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靈山最新章節列表 > 295回、故年我曾為青帝,丹溪明鏡照銀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95回、故年我曾為青帝,丹溪明鏡照銀蛇

清風有些不滿的瞄了鍾離權一眼:“我的狀況你應看得出來,能將她怎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位仙童此時若解開銀絲羽衣,腰間那一筆硃砂印記已經消失,不再與不動尊明王的**力糾纏,修為也有所精進,但法力並未完全恢復。怎麼形容呢,一個人得了一場大病,雖然病治好了,但體力精神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調養,清風的狀況與此類似。

“仙童與加百列再次演法了嗎?”梅振衣關切的問道。

清風嗯了一聲答道:“是的,我輸了。但你也別失望,加百列答應將秩序之刃借給你用一次,只一次。”

真是個喜出望外的結果,清風輸給加百列在意料之中,但仍能借到秩序之刃,卻是梅振衣怎麼也沒想到的。不用多說,仙家妙語聲聞已經解釋清楚——

這大半年來他們兩人不是一直在鬥法,再次演法清風輸了,隨後加百列就問為什麼當初提的條件是借秩序之刃?清風也沒繞什麼彎子,講述了胡春與龍隱姑之事,想借秩序之刃的是梅振衣,要用這件神器的人是胡春。

加百列眨著眼睛想了想道:“人世間忠貞的情感,信守一世的承諾,是天主倡導的美德,不必繞那麼多彎子,假如真到了那一天,我可以將秩序之刃借給他。”

清風有些意外的說:“真沒想到,你會主動將天國的聖物借給教外之人。”

加百列正色答道:“聖物之所以為聖物,是它映襯著天主的情懷,天主的光輝不僅僅照耀在天國,也照耀在胡春與龍隱姑這樣迷途的羔羊身上。”

清風有些無可奈何的苦笑:“龍隱仙姑是超脫輪迴的仙人,不是塵世間迷途地羔羊,她的心念通透。很清楚自己的所為,也選擇了那樣一個結果。”

加百列反詰道:“她不也一樣被困於龍首山中。”

清風淡然道:“話不能這樣說,你我亦有所困。”

加百列:“莫再多言談此事,我肯借秩序之刃,也有一個條件。”

她的條件是向清風求教前往佛國的道路,更確切的說,是直接找到不動尊明王,並向他挑戰。很難說清楚這位大天使為何有這種想法?也許是因為不動尊明王一筆削了清風一千三百年金仙法力。使得再次演法的結果失去了懸念;也許是為了自己的信念,在佛國印證天國地修行;或許是因為梅丹佐的往事,加百列也有自己的思考。

清風並沒有向她解釋自己並非佛家的菩薩,而是在山中對她講解了一部佛經——《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金仙向一位大天使講佛經,自古未聞之奇異事。金仙開講自然不同於世間那些經師佈道,不拘泥於經義註疏,重點在於入門心法以及明王忿怖心法。

後者已經接近於佛門密宗最高層次的核心奧義了,向來是不立文字不顯於外人。清風也不可能得過正式的宗門傳承,他以自己的修為境界去印證倒也容易,但對加百列這位一無所知的大天使講授透徹卻不簡單。

加百列需要地這條“道路”,是前往佛國直接出現在不動尊明王面前。清風講解了各種心法,最後才解透了明王忿怖心法。當他走出神木林時,加百列還在那瞑目沉思呢,相當於修道人的閉關入定了,所以一時半會出不來。

鍾離權不無擔憂的說道:“以天國的道統傳承論。加百列這位大天使所行倒也純正,修為又太強。她若去佛國向不動尊明王挑戰,以明王的身份要麼不出手,出手必盡全力,不會是一場簡單地演法。加百列稍有不甚,恐會被打落塵埃。”

不動尊明王是佛國忿怖護法、中央第一明王,其威猛猶勝於心猿悟空與韋馱天,在佛國面對前來挑戰的外教天使。是不能戰敗的,但加百列又太強,真動了手禍福難測。

清風眉頭微皺道:“你為她擔憂又有何用,她自己很清楚。加百列與梅丹佐不同,梅丹佐入魔道而自墮,加百列只是為了印證信仰的力量,假如不動尊明王真地給了她一個教訓,也無所謂後悔。……這個傻丫頭。卻不明白佛國的不動尊明王。與我完全不一樣。”

“傻丫頭?雖然仙家不論歲月,但她的修行似乎比你更久遠。容顏心境也比你年長,你怎麼叫她丫頭?”梅振衣發現清風的語氣有點怪,忍不住開口問道。

清風也微微一怔,以自嘲的語氣道:“對呀,我怎麼叫她丫頭呢?”

鍾離權卻反問了另外一句:“仙童自稱與不動尊明王完全不一樣,是說自己手段不夠狠嗎?我看未必,是你逼使不動尊明王不得在人間顯聖,雖是梅振衣演法意外獲勝導致,但從緣法而論,應是你假手而成,不動尊明王栽的這個跟頭還小嗎?你不好欺負,一點都不好對付!”

清風:“問問梅振衣,我很難相處嗎?”

梅振衣趕緊接話道:“不能說很難相處,只要無傷無算,與仙童打交道也簡單。做為外教之人,與不動尊明王打交道需要小心,與加百列打交道就更難了。”

鍾離權看著清風,突然眼神一亮又問道:“仙童既然輸了,那一根頭髮應該還給人家了,怎麼左邊袖子裡又多了一根?”

清風在天國演法時,摘了加百列額前一根金髮,銀絲羽衣的右袖上從此多了一根金線。此時那根金線沒了,應該是還給加百列了,但左袖的袖口中又出現了一根金線,位置比較隱蔽,卻被眼尖地鍾離權發現了。

清風不動聲色道:“法力未盡復,我與加百列鬥移轉之功,就如當年不動尊明王滿山尋樹一般,但她找的卻是我,連破我的移轉方位最終找到了。所以我輸了。但在變換方位之時,其實我一直就跟在她的身側,順手又摘了她一根頭髮,這次她沒有察覺。”

鍾離權的表情有點古怪:“仙童自稱輸了,我看加百列也沒贏啊,你幹嘛非得摘人一根頭髮不可呢?”

清風抬起左手看著袖口:“她真要是去了佛國找不動尊明王挑戰,萬一不慎被打落輪迴,不論穿越多少世界多少年代。有這根頭髮在,我還可以找到她。……是我指地路,不能不負點責任。”

梅振衣看著清風,覺得這位仙童有一種形容不出的改變,似乎有些陌生,而看他說起摘加百列頭髮的事,雖然板著臉,但也有幾分少年心境地頑皮。又找到了以往那種熟悉地感覺,他問道:“仙童既然出山,還有什麼事要辦?”

清風看著遠方:“我要去九天玄女宮,曾對明月說過,等蕪州事了就去接她回來。現在該去了。”

鍾離權拍了拍扇子道:“仙童法力未盡復,雖說修為高超無人能為難,但也說不定會有什麼意外,就讓振衣陪你走一趟吧。”清風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一揮衣袖走下了敬亭山。鍾離權使了個眼色,梅振衣心領神會,舉步跟在了清風身後。

這一路沒有飛天而行,而是隱去形跡飄然穿越村莊、市鎮、田地、山野,清風一直不說話,就似身後的梅振衣不存在一般。梅振衣卻沒話找話道:“等明月仙童回來,發現山中多了一位大天使,會不會很吃驚啊?”

“等明月回來。加百列已離開敬亭山。”清風頭也不回地答道。

梅振衣又問道:“加百列真的到佛國去找不動尊明王,會有危險嗎?”

“這一次,不動尊明王不會與她動手地,但以加百列的心境,會引以為恥辱,會認為自己愧對天主的榮耀,還會再去找不動尊明王的,到那時就不好說了。”清風仍然邊走邊答。

“在未動手演法之前。仙童已知道這個結果。所以又摘了加百列一根頭髮,是嗎?”梅振衣繼續追問。

清風淡淡的答道:“梅振衣。你的話太多了,已證真仙境界的極致,得通明法眼,初窺靈臺化轉之境,不該有這麼多廢話的!”這一句話把梅振衣噎地夠嗆,好半天再無聲息。

前方進入了連綿層疊的群山,宛如一個天然的環形法陣,九天玄女宮已經不遠。梅振衣不說話,清風卻主動開口道:“我對加百列講了胡春與龍隱姑的故事,加百列卻問我,有什麼人若與龍隱姑一般遭遇,我會劈山去救,也來向她借秩序之刃?”

“仙童是在與我說話嗎?”梅振衣明知故問道。

清風:“這裡還有別人嗎?”

梅振衣微微一笑:“那我就多說一句廢話吧,仙童此刻去接的人是誰?”

提到明月,清風地神色明顯柔和下來,不再是板著臉很冷淡的樣子。未到九天玄女宮的外圍道場浮生谷,遠方忽然光影晃動,有一女子飄然出現,眨眼就來到身前,攔住去路道:“二位仙家,請留步。”

“撫塵仙子,我是來接明月的。”清風站定腳步拱手行禮,來者是九天玄女宮地撫塵。

撫塵還禮道:“很抱歉,請您過些日子再來吧,九天玄女宮九門已封,弟子不得出入,明月就在宮中,此時不便相見,也無法隨你回山。”

這番話伴隨仙家妙語聲聞,神念中解釋了很多事。前任宮主真陽已成就金仙,並且將宮主之位傳給了撫塵,按九天玄女離開前的遺命,下任宮主成就金仙之後,應當去仙界開闢金仙洞府,接引眾飛昇弟子駐足修行。

這條遺命很奇怪,言下之意是自己不會回山了,要下任宮主在無邊玄妙方廣世界開闢仙界,接引眾弟子昇仙修行。真陽求證金仙之後,當然要服從師命,召集眾成仙弟子於九天玄女宮中開**會,並封了九門杜絕外擾。

這也是一種特殊的閉關修行儀式,相當於無名山莊十座玲瓏塔上眾妖王安座,神識感應相通,互相交流見知。以便真陽開闢金仙洞府。明月這些年在九天玄女宮就當自己是一位藥園童子,但她的修為比真陽更高,也參加了這場法會,以大神通展開靈臺相助眾弟子交流感悟,相當於這場法會的主持。

未成仙的弟子都留在了宮門外的道場中,唯一未參加法會的仙人就是撫塵,真陽將宮主之位傳給了她,以便在眾仙家去了仙界之後。撫塵繼續約束與指點其餘弟子修行。因此在清風與梅振衣接近浮生谷道場時,撫塵現身攔路。

“宮中法會不散,我就見不到明月嘍?”清風面無表情地問道。

撫塵歉然答道:“是的,此刻不便相擾。”

清風似乎有些不高興的問:“真陽召集仙家弟子開法會,為何讓明月展開靈臺為神念中樞?”

撫塵:“明月仙童修為高超,是真陽金仙特意相求。此為本門祖師遺命,真陽不得不慎重,請仙童體諒。”

清風一皺眉:“這場法會要開多長時間?”

撫塵低頭道:“可能一、兩年。可能三、五載,我也不能斷言,屆時請仙童再來,明月自然無恙而回。”

“那好,我過幾年再來。”清風不再廢話。轉身就走。

回去的路上,梅振衣走在前面,清風落後幾步無聲無息的跟著。去接明月卻沒有接到人,清風一言不發。顯得非常沉默,梅振衣也不好多說什麼。

離開浮生谷八百裡之外,一片平緩的丘陵間有一條河,河邊有一處紅沙岩高臺,高臺靠山一側向內凹陷似有一個天然石室,石室中還殘存有石桌、石座、石爐的遺蹟,年代久遠已無從考證,據說這裡是上古仙人遺蹟。名叫丹溪臺,這條河就叫丹溪。

四野無人,梅振衣腳踏水面已渡河而過,仙家神識卻沒有感應到清風跟過來,這位金仙彷彿突然消失了。梅振衣正要回頭尋找,只聽河對岸有一女子的聲音驚呼道:“清風,這便是你地真容嗎?”

浮生谷中有人追了出來,一直追到八百裡外。正是對清風素有情意地持月仙子。她的聲音此刻卻充滿了震驚,似乎看見了什麼不可思議之事。梅振衣急轉身望去。眼神也驟然凝聚,人就像被定住一般站在了河岸邊。

只見有一人站在丹溪地中央,腳下的流水很怪異,流動中的水面卻平滑如鏡不起一絲漣漪。更怪異的是這個人的形容相貌,雪白地長髮閃著銀光,像一條銀蛇從腦後一直披拂到腳跟。

他的臉色白皙,沒有一絲血色幾乎接近於透明,頭髮是雪白的眉毛卻是漆黑的,梅振衣的眼光很犀利,能發現此人右眉中有一道斜斜地細痕,從相學上看是斷眉之相,但非常不明顯。他的眸子清澈而深邃,竟是金黃色的,沒有血色的臉龐上,嘴唇卻是一抹醒目地鮮紅。

怎麼形容看見此人的感覺呢?——妖異至極!他根本不像一個人,就連這樣的妖怪都罕見,然而他的的確確就是一個人。以人來形容他也許並不太合適,以梅振衣的通明法眼根本看不透,說明此人在輪迴之外。以仙家神識也琢磨不出底細,他的修為境界顯然在梅振衣之上。

梅振衣感覺這人的修為非常高,自己所見地仙家當中,恐怕也只有大天尊、鎮元子、法舟、不動尊明王等有數的幾人才能相比,然而究竟如何只是梅振衣的一種感覺,也沒法確切的去印證。

他站的地方就是清風“消失”之處,身著銀絲羽衣,左袖口還隱約露出一根金線,就是清風的法衣。那麼這個人就應該是清風,但清風怎會變成這個樣子?不應是什麼化身,就是本尊法身,難怪持月仙子會那樣驚呼,她一定是看見了什麼。

羽衣男子背手低頭,正看著腳下水面倒影中自己的容顏,妖異的臉龐上看不出任何表情。聽見持月地驚呼,他抬頭轉身道:“你不必再叫我清風,眼前所見,是青帝地真容。”

他不說話還好,這一開口,梅振衣的仙身差點沒坐了個屁墩。梅振衣經歷過各種奇妙甚至詭異地場面,早已定心不亂,說泰山崩於前而目不瞬也不誇張。但此時所見完全是另一種意外,梅振衣的心情已無法以震驚來形容——這個人就是清風,卻已不再是清風。

羽衣男子的神態有一種自然而然的威嚴,真正的帝王之威也不過如此,說話語氣完全“變”了,很銳利似能穿透神識,卻還能聽出是清風的聲音。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自然帶著仙家妙語聲聞,未成仙的持月仙子可能似懂非懂,但已達真仙境界極致的梅振衣卻聽得明明白白。

近兩千年前,清風到達崑崙仙境聞醉山之前究竟是什麼來歷?誰也不清楚,此刻梅振衣卻知道了——清風是上古青帝一縷殘存的神識所化。

青帝當年修為有多高?不知道!青帝的神識為何消散,是被天刑擊散還是有別的原因?也不清楚!殘存的一縷神識飄散於天地間,感應化生成靈,這就是清風仙童的來歷——當初連他自己都說不清,難怪只說隨清風而來,故名清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