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始於1990最新章節列表 > 0703 你是在質疑我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703 你是在質疑我嗎?

好消息是張毅宸從三星手中買到了一套落後的積體電路裝置,壞消息是不僅僅花掉了宏偉投資手裡的股份,而且倒貼了10億人民幣。

人家淘汰的東西照樣以高價買給你,你卻不得不買,這就是技術壟斷的價值所在,等著被人宰割。

蘇偉倒是不在乎多少錢的問題,只要能夠安全送到深鎮華為科技公司就行。

想必三星電子也有了一點警覺,宏偉集團每年都購入三星的大眾股份不出手,長期持有其中一定有貓膩。

無論怎樣,這種狀況持續下去對三星的股市是一定會產生影響的,一套淘汰的積體電路裝置,能夠收回股份而且還能賺到十億人民幣當然是好事。

三星並不擔心宏偉集團拿著這套淘汰的裝置去生產晶片,因為技術升級會帶動整個市場的產品升級,意味著淘汰的東西生產出來的晶片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所以宏偉集團要出錢買的時候,三星電子反而嘲笑宏偉集團,想象不到這個做食品飲料的公司能夠在晶片製造技術方面翻出什麼大浪來。

裝置安全抵達華為科技公司。

任正非打來電話感謝蘇偉,電話裡地語氣差點催人淚下,感情太濃了,足以看出任總臥薪嚐膽多年想改變局勢的決心。

電話裡還提到為了海思半導體公司成立的一個新聞發佈會,邀請蘇偉參加,新聞發佈會將會在深鎮舉行。

蘇偉覺得任正非此舉意義很大,或許當外媒和外資企業聽說華為科技想搞晶片研發的時候會嘲笑,但是能夠警醒和鼓勵國內的技術企業時刻保持危機感,發揮創造力,在高新技術產業的浪潮中擰成一股繩,度過中國企業技術落後的瓶頸期。

華為科技願意站出來抵擋那些流言蜚語。

任正非的勇氣,蘇偉很佩服,因為在高新技術交流會上,蘇偉的言論,讓媒體和國內技術行業的企業家們把他推到了一個很高的臺階,所以這次他也有必要參加。

蘇偉爽快的答應了任正非。

另外,去年參加高新技術交流會的一大部分成員,任正非都以華為科技董事長的身份邀請了。

馬大雲,董明珠,馬化騰等等這些已經處在輿論尖刀上的人不得不參加。

……

海思半導體的新聞發佈會上,來了很多國際性的媒體,先不管華為能不能夠突破技術封鎖,生產出能夠供應市場需求的晶片?僅僅是中國企業要自己研發晶片這件事情的新聞價值就已經值得他們從各個國家跑來參加了。

新聞發佈會現場,人很多,包括國內一些搞科研的專家也來到了現場,好像全國技術行業都在盯著這件事情。

任正非和蘇偉兩人走上舞臺。

咔嚓咔嚓~

相機快門聲響個不停,很多記者對今天蘇偉的到來產生了好奇感,他與任正非之間在華為的新專案上又有什麼聯絡?

工作人員除錯好話筒放在了任正非和蘇偉身前的會議桌上。

任正非大大小小的新聞發佈會出席了很多次,但是這次他有點緊張,或許因為一句話的表達不當就會讓媒體引導一個錯誤的方向。

他在講話前轉頭看了看坐在身邊的蘇偉,鎮定自若,給了他一定的鎮定作用。

任總作開場白,“歡迎各位媒體嘉賓、同行業的朋友們一起參加今天海思半導體公司成立的新聞發佈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想在座的所有人都已經知道了華為科技成立海思半導體的目的是什麼?

華為作為中國在高新技術領域的先鋒,一直致力於研發自己的技術,一直在追趕世界水平,當然我們的目標是超過世界水平。

這次華為科技把目標放在了晶片製造領域,無論是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還是中國各大工業領域的應用,都離不開晶片支撐,我們國家每年在晶片上的進口相當於東南亞一些小國家一年的gdp,更可怕的是,最大利潤方還不屬於我們國內的企業,錢都被別人賺走了。

現在社會上的風氣很不好,拿來主義這種模式早就應該改變了,但是很多企業捨不得打破已經定型的模式和市場利潤,這一點我能夠理解。

就長遠來說,我依然堅信有自己的東西才能使一家企業活的長久。

所以,別人擔憂的事情,我選擇去做,華為選擇去做,我相信會有一個理想的結果!”

現場的掌聲反響還是非常不錯的,任總這一番話容易打動人心,讓人反思。

接下來的記者提問中,記者問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華為科技和宏偉集團之間的關係。

任總看了蘇偉一眼,蘇偉站出來親自作答,“我今天是以海思半導體公司的股東坐在這裡參加新聞發佈會的,宏偉集團每年會投資20億人民幣支援海思半導體公司的科研項目,後期也會根據公司需求以及技術升級等因數追加投資。”

記者道:“蘇董,我想問宏偉集團投資海思半導體有什麼技術上的需求嗎?”

蘇偉道:“沒有,是任總的決心感染了我!”

日笨記者接著問:“蘇董,技術研發是一項耗資巨大的工程,宏偉集團每年投入20億的意義在哪裡?”

蘇偉道:“如果作為一個生意人,我當然希望投資的每一個專案都有利潤可尋,但是作為一個企業家來講,我認為社會意義比現實意義要更大!”

韓國記者問:“蘇董,你有擔心過宏偉集團投進去的錢會顆粒無收嗎?如果海思半導體公司失敗,宏偉集團能否承受帶來的損失和影響?”

蘇偉笑道:“能有什麼影響?一年20億對現在的宏偉集團來說就相當於廣告費支出而已,談不上損失。

不過就你提到的收穫的問題,我在這裡想說的是,做了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做一定不會成功。

也許會失敗很多次,但是首先我們的團隊已經組建起來了,我們已經有了一套自己科研的理論行程,只要每次能夠進步一點點,總有一天會有所收穫的,所以我一點也不擔心,我參觀了華為科技公司,和任總交流了許久,很清楚華為現在的實力,值得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