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重生旺家小錦鯉,開荒種田成首富最新章節列表 > 025 前翼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25 前翼長

緊趕慢趕,在去郡北的路上,譚小劍追上了鄭嶺。

他騎在馬上,拋著手裡的銀塊兒,臉上笑的得意,

“鄭嶺,你瞧,同樣是要糧,我這兒還得了我阿嫂的賞呢。”

鄭嶺在譚戟手底下當兵,性子被譚戟磨的沉穩許多,他一邊打馬,一邊掃著譚小劍手裡的銀子,嗤笑一聲,

“你是沒見過銀子還是怎麼著?不就是塊兒銀子嗎?值得你尾巴翹成這樣?”

這仗一打起來,金銀珠寶那是一箱一箱的繳獲,說東營與西營的兵沒見過銀子,那怕是壓根兒就沒上過戰場吧?

幼稚!

“銀子我是見過不少,但咱倆同樣是去要糧,就我得了賞,鄭嶺,你就沒想過這是你的原因嗎?你呀,承認吧,還是要跟我多學學。”

譚小劍將手裡的銀子小心收入懷裡,一打馬鞭,率先跑到了鄭嶺的前頭,身後跟著一隊抬箱的兵,嘻嘻哈哈的從鄭嶺身邊跑過。

把鄭嶺氣的牙癢癢。

對啊,同樣是去要糧,怎麼就譚小劍這差事,辦的就格外好了?

反思,反思,一定要反思!

他怒氣衝衝的回了東營,一眼就對上了正在沙盤邊排陣的譚戟。

譚戟抬頭,一雙黑眸微微眯起,問道:

“沒借到糧?”

“阿嫂借是借了。”

鄭嶺拱手,心中仍是氣不過,將譚小劍得了賞,他卻沒有得賞的事兒,同譚戟說了一遍,又道:

“二郎太囂張了,我真是恨不得同他打一架才好,阿嫂憑什麼賞他不賞我?論理,咱們東營才是同阿嫂最親的......”

他一時嘴快,就把心裡話說出來了,關鍵是譚小劍那廝太氣人,鄭嶺原本根本就不在乎那麼塊兒銀子的打賞,如今他就想著,憑什麼啊?

往後阿嫂可是要同東營營長成親的。

譚戟抿了抿唇,看著面前這少年,還是勸道:

“二郎從小就跳脫,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那個人,如今到了阿漳手底下當兵,他管的比我鬆些,自然性子也就放飛了不少,無妨,回頭我同姣娘說說,不能厚此薄彼。”

東西營如今為了這個事,是徹底的別上苗頭了,一個以盛姣姣的娘家人自居,一個以盛姣姣的婆家人自居,為了這麼點小事,時常要鬥上一斗。

有時候譚戟也看得相當無奈,兒郎們有鬥志,有血性是好事,但不比誰在戰場上殺的人頭多,卻偏偏比上了這麼些小性兒,譚戟能帶兵,卻管不住兒郎們爭強好勝的心。

他能怎麼辦?除了讓盛姣姣不要厚此薄彼,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譚戟也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

這頭,郡北後面的跳馬湖黃土村,東西營派來要糧的人回去後,齊二娘子也從集上回來了。

她一進屋,就進了盛姣姣的屋子,對歪在塌上看書的盛姣姣急道:

“姣姣兒,咱們接下來怎麼辦?郡北一要糧,咱們手裡囤的糧就少了一小半兒。”

齊二娘子說著,提裙坐在塌上,看著盛姣姣那張平靜的芙蓉面,她是一臉的擔憂。

盛姣姣囤糧,本來是用來壓低糧價,讓隆冬平價糧不是個夢想,她與盧壽幾個貨郎,沒日沒夜的收糧食,好不容易才囤積了這麼多的糧。

東西營要糧,盛姣姣讓齊二娘子去出倉,但不出倉則已,一出倉,齊二娘子才發現,東西營要消耗的糧食實在是太多了。

一下子就出掉了糧倉裡一小半的糧。

若是東西營再來這麼幾次,盛姣姣手裡的糧鐵定出空。

出空了,待隆冬來臨,盛姣姣的手裡就沒糧了啊。

可不給,又決計不行的。

這還才兩個營地呢,還不算南營與北營。

南營與北營其實也沒糧,入冬之後,每個營地都在徵兵,南營與北營的兵雖然不上戰場,但糧也不夠吃。

所以東營與西營還要勻糧給南營與北營。

等於說,現在整個跳馬湖的軍糧,都是盛姣姣在供應了。

“反正咱們有的賺,怕什麼。”

歪在塌上的盛姣姣翻了一頁書,抽空睨了對面的齊二娘子一眼,笑道:

“二舅娘原先還怕咱們這一票會虧本,如今看來,只怕賺太多。”

本來盛姣姣收糧的錢,就是問東營與西營借的,為此,她還包攬著出掉了東營與西營的皮貨。

前段時間,齊二娘子面上不說,可眉目間實常籠罩著一股憂心,生怕盛姣姣這回玩砸了,金山銀山都砸在了這一票裡頭。

哪裡知道,峰迴路轉,錢是問東西營借的,結果糧山收回來,還沒捂熱,東西營又出現了軍糧緊缺的困境。

這可不是左手倒右手,還讓齊家賺了一道提籃子的錢嘛。

“我也知道有的賺,可是你算算日子。”

塌上的齊二娘子,推開了身後的窗子,指著外頭的雪,嘆道:

“這雪還有的好長一陣子下,糧總有吃完的那一天,你不是要用隆冬平價糧來穩固東西營大後方,不讓這裡的百姓暴亂嗎?這麼長的冬,難保不會出點什麼事兒,貨郎手裡的糧一日日在漲,咱們手裡囤的糧,又都轉給了軍營,我的姑娘啊,你繞這麼大個圈子的初衷,總不至於只為了自家賺錢吧?”

這話能從齊二娘子的口裡說出來,證明她是真的看清了盛姣姣的盤算,也是真的在為這盤算著急。

當初盛姣姣借錢是為著什麼?治壽郡漫長的冬季,這還才開個頭呢。

手裡沒糧,隆冬高價糧一出市,拿什麼去平?

到時候人心一慌,治壽郡還是要亂,餓殍遍野時,屬國趁機大舉南下,齊漳與譚戟內憂外患,能撐得幾時?

齊家在這樣的亂世中,又能撐得幾時?

“無妨,我還有後招。”

盛姣姣起身來,給齊二娘子倒茶,又是搖了搖手裡的茶壺,話鋒一轉,嘆道:

“我真是要買幾個丫頭了,四老不頂事,端茶倒水的活兒,他根本做不來。”

入了冬,齊橈身上的事兒不但沒有變少,反而變多了。

他每天要給院子掃雪,要去水泊鑿冰,背冰塊兒回來化水,又要練劍寫字,又要端茶倒水......

家裡的人都忙,除了齊老太太之外,每個人都被盛姣姣安排了活兒。

但誰也不敢讓齊老太太做這些個瑣事,就只能讓小小年紀的齊橈來做了。

如果家裡再不添人,會處處捉襟見肘。

見盛姣姣又說起了旁的事,齊二娘子氣的一扭身子,不說話了。

便是這般,大批的糧食,陸續幾次被齊明從集上,運到了郡北,不管齊漳與譚戟能不能從屬國打出糧食來,現在西營與東營的兩座軍營,藥材也不缺,糧食也不缺了。

然而,盛姣姣的糧山,就這麼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一點點減少。

正當時,漸漸有訊息從軍寮裡傳出,今年的糧價要漲上天。

不少原本躊躇著,鐵口直斷今年糧價不會漲的貨郎們,嗅到了商機,在得知這個從軍寮裡傳出的訊息時,不少貨郎連夜啟程,要出治壽郡去囤糧。

軍寮裡頭除了三教九流,還有軍營裡頭的軍爺時常出入。

因而這裡頭的訊息還是有相當可信度的。

有人說時軍營裡的糧不夠了,有人說軍營裡管發錢,但不管糧了,所以今年不光光跳馬湖的糧會漲到天價,整個治壽郡都不能倖免。

訊息傳的有鼻子有眼,各個都還有出處,但凡有出處的流言蜚語,總能讓人信上七八分。

於是治壽郡裡,主動參軍的人愈發的多了。

因為天價糧,誰也買不起。

有時候保家衛國一腔熱血是一方面,但隆冬將至,見過治壽郡每年這個時候,餓死過一大票人的治壽郡兒郎們,也想藉著參軍,替自己與家人規避掉被餓死的風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很多人都是衝著治壽郡的兵制裡規定,當兵的兒郎不僅僅可以獲得軍餉,每月還能獲得一袋糧食來參軍的。

若是一粒米也尋不出的隆冬,這麼一袋糧食,可供一家人熬過許久寒冷的日子了。

與傳聞相反的是,軍營裡頭一直不缺糧,甚至相比較往年沒有仗打的時候,軍營裡頭的糧隱隱還出現了富裕。

每一頓,都能讓辛苦戍邊的兒郎們,吃到肚子撐!

這更加刺激了治壽郡的兒郎們,上前線來參軍,許多並非跳馬湖的兒郎,都在往前線跑。

星星戰火,終成燎原之勢。

一場大規模的參軍潮,迅速席捲整個治壽郡。

因著屬國賊心不死,多次小規模挑釁大澤,劍指集上廢太子,終於讓治壽郡總兵忍無可忍,兵制再次改動,由一營二千人,正式擴為四千人。

為守住廢太子,白陶領二營,共八千兵守集上,升後翼長,秦瓦領一營四千兵調至郡北右翼,齊漳領一營四千兵調郡北左翼。

譚戟因戰功卓越,數次屢立奇功,升郡北前翼長,掌秦瓦、齊漳師徒,統領八千兵,正面防守跳馬湖,直立屬國國界線邊。

要擄廢太子,最先得殺譚戟,踏過八千兵的屍首,才能到達集上。

跳馬湖,完成了一萬六千兵的佈防。

而在此時,集上太子府內,端敏在房內發著脾氣,將桌上的雞鴨魚肉,熱騰騰的白米飯,全都掃到了地上,

“讓你們派的人呢?我不過想要一個奴婢伺候罷了,你們這點小事也辦不好,都多少天了?盛姣姣怎麼還不來?你們到底有沒有派人去召她?”

她還等著在這府裡立威,盛姣姣不來,她怎麼打臉廢太子妃?

屋簷外頭的大雪裡,跪著一大片的丫頭太監,一個個的伏首跪在地上,不敢應聲。

這可把端敏氣的夠嗆,她可是有封號的郡主啊,太子妃一個庶民,儘管是她的婆母,可越是身份懸殊,端敏越是不能嚥下這口氣。

盛姣姣越是不來,端敏越是要她來。

她的命令這府上的人都敢不聽,說明這些奴才根本就沒有把她的話放在心上。

好啊,好啊,那個庶民婆母是主子,她這個身份高貴的郡主,就不是主子了嗎?

錦繡上前,站在一身華貴衣裳的端敏背後,彎腰道:

“聽說前幾日夜裡,就派人去召盛姣姣了,可是半道兒,卻是被潛入大澤的屬國人給殺了。”

“什麼?”

一聽這話,端敏登時有些瑟縮,忙是回頭,拉住錦繡,

“這治壽郡這麼亂?屬國人竟然又來殺人了?”

她成親那日,屬國人都能直接殺入太子府,如何不能殺入集上了?

沒有人會覺得這不可能,也沒有人覺得這很突兀,細想起來,太子雖然被廢,貶斥到了這裡來,可終究還是天子血脈,若是太子落入了屬國人手中,大澤顏面何在?

端敏便是再不懂事,也曉得跳馬湖的局勢緊張。

那兩個派出去召盛姣姣來伺候的太監被殺了,並不可惜,可其中透出來的意思,卻是讓人從頭寒到腳。

只怕太子府被屬國針對了。

一想到這種情況,端敏一陣膽寒,忙拉住錦繡問道:

“糟了,我會不會有事?錦繡,怎麼辦啊?屬國人連閹人都殺,這是對太子懷恨在心了。”

她如今也屬於廢太子這一邊的人,屬國人會不會也盯上她了?

這一刻,端敏哪裡還去管盛姣姣有沒有來伺候她,她都有種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感覺了,折磨盛姣姣打臉太子妃,哪裡有保命要緊?

從小伺候端敏,生在內宅,長在內宅的錦繡,哪裡能有什麼主意,她起先壓根兒沒想過,這是不是屬國人對太子懷恨在心這之類的,只打聽得來這個訊息,想著趕緊的告訴郡主。

結果聽郡主這樣一說,錦繡嚇的臉都白了。

她急忙握住了端敏的手,

“郡主,這哪裡是段良緣啊,這是把您往火坑裡推啊。”

端敏的父王無權無勢,家中妻妾眾多,空有富貴,家中卻無一名男丁撐起家業。

而端敏又是家中女孩兒裡最最不受寵的一個,生她的阿孃是個普普通通的深閨小姐,相對於權勢旋渦中的這些個皇室子弟,端敏的阿孃無根無萍無權無勢。

甚至因為阿孃的見識淺薄,連帶著端敏的眼界也不寬。

能被皇上賜婚,還親賜端敏封號“慧”,實在出乎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