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始於1990最新章節列表 > 0787 一不小心又講深奧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787 一不小心又講深奧了

氣氛調動起來後。

蘇偉直接進入正題講課,劍橋的學生們沒有看到蘇偉的講臺上放有演講稿。

這堂課,2個多小時。

難道蘇偉是背完稿子的嗎?

他們有些疑惑。

全然不知,蘇偉根本不用稿子,儘管現在是在國際一流學府講課,說到底還是給一群學生講課。

而且講成功學,他張口就來。

蘇偉說:“首先,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成功學的定義。

成功學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道幾千年前,在中國文化中,周易裡面講,天行健,君子當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當以厚德載物。《論語》中也提到了立德、立功一說,都可以和成功學這個話題聯絡上!”

中國留學生和大部分華僑清楚蘇偉講的什麼,也有喜歡中國文化的外籍學生能夠大致理解蘇偉的意思。

但是很多學生都保持著一臉懵逼的狀態,不知道蘇偉在說什麼?

但是“孔子”,他們知道,全球各地有很多孔子學院,他們知道孔子是聖人,所以孔子說的話應該不會有錯。

蘇偉舉古代中國的例子,好像學生們不太理解。

他講道:“或許我剛剛講到的,你們覺得很深奧,但是有一個人你們肯定知道,他可以算作是成功學研究的代表。

他叫戴爾卡耐基,美利堅著名人際關係學大師,現代成人教育之父,西方現代人際關係教育的奠基人,他被譽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和成功學大師。”

大學生們點了點頭,基本上都看過他的書,他特別擅長挖掘人性,那本《人性的弱點》,在校大學生很多都讀過。

蘇偉接著講:“成功學的起源是為了完善自我和培養他人,促使人們積極進取,推動社會完善進步而自然產生的學問。

實際上是一門關於自我管理的學問,是理想信念與目標行動教育方面的內容。

今天在這裡我們重點提一下自我管理這個主題,有沒有人願意回答我一個問題,在你們來到劍橋之前和在這裡上學之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一位中國留學生主動舉手。

蘇偉示意,讓他做答。

他講道:“國內和國外的教學體制理念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學習方法也會產生很大的變化,但是我覺得有一點是不會變的,我們對知識的渴望度和求知慾!”

蘇偉微笑道:“很好,這位同學的回答很好,他提到一個很關鍵的點,他是一個一直在追求知識的人。

沒有任何外部條件改變他的這個執念,我們可以將這個執念定義為自我管理,透過強烈的主觀意識去控制自己的行為。

拿破崙曾經講過,無論你做任何事情,排在第一的永遠是態度,態度堅定了,加上後天的積累更容易獲得成功。

那麼在自我管理中,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該有什麼樣的態度呢?”

“努力!”

“信心!”

“決心!”

“意志力!”

“……”

下面所有學生說出了他們腦子裡最先想到的。

蘇偉點頭道:“你們所提到的都是正確的,態度取決於收穫,意思是你們想得到什麼,獲得什麼樣的收穫?首先就要拿出什麼樣的態度來?

同樣,這個理論反過來也成立,收穫來源於態度,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理論。

富蘭克林提出過,成功靠一個人的道德,在中國古典文化中,對於道德兩字有深刻的闡述。

但是時代發展到今天,由於每個人的慾望不同,所以成功的定義就不同,道德不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的關鍵。

卡耐基的觀點很比較客觀,他說,成功的基本要素是,15%的專業技術,85%人格和領導別人的能力!

我想問各位一下,在你們眼裡,我算成功嗎?”

“算!”

“sure!”

學生老師以及學校領導的觀點是一致,都認為蘇偉是一個成功的人。

如果說他都不算成功,那麼成功的條件就太高了。

蘇偉謙虛接受了眾人的讚美,微笑道:“我也認為自己算是一個成功的人。

我記得幾年前中國有一家著名的地產商叫萬達地產,集團的董事長王健林邀請我去給集團高層領導上了一堂課,就提到了領導力。

我現在給你們講這個內容過於深奧了,所以我們回到卡耐基的理論上,講一下專業技術和人格。

我相信在座各位劍橋大學的學子,都是各個學習領域內的佼佼者,可以說你們的起點就比很多人高了不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專業技術不僅僅代表科研性的技術,也包含了學術領域,我認為凡是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無論你學的什麼專業,都有機會完成卡耐基提到的15%的專業技術。

人格是個很深刻的東西。

我最開始接觸到這個詞的時候,單純的把他理解為人格魅力。

我又把人格魅力單純的理解為人的面貌,也就是長相美與醜。”

蘇偉皺了一下鼻樑,笑道:“所以曾經我一直認為我是一個很有人格魅力的人,因為我長得好看!”

“哈哈哈哈~”

禮堂內圍繞著笑聲。

劍橋的同學們現在不僅僅覺得蘇偉是一個幽默的人,而且是一個自戀的人。

但是實際上,蘇偉說的也沒有問題,因為他的長相確實屬於好看的型別。

不過同學們被他這樣的講課模式給逗笑了。

“後來,我在浙大上學,開始接觸心理學的時候,才發現人格是屬於心理學犯愁,和外貌沒有太大關係。

簡單的理解,其實人格就是個性,這個概念起源於希臘語persona。

原來主要是指演員在舞臺上戴的面具,類似於中國京劇中的臉譜,後來心理學借用這個術語用來說明:在人生的大舞臺上,人也會根據社會角色的不同來換面具,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現。

面具後面還有一個實實在在的真我,即真實的自我,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同學們再次傻住了。

一方面試圖盡力去理解蘇偉老師講的話。

另一方面在歎服蘇偉老師的知識廣度和思維深度。

蘇偉有點尷尬,一不小心又講的有些深奧了,他回過神意識到,坐在他面前的終究是一群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