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紅樓天驕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四章金鴛鴦宣牙牌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二十四章金鴛鴦宣牙牌令

在薛寶釵的蘅蕪院,略坐了一會,眾人便離開了。

接著,大家又來到了綴錦閣。

這裡已經擺設齊整,上面左右擺放著兩張榻,榻上都鋪著錦裀蓉簟。

每一張榻前,放著兩張凋漆幾,也有海棠式的,也有梅花式的,也有荷葉式的,也有葵花式的,也有方的,有圓的,其式不一。

一個上頭放著一分爐瓶,一個攢盒。

上面二榻四幾,有賈母和薛姨媽分別坐了,餘者都是一椅一幾。

東邊的首位讓劉姥姥坐了,劉姥姥之下便是邢夫人、王夫人依次而坐。

西邊第一個史湘雲坐了,第二便是薛寶釵,第三便是林黛玉,第四便是迎春,探春、惜春依次坐在下面,賈琮坐在了最後。

尤氏、李紈、鳳姐等人之幾,設於三層檻內,二層紗廚之外。

攢盒式樣,亦隨幾之式樣。每人一把烏銀洋鏨自斟壺,一個十錦琺琅杯。

待眾人都坐定,賈母這才開口道:“咱們先吃兩杯,今日也行一個令,才有意思。”

薛姨媽笑說道:“老太太自然有好酒令,我們如何會呢,安心叫我們醉了,我們都多吃兩杯就有了。”

賈母笑道:“姨太太今兒也過謙起來了,想是厭我老了。”

薛姨媽笑道:“不是謙,只怕行不上來,倒是笑話了。”

王夫人忙笑道:“便說不上來,只多吃了一杯酒,醉了睡覺去,還有誰笑話咱們不成。”

薛姨媽點頭笑道:“依令,老太太到底吃一杯令酒才是。”

賈母笑道:“這個自然。”

說著端起酒杯,便吃了一杯。

鳳姐兒笑道:“既行令,還叫鴛鴦姐姐來行才好。”

眾人都知賈母所行之令,必得鴛鴦提著,即便鴛鴦現在是賈琮的人,只要賈母需要還是會把她叫過來的,對於這一點上,別人是比不了鴛鴦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此,鴛鴦也不推辭,便徑直站了出來。

王夫人笑道:“既在令內,沒有站著的理,端一張椅子,放在你二位奶奶的席上。”

鴛鴦也就半推半就的,謝了坐,便坐下,也吃了一杯酒,方笑道:“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惟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

眾人都笑道:“一定如此,快些說。”

鴛鴦還未開口,劉姥姥便起身下席,擺手道:“別這樣捉弄人,我家去了。”

雖然自己身份地位,只是一介賤民,放下臉面配合一下眾人,討老太太開心一下也沒什麼。但是,接二連三,沒休沒止的被人取笑,心裡還是有些牴觸的。

一聽說要行酒令,就知道這不是個簡單的,可不是她這個目不識丁的老婆子,能夠玩得來的。

鄉村之中也有猜酒行令之事,只是大多簡單粗俗,明顯和這些人玩的不一樣。

自己留在這裡,那不是丟人現眼,任人取笑嗎?

鴛鴦笑道:“這卻使不得,姥姥實在說不上來,罰一杯酒就是了。”

見劉姥姥還是猶猶豫豫,鴛鴦喝令小丫頭們道:“趕緊拉上席去,不準放跑了。”

小丫頭子們嬉笑著,一哄而上,把劉姥姥拉入席中。

劉姥姥連連討饒:“好姑娘,就饒了我罷。”

鴛鴦臉色一板道:“再多言的罰一壺。”

見實在無法走脫,劉姥姥也只有認命了,乖乖的坐了回去。

心中暗道:“大不了喝個爛醉就是了,只要讓大家都開心了,此次賈府之行,也算圓滿了。”

見眾人都坐定,鴛鴦道:“如今我說骨牌副兒,從老太太起,順領下去,至劉老老止。比如我說一副兒,將這三張牌拆開,先說頭一張,再說第二張,說完了,合成這一副兒的名字,無論詩詞歌賦,成語俗話,比上一句,都要合韻。錯了的罰一杯。”

眾人笑道:“這個令好,快說出來。”

鴛鴦道:“有了一副了。左邊是張天。”

賈母道:“頭上有青天。”

鴛鴦道:“當中是個五合六。”

賈母道:“六橋梅花香徹骨。”

鴛鴦道:“剩了一張六合麼。”

賈母道:“一輪紅日出雲霄。”

鴛鴦道:“湊成卻是個‘蓬頭鬼’。”

賈母道:“這鬼抱住鍾馗腿。”

說完,大家笑著喝彩,賈母飲了一杯,接著便是下一個薛姨媽。

鴛鴦又道:“又有一副了,左邊是個大長五。”

薛姨媽道:“梅花朵朵風前舞。”

鴛鴦道:“右邊是個大五長。”

薛姨媽道:“十月梅花嶺上香。”

鴛鴦道:“當中二五是雜七。”

薛姨媽道:“織女牛郎會七夕。”

鴛鴦道:“湊成‘二郎遊五嶽’。”

薛姨媽道:“世人不及神仙樂。”

說完,大家都紛紛稱賞,薛姨媽也飲了酒,然後繼續,這次輪到史湘雲了。

鴛鴦又道:“有了一副了,左邊長麼兩點明。”

史湘雲道:“雙懸日月照乾坤。”

鴛鴦道:“右邊長麼兩點明。”

史湘雲道:“閒花落地聽無聲。”

鴛鴦道:“中間還得麼四來。”

史湘雲道:“日邊紅杏倚雲栽。”

鴛鴦道:“湊成一個‘櫻桃九熟’。”

史湘雲道:“御園卻被鳥銜出。”

說完,史湘雲也飲了一杯,下面就輪到薛寶釵了。

鴛鴦道:“又有了一副了,左邊是長三。”

薛寶釵道:“雙雙燕子語梁間。”

鴛鴦道:“右邊是三長。”

薛寶釵道:“水荇牽風翠帶長。”

鴛鴦道:“當中三六九點在。”

薛寶釵道:“三山半落青天外。”

鴛鴦道:“湊成‘鐵練鎖孤舟’。”

薛寶釵道:“處處風波處處愁。”

一語畢,薛寶釵也端起面前酒杯,仰首喝下,接下來就輪到林黛玉了。

鴛鴦又道:“左邊一個天。”

林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

寶釵聽了,回頭看著她,黛玉只顧怕罰,也不理論。

鴛鴦道:“中間錦屏顏色俏。”

林黛玉道:“紗窗也沒有紅娘報。”

鴛鴦道:“剩了二六八點齊。”

林黛玉道:“雙瞻玉座引朝儀。”

鴛鴦道:“湊成‘籃子’好採花。”

林黛玉道:“仙杖香挑芍藥花。”

說完,也端起酒杯飲了一口,望向賈琮嘿嘿一笑。

賈琮搖了搖頭,這連西廂記裡的詞都用出來了,太沒有顧忌了,好在聽出來的不多。

也就是薛寶釵聽出來了,其他人,應該都沒有注意到,或者是聽出來了,卻裝作沒聽見。

鴛鴦繼續行令,一個個接下去,有的順利過關,也有的被罰了酒。

很快,就輪到了劉姥姥。

劉姥姥道:“我們莊家人閒了,也常會幾個人弄這個兒,可不像這麼好聽就是了,少不得我也試試。”

眾人都笑道:“容易的,你只管說,不相干。”

鴛鴦笑道:“有了,左邊大四是個人。”

劉姥姥聽了,想了半日,說道:“是個莊家人罷。”

眾人聽了,鬨堂大笑起來。

賈母笑道:“說的好,就是這麼說。”

劉姥姥也笑道:“我們莊家人不過是現成的本色兒,姑娘、姐姐別笑。”

鴛鴦道:“中間三四綠配紅。”

劉姥姥又道:“大火燒了毛毛蟲。”

眾人笑道:“這是有的,還說你的本色。”

鴛鴦笑道:“右邊麼四真好看。”

劉姥姥道:“一個蘿蔔一頭蒜。”

眾人聽了,又是一陣大笑。

鴛鴦笑道:“湊成便是‘一枝花’。”

劉姥姥兩隻手比著,也要笑,卻又撐住了,說道:“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

眾人聽了,不由的再次大笑了起來。

······

眾人喝酒行令,休整了一陣。

便在賈母的帶領下,又在大觀園裡遊逛了起來。

怡紅院、櫳翠庵等地,一處處的景觀、院落,觀賞下來,歇一會,玩一會,再吃喝一會,時間就這麼慢慢地過去。

轉眼之間,就到了傍晚時分。

眾人來到了稻香村,就在稻香村擺下晚飯。

賈母因遊玩了一天,雖然心裡很開心,但畢竟年紀大了,覺著懶懶的,有些累了,也沒有吃飯,便坐了竹椅小敞轎,回到房中歇息了。

命鳳姐兒帶著大家留下來吃飯,不用管她。

吃過晚飯後,大家也都累了,略坐了一會,便各自散去。

劉姥姥也來了兩天了,此行的目的也已經達到了,也該回去了。

便找上王熙鳳,向她告辭,準備明天就回家去了。

劉姥姥道:“明日一早定要家去了,雖然住了兩三天,日子不算多,卻把古往今來沒見過的、沒吃過的、沒聽見的,都經歷過了,真是長見識了。

難得老太太和姑奶奶,並那些小姐們,連各房裡的姑娘們,都這樣憐貧惜老的照看我。我這一回去沒別的報答,惟有請些高香,天天給你們唸佛,保佑你們長命百歲的,就算我的心了。”

鳳姐兒笑道:“今兒老太太高興,因為你在這裡,要叫都逛逛,把大半個園子都逛的差不多了,往常也進園子逛去,不過到一兩處坐坐就回來了。”

隨後又對豐兒道:“明兒恐怕不得閒兒,你這會子閒著,把送姥姥的東西打點了,她明兒一早就好走的便宜了。”

劉姥姥道:“不敢多破費了,已經叨擾了幾天,又拿著走,越發心裡不安了。”

鳳姐兒笑道:“也沒有什麼,不過隨常的東西,好也罷,歹也罷,帶了去,你們街坊鄰舍看著也熱鬧些,也是上城裡一趟。”

豐兒帶著劉姥姥,來到了旁邊的屋裡,指著一大堆的東西,一一給她介紹。

“姥姥,這是昨日你要的青紗一匹,奶奶另外送你一個實地月白紗做裡子。這是兩個繭綢,做襖兒、裙子都好。這包袱裡是兩匹綢子,年下做件衣裳穿。

這是一盒子各樣內造小餑餑兒,也有你吃過的,也有沒吃過的,拿去擺碟子請人,比買的強些。這兩條口袋是你昨日裝果子的,如今這一個裡頭裝了兩鬥御田粳米,熬粥是難得的。這一條裡頭是園子裡的果子和各樣幹果子。這一包是二十兩銀子,這都是我們奶奶的。

這兩包每包五十兩,共是一百兩,是太太給的,叫你拿去,或者做個小本買賣,或者置幾畝地,以後再別求親靠友的。”

豐兒說一聲,劉姥姥就唸一句“阿彌陀佛”,也不知道念了多少句了。

看到這次得了如此多的東西,心中也是狂喜連連,這次回去,家裡的日子也會好起來了。

再次對鳳姐兒千恩萬謝之後,才跟了丫鬟去了賈母處歇息。

第二天一早,劉姥姥就找到賈母告辭。

賈母說了句“以後再來”,就叫琥珀將劉姥姥帶了出去。

到了下房,鴛鴦指著炕上的一個包袱,說道:“這是老太太的幾件衣裳,都是往年間生日、節下眾人孝敬的。老太太從不穿人家做的,收著也可惜,卻是一次也沒穿過的,昨日叫我拿出兩套來送你帶了去,或送人,或自己家裡穿罷。

這盒子裡頭是你要的面果子,這包兒裡頭是你前兒說的藥,梅花點舌丹也有,紫金錠也有,活絡丹也有,催生保命丹也有。每一樣是一張方子包著,總包在裡頭了。這是兩個荷包,帶著玩罷。”

說著,又抽開系子,掏出兩個“筆錠如意”的錁子來給她瞧。

劉姥姥見此,自是千恩萬謝的謝過。

帶著東西來到了王熙鳳的院子,見東西都已經幫她裝到了車上,就要準備離開。

這時,鴛鴦走了進來,身後還跟著兩個小丫鬟,手裡各自拿著一個包裹。

鴛鴦笑道:“姥姥這就走了,我倒是來得巧了,這是我們國公爺的一點心意,這一包裡是一百兩銀子,還有一些沒穿過的衣服,前些年我們爺忙著練武,給他做下的衣服都沒有機會穿,都是嶄新的,帶回去給板兒留著穿吧。這一包裡幾批布,帶回去留著做衣服吧。”

劉姥姥見此,自然又是一番千恩萬謝。

“這是哪裡說起?我哪一世修來的,今兒這樣。我得去給國公爺磕個頭才行。”

鴛鴦笑道:“國公爺說了,不用去了,叫你們好好回去過日子。”

王熙鳳也道:“既是琮兄弟給的,那就安心收下就是了,等閒了再來。”

劉姥姥和板兒出了二門,跟著周瑞家的出了榮國府,祖孫二人喜滋滋的趕著車,往自己家裡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