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植掌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一章 暗箭傷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一章 暗箭傷人

此刻在某處世家大院之中,關於林森的討論還在繼續著,仍然是那七個小老頭,而林森大概是那個倒黴催的葫蘆娃?

“聽說那小子允了程家小娘子一個誥命夫人?那就是需要建功立業咯?”崔家的某位最先發言了。

隱隱有著五姓七望領頭人架勢的崔家,在對付林森時,自然也義不容辭的做起了急先鋒。

不過這次的各部清查中,相對來說損失最多的也是他們崔家,誰讓他們對朝堂的影響力也是最大的呢。

而在之後的抵擋李世民將清查深入到各地去時,同樣以他們的抵抗最為激烈,這一波拉鋸中消耗掉的實力自然也是最多。

不過既然能夠作為五姓七望中幾乎公認的老大,他們的潛勢力仍然不容小覷。

“那就給這小子一個機會嗎,想要建功立業,自然到戰場上去搏一搏才是最快的途徑啊。”另一位接茬說道。

“只不過戰場上刀槍無眼,沒人能保證自己一定能夠好好的回來。”這邊一個又矜持的笑了笑說道。

“特別是背後有人和他不是一條心的時候,總有那麼些喜歡暗箭傷人的傢伙,嘖嘖。”又有一位裝模作樣的感嘆道。

不過這“暗箭傷人”難道說的不就是你們自個嗎,看來真的不知道什麼叫臉紅啊。

“就是可惜了程家小娘子,年紀輕輕就做了那未亡人。”還有個老不修的狀若遺憾的說道。

“那就給那小子一個受嘉獎的機會吧,就算他人回不來,哀榮也不能少了,咱們還是要有成人之美,儘量給程家小娘子爭取一個鄉君的封號吧。”

這是不僅打著弄死林森的主意,還想順帶著毀掉程懷玉的一生,讓她一輩子守活寡的意思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群人相互遞了個眼神之後,這事就算是定下來了,各家調動些自己的力量,來推動這個事情成形就好了,他們自己當然是不會出現在整個事情當中的。

即便所有人都猜測是他們幹的,但也絕對找不到和他們有任何牽扯的證據。

當然更多的時候,像林森這種被打壓的物件,往往都是死在懵懂之中,不明不白的就中招了,卻連背後推手是誰都搞不清楚。

林森要是聽到他們談論的這些話,估計恨不能老天一個雷下來,劈死這幫子老混蛋,老天不劈怕他自己也忍不住上斧子劈了。

不過林森顯然是聽不到的,他這會正蹲長安城的城門那,若有所思盯著那些進進出出的人流呢。

他當然不是來看那些大姑娘小媳婦的,大冬天的也沒什麼風景可看,況且他都有程懷玉這個足夠滿足一個忠實球迷的所有幻想的大美妞了,對這些庸脂俗粉也沒那興趣。

他真正在留意觀察的,是他最初的老本行,想要看看進出長安城的樵夫到底有多少。

而目前來看,來長安城賣木柴和木炭的都不在少數,可以說不一會就能看到一個,再想到那被砍得已經有點稀疏的龍首原,還有長安城裡處處冒煙的情景,顯然這長安城每天消耗的木頭,真的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啊。

雖然這時候的環境容錯率還挺高的,這樣的砍伐法,大概近幾年內還看不出什麼惡劣的後果來,不過想想長安城日漸極端的環境,其實已經開始有所顯現了。

相較於不遠處的終南山來說,這長安城中說是冬冷夏熱絲毫不為過,已經有點城市熱島效應的意思了。

而在龍首原的木材被砍伐殆盡後,冬日裡的寒風沒有阻礙的吹進長安城中,怕是這種情形會更加的明顯些。

林森甚至有理由懷疑,貞觀二年的那場大旱,搞不好和這個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畢竟樹林的鎖水效果和儲水能力都是很強的,但是一旦被破壞了,森林想要重新長起來可絕對沒有那麼容易。

尤其是趕上乾旱時節的話,少了這麼一個環節,大自然的調節能力就沒法發揮效果了,蔓延成災自然也就無可避免了。

不知道是不是該跟李世民提醒下這方面呢?可想要給他們說明白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也太不現實了,後世都沒能做好的東西,指望這時候的人們能夠理解,也有點異想天開了。

所以還是從更實際的替代方法上來著手比較好,長安城的居民們對木頭依賴這麼強烈,那麼替代品的市場前景肯定也會很大咯,挑戰往往也可以變成很好的機遇啊。

站在寒風中琢磨清楚以後,林森趕緊跺了跺腳,順便來口燒酒暖暖身子,這才跑到程家那邊去了。

他現在只要在長安城落腳,基本都會選擇在程家這邊,只有程咬金實在看不過眼出言趕人的時候,他才會去秦家暫住。

既然又想到了好點子,能為大家在冬日裡多條財路,順便也算是滿足他想要讓長安城周邊的山林能夠休養生息的願望,林森肯定第一時間就會跑去找自家老丈人去商議一下咯。

“你確定有法子能把那黑不溜秋的玩意用起來?不會死人?”程咬金雖然對於自家女婿的眾多奇思妙想已經有些免疫力了,不過乍然聽到林森的想法以後,還是忍不住有些驚奇的問道。

國人對於煤炭的應用,其實很早以前就開始了,早在西漢時期就有用煤炭來鍊鐵的記載,到了東漢末年這東西已經被用來做家用燃料了,隋文帝時期,煤炭也曾經作為宮裡的主要燃料之一。

到了大唐,長安城這邊市面上賣石炭的已經不算多麼罕見了,因為距離長安不遠的地方,就有渭北煤田,也就是後世的銅川煤礦這個露天煤礦,可以比較輕鬆的採到煤炭。

之所以沒有多麼流行,更多的還是一些平民或者大戶人家的下人們再用,主要是這煤炭暫時有幾個解決不了的重大缺點。

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碳毒,每年長安城這邊因為燒碳死掉的人都不在少數,當然這個問題普通的木炭也免不了存在,可人們對木炭的應用年頭要久的多,出紕漏的可能性還是要小上許多的。

再一個煤炭燒不好,總會變得黑煙滾滾的,普通人家用來取暖的還是少一些,誰也不想第二天出門的時候直接變成昆侖奴啊,家裡的衣服被褥也免不了遭殃,這誰受得了啊。反而有人利用這個特性來制墨,效果很是不錯。

另外一個,石炭賣不上價格,只有窮困些的人家在用,可從這時候還隸屬於雍州的銅川那邊運過來總要有運費的,開採也有成本的不是,這賣起來價效比自然就比較差了,利潤低了,願意賣這個的自然就少了。

相較而言,那木柴都是從離得很近的地方蒐羅來的,住在城外的自個就能去砍了,當天就能送來,甚至幾個來回都成,成本低供應量又大,還不會把家裡弄髒,自然更受到大家的認可。

而林森主要就想改變煤炭的這些缺陷,先讓這東西成為長安城內眾多有錢人家裡的必備品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