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穿越初唐從造反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靖

李靖的傷心之地?

秦懷道突如其來的話讓李承乾有些摸不著頭腦。

“李大總管的初戀在這?”

“啊?”秦懷道怔了一下,反問道:“殿下,何為初戀?”

李承乾笑著擺擺手,道:“沒啥,你說說岐州為何是他的傷心地呢?”

眾人一邊走一邊嘮,最終李承乾也明白了原因。

說起來問題還是在武德年間發生的。

大約在武德元年至二年時,李靖時任岐州刺史。

那時大唐初建,國內都還有一堆反王敵人。

當初薛舉等人看李唐勢大,準備聯合眾多反王齊幹李唐,南下聯合梁師、拉攏突厥人都是他們的計策。

但讓人琢磨不透的是,真到出兵的那一天,薛舉並沒有選擇南下與梁師都匯合,反而北上通往淺水原這一路。

要知道淺水原戰役可以說是大唐開國的第一場大敗,戰損比例高達十之五六,同時突厥人更是頻頻造訪長安,其目的就是一探虛實,想趁機出兵入主中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幾條戰線都打出了真火,但相對更為重要的岐州城反而只是小打小鬧,這就使得本就對李靖有些不滿的李淵更為光火。

而後,有揣摩上意的投機者認為時機到了,上書狀告李靖謀反。

面對這種情況,李淵直接派御史前去查驗。

幸而派去的御史並非居心叵測之人,一番瞭解後發現此事乃是誣告,李淵這才算是放過李靖,但後續還是撤了李靖的所有職務,讓他回到李世民的幕府,只得一襲白衣。

直到後來李世民上位,李靖才算是有了出頭之日。

說起李靖任岐州刺史時的事李承乾不大瞭解,但他知道要不了多久,那個頭髮花白的老人又將遭遇第二次誣告。

党項之戰在歷史中本就被延誤了軍機,李靖斥責利州刺史高甑生後,後者極為不滿,於是上書誣告李靖謀反。

李世民亦是派遣御史前往查驗,發現又是誣告後讓高甑生滾去徒邊。

可最後的結局依然是李靖閉門謝客,數年不踏出一步。

“這倒是有些意思。”

李承乾心中琢磨片刻,品出了些許味道。

用後世的話來講,李靖這多次‘被造反’的一生,可以用人紅是非多,或者槍打出頭鳥的來形容。

李靖很強,觀其一生也沒有真想要造反的跡象。

為何李世民面對誣告時,會順勢派遣御史查驗?

這其實就是一個十分簡單的訊號,皇帝認為你幹的差不多了,該退就退了吧。

縱觀整個歷史,皇帝與大臣之間永遠是對立的局面。

大臣太強,聲望太高,這些都會影響到皇帝的權力。

劉邦殺韓信,朱元璋殺藍玉,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都是因為感覺到無法掌控他們。

所以,每任皇帝其實都有個心理闕值。

像秦始皇與李世民這樣自信膽大的皇帝並不多,他們的個人實力造就了他們的底氣,不僅心理闕值極高,還特喵的誰都敢用。

無論是曾經敵人的部下或是外族人員,都敢封官。

不過從這一方面,也能體現出李靖不愧為是大唐軍神。

後面還有秦瓊、程咬金、李績等等無數名將,但李世民偏偏只防了他一手。

而如果是心理闕值較低的皇帝,那樣的例子在歷史中可太多了。

玩平衡、扶持宦官等等操作,都是自己實力不足掌控朝堂才選擇的下下策。

搞得朝堂烏煙瘴氣,天下動盪不安。

而這,也是每一個朝代都會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

古代能進步的地方並不多,就拿唐朝來舉例。

李淵開國;李世民開疆拓土,全面發展;

(這的全面是真全面,無論船舶火藥還是其他東西,在這個時期都有跨時代的進步,而且無論是查商業還是教育,又都說初唐是黃金年代。)

(寫唐朝真的很感慨,買了十幾本史書仔細瞭解,每章也會查閱無數資料,但每次上網查閱時,就會發現什麼什麼的黃金時代又是唐朝,皇權下放,依法治國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言歸正傳。

包括後來的李治武則天等等,他們能力也不差,延續上一輩的方案,大興科舉,把世家給搞的七零八落。

至此,唐朝皇帝已經把文治武功做到了極致。

接下來的皇帝就很難了,他們已經沒有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改革軍制解放土地這樣的事情沒法做,辛辛苦苦一輩子最多也就混個勤勉的稱號。

而沒有成績的他們壓制不住大臣,為了維持皇權只能開啟平衡之術。

就在李承乾思索之間,程處默突然出聲道:“乾兒哥,岐州城到了。”

李承乾循聲望去,將眼前城池盡收眼底。

岐州城不算是很大的城池,人口約莫二十萬上下,城牆高近十米,左右寬度不知何長。

城牆前方有著寬約三米的護城河,只有幾道城門處才有能使人透過的吊橋。

跨過吊橋步入城門後,李承乾還大致估量了下城牆厚度也接近八米。

向上看,城牆上有不少凸出的箭樓、門閘、雉堞用於防禦。

進攻方很難對城牆上的防守方造成大規模殺傷。

向前看,則是一個極大的廣場,這個廣場四周還被高高的城牆全部包裹,這叫甕城。

甕中捉鱉的甕。

若是突破第一道城門,進攻方就會進入甕城中的空地上,成為四面內城牆上守軍的活靶子。

李承乾一看這局面連連搖頭,幸好打得是党項要塞,要是打岐州城,兩千人連廣場都填不滿。

“乾兒哥,何事發愁?”秦懷道見李承乾面帶難色,出聲詢問。

“哈哈,無事。”李承乾輕笑一聲,暗道自己後遺症犯了,轉而道:“先入城尋好住處,然後再去尋些岐州特色,不過切記不要暴露了身份。”

眾二代高聲應是。

不過因為路上耽擱不少時間,眾人尋到住處之時已是酉時。

然後,眾二代就準備歇息了......

對此李承乾滿頭問號,難道不搞點夜生活的?

不去聽個曲兒,看個戲?

前些日子飽受折磨的李承乾,只能決定明日尋個機會暗示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