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始於1990最新章節列表 > 0831 前瞻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831 前瞻性

在中國綠公司年會上,不同的是,蘇偉第一個上臺講話。

以往的大型公眾場合,要麼是蘇偉和別人聊天的形式,要麼是他壓軸的形式。

這次他成為首先上臺講話的人。

中國企業家俱樂部認為也只有蘇偉的身份能夠代表中國企業家,所以,毫無爭議的推選他作為開場人選。

臺下嘉賓的眼睛和媒體記者手中的攝像機全都對準了舞臺中間,等待第一個出現的人。

蘇偉現身後,現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他緩緩走上臺。

一臉微笑,十分自信。

“感謝各位的掌聲,我代表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也是中國綠公司年會的主辦方歡迎來自全球各地的嘉賓。

中國綠公司年會的創辦理論來自於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經濟觀,今天我在此,要講的話題是綠色經濟。

綠色經濟這個詞,各位應該不會陌生,早在上個世紀,西方發達國家就提出來了。

但是由於我國經濟發展的局限性和某些歷史原因導致我們沒有辦法,沒有精力聚焦在綠色經濟的發展觀點上來。

綠色經濟模式顯然已經成為了一個趨勢,是未來經濟發展最健康的模式。

首先,我們要理解綠色經濟的概念。

綠色經濟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傳統產業經濟為基礎、以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為目的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經濟形式,是產業經濟為適應人類環保與健康需要而產生並表現出來的一種發展狀態。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綠色經濟的三個關鍵因素,第一個是效率,第二個是和諧,第三個是持續。

三個因素缺一不可。

發達國家普遍轉向了綠色經濟發展,在傳統經濟向綠色經濟的轉變中實現結構增長。

我們國家現在的產業結構,依然是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為主導,第三產業和高興技術產業較之發達國家相比,可以說,才剛起步。

我不是在這裡妄自菲薄,我想在座的各位國內的企業家應該很清楚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

當然,我們有足夠的信心相信我們偉大的國家會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取得重大突破。

同樣由傳統經濟模式朝著綠色經濟模式轉變。

“綠色經濟”既是指具體的一個微觀單位經濟,又是指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甚至是全球範圍的經濟。

所以,綠色經濟是必然的發展趨勢,作為中國國內的企業,也應該順應形勢的發展做出產業結構的調整,自我調整不僅僅能夠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也是配合國家政府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發展理念。

我在此,提出兩個新的概念,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兩個概念都是從綠色經濟的含義中衍生出來的!”

在座的嘉賓是第一次聽到這兩個概念,頗有興趣。

蘇偉接著講:“綠色經濟綜合性強、覆蓋範圍廣,帶動效應明顯。

能夠形成並帶動一大批新興產業,有助於創造就業和擴大內需,是推動經濟走出危機“泥淖”和實現經濟“穩增長”的重要支撐。

同時,綠色經濟以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為重要特徵,以經濟綠色化和綠色產業化為內涵,包括低碳經濟、迴圈經濟和生態經濟在內的高技術產業,有利於轉變我國經濟高能耗、高物耗、高汙染、高排放的粗放發展模式,有利於推動我國經濟集約式發展和可持續增長。

在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下,大量佔有和利用自然資源,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最大化地促進經濟增長是其基本特徵。

傳統經濟模式認為自然環境與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之間彼此不能相容,環境問題是經濟與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

所以社會發展、經濟繁榮必然要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最終導致經濟發展的不可持續性。

綠色經濟模式是以可持續發展觀為基礎所形成的新型經濟發展方式。

它以自然生態規律為基礎,透過政府主導和市場導向,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引導社會經濟發展符合生態系統規律的強制性或非強制性的制度安排,引導、推動、保障社會產業活動各個環節的綠色化,從本上減少或消除汙染。

汙染是本源,是傳統經濟模式最大的障礙,這個障礙已經讓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各大經濟體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反過來,綠色經濟模式針對的根本就是環境汙染和資源節約問題。

我們要明白經濟增長本來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的福利。

但是幸福、福利有短期和長期之分,區域性和全域性之別,持續和不可持續為意,為了短期的利益汙染環境浪費資源,反過來受到災害的也是人類,它不滿足人本主義對經濟發展的目的的定義。

我手裡有一份資料,是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聯合釋出的中國第一份經過環境汙染調整的gdp核算報告,這是2004年,也就是4年前作出的報告。

資料表明由於汙染造成的損失佔當年%,加入治理環境汙染應該投入的虛擬成本,當年的gdp要再增加消耗1.8%。

大家應該有所思考,增強自己的憂患意識,現在的大環境並不理想。

需要我們這一群走在中國經濟最前面的人站出來有所作為。

早一步從損耗式經濟發展狀況中走出來,維護人類生存環境、合理保護資源與能源、尋求一條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平衡式經濟模式。

以上是我本人針對這次中國綠公司年會主題發表的講話,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妥或者衝撞到各位的地方,還請海涵!”

蘇偉講完,現場再次響起了掌聲。

在座的企業家們,感覺自己不是在參加企業界的聚會,蘇偉的觀點已經能夠和國家在經濟發展方面的大政方針相吻合了,並且更加具體。

他們不得不歎服蘇偉長遠的眼光。

至於蘇偉提到調整結構和轉變產業發展模式,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很困難的,他們是在哪個缺什麼發展什麼的年代打拼過來的,現在手裡的產業擁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假,至少來說能夠從市場上獲得穩定的收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調整,該怎麼調整?

風險,又有誰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