法計算更加準確無誤,以及驅動電機高效工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除了驅動電機,方舟沒有辦法改變以外,前兩者能獲得如此驚人的突破,多虧了方舟預先做出的躲避模型效率足夠高。

當裁判記錄下方舟的比賽成績之後,便繼續叫下一個參賽人員登場。

方舟拿著無人機走出來之後,瞬間獲得了一大群人的圍觀,除了尚未參賽的隊伍,已經比完的學生都想再次看一下方舟的無人機是如何做到神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