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植掌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七章 公私分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四十七章 公私分明

只看這個安排,其實也不難明白,李承乾一朝,繼續打壓世家貴族的局面是不會改變的。

馬周本身是布衣出身,岑文本和諸遂良雖然出身名門,但卻不是五姓七望那種,和世家官員也沒多少瓜葛。

而高士廉更不用說了,可以算是關隴世家的代表吧,和世家大族之間的關係也融洽不到哪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他們四人既是託孤重臣,又正好掌管三省,算是所有文官的領袖,不難想見世家官員們今後的待遇了。

而且別忘了,李世民還健在時,可是把造反的髒水全潑那些世家中人身上去了,以他們現在有點臭大街的名頭,想要靠著影響力再現之前的輝煌,怕是很不容易咯。

雖然是過渡時期,也不怕讓這些世家大族再搞出事情來,想要造反什麼的,更是不太現實,李世民同樣早就有所安排啊。

尉遲恭這個軍中的定海神針,負責長安城的安危,統領著之前那些一直忠於李世民,沒有參與到叛亂中的軍隊,保證長安城的安全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而張士貴又重新接掌了玄武門長上一職,親自負責皇宮的安全,同樣也能做到滴水不漏,這活他幹的順手啊。

林森的老丈人,同樣在之前的平叛中,展現了殺伐果斷的一面的程咬金,則被派去了東都洛陽去鎮守。

而同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最近雖然比較沉寂,但其實一直都是李世民絕對心腹的劉弘基,則奉命鎮守太原。

這位可是老李家起家的班底之一,之前退休的時候,就已經官至輔國大將軍了,而且行事很是不拘一格,手段那是亦正亦邪,坐鎮太原這等咽喉之地正合適。

作為宗師之中僅存的一位頂尖名將,也是風評最好的宗室名將李道宗,則負責鎮守幽州到靈州一線。

這裡面任何一個,都是絕對能夠當行軍大總管的超級猛將,而且個個都是戰績彪炳的狠角色。

不論是用來對外防禦,震懾周邊的國家,還是用來對內防範那些個世家大族可能的反撲,都絕對夠用了。

這番安排可以說是把那幫子世家大族的根本之地,都納入了觸手可及的範圍內。

他們的郡望所在,都在這幾位忠心耿耿的大將們的掌握中呢,不怕他們能翻起什麼浪花來。

不過林森從中也發現了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李靖和李績這樣戰神級別的大佬,卻沒有被委任這種活計的。

這倒是不難理解哈,誰讓他們一直都是憑本事吃飯,從不摻和站隊的事情呢。

那麼相應的,自然也就沒法得到皇帝的最大信任了。

李靖這會還是恨不能見天大開著院門過日子,李績更好,直接被李世民一紙調令給支的遠遠的。

這事其實也是對他的一個考驗,事關生死的那種,李世民還在世的時候,可是專門把李承乾叫過去,說起過這事。

如果看到調令,李績二話不說就去赴任,那李承乾就可以繼續用他。

正好利用上臺的機會把他叫回來,也相當於市恩於這位戰神了,以後用起來也好說話。

可他要是但凡有一點遲疑,那就說明他有二心,對李承乾這個新皇帝也不服氣。

啥也別說了,直接砍了吧,省得以後也用不了他。

結果不用說,李績多聰明一個人啊,不只是多智近乎妖,那是活的跟穿越者似的傳奇人物。

接了命令之後,連家人都沒告訴一聲,騎上自個的戰馬,就奔赴任職的地方去了。

眼下嗎,還不知道有沒有收到李承乾讓他回長安城的聖旨呢。

李靖做的夠光棍的了,就差把自家的影壁和房門全拆了,以示清白了,關鍵是他歲數也大了,倒是沒有經過這麼一番折騰。

大概也是李世民覺得用不到這位老戰神了,李承乾也調不動他吧,還不如讓他老實的蹲長安城裡養老得了。

除了召回李績之外,李承乾也有些別的舉動,畢竟剛上臺嗎,先穩住軍方這邊很有必要,有了武力在手,才好繼續做其他的事情。

他並沒有直接給那些個在軍中有影響力的大將們就這麼加封,按他說的,如果這些人一點功勳未立,主要是沒給他做過什麼貢獻,他為什麼要給這些人好處呢,不能讓他們養成仗著自個的影響力,就問他要好處的習慣嗎。

當然那幾位重兵在手,也算是幫他穩固江山的大將,肯定是有好處的。

薛仁貴和席君買他們這些曾經救過他的性命的,自然也都有任命。

薛仁貴直接負責掌管玄武門,席君買則接管了皇宮的南大門。

給他們升職加薪的同時,也順便把皇宮的控制權掌握在了自己手裡。

下一步這倆人的前程自然可以預期,這點但凡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林森當然也被再一次啟用了,這次終於邁過了那道看似差別不大,其實對很多人來說,卻無異於天塹的門檻,終於變成了從三品的真正高官,任職左監門衛將軍!武散官也相應的提升了一級。

和他同級的,可都是上州刺史這類已經能夠獨當一面的高官,對他的看重和信任由此也可見一斑了。

只是他的爵位和勳銜暫時還沒有提升,既有李承乾為未來留下更多提升空間的意思在裡面,更重要的是,林森近階段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戰功啊,再給他提升,就稍微有些沒法服眾了。

像是開發石見銀山,開闢了香料島,交通南北,團結馮盎這類的事情,對大唐的好處也是實實在在的,可別人不知道啊,暫時又不方便對外去宣傳,自然也就沒法靠著些個功績來論功行賞了。

為此李承乾還專門把林森叫進宮裡去,邊吃著御宴邊解釋了一下,可以說是相當在乎林森的感受了。

不過林森並沒有因此就翹尾巴,反而一直把自己的位置擺的很正。

私下裡關係好歸關係好,可公事就是公事,並不能因為兩人熟悉就敷衍塞責,或者恃寵而驕。

仍然需要盡好自己的本分,甚至比原來要做的更努力才成。要不然別人很容易覺得,他就是靠著和李承乾之間的情誼,才竊得高位的。

另外也是因為李承乾現在畢竟已經是皇帝了,不再是原來那個太子了,位置變了,他看待問題的角度肯定也要變的。

林森既然珍惜兩人之間的這段情誼,那做事就要更有分寸才是。不是生分,而是公私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