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家父袁術,開局就稱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六章 施粥救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六章 施粥救濟

壽春縣城北邊十幾裡,有一座八公山。八公山是壽縣城北諸山中之一山,向為名勝之地。

八公山名,起自西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八公在此學道成仙的神話故事。

《水經注》:“淮南王折節下士,篤好儒學,養方術之徒數千人,皆為俊異焉。多神仙秘法鴻寶之道。忽有八公皆鬚眉皓素,詣門希見。門者曰,吾王好長生,今先生無住衰之術,未敢以聞。

八公鹹變為童,王甚敬之。八士並能鍊金化丹,出入無間,乃與安登山埋金於此,白日昇天,餘藥在器,雞犬舔之者,俱得上升。

其取升之處,踐有石陷,人馬跡存焉。故山即以八公為目。”

由此神話,又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典故,八公山遂揚名於世。

至晉在此展開的“淝水之戰”,前秦苻堅大舉南侵,謝安委謝玄為前鋒都督,以八萬兵力擊敗號稱百萬的秦兵,成為有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之戰。

苻堅、苻融登壽陽城望八公山草木皆類人形,疑為晉兵,敗逃時聽風聲鶴唳,亦以為晉追兵,遂出“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成語,八公山更名聞天下。

這八公山上,有西漢淮南王劉安修建的王宮,只不過年久失修,如今已經有些破敗了,經過時間的流逝,王宮也變成了道觀,只有十餘人的道士居住其中。

袁耀讓太史慈暫時接管了道觀,在此地進行施粥賑災之用,那些道士倒是十分樂意。

畢竟這是有功德的事情,道觀裡的道士們自然支援,他們不僅支援,還分出人手來幫助修建粥棚,搭建臨時的木屋。

而袁耀經過兩日的轉悠,在這八公山附近逛了個遍,卻並未找到他想要的石炭。

正當袁耀有幾分沮喪的時候,他靈機一動,想到袁術一開始跟他說過,有鐵匠已經採用石炭進行鍛造,便在壽春找到了一個鐵匠工坊。

卻正好看見這鐵匠工坊裡面,那爐子裡燃燒的,正是燒的火紅的煤炭。

見到此物,袁耀當即大喜,與其聊了幾句之後,便問清楚了這煤炭的來源。

原來在壽春北面三十多裡的下蔡縣城外的山中,就有很多的石炭,而且是裸露在山脈表層的煤礦,許多煤炭資源,甚至都不需要怎麼挖掘,可以進行直接開採。

八公山就在下蔡縣與壽春縣的中間,袁耀聽完頓時大喜,連忙邀請老鐵匠跟隨自己一起前往那下蔡縣的山中探尋煤礦。

在老鐵匠的帶領下,袁耀當天便見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煤礦。

正如那老鐵匠所言,這裡的煤礦資源極為豐富,黑漆漆的石頭全部裸露在山體外面,只需要往土壤下面挖兩鋤頭,就能夠挖出大量的煤炭。

這可讓袁耀興奮了起來,同時開始慶幸自己選擇在八公山作為賑災之地的好主意。

此地距離八公山只有不到二十裡的距離,將挖掘出來的煤礦,運輸到八公山來,也就是一兩個時辰的時間,十分方便。

等在八公山將煤礦全部做成蜂窩煤之後,便可以開始售賣。

三天的時間,眨眼之間就過去了。

壽春城開始施粥,賑濟災民的事情,也開始在附近傳了開來。

壽春城外,一塊告示欄前。

兩個勇士營的士卒,將一張告示張貼在這告示欄前。

這壽春城大門兩側,聚集了不少的流民,這些流民因為沒有准許,許多人是無法進入壽春城的,所以很多百姓,其實都只能夠龜縮在城外。

告示欄上偶爾有一些招募工人的告示,所以這裡長期有一些流民聚集。

在看見有人來張貼告示之後,不少流民已經主動聚集過來,一時間圍了不少人。

而兩個勇士營在張貼完那張賑濟災民,施粥與百姓的告示之後,其中一個則是立刻拿出提前準備的銅鑼。

咚!

一聲鑼響,立刻就讓原本就開始往這告示欄聚集的人群,全部都被吸引了過來。

袁耀是擔心,這幫流民有些人並不識字,就算貼著告示,很多不識字的人,也並不知道他們施粥賑災的地方在什麼位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畢竟這個年代,又不是袁耀生活的那個年代,文盲率已經被掃的差不多了。

這個年代識字,那可都是讀書人的特權,普通百姓,能夠認出自己名字的人,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所以,袁耀又專門安排了好幾隊人,拿著銅鑼在壽春城幾個城門口,開始宣傳。

“來來來,我家公子善心大發,在八公山進行免費的施粥,有需要的百姓,可以前往八公山道觀領取!”

“來來來,我家公子善心大發,在八公山進行免費的施粥,有需要的百姓,可以前往八公山道觀領取!”

“來來來,我家公子善心大發,在八公山進行免費的施粥,有需要的百姓,可以前往八公山道觀領取!”

……

兩人一隊的勇士營士卒,開始一邊敲著銅鑼,一邊在這城門處大喊。

那些聚集過來的流民們,在看見這兩個士卒張貼告示的時候,本就有了一絲好奇,現在聽見士卒們的叫喚,頓時大喜。

在場的這些流民,哪個不是餓了兩三頓了,有些甚至兩三日滴水未進,餓的頭昏眼花。

在聽見有人說要施粥的時候,一個個都以為自己聽錯了。

“我,我沒聽錯吧,有大善人要施粥救濟嗎?”

“軍爺,你說的是真的嗎?”

“天吶,大善人吶,在哪裡施粥啊?”

“唉,你沒聽說嗎,在八公山!”

“八公山是什麼地方啊?”

“就在城外十幾裡,快,我們早些去,早點去,能早點吃上粥!”

一些機靈點的流民,在聽見了士卒們的宣傳之後,頓時就鼓起了一絲力氣,原本餓的癱軟的身體,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力氣,撒開了兩條腿,就往八公山的方向走去。

而其他一些外地人,不知道八公山在哪裡,可官差們指了指方面,附近又無別的山頭,很好辨認,一時間大量流民開始往八公山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