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重生旺家小錦鯉,開荒種田成首富最新章節列表 > 099 納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99 納采

白花花的雪花銀,碼得整整齊齊的,放在一隻只巨大的箱子裡,還有銀票,一沓一沓的銀票,疊在雪花銀上面。

這些箱子放在盛姣姣房裡放不下,就放在各房的屋子裡。

嚇的齊家人生怕這麼多錢,遭賊惦記了,各房的爺們兒,只能躺在銀錢箱子上睡覺。

這麼多錢放在齊家,齊家人自然要追問由來,盛姣姣就直接實話說了,她管東營和西營的營長借的。

在這筆交易裡,沒有她的大哥哥與戟郎,只有東營與西營的營長,因為她借的是兩座軍營用來給將士發撫卹的錢。

她也說了,帝都和治壽郡都靠不住,最靠得住的還是自己,因而要用這些銀錢做生意,讓錢生錢,東營和西營自己養活自己。

膽子大的能包天。

從沒做過這種生意的齊家人,只能長嘆一聲,也沒責怪盛姣姣,反正事已至此,要砍頭,全家也是一起,被壓上刑場去砍頭了。

也好,至少一家整整齊齊,一個都不會少。

還好的是,齊明的托兒盧濤,很快上門來,開始外外拿銀錢。

收糧囤藥材,每一日,都要往外面拿錢,白花花的雪花銀,又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在消耗著。

盛姣姣事先就委託了齊明,這麼大批量的糧食,其實存在哪裡都不安全,如果收了糧與藥,就直接運到集上的南營裡頭存放著。

也不必運到齊家來了。

南營的營長是白陶,齊明的阿舅,齊明在南營,就跟在自己家一樣。

想不驚動白陶,在南營裡頭藏點兒東西,對於機靈鬼一般的齊明來說,實在是太簡單了。

而且南營和北營就在集上,在不斷徵兵的前提下,總共七八千的兵,扎在集上保護廢東宮裡的三個貴人!

想要護著收來的這些糧食與藥材,七八千兵會看守的連只蒼蠅都不能靠近。

更何況齊明也狡猾,他除了在南營裡頭準備了藏糧食的地方外,還在集上另外找了幾個大倉庫,安排了手底下的兵去守著。

因為屢次斬殺屬國人有功,齊明在他阿舅白陶的提攜下,很快從小隊長,升為了大隊長,手底下領了一百兵。

看守幾個倉庫,足夠了。

而就在這過程中,盛姣姣用手中齊家人闘的本錢,透過齊明的托兒盧濤,又聯絡了幾名貨郎幫忙,開始大肆收購跳馬湖的平價糧,開始造成糧市的緊俏。

不少貨郎同行看到了商機,預感到跳馬湖的糧價是不是要漲了?

甚至有些動作快的,已經帶著皮子,動身出了治壽郡,開始去別處購糧,準備囤積在手中,運到跳馬湖去賣......

盛姣姣忙忙碌碌,已經完全忘記了,集上廢東宮裡的三個貴人。

治壽郡的第一場雪落下來,殷澤站在廊下,看著院子裡的下人,將枯死的樹木挖走。

他的眉目清雋,一身素色的衣裳,也擋不住通身的貴氣。

巢來撐著傘,在雪中匆匆的走來,到了殷澤的面前,他見到殷澤這個樣子,便是一聲嘆息,收了傘,拱手道:

“小殿下。”

“外面有什麼訊息?”

殷澤的眉目間有些冷澹,曾經尚有幾分矜貴的臉上,如今已經顯出了成熟莫測的意味。

他彷佛經歷了一段很長的旅程,心性在這短短的一段時間內,竟然沉穩了許多。

巢來知道這是一件好事,歷來成大事者,必要比旁人多思多想多慮一些。

但殷澤的心思也更讓人難猜了。

巢來將最近集上的南北兩座軍營又徵兵一千多人的訊息,說給了殷澤聽,嘆道:

“如今屬國的動作是越來越大了,如果我們再不回帝都,處境怕是越來越危險。”

側身而立的殷澤,眼眸低垂,過了許久,才是問道:

“譚戟那邊,有什麼訊息?”

其實在殷澤的內心深處,一直在冥冥中期盼著,有關於盛姣姣的訊息。

他以為上回的秋日宴,會看到這個名動跳馬湖的盛姣姣,他在府裡等了一日,最後傳來的訊息,是盛姣姣去郡北過了一夜。

她自絕了任何伺候貴人的機會,一個未出閣的姑娘,如此不自愛,儘管譚戟是她將來的丈夫,可他連納采都還沒有,盛姣姣就能去郡北過夜。

那也只能歸咎於治壽郡民風太彪悍,治壽郡兒女太過於開放了。

自那之後,殷澤身邊的任何人,都沒有再提過讓盛姣姣入府的事情了。

無論是廢太子身邊,還是殷澤身邊,都不需要一個不清白的女子伺候。

殷澤對此的感受非常復雜,有憤怒,有失望,有背叛,也有心痛......但這樣複雜的感受,卻又宛若霧裡看花,水中望月那般,讓他再諸多瑣碎的事情裡面,讓他看不清,讓他忙起來的時候,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換言之,殷澤還搞不清,盛姣姣對他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或許,只是因為對譚戟的惱怒,也或者是殷澤從現在起,就對譚戟這個人,產生了些許的忌憚。

巢來盡心回道:

“譚營長的軍營已經收滿了四千兵,連日數場大捷,譚營長的聲望是越來越高了。”

再多的訊息,巢來已經探聽不到了。

一來是因為東宮人手有限,二來,跳馬湖的四座軍營軍紀嚴明,很難打聽到訊息。

他們已經儘量安排人,往治壽郡的軍營裡滲透了,可是打仗不是兒戲,不是帝都朝堂裡頭,往政敵身邊派細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是要真刀真槍的上戰場拼命的,滲透進軍營十個人,最後能活下來,掌握兵權的又能有幾個?

廢東宮被貶斥到治壽郡跳馬湖,住在集上,已經浪費了兩座軍營,總計七千多兵力護衛,那就意味著,正面對抗屬國的兵,少了七千多。

秦瓦與白陶雖然每次看見廢東宮裡的人,都客客氣氣的,但他們心中真的沒意見嗎?

因而巢來要打聽跳馬湖軍營裡的任何訊息,都是阻礙重重,所知道的十分有限。

殷澤沉默著,雙手負立,手指捻著一串佛珠。

一名婢女手中拿著一隻托盤走過來,蹲身在不遠的地方,

“小殿下,這是郡主做的點心,讓奴婢拿來給小殿下嚐嚐。”

來的,是慧敏郡主的丫頭。

殷澤心中那點子捉摸不透的情緒,又被另一股讓他捉摸不透的厭煩感代替,他側頭,看著蹲身在幾米之遙的婢女,緊抿著唇,雙眸中全是陰霾。

迄今為止,殷澤還未與他的元妻慧敏郡主圓房。

一開始的時候,是因為府內遭遇屬國人襲擊,死傷無數,後來......便是殷澤刻意忽略了這件事。

近幾日,慧敏郡主派人給殷澤送吃的次數,越來越頻繁,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慧敏郡主開始急了。

但她表現的越急,殷澤的內心就是越抗拒這個女人,甚至,如今已經控制不住的,對慧敏派來的人,生出了厭惡感來。

巢來微躬的身子往前略傾,低聲道:

“小殿下,還是大局為重,若是......傳回帝都,只怕又有人要參小殿下了,畢竟這婚是皇上賜的。”

雖然慧敏郡主對殷澤毫無助力,但她和殷澤的婚事,到底還是皇上賜的。

如果殷澤遲遲不完婚,落到有心人那裡,就會變成殷澤對這門婚事不滿意,對皇上不滿意!

大丈夫能屈能伸,怎麼能為了這麼一點小事,就失了聖心?

雪越來越大,紛紛揚揚的從簷外落到地上,很快,地面上已經覆蓋了薄薄的一層細雪。

殷澤閉目,手指捏緊佛珠,他怎麼會不知道巢來這話的意思。

他只是一直在等一個人,一個不知道姓名,不知道面貌,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來到他的身邊,成為他平妻的那個女人。

彷佛只有這個女人出現了,他的人生才會迴歸到正常的軌跡上去。

而這個女人一日不出現,殷澤就會有種一切都脫離了軌道的失控感。

“小殿下,不能再拖了。”

巢來的聲音又恭敬響起,卻是無形中,暗含了一抹催促。

殷澤深吸口氣,再次睜開眼眸,看向那名跪在地上的婢女,聲音冷澹,

“拿回去吧。”

婢女應聲,正要失望離去,又聽殷澤澹聲,

“我今晚上去郡主房中吃。”

這話的意思......婢女一臉的歡喜,急忙蹲身,高興的又應了一聲,“是”。

便是飛快的倒退離去,讓慧敏郡主去做圓房的準備了。

又是一夜大雪,整個狹長形的治壽郡,宛若一道白練,點綴在大澤輿圖上。

集上貴人府,大紅的燈籠掛了起來,洞房花燭,人比花嬌,夜啼婉轉,錦被裡一夜春光無限......

翌日一早,齊家的院門外突然響起了一連串的鞭炮聲,紅色的鞭炮紙落在飄了一夜的細雪上,宛若殷弘的花瓣落了一地。

黃土村的孩子們圍在手中提著竹竿的譚小劍身邊,嘻嘻哈哈的等著譚小劍再點燃竹竿上掛著的那一串紅炮仗。

齊大姑娘一臉焦急的推開盛姣姣的房門,將還在床上睡著的盛姣姣,從溫暖的被窩裡拖出來,道:

“快些起身,譚大郎來納采了。”

盛姣姣驚的一下坐起了身來,她慌忙睜開眼睛,問道:

“這麼快?”

“你湖塗了你,這麼重要的事兒你都給忘了?!”

齊大姑娘氣不打一處來,譚戟這戲做的認真,連納采的日子都是找人問好的吉日,早幾天就派人知會過了齊家。

盛姣姣和齊二娘子每日裡忙著去找貨郎買糧與藥材,竟能把這樣的大事兒給忘了。

齊大姑娘望著盛姣姣這匆忙起身的樣子,真覺得愧對了譚戟。

她一副恨鐵不成鋼的眼神,看著盛姣姣,最後打算不管她了,只出去招待譚家來的人。

譚家這次納採辦的很給齊家臉面,一對活雁神氣極了,還別說納采要有的俗禮,都是備齊了的,且備的都是好的。

不光光譚戟親自來送禮,還請了黃果村的村長,甚至還親去了齊漳的營裡,將譚小劍給叫了回家,兄弟兩個,連同譚大娘子,譚大爺,全家都出動了來送納采禮。

正式的讓齊家都恨不得乾脆弄假成真算了。

譚戟陪著黃果村的村長、譚大爺坐在堂屋裡,同齊老太太、齊家三位爺說話,齊橈跟著譚小劍一起,站在齊家的院子外頭給小孩兒們撒糖。

知道今天有糖吃,許多黃果村的孩子,也跟著納采隊伍從隔壁村,來到了黃石村。

齊家三位娘子忙著招待譚大娘子一行,一群娘子們擠在灶房裡置辦延席。

整個齊家一下子沸騰起來。

因為譚戟要回家納采,郡北的兩個營長不可能一下全走了,於是齊漳只能留在郡北,家中郎君就只能由齊明主事。

齊明也是大早從集上告假回來,穿著簇新的一身兒,在齊家堂屋裡轉來轉去的,忙的不可開交。

譚戟坐在椅子上,垂目聽堂屋裡的爺們兒說笑,因著黃果村的村長都來了,黃土村的村長便也被齊明請來了,黃石村的村長自然不能落下,三個村長坐在齊家的堂屋裡聊著。

聊著聊著,便聽到黃果村村長說道:

“我聽說姣娘有意要將私塾的位置,放在黃土村?”

因為之前為了私塾的事,黃果村的村長,還帶著村子裡的一眾孤兒寡母,找了譚戟。

後來也不知譚戟是怎麼同盛姣姣商議的,決定由盛姣姣主持,譚戟全資,讓黃果村和黃石村兩座村子的孩子免束侑上學。

黃土村村長捻著鬍鬚謙虛道:

“這個啊,還在商籌中,許多細節還未定下來,真要動土,怕是得開春了。”

如今譚戟是有了些錢財,要在黃果村辦一家私塾並不難,可是學生只得寥落幾個,有把子力氣的民兵更少。

私塾建在黃土村,民兵多,看著的人也多,屬國人真要來鬧事,還有民兵隊的人保護這些娃兒。

所以建私塾的錢雖然是譚戟出的,但盛姣姣屬意私塾的地址,放在黃土村。

將來管私塾的也是盛姣姣,譚戟忙著打仗,不會有這個閒工夫。

黃果村的村長點點頭,沒有說什麼。

因為比起黃土村來,黃果村是真窮,大多數人的家裡都只剩下了鰥寡老人,是以,氣勢上自然比不上黃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