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終結者最新章節列表 > 不務正業之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不務正業之一

那個我又不務正業了。

前幾天覺得壓力大,只能想辦法派遣。

溜到中圖網上下了一單。

一百大洋又沒了

書單抄列如下。

大上海的孤島歲月

中國近代體育史話

金粉人間:明式蘇州

1600-1865-現代化美國生活的變遷

簡明新疆宗教史

中國秘密社會史

南唐二主詞箋註

蘇州評彈藝術家評傳(三)書壇煙雲錄

點選付款確認的一瞬間,心情非常舒暢,之後寫文也比較順。

現世報來得快,今天書送到了。

怎麼辦!

我不想寫字了!

就想看書!

就想看書!

只想看書!

好吧,

這不是斷更藉口。

當然我也沒打算斷更也不考慮太監。

請大家相信我!

一定要相信我!

拜託了……

……

這單書還是比較滿意的

中國秘密社會史是日人平山周的著作,也是此類學問的開山作。

從白蓮會,天地會,哥老會,一直講到同盟會興中會,平山周本人對中國頗有好感,同情革命,故而他筆下辛亥前後的資料便格外珍貴。

這次下單主要就是衝他去的。

那本《蘇州評彈藝術家評傳》則是意外之喜,主要是兩位泰斗級的人物周玉泉!!(太先生),曹漢昌的回憶錄,還有他們學生的紀念文章。

當然啦紀念性文章也就那樣,和追悼會上的悼詞似的,四平八穩,沒料沒八卦。

但這些老藝人的回憶錄卻著實可觀。

各種細節充斥其間,對於一個寫手而言是最重要的寶庫。

比如說衙門口的旗杆,正確的制式便是下面鬥口粗細,長在五丈,底下以兩塊條石夾牢,中間以貼條穿透固定。

在距離旗杆頂部一丈出,掛著兩個框,檯面大小,一個上寫風調雨順,一個上寫國泰君安,不對,國泰民安,我發誓我真沒收券商的銀子。

頂部是一個錫制的葫蘆。

當然這種描寫在網文裡基本沒用,但我就是好這些,好吧,老讀者們應該也是喜歡的。

另外就是裡面各色有意思的八卦。

比如,侯寶林那段什麼來著,就是說跑龍套上場時,應該一邊倆,結果心慌之下成了一邊三個,一邊一個,不對稱。

……當年聽只覺得是笑話,但一翻書才發現,這竟然是真事。

主角是誰?

就是周玉泉。

當時他在大世界唱,正好侯寶林來演空城計,缺跑龍套的,就把他抓差了……

他平時聽戲,覺得上臺露面一把也不錯,結果,一緊張……

侯寶林的司馬懿上場後,見臺下直樂,還以為自己扮相出問題,最後看到是周玉泉站位錯誤,只好一把將其拽到另一邊去,大喊一聲,你過去吧!

類似的說法楊華生說他也有經歷過,看來龍套上臺犯暈是常有之事。

這些東西提供不了爽點,但卻桂珍……

周在文中感慨一句“暴學三年天下可去,再學三年寸步難行”,其實就是二八法則的中國說法,看上去很不高大上,但卻平實易懂,充滿漢語言固有的美感。

再有,這些回憶錄整理時,記述者都下過一番功夫,雖然用的是普通話的字詞,但依然能保留大半吳語的特色,這對我的寫作也能起到不少幫助,可以鍛鍊語感。

我是SH人,但經過那麼多年普通話的日子,對自己方言的掌握已經有了明顯斷層,方言中最活潑俏皮最原生態的字詞都已經忘記的差不多了。

此番再看既是回憶,也是學習。

另外就是,從回憶錄中可以看出老先生們的性格來,一個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

以周玉泉為例,太先生一輩子膽小謹慎,碰到流氓威脅或者過不去的事情,往往急的哭一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做人也是老好人對同道客客氣氣,對晚輩盡心提攜,講到自己書目的時候總是說還有不足還有提高。

但是!

在涉及藝術成就尤其是和同級別響檔比較的時候,老先生的傲氣馬上上來,周在在回憶錄中自辯,“我是陰功,別人以為這個陰是陰陽怪氣,有氣無力,聲音不高,其實不然,我在發聲拔勁上專門下過功夫,我唱東方書場時,聲音能傳至玻璃門外,這點就夏荷生而言也未必能做到!”

看上去平淡的話,因為最後一句而徹底亮了起來。

夏荷生,評彈之王,響彈響唱的代表人物,以嗓音切金斷玉,行腔激烈慷慨而著稱。

周玉泉這話,大概可以理解為流川楓說,“三分球,我也可以啊,三井未必能投贏我。”

我沒事也逛逛龍空,經常看到網友在討論什麼才叫逼格。

竊以為,這就是,可惜曲高和寡,沒多少人能領會罷了。

看到這段的時候,我合上書,閉眼遙想當時的情景,這時的周玉泉已經六十多歲,牙齒也掉了,已經不大登臺了。

在面對後輩整理者的時候,便是一個慈祥長者,言談之中半點火氣皆無。

只是在講到這段的時候,大概語氣還是淡淡的,眼眸中卻閃出一片奇異的神采來“當年三大單檔,夏荷生派第一,我終歸是不服氣的,論起書來,周某人並不差。”

可惜這種情景只能存在於腦海中了。

看看這些回憶錄,不由得又想到了民國文的問題。

到低怎麼才能寫好民國?

一個是資料上的蒐集,不能一拍腦袋,拿現在的往那時的套。

其次,史觀要成熟,寫小說而已,不是社論也不是政治教科書,指望一種思想一種主義包治百病,這本身就不是唯物史觀,而是典型的教條主義特徵。

再有,對資料的辨析和理解,這裡面的功夫就更深了,多太多也沒意思,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反正我傻乎乎的寫,各位傻乎乎的看吧

其實這篇應該發在閱,但他們家的後臺實在是……

索性便將起點的免費章節,當作部落格吧。

哎,拉拉雜雜又是k,碼正文多好……

壓力一大,就要開小差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