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無限世界直播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二章 譚都御議政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二章 譚都御議政一

嘉靖:“陳都御,你也負責朝中紀綱,關於之前內閣所議後臺之事,你怎麼看啊?”

譚克想了想,現在和嚴嵩他們撕破臉毫無必要,從嘉靖恢復活力和看到明史的一刻起,嚴氏父子的結局就已經註定。一個想要有所作為的皇帝,不會允許手下這樣只會媚上、一味貪腐的奸臣存在。

只是,這表面工作還是要做好的。

譚克:“皇上,臣也認為,內閣裡沒有周雲逸的後臺。”

聽到譚克的回答,徐階、高拱心裡松了一口氣。看來這譚克應該不是嚴嵩一派的人,這就好。之前他們就是在廠衛方面吃了呂芳的虧,現在至少又有一個人出來制衡呂芳。呂芳再想輕易動作,也要掂量一下。

嘉靖只是隨口一問,透過這個問題向閣臣們展示一下譚克的權責。之前後臺之事他很快就不放在心上。

“國難當,家也難當,國和家是一個道理。”嘉靖感嘆著,突然又把目光轉向了嚴世蕃,“嚴世蕃,剛才高拱說你昨天娶了第九房太太是怎麼回事?”

“臣明天就把小妾送回去!”嚴世藩立刻回答。

“好漢才娶九妻嘛!”嘉靖一笑,“送回去人家怎麼辦?還是留下,只要多把心思用在朝廷的事上就行。起來吧。”

“是。”嚴世蕃的聲音小得幾乎只有自己才能聽見。

打趣完嚴世藩,嘉靖又把話題引回財政問題上,畢竟這是大明的年度財政會議。

“去年過去了,今年怎麼辦?該吵還得吵。閣老,你是首輔——內閣的當家人,有什麼打算?”

“當家無非是節流開源兩途。”嚴嵩說得十分誠懇,“比方說去年,哪一筆開支都是正當的,可非要用這麼多嗎?張居正剛才說得對,‘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比方工部為宮裡修殿宇,為什麼不在雲貴取木材,非要透過海面那麼遠從南洋運木材來?是因為雲貴山裡的木材運不出來。記得嘉靖三十六年朝廷就議過,叫雲貴修路,既便於官府管理山裡的土司,也便於山民把山貨運下來。這件事當時若是落實了,去年宮裡多花的三百多萬木料錢就能省下來。”

嘉靖由衷地點了點頭,接著又望向嚴世蕃。

“這件事工部有責任,臣有責任。”嚴世蕃不得不接言引咎。

譚克就在一旁靜靜的聽著,他這個官職,通俗一點說就是紀律檢查委員會的長官,另外他還能調動全國秘密警察部隊。可他在具體政策方面是沒有主動插嘴的資格的。

不能主動插話,譚克就跟無限世界直播間裡的觀眾聊天。嚴嵩還不知道自己面前還站了個拿著攝像機的壯漢,正站在那講的頭頭是道。譚克就在一旁點評嚴嵩的話來。

“你們不要看嚴嵩是歷史上有名的奸臣,他的實政水平可是不低。只不過心思不願意用在造福百姓上面罷了。他剛才說的那番話,概括起來只有一句——要想富,先修路!”

直播間裡,結合之前嚴嵩的表現和譚克的點評,彈幕也一條條往外蹦著——

“你們別說,這光看相貌,嚴嵩真是個一身正氣的老爺爺。”

“古時候,想做高官,長相是一定要過關的。不然會被刷下去。”

“我擦,還有這種道理,看來還是現代社會好啊,至少現在考公務員沒有以貌取人這回事。”

“要不有句老話叫大奸似忠。這人的品行,是外貌反應不出來的。”

……

嚴嵩:“今年所有的開支都要從這些上面著眼,接下來內閣要好好議。”

“張居正。”嘉靖突然點張居正的名。

張居正立刻應答:“臣在。”

嘉靖:“你剛才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是閣老說的這個意思嗎?”

張居正:“是這個意思,但閣老說得更透徹些。”

知道今天決不出個名堂,張居正也把話裡的刀子收了起來。隨著張居正的軟化,大殿裡的氣氛又變得一團和氣起來。

嘉靖立刻顯出賞識的神態:“朕剛才在裡面聽你算賬也算得很透徹嘛。你說只要海面的商路暢通,我大明的商船能把貨物運到波斯、印度一帶,每年就可以開源一千萬兩以上的白銀。朕想聽你說說這個思路。”

“是。”張居正顯然有些激動,但盡力平靜心態,“其實這也不是臣的思路。大明永樂三年開始,成祖太宗皇帝就命鄭和率船隊遠下西洋,前後七次,商貨遠通。直至嘉靖十幾年,海上通商依然頻繁。後來因為倭寇騷亂,海面不靖,商運受阻。臣在兵部,也是從兵部著眼,想著似乎應該給閩浙增加軍餉,讓戚繼光、俞大猷部募充軍隊,建造戰船,然後主動出擊,剿滅倭寇,重新打通海面貨商之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些日子,譚克給嘉靖看了不少關於重商主義的書籍,現在嘉靖對商業的重視程度也大大提高了。

“這個想法張居正和臣商議過。”嚴嵩立刻把話接了過去。

徐階、高拱也立刻下意識地望向了張居正。

張居正開始是一愕,接著像是向徐階、高拱表白般輕輕搖了搖頭。

嚴嵩:“只要海面貨商之路暢通,接下來就是運什麼。比方江浙的絲綢。一匹上等的絲綢,在內地能賣到六兩白銀,如果銷到西洋諸國則能賣到十兩白銀以上。現在江蘇是一萬張織機,浙江是八千張織機,能不能增加織機,多產絲綢?”

“這……”嘉靖沒有立刻回答嚴嵩。

要是之前的嘉靖,他肯定一口就答應下來。可現在嘉靖皇帝知道,這事沒有那麼簡單。他只要在這裡張開毀農改桑的口子,那下面一定就會把事辦的天怒人怨。以前的嘉靖不知道,現在經過一段時間突擊學習的嘉靖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

“閣老對此事有什麼章程?”嘉靖沒有著急下定論,他決定先聽聽嚴嵩的方案。

嚴嵩:“皇上聖明。歷來就是江蘇的絲綢也多靠浙江供應蠶絲,氣候使然,浙江適合栽桑產蠶。內閣的意思,乾脆讓浙江現有的農田再撥一半改為桑田,一年便可多產蠶絲一千萬兩以上,也就是說可以多產絲綢二十萬匹。”

嘉靖的眉頭已經皺了起來,現代的書看多了,他也喜歡用資料說話這個標準。現在嚴嵩開口就是毀去一半農田,改成桑田,這種隨意性這麼大的數字,怎麼聽怎麼不靠譜。

“陳都御,此事你有何想法?”嘉靖決定諮詢一下譚克的意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