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片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五五章:好好享受吧(第二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五五章:好好享受吧(第二更)

全部《矩陣革命》的放映廳變得寂靜無聲,待矩陣、華納、夢工廠三家製片公司的logo放過之後,觀眾們都精神一振,或神情平靜或目露兇光的影評人們、沒引起注意的電影人們……北美無數雙眼睛望著大銀幕,《矩陣革命》終於來了!

“呼~~開始了。”陳天都解開西裝釦子,舒服的靠在座椅上。

凱特側過頭來,“緊張嗎?”

“有些緊張。”陳天都繼續解開領帶,讓自己能夠呼吸更加順暢一點。

“真的?”凱特訝異看著他,“你以前可是從來不緊張的。”她想起以前上映時,都是她自己比較緊張,反而要陳天都來安慰她。

“這次不一樣,我沒把握。”陳天都道出了實情。

凱特想說些什麼,電影已經開始了。

“哐當哐當哐當……”

開場動畫一過,銀幕畫面裡便衝出一輛火車,呼嘯而過。將鏡頭留在一處火車站臺上。潔白的牆壁設施非常簡單,陳天都穿著“戰袍”躺在那裡,頭頂上一個小女孩仰著頭好奇看他。

整個銀幕忽然倒轉,小女孩變成了站在地上,尼歐則趟在天花板上昏迷著。這個小女孩正是艾瑪-沃特森。這是一處神奇的火車站,空間感錯雜,上下左右都為之顛倒。四面八方都是一條條縱橫交錯的火車軌道,偶爾一道道火車會從四面八方穿插飛馳而過。

極具科幻感的畫面,一個讓人費解的設定,頓時讓不少人不禁“哇”的叫了一聲。“幹什麼。一開始就給人來玩頭腦風暴嗎。”

“尼歐。尼歐~~”

有人在喊他,尼歐睜開眼睛醒了過來。然後找回了重力感,驟然摔了下來,卻在關鍵時刻腰部一擰,在空中來了一個華麗的旋風反轉穩穩落在地上。只是打量四周的時候,眼睛裡卻全是迷茫。

“哇!”

短短不到一分鐘,觀眾們發現自己竟然已經無法移開眼睛,無處不在的科幻設定。讓無數觀眾舒心的享受著觀影過程。喬治-盧卡斯並不隱瞞自己來看電影的事情,甚至在來之前,還在自己的部落格上說自己要看《黑客帝國》的首映場。

這並不是助長競爭對手的氣焰,而是陳天都就這麼幹過。好萊塢都知道,他是《星戰》的鐵桿,連奧斯卡頒獎臺上都能直接將娜塔莉喊成艾米達拉女王。所以喬布斯今天也來看個首場,看到這個鏡頭,不自覺的點頭,“畫面非常美,似乎更加真實感。他用的是什麼畫質。imax嗎?”

也許是時間更加充裕,《矩陣革命》在某些地方。細節處理更甚與《重灌上陣》。聽說特效鏡頭在這裡新增了許多,比第二部還要多。

故事緩緩交代開,正是延續了第二部結尾的劇情。

尼歐為救全船的人,在現實世界裡控制了機械烏賊,自己陷入昏迷。

上一集也給許多人留下疑問,尼歐為什麼可以在現實世界中依然還有超能力,錫岸虛擬說,被很多影評人討論。

劇情開始抽絲剝繭的展現出來,不少影評人暗贊不已,也並不會讓觀眾久等。

因為陳天都的電影一向都是快節奏的,高|潮很快來臨。

原作中《矩陣革命》是遭遇了滑鐵盧的,口碑差、票房也不及第二部,就是因為現實不討喜的戲份太多,最後那一場大戰,尼歐也被虐的太狠,完全不懂觀眾的需求點。

作為一個作品,如果要成為經典,而不是一時的流行,那就是它裡面有著一些東西,這些東西讓人們看著不只是驚奇一時而可以反覆回味,而且在不同的人眼裡,會看出不同的東西。就像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說到經典,很多人都會想到另外兩個系列《星球大戰》和《指環王》,可陳天都版本的《駭客》融合了前者的科幻主義以及對高科技電影的成功運用,還有後者對人類命運這種大主題以及個體愛情這種永恆主題的準確把握。

他對整個系列改動較大,最大的成功在於第二部上陡然改變風格,將第一部中太高深的理論簡潔化、直白話,哲理簡潔化,宗|教問題明理化,動作風格也由慢轉快……這種轉變也為觀眾所接受,並且津津樂道。

這樣一來,對於系列末尾的終結篇,壓力一下子小了許多。9.2億美元的超級票房,也讓華納、夢工廠乖乖掏出上億的宣傳花費,根本不擔心會虧損。

在系列終結篇中,陳天都最主要的就是闡明前兩部中挖的坑,將坑填好。但因為第二部改動較大,所以第三部基本除了故事框架外,改動更是隨處可見。

他有豐富的經驗,有眾多科幻電影的創意,有觀眾影評的需求點,知道自己要往哪個方向改進。但原作中一些經典的設定是不可忽略的,譬如那摸凌兩可的兩個世界,“machine-world”和“matrix-world”他也不打算認真究死理。

錫岸是屬於“machine-world(機械世界)”也可以看成是“real-world(真實世界)”,裡面的人可以當成是真正的人也可以當成是虛擬人。

這根本就無法說服誰,只要陳天都不做出明確規定,那麼觀眾看了之後就誰也不能證明,要做這種懷疑並沒有太大的意義,而且這種爭論還能為電影的宣傳和口碑做宣傳,何樂而不為。

第三部終結片中,除了特效更加龐大,故事囊括人物更多。

陳天都也縮減了現實錫岸的戲份比例,將戰端分成兩部分:現實世界和矩陣世界交相輝映,增加更多矩陣世界的戲份。

最重要的。那個矩陣世界核心都市上的一場大戰。

故事情節上。則主要的工作就是闡明先知(oracle)、機械主宰(matrix)、造物主(architect)以及smith(史密斯特工)和neo(尼歐)之間的關係。完成整個故事。

延續第二部的成功,在內容上不在深邃難懂,讓觀眾少死亡一些腦細胞,即使是哲學,也要更加容易接受才能更廣泛的傳播不是嗎。

oracle是matrix之母,architect是matrix之父,這個問題在第二部中就已經解釋過。

但是他明確了oracle和architect都是程式,矩陣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他在真實世界中表現為一個巨大的主機,那個在預告片中出場過,長的像海膽的大機器。

而先知和造物主是matrix中兩個最重要的程式,他兩立場和分工不同。造物主是建立和維持matrix中的平衡,也就是當權派。而先知則是革命派,他的存在也很重要,也就是因為他所帶來的改變才能使得matrix不斷更新到更完善的地步。

總體來說,matrix是想模擬真實的人類世界,讓虛擬世界中的人類生生不息,這樣他們在真實世界的本體也得到延續。相應的就給機械們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

但是有一個問題,很重要的角色問題。

那就是為什麼先知是一個程式服務於matrix卻要幫助人類呢?在終結篇中就會道明。她是在幫自己,她是透過人類來不斷完善matrix這個虛擬人類世界。

她的計劃就是,設立the-one(救世主)並賦予他絕對的能力,透過灌輸給人類反抗領導救世主的理念來讓人類不斷的進入matrix,與此同時設立特工(smith之輩),讓他們在不斷的鬥爭中,激發人類的潛能(主要是信念和愛),把這些這些機器和程式並不明白的東西慢慢加入到matrix中。

這個貫穿整個系列電影的計劃,也可以說主線,其實就是最常見的一個程式——迴圈。

只是幸好它也不是一個死循環,當迴圈到第六代的時候,neo把最重要的東西帶給了matrix,那就是“愛”這個東西。

愛——也是三部曲中一直都在糾纏不清的話題。

尼歐與崔尼蒂,莫妮卡與法國佬在幾代之前亦是如此。莫妮卡在第二部中索吻也有了解釋,她會在第三部中重點出場,一舉定乾坤的將攻破矩陣核心都市拿取到重要物品的眾人救出。

smith這個用來激發the-one的程式,但是萬事不能盡在掌控,那就真的成了遊戲。史密斯是先知製造的,但現在史密斯出了問題。

由於smith的變異,先知已經已經無法控制它,造物主也是一樣。

那麼結局就慢慢浮出水面,neo為了錫岸的存在即人類的不被毀滅,願意幫助矩陣解決它們無法解決的問題,作為交換矩陣與錫岸永保和平。

接著問題解決了,這下子世界清淨了,matrix達到了相對完善,也不再需要迴圈和升級了,這個成就的直接推論就是machine們再也不需要人類了,zion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

整個故事結構是完整的,只是相比原作的深邃晦暗,陳天都將其簡潔闡明了而已。

如此環環相扣的劇情,精彩創造、清理思路,最重要的還是那些價值觀:愛和真誠。加上演員帥氣的表演,酷炫的動作突破和強大的視覺效果,也難怪為無數影迷粉絲津津樂道。

陳天都扭頭回看了一遍後方,所有人都聚精會神、目不轉睛。這讓他稍稍放下心來,對身邊看的入神的凱特道:“我出去轉轉,要結束了再給我發簡訊。”

“不看了嗎?”凱特愕然轉頭,“不要太有壓力,該做的你都已經做了。”

“嗯。看了好多遍,你們好好看吧。”他起身在不影響其他人的情況下,悄悄離開。許多人都聚精會神,根本沒有注意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影評人們內心裡紛紛點頭,這些交待故事的分鏡構圖真是無可挑剔,科幻感十足,而且許多科幻理論也更加充足。

火車人的設定,空間紊亂區域的設定,都是新鮮。

隨後史密斯潛入了錫岸裡,著實讓人驚出一身冷汗。幸好尼歐被救出,可人類的局面已經非常嚴重了,戰端再啟。

電影院中的盧卡斯也頻頻點頭:畫面的組成、鏡頭的對焦、剪輯的銜接全部讓人翹起大拇指,激烈又不眼花繚亂,細節豐富而又自然,帶著靈氣帶著嚴謹,只看了一個開頭,尼歐被救出的戲份,就讓人覺得不用為這部電影的攝影、畫面擔心了,好好享受吧!(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