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越江吟最新章節列表 > 189、第百〇六章 時窮節現(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89、第百〇六章 時窮節現(下)

於景庭瞪我片刻:“你你你……”抓過手邊的筆,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紙上塗了一張鬼畫符,忙忙向我舉起, “何方妖魔,速速退散!敢再靠近一步, 立時禁咒纏身,打回原形……”

我眉毛動了動,走到他桌前,慢慢拿開那張紙:“我又不是妖魔鬼怪,你想嚇唬誰?再說我雖不很懂,道士驅魔作的符還見過,並不是這樣畫。”說著從他手裡接過筆, 重畫了一個遞給他。

於景庭身子後傾著, 看看我又看看字元,無奈地坐回椅中:“我不認識你。”

我輕哼:“你不認識我?當年是誰在這裡高談闊論,說起戰禍殃及生民之害,指責我好戰枉顧百姓?”

於景庭眼瞼垂了垂, 嘆一口氣:“我對凌王殿下說的話, 你如何知道?”

我大步繞過書桌,咬牙把他拎起來:“是誰還說,待我謀求徹底止息離亂,劍指天下之時,我為統帥,他為軍師?”

於景庭一僵,不再假裝:“此一時, 彼一時也。”

我點頭冷笑:“所以你一見我,立刻扔來一張咒符表示迴避之意。表面荒唐,卻是傷人至深。假若當日我死在趙謄手下,真的變作鬼魂來看你,你也準備這麼對我?”

於景庭神情觸動,卻仍不肯與我對視,良久方道:“不是景庭忘記昔日之言,然而殿下任的是北魏統帥,劍指的是江南故土,我如何還能像當初一樣?”

我放開他,低聲問:“於兄,你是覺得趙彥變了?”

“殿下沒變,卻不能否認情勢已變。”

“你與他人一樣,認定我叛國不可饒恕,沒有資格談起志向所在,更沒有資格再提昔年情誼?”

“不。”於景庭的目光終於抬起,神色凝然,“縱然國中多有詆譭,我依舊認為殿下沒有背離當初信念。歸根結底,是皇上不能容人,自斬手足。”

我低下頭,懇切道:“於兄,南越上下,也只有對你,我可以暢談心中抱負而不怕被取笑狂妄。記得你更曾大膽說過,只要能換來百姓長久安定,甚至不介意由誰來結束四國百年之爭。回想起來,我過去一味拘泥於南越,眼界遠不如你。直到流落北魏,幾乎無路可走之時,我才忽覺霍然開朗,理解了於兄當年之意。”

於景庭搖搖頭:“殿下已經用行動證明自己並非虛談,誰又敢再輕視。四分天下,如今已成兩國劃江對峙之局,想必天下一統之日也為期不遠。景庭只會泛泛空談,殿下才真正能將言語付諸現實。”

我微微苦笑,將視線投向窗外黑夜:“於兄,今日總算親耳聽到你這一席話,看來我果然沒有來錯。既然如此,你何不像過去那樣助我?我軍中正缺少可以推心置腹的謀士,你——”

於景庭聞言退後一步,有些緊張道:“殿下實在高估了景庭。你是英雄,自然為人所不能為,景庭卻只是固守祖宗基業的一介庸人,怎能有你這般決絕的魄力?我別無奢求,只想在即將到來的禍亂中保住家眷平安,過去的話就當我年少輕狂,不知天高地厚罷。”

見我許久不語,他以為我失望,想了想又慰道,“魏國人才濟濟,殿下一定找得到輔佐良才,又何必為招攬我一人惹來嫌疑?聽說魏軍正在圍攻襄陽,殿下卻深入敵腹,實在是不智之舉。趁著無人察覺,還是儘快離開為好。”

我轉眼看看他,平靜道:“於兄治理地方多年,深知百姓之苦,更應看到趙謄治國無道,遲早會將南越葬送,當此之時,你只是滿足於保全自己,難道不覺有違當初志向?於兄一直自詡平庸,難道忘了自己還是一方郡守,百姓父母?”我拿起他桌上書籍,“假如百姓在你耳邊哭喊,於兄又怎麼看得進這些紙上文字?”

於景庭目光震動,轉眼卻又茫然:“兩國終有一戰,無可避免,我自然理當盡力護持百姓。可是殿下要我貿然為魏國效力,焉知不是助紂為虐?殿下若還在南越,我自然……可惜……”

我低低一笑:“於兄尚且希望保全家眷,對所有遭受戰火波及的百姓來說,又何嘗不是?一戰之後,伏屍千里,留下滿目瘡痍,征戰雙方無論誰勝誰敗,虧欠的終是百姓。我征戰來去,雙手已是洗不淨血跡,便算傾盡畢生之力,又償還得盡麼?所以正需要於兄挺身而出,替百姓擋住幾分刀兵屠戮,你怎麼反倒袖手退縮?”

於景庭動容:“殿下!”

我用力按住他的肩膀:“於兄素有悲憫之心,想的是天下太平,人人生活安定,故能不在意江山誰主,語出驚人。難道只過去短短幾年,竟沒有了以前的勇氣?孫子說,全國為上。我無力全國,至少還能全郡、全城。今日算我懇求於兄,不需你改旗易幟,只要江陵不出兵援助襄陽,也不與魏軍頑抗,我至少可設法保全江陵百姓!”

於景庭凝視著我,緩緩道:“論守城作戰,我自然不是殿下敵手,負隅頑抗也無意義。景庭非迂腐愚人,殿下之用心良苦,焉能不解?今日先替江陵百姓謝過,等到天下平定,若還有機會為殿下效力,我定然全力以赴。”說著便向我躬身行禮。

我一把攔住他,久久相扶,過了半晌才道:“於兄不視我為敵,反倒相助,趙彥已然感激不盡。他日爭戰結束,真想再與你把酒暢談。”

於景庭笑了笑:“我也真想念與殿下恣情高論的日子。敵友之分,只是暫時罷了,南越立國之前,不也曾與江陵為敵?”

我四處看看,也勉強一笑:“時候不早,先告辭了。我還要在城中住幾日,於兄如果得閒,可以前去敘話。”說完卻將他的郡守官印收在手中,“只要我順利離開,自然完璧歸趙。”

於景庭面色微變,仍極力用平淡的語氣道:“殿下這就走了?”

我點點頭,吹滅他的蠟燭,拉開房門:“改日再會。”

於景庭身影隱沒在暗處,許久未動,終於道:“殿下還是變了一些,你過去沒有這樣多疑。”

我拉過他的手在肩頭箭傷處按了一下,淡淡道:“都是拜它所賜。”

於景庭默然:“宋然之堅忍,也非常人可以效仿。”

我回頭:“對了,於兄可還記得我給你的最後一封飛鴿傳書?”

於景庭“嗯”了一聲道:“我找到的時候,人已經……那之後半年,我才敢告訴劉恆,前年冬日他來到江陵,接回家中安葬了。”

我心裡酸楚,臉上卻未流露出太多感情,只是輕聲道:“於兄,為了死去的和在世的,我不會回頭。”

“我知道。”

我一笑,走到庭院中,無聲地躍過牆頭。重門之外,夜深如故,我有些留戀地在牆邊站了一會,很快趕回落腳的客棧。

箕豹軍因為被我嚴令不能跟隨,都在房中亂轉。我拉過齊貴,悄聲道:“我天一亮就出城,你與他們幾人暫時按兵不動,繼續探聽訊息,十日後回大營見我。”把於景庭的官印交給他,“這是江陵郡守的官印,你藏在身邊,最後若不能出城,就拿這個與他交換條件,如果沒有遇到阻撓,出城前記得留下。”

齊貴鄭重道:“屬下遵令!”

當夜郡守府沒有動靜,第二日,我騎著事先備好的馬很快出了城。一路馬不停蹄,走不到半天,便覺周圍異常。我放慢了速度,邊走邊暗暗留意,終於發現異常所在,調轉馬頭往回奔了幾里,果然看到幾個躲閃不及的身影。

我揚鞭喝道:“滾出來!”

過了片刻,燕飛慢慢從灌木中露頭,手裡還抓著一隻鵪鶉,諂笑道:“殿下,屬下們星夜趕至此地,沿路安插了不少兄弟,總算等到您了。若不是燕九阻攔,屬下差一點就要衝到城中挾持將領郡守……”

“你敢!”

燕飛手裡的鵪鶉嚇得撲稜稜飛走,他委屈道:“殿下只知來兇屬下,卻不知道燕騎營為你受了多少責罵。太子殿下聽說您擅自離開都要急瘋了,還說你若不能平安,就治燕騎營失職之罪。”隨在他身後的幾名燕騎軍也都附和,一副委屈得不得了的表情。

我無奈:“我回去向他解釋,不會治你們罪。沿路還有多少人?都召回來罷。你們這麼興師動眾,當心被越軍察覺。”

燕飛立刻命那幾名燕騎軍去傳信,殷勤道:“只有五十人,不會打草驚蛇。”

我白他一眼:“那好,你們注意掩飾身份,我先走一步。”

燕飛急道:“沒有屬下們護持,殿下一人危險!被太子殿下知道了……”

我拿出令牌:“燕飛聽令,指揮沿路燕騎軍陸續返回樊城,不得有誤。”

燕飛面露痛苦:“屬下遵命。”

我笑道:“好,只要你聽話,改日再指導你幾招槍法。”拍馬轉了半圈,走上大路,“再說我騎馬,你們卻是徒步,實在不能同行。”

“……”燕飛聽說指點他武藝,絲毫沒有往日的興奮,倒好像喝了一碗苦藥,可憐巴巴地追問,“您那塊令牌準備何時還給太子殿下?”

我眨眨眼:“當還時還。”燕飛嚎啕大哭。

乘馬畢竟遠快於徒步,不出兩日便來到襄陽附近,卻見路上行人比過去稍多,多數肩背行囊,都朝著襄陽而去。我下了馬,有些好奇地混在行人中,走了不久,只見不少百姓聚集在城下叫門,似乎是想進城避難。而襄陽城門全都緊閉,城頭上有將領朝下面大聲喊話,要他們去往他處。

百姓越聚越多,有人大喊:“郡守大人呢?我們要見郡守大人!”

將領道:“尚大人公務繁忙,無法抽身前來!鄉民請回,等到打退對岸魏軍,襄陽自然開倉放糧,接濟百姓!”

其中不少百姓紛紛道:“我們是從夷陵等地逃難而來,夷陵正受魏軍騷擾,為何襄陽不救?”

將領肅然道:“魏軍就在對岸,襄陽軍事重地,不能輕易分兵!”

百姓憤怒起來:“襄陽重地,難道就能將夷陵拋給敵軍?襄陽城外駐軍無數,為何眼看百姓餓死,不分軍糧,不發援兵?”

城頭將領來不及說話,已經又有人帶頭道:“郡守和統帥不顧人死活,我們何不去城南大營請求分糧自救?”鬨然一聲,不少人恍然大悟,又都向城南半山的大營湧去。

我隱於一邊,趁亂放了手中的馬,悄悄抽身遠離。等到夜幕降臨後,才遊至江對岸,來到樊城叫門。城門守軍認得我,急忙放下吊橋迎我進去。我走進統帥官邸,早有護衛前去稟報。我回到臥房,剛剛脫掉溼透的衣服,正在擦拭身體,江原便一臉陰沉地走進來:“越王殿下,回來得好早啊!怎麼不多離開幾日?”

我披上裡衣,笑道:“豈敢,我心裡無時無刻不掛念襄陽局勢,事一辦成,便急著回來,連箕豹軍和燕騎軍都甩在後面。”

江原一把將我扯到身前,狠狠道:“你以為我便治不了你?一軍統帥,說做什麼便做什麼,還有沒有人比你更隨便?我這就上奏父皇,免去你的統帥職位,在我軍中做司馬!”

我裡衣來不及系上,在他一扯下驟然滑落,急忙低身去撿。江原冷笑一聲,攔腰將我抱住:“越王殿下,命都不要,還要穿什麼衣?”

他手一用勁,我不防悶哼一聲,身子向後弓起,怒道:“混賬!”

江原卻乘機低頭,在我喉頭狠狠咬下:“我還有更混賬的事!”說著將我拋到床上壓住。

他手下很重,吻得也惡毒。我被他弄得不時發疼,抬起的手臂上居然處處帶著血暈,強忍著全身翻滾的熱浪喘息道:“你瘋了麼?”

江原重新把我抱起來,眼睛血紅:“越王殿下,你還敢問!”

我吐了一口氣:“都不管我有沒有受傷?”

江原猛然停住:“哪裡?”大概見到我戲謔的神色,他立刻將我掐緊,“還敢騙我!”

我低笑:“不騙你騙誰?”

江原怒氣不知何時消散,居然長嘆了一聲:“凌悅,我每次都要被你敷衍過去。”

我道:“寧願是我敷衍你,而不是你敷衍我。”

江原低哼道:“田文良已經來了,你還不知道罷?”

我驚訝:“這麼快?”

江原攬住我,貼在身上,嚴肅道:“明天千萬不能告訴他你去見了江陵郡守!”

果然第二日一大早,田文良衣著光鮮地進了議事廳,見我回來,顯得十分親切:“越王殿下為了勘查地形,居然連續多日露宿野外,老臣佩服不已。改日一定奏報皇上,請他褒揚殿下品行。”

我笑著打發他:“田大人過獎了,這是分內之事。”轉頭便詢問江原襄陽情勢有何變化。

江原十分配合地詳細說明,還命人抬出沙盤解說蜀中與漢中軍隊走向。快到晌午,小兵來報午膳已好,田文良終於坐不住,藉故離開。江原冷聲道:“我就不信他還能一天寫一封奏報。”

我倒沒太在意田文良,只是盯著沙盤中的襄陽沉思。由於有當地世族配合,蜀中進展順利,除了部分城池仍在與魏軍對峙,沿江重鎮幾無阻礙。程廣率先帶領軍隊攻打夔關,又按照江原指令,分出小股軍隊騷擾夷陵,在當地籌集軍糧,並到處散佈訊息,令附近百姓恐慌之餘向襄陽逃難。我昨日所見的流亡百姓便多是夷陵民眾,然而某些領頭鼓動者卻非單純的逃難百姓,而是早已被人收買。

我對江原道:“這一招的確陰毒。流言持續氾濫,百姓不斷湧來,只要襄陽不出援軍、不出糧,遲早要與百姓發生衝突,必然先失人心。如此看來,還是分兵援救夷陵能緩解燃眉之急,不知羅厲有無這個魄力?”

江原哼道:“那也只能緩解一時,一旦他們不能將魏軍徹底打退,還會再次重演。你我以逸待勞,只等蜀中定下大局,便可毫無後顧之憂了——不過你去見江陵郡守,果真有把握他不會背後出兵?”

我點頭:“於景庭重民勝過重國,本來便對南越朝廷近來的指令不太滿意。我以保全江陵百姓為條件,他是聰明人,不必點透便該知道違背承諾的後果,城破人亡的後果他不會願意看到。”

江原懷疑地打量我:“單憑一句話,字據都沒有立,你究竟對他有多信任?”

我笑:“如你所見。”不等江原出言譏諷,拉起他道,“去城頭上看看。”

從夏初一直到秋風乍起,對魏軍來說,這是一段最安逸的日子。而對越軍而言,卻顯然不是。

城外流民越來越多,甚至與駐守軍隊發生了搶糧事件。經過尚遠捷的強烈主張,以及馮栩謹慎的贊同,羅厲終於同意派出部分兵力前往夷陵,並且拿出部分存糧分給襄陽城外的百姓,總算及時制止了軍隊與百姓持續發生衝突,挽回了些許民心。

謝廣行在江州製造的新船陸續下水,增強了魏軍實力,隨著程廣等人不斷取得戰果,分往夷陵的軍隊逐漸增多,令襄陽援軍無法抽身返回,堅守襄陽城的軍隊剩下八萬。另一方面,江德直接指揮的大軍壓迫建康,再加上霍信已為援弋陽損失上萬兵力,令趙謄倍感壓力,自不肯放下游兵力西上增援。主要針對江夏的軍隊拖住宋師承,江陵也以魏軍在對岸逼近為名宣佈固守,反倒襄陽成為除建康外兵力最強的城池。

羅厲馮栩情知朝廷無暇他顧,只有謀求自救。整個夏季,藉助江水氾濫,向魏軍發起猛攻。魏軍水軍無法抗衡,於是將防線主要排於江岸,擺開密集防守的戰陣,旨在嚴防越軍登岸。而相對擅長水戰的箕豹軍,奉命奪船鑿船。越軍本來更擅長守城戰與水戰,無奈水戰找不到敵手,卻只遇到箕豹軍的暗中破壞;過去多年由我培養起來的騎兵與精銳步兵,也因為戰場被逼至江岸而施展不開手腳。而魏軍本來擅長進攻,驟然與越軍攻守位置互換,居然嚴絲合縫毫無破綻,這一切都使越軍頭疼不已。

秋季本是收糧之日,荊襄百姓卻發現幾乎無糧可收,小股的流寇經常神出鬼沒,驅趕收割的百姓,掠奪他們家中存糧。襄陽城不得不再次開倉放糧,平息民間怨氣。

眼看冬日將至,魏軍的糧草與冬衣也開始緊缺,只靠朝廷運糧已嫌不夠,不得不開始就地徵糧。我和江原商議一下,暫且用收買方式屯糧。與此同時,魏軍在南陽趕造的一批小型戰船已經下水,只等秋水回落,便搶登對岸。

三月之後,經過數場艱難的殊死戰鬥,堅固的襄陽城終於完全呈現在魏軍眼前。魏軍以與越軍各損數萬兵力的代價,將五萬越軍全部逼入城中。又一月,襄陽通向外界的通道盡數被截斷,真正變作孤城。

陸穎再次出使,勸說城內歸降,乘機與楊少昔取得聯系。當天夜裡,城中火光忽起,大半糧草化為灰燼。另一名潛伏城內的魏軍細作冒死出城,將楊少昔的絕命血書帶給江原。

江原看了血書很久,沒有說話。我拿過血書,在所有將領中傳閱一遍,嘴角堅定地迸出一句話:“今夜子時,猛攻襄陽!”

只為攻取襄陽一城,已經付出了太多代價,也許預料到會長期作戰,真正置身其中,複雜的滋味卻遠非幾句話可以概述。城內的越軍或許在日益渺茫的希望和越來越近的恐懼中度過,城外的魏軍又何嘗不覺得前路絕望?所有人身心俱疲之下,誰能撐到最後?

攻城開始,又是沖天的金鼓之聲,只是喊殺已經不如過去激烈。魏軍一個個在登城中跌落,越軍在一簇簇箭雨中倒下,總令人想起當初的函谷之戰。

江原走到我身後,眼中又重新射出懾人的光,微微笑道:“凌悅,你知道我突然在想什麼?我在想,再過多少天才能坐上你坐過的地方,走一走你走過的路?”

“你等不及了?”

“有點。”

我眯起眼睛:“照現在的形勢,恐怕還要等很久。”

江原哼了一聲:“我沒料到羅厲這樣的繡花統帥,居然可以撐這麼久!聽說他又被射了一箭,居然還沒躺倒,整天站在城牆上坐鎮指揮!”

我皺眉:“照這樣的攻勢來看,損失慘重的是我們。”

江原冷冷道:“這只是開始,先藉助猛烈進攻迅速消耗他們的餘糧,後面的圍困才更有效果。就算襄陽再堅固頑強,我不信餓成死城還不能攻破!”

我聞言不覺顫了一下:“我可不願見到人相食的慘象。”

江原面色肅沉:“襄陽不降,結局非你我所能掌控。其一,我軍已在此地耗費將近一年,死傷無數,將士們遠離故土,歸心日重,糧草籌集也越來越艱難。當初函谷關尚能施計相誘,襄陽卻是軟硬不吃,逼得我軍只有以命相耗,怎能不對城內越軍恨之入骨?一旦強行攻破城池,軍隊積怨爆發,即使父皇親臨也難以壓制,屠城洩憤是必然結果。其二,等到糧草用盡,襄陽又能靠什麼堅持下去?”

我低聲嘆道:“楊少昔以性命為代價毀去城中大半糧草,襄陽城中與我們斷絕使者往來,看來是決心頑抗到底了。危難當頭,以羅厲之養尊處優,居然可以不墮志氣,不能不叫人佩服。”

江原不高興地捏住我的腮幫:“你怎麼給自己潑冷水?等到斷糧真正開始,再說敬佩不遲。”揮手命護衛牽過坐騎,“走,去營中轉一圈。”

一隊將領和士兵剛剛從前線退下,他們渾身血跡傷痕,看去十分疲憊,懷揣著領來的麵餅肉菜,都找向陽處坐了,吃完便倒頭大睡。我對江原道:“打到現在,像這樣能上戰場的士兵只剩九萬餘人,剩下的俱是老弱殘兵,想必城中越軍還有戰鬥力者也不會超過三萬。三個月之內,就算將城鑿穿也必須攻下,否則二十萬大軍就要全部毀在襄陽了。”

江原贊同地點頭,剛要說話,卻見田文良從不遠處迎面走來,他略帶愁容,神色也黯淡了不少:“二位殿下既已下令猛攻,不知何時才能攻下襄陽,以免去皇上擔憂啊!”

江原笑道:“田大人隨軍多次,見識過這樣頑固的城池沒有?不是學生悲觀,若要徹底攻下襄陽,恐怕還得半年。”

田文良吃了一驚:“當真還需要這麼久?”

江原凝重地道:“聽說父皇在揚州受了風寒,為免他病中憂心,還請田大人不要告訴他實情,只說攻破襄陽指日可待罷。”

田文良連忙答應,又嘆了幾次氣才走開。我低聲道:“他已經等得急了,你怎麼還將破城之期往後推?”

江原哼道:“他幾次密奏都暗示我們有消極保守之嫌,我就乾脆告訴他此時言勝尚早,免得攻下襄陽之日,父皇反而不覺驚喜。”說著又抓住我胳膊向自己拉近,嘴唇湊到我耳邊,“你剛才說的對。猛攻停止以後,我軍休整,等著羅厲來求饒!”

一個月過去,襄陽還是沒有屈服的跡象,雖然他們城頭上的人越來越少,有些人已經很難站穩。城中細作從城內投出最後一封密信,從此再無音訊。密信上只有標一個符號,表明襄陽存糧已盡。

陸穎等謀士就此推斷,或許安插在城內的細作已經全部遇害,而城內越軍居然沒像過去那樣懸首示眾,表示他們近期將有重大舉動。我和江原也覺得頗有可能,於是召集所有主要將領,命他們隨時提防城內越軍的突圍行動。

十幾日後,一個陰沉的夜晚,我正在襄陽城附近的帥帳中值夜,江原則在屏風後休息,燕七飛速跑來稟報:“殿下,援軍主帥羅厲和郡守尚遠捷分別在東西兩個方向率軍突圍!”

我立刻起身:“好!傳令所有待命軍隊前往截殺,攻城軍再次猛攻城門!”

燕七領命出帳,江原已經聽到動靜,邊系鎧甲邊朝帳外道:“燕飛,傳令燕騎營整裝集合,我親自去看看!”

我下意識地制止:“慢!你——”

江原回頭,在我臉上吻了一下,笑道:“關鍵時刻,主帥怎能不出現?你守東面,我去西面!”

我一時想不出反駁的理由,只得道:“萬事小心!”

“彼此。”

我身披鎧甲帶領箕豹軍來到城東陣地,無數火把的光亮中,絕望的越軍正嘶吼著向魏軍衝殺。魏軍隊形一字排開,用層層的刀形成包圍,抵擋著越軍衝擊。越軍則組成一個個錐形戰陣,憑藉每個戰陣前方的騎兵帶領,試圖將銅牆鐵壁的包圍撕裂。

徐衛仍在全力指揮攻城,薛延年因為重傷不能上陣。東面戰場由裴潛和燕七共同把持,西面因為地形受限,由韋之行獨擋一面,兵力較為薄弱。我猜想西面雖不利與下游諸城聯絡,越軍卻很可能選擇從那裡重點突圍,及至登上望樓,居高臨下觀看了一會戰場,發現並非如此。越軍在東路攻擊之猛烈絕非為了掩護西路突圍,而是真正要從此處突圍。我腦海中不覺冒出四個字:孤注一擲!

回到地面後,我對執金鼓的士兵道:“傳令左翼東撤!”

錚聲很快響徹戰場,裴潛率領的左翼軍緩慢後退。

越軍見狀,立刻向左翼突刺,如一柄尖錐,漸漸插入魏軍陣中。我突然看到混戰中羅厲的身影,火光之下,他火紅色鮮豔的披風分外耀眼。

“傳令左右翼向中合攏,截斷敵軍!”我果斷再次下令,回身上馬喝道,“箕豹軍都隨我來!”隨行的一千箕豹軍齊聲低吼,緊緊跟隨。

羅厲所率越軍都是襄陽訓練有素的騎兵精銳,約有數千人,剽輕如風,眨眼之間擺脫了很多魏軍,幾乎就要衝出包圍。裴潛發狠地指揮魏軍追趕合圍,奔到羅厲身邊與他纏鬥,他們各自身邊的從騎也紛紛出手護持。羅厲顯然不想與他糾纏不休,狠狠刺出幾槍,依舊調頭東奔。

我冷靜注意周圍地形,只命箕豹營從兩面夾擊追趕,逼迫越軍改變突圍路線。這樣相逐數十裡,直將羅厲逼至漢水岸邊一處狹窄山地,我吹響號角,箕豹軍立刻由收攏隊伍,藉助江岸與山麓將越軍前後包圍。

羅厲眼看前路被擋,立刻再次迎戰,試圖像上次一樣衝破防線。只是箕豹營實力遠高於一般士兵,羅厲軍奔波半宿,戰鬥力已經相對削弱,想要突圍難於登天。我站在高處靜靜看著,等待他們體力耗盡。

趕上來的魏軍越來越多,可惜這方寸之地容不下太多廝殺,許多人竟無法立刻參戰。黎明漸起之時,我看見江原的燕騎軍也飛速向這邊奔來,知道襄陽城下的情勢已經基本穩住。

羅厲的士兵越來越少,周圍死去的敵人和下屬,令他不能策馬自如來去。可是他還在不停廝殺。他的衣甲不再鮮亮,全身幾乎已被塵土和暗紅的血漿包裹,露出的雙眼卻是光芒四射。他忽然抬頭看見我,高聲怒喝:“趙彥!你敢下來與我對陣麼!”我看著他不語,他又喝罵,“叛國賊子!”

江原不知何時站到我身邊,對羅厲道:“羅將軍,襄陽突圍兵力已被盡數消滅,你若獻城投降,魏國立即封你為侯!”

羅厲雙目發紅:“我堂堂越國將軍,為何屈尊做一屬國之侯?”

江原吹響犀角,令魏軍暫緩進攻,十分誠摯道:“襄陽糧盡,羅將軍何忍軍民受苦?趙謄昏庸無道,羅將軍應早日棄暗投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羅厲大怒:“閉嘴!你以為人人都像趙彥一般無恥下賤?我羅厲生為越國之人,寧死不降!”

江原目光微微一斂,似覺意外又似好奇,好像難以想象羅厲這樣才能稍遜,驕縱自傲,又缺乏氣量的人也會有視死如歸之舉,慢慢道:“果然危難見英雄,既如此,理當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