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始於1990最新章節列表 > 0645 入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645 入世

2002年1月1日,中國和中華臺北地區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形式有助於兩岸統一。

當天晚上的《新聞聯播》騰出了五分鐘的專題畫面來報道這件事情,在普通老百姓眼中,他們並不太能夠理解其中的深意,從字面上理解,認為中國強大了,崛起了。

當然,這是事實。

對於蘇偉他們這樣的企業家來說,其實是一把雙刃劍。

加入世貿組織,必定會更加開放,擴大出口的同時會吸引更多的外來資本。

入世的一百多個成員國不得不取消對中國紡織品,食品等出口的關稅制約,也就是說,像宏偉集團這樣的企業,出口貿易的利潤必定會提升。

但是放在國內,外資會受到同等待遇,甚至在高新技術行業得到更加優惠的待遇,對於那些生產力落後,技術落後的企業來說,造成的衝擊力巨大,如果不解決最佳化升級的問題,遲早會在競爭中淘汰。

可以說,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迎來了第二個發展春天。

國內的中小企業失去了庇佑,接下來的路很難走。

當然,從側面也激發了自主創造的能力,但是創新是建立在血肉之上的。

一月二日。

當天上午,宏偉集團總部召開全體會議,所有分公司子公司領導負責人全部參加。

蘇偉在會上講道:“我相信昨天晚上的《新聞聯播》大家都看了,請務必深刻認識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們本土企業的影響,特別是對宏偉集團這樣的大型跨國公司。

在國內,我們一直在追趕世界一線企業,無論是企業管理還是生產技術、裝置、系統、人才等各個方面都沒有落下,但是不可否認,我們距離世界一線還有一定的差距,面對即將到來的新一輪挑戰任務很重。

董事會經過討論,做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部署。

第一:人才需求,宏偉集團每年的人事排程是全國企業中最小的,側方面反應出了員工們的忠實程度,但並不能夠代替落後就會被淘汰這個亙古不變的原則。

我們需要更多的優秀人才,今年公司人才引進依然採用自身和高校共同培養為主,另外向國外引進一批高技術人才,不懂不丟人,不學習一定會捱打,希望大家記住這個道理,提升自己的能力!”

現場所有職工,不管是領導幹部還是工人代表產生了緊張感。

以前他們認為,只要在宏偉集團認認真真的幹,公司是不會虧待他們的,但是今天董事長在會上講的話已經提醒了他們,人才競爭即將開始,如果你不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素養遲早會有人取代你,意味著宏偉集團可能會採取必要的強制措施來重組人事配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然他們心裡面有些怨言,畢竟幹了這麼多年了,但是沒辦法,如果人才不進步,公司同樣會止步不前,蘇偉絕對不會允許公司受到牽制的。

他們逐漸意識到了,總公司每年投入鉅額資金去培訓員工的意義所在了。

蘇偉接著講:“第二點,產業最佳化升級,宏偉集團除了鑽石生意以外,各個產業都需要最佳化升級,五年前,我提過裝置和技術升級,放在國內,這方面我們已經遙遙領先了,但是在國際上,只能算是中等水平,而且發達國家的研發速度快的讓人窒息,想要提高競爭力,在這方面下功夫是必然的,經過董事會商議,總部和各分公司將會在未來五年中,投入兩百億科研經費,自己能行的自己幹,自己不行找國外買。”

今天來參會的也有宏偉集團幾個科研中心的科學家代表,他們時刻關注全球的技術變化,可以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會有無數家企業成為外資的附庸,原因只有一個,他們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全靠進口來組裝產品,競爭力必然降低,若是市場有個風吹草動,這部分企業最先低頭。

宏偉集團在國內企業中,科研人員設施等各方面的配置是最齊全的,但是依然無法與世界最先進的理論接軌,中國的科學家不缺吃苦耐勞的精神,但是不可否認在行業領域內還需要像別人學習。

蘇偉在會上的話講的比較委婉,是為了激勵他們創新,但是遇到瓶頸解決的最快辦法就是直接進口,企業競爭和完全的科學研究區別很大,市場瞬息萬變,沒有太多的時間留給你,何況是宏偉集團,你已經坐在龍頭上,全國都在盯著你,所以,你更加不可能放緩科研速度。

科學家們也清楚認識到目前的實力,創新是必須的,但是學習和模仿也不能丟。

蘇偉說:“第三點,管理體制的升級,我在這裡提到的管理體制不僅僅是人事管理,當然人事管理是重中之重,截止目前為止,宏偉集團全球員工已經超過了十五萬人,這個趨勢在未來十年內還會繼續擴大,不會減少。

另外,宏偉集團旗下的產業也在增加,各項資金也在增加,以我們現在的體量來說,以前確定的管理體制需要進一步改善和最佳化了。

董事會決議,成立專門小組來研究和落實更適合現在宏偉集團的管理體制,李東總經理擔任小組組長,鴻程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林擔任副組長,各部門抽調一名熟悉業務的員工加入研究小組,下個月,小組將會先後派遣到北美洲和歐洲多個國際企業去學習,我還是那句話,別人的要學以致用才能成為自己的。”

“最後一點,根據國家工資標準規定以及宏偉集團自身的營業狀況,決定從2002第二個季度開始上調工資標準,具體金額由財務系統負責計算,然後發放給每個部門!”

五年三次上調工資標準,對宏偉集團的員工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福利,但是這次他們在興奮之時多了一分警惕,人才競爭也隨之展開了。

蘇偉講完後,各部門領導在他的工作部署基礎上更加具體細緻的講述了接下來的工作任務。

大會一直開到下午五點才結束,這是宏偉集團成立以來開的時間最長的一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