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憶年—回到1990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七章來自蘇州的照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七章來自蘇州的照片

我們找了東三樓前的一個長椅坐了下來,曉紅和麗娜分別坐在我兩邊,那種感覺很幸福,兩個女孩,一個容貌平平但才智過人,另一個可愛漂亮脾氣堅硬,我夾在中間左右逢源兼顧兩頭。

蔡曉紅出身於江西九江的農村,家境困難,妹妹有腎病,家裡為了她的病欠下了一大筆債,後來她父親忍受不了這樣絕望的生活,拋棄了妻子與兩個女兒離家而去,再也沒有了訊息,這個家就靠她母親撐著了,別人勸她母親改嫁他人,母親還不肯,總是幻想著她父親有朝一日能回來。

蔡曉紅一開始還不願來讀大學,想去南方打工賺錢。她是整個村裡幾十年來唯一一個考上大學的,後來村裡湊了點錢,母親賣掉了最後兩頭豬,拼了老命要女兒來讀大學,總算是讓她來到H州了。開學後曉紅同學已經申請了助學金,但暫時沒批下來,所以透過系裡老師的介紹,去做一個九歲男孩的家教,每天三小時,從五點做到八點,其實主要是看住孩子,督促他做好作業,並略加輔導。每天可賺十元錢,一週五天,一月下來有兩百元,她感到這份工作很滿意,只是有時候主人回家往往超過八點,她只有繼續看下去。此外每個週末她還幫別人看店面賣衣服,每次也能賺十多元。

從某種意義上說,蔡曉紅的生活非常充實,幾乎沒有一點空閒時間,所以不打扮不遊玩不交男友不花錢,每天為了生存拼命奮鬥。她的目標是自己解決所有的學雜費與生活費,甚至還想把錢省下來寄回家給妹妹治病。

蔡曉紅的身世和當時許多來自貧困農村的學子一樣,痛苦但教人堅忍,所以她的文字不華麗但卻倔強樸實。她所寫的小說完全取材於自己的生活環境,那個逃婚最後自殺的女孩就是她的一個表妹,所以那種真實感幾乎令人窒息。

我們聊了很長時間,蔡曉紅對我們十分恭敬,在她看來我們都是文學社裡的精英,而她能得到我們的嘉許,是一種榮耀和驕傲,她也非常感激我們要將她的作品刊登在校刊上的努力。

看得出包麗娜很喜歡蔡曉紅,喜歡到了想跟她結拜為姐妹的程度。雖然聽說包麗娜家境富有,父母都是當地的政府官員,似乎從階層上分析與蔡曉紅有著天壤之別,但她的內心卻與蔡曉紅一樣強悍而執著,在她們柔弱的外表下都埋藏著倔強堅硬的意志力。

臨走之前,蔡曉紅特別對我說,她很感謝我上次幫她去找影印店,感謝我在讀她的作品後,對她的小說的褒獎與讚美,那是她第一次聽到有人對她說,“你是個了不起的女孩,一個了不起的小說作者。”她會永遠記住這句讚美。

幾天後趙小宣給我寄來了一封信,信裡還夾著一張玉照,這張照片是她去蘇州遊玩時,在拙政園拍的。在紛繁復雜的蘇州式假山旁,小宣靜靜地站著對我微笑,性感的嘴唇微微翹起,好象要對我說什麼話。

事實上她的確對我說了很多話,小宣在信中直接了當地說非常想我,說我的影子在她身旁揮之不去,說她能清楚地記得我說的每一句話,她去蘇州玩的時候,雖然有同學陪著,可是她覺得很孤獨,孤獨到了感覺不出別人的存在,到處都能想起我來。

我看完了信,把信折好放到了抽屜的最深處,又想了想,還是覺得不妥,於是再拿出信來,放到儲藏櫃的提包深處。

我在害怕什麼呢?

在我原有的記憶與殘留的印象中,我從來沒有和趙小宣談過戀愛,她在我畢業後的第二年就結婚嫁人了,但是,我早說過,歷史已經被改變,又或者說,這是另外一段歷史,是完全不同於上一段的,差不多是另外一條平等線。此線與彼線互不相交。

這些日子來沈班長的情緒也極不好,在我印象中他在大學四年一個女朋友都沒有過,然而,也許在這一段歷史中,沈洪濤能得嘗所願?

由於我與李芸的戀情已經完全公開化,由於近一個月來我和劉麗麗幾乎沒再說過話,所以現在的洪濤已經不再對我心存芥蒂。我在編輯校文學社社刊時,他還主動幫我校對。

我問他,他是不是真的喜歡劉麗麗。洪濤承認他很喜歡麗麗,第一次去她們寢室時就喜歡上了她。

“那你跟她說過什麼沒有?”我問道。

“沒有。”

“暗示都沒有?”

“沒有,真的沒有。我不知道怎麼對她說。”

我無語了,想來班長也是害羞得太過了。我對他諄諄善誘地勸導道,示愛的方式可能有千萬種,但是最最有效的那種就是厚著臉皮直說。

我對班長說起週末是我們文學社主辦的舞會,我會去幫忙。我會送給你兩張票,接下來就要看你的水平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洪濤苦著臉說:“好吧,成不成的就在此一舉了,我也豁出去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