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片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三四章:紀錄,創立就是為了打破(第二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三四章:紀錄,創立就是為了打破(第二更)

第四三四章:紀錄,創立就是為了打破(第二更)

新的週末首映票房紀錄即將誕生?這是目前整個北美電影市場最關注的話題。

真是滑稽.

看著現在媒體、影評人的讚美聲聲,當初他們可不是這麼說的。

各種濫美之詞,說得陳天都都快不好意思了。

也許正是此前的不看好到如今電影品質超乎預期的強烈反差感,才鑄就了今天讚譽大於實際的口碑。

這麼一部媒體影評人無不讚美、都快被大家捧上神壇的海盜魔幻片,讓不少人都想起了彼得-傑克遜的《指環王》,雖然少了《指環王》的情懷和精神,卻同樣夠奇幻,夠驚險刺激。只是《加勒比海盜》偏喜劇,想要拿到跟《指環王》一樣的奧斯卡成就,難免會有些“捉襟見肘”。但喜劇也有喜劇的優勢,喜劇受眾群體廣,經久不衰,容易長線放映。人人都愛看喜劇,興許在票房上能有長足進步。

眾多年輕人們都被船長大人所折服,他們真的不介意一個新的海盜文化誕生,這是屬於他們的新時代。

《加勒比海盜》的票房應該怎麼預測?

分析師們都感到有些頭痛。

《加勒比海盜》從故事角度看,並非意義深刻的史詩片。而是屬於典型的商業作品,甚至偏喜劇風格。但同時,它又是屬於那種非常、非常特殊的電影,可以肯定它的票房會很火爆。

不過說它能夠衝破全球10億票房還早了一些,北美3億還是很輕鬆的。

雖然它的評價和開幕周票房肯定會超乎大家的預期。但依然有很多消極因素。尤其是現在的影院市場總體萎靡;美國進入新世紀以來。票房市場明顯比90年代要削弱。

如果說它沒有什麼作為,顯然更加不可能,《加勒比海盜》具備了一切大賣的資質,目前它也確實開了個好頭,至於最後能走得多遠,就只能拭目以待了。

在媒體們、影迷粉絲們驚歎感嘆讚歎的同時,《加勒比海盜》還在繼續進行他的首映周週日上映,這必然是一部首映破億的巨片。

剩下的。就看票房能否突破他此前創下的《速度與激|情》的1.2億美元票房紀錄了。

現在最為《加勒比海盜》感到高興的還有影院老闆們,沒有與矩陣簽訂放映合同的老闆們則捶胸頓足,就算馬上撲向矩陣電影總部爭搶膠片盤,都會錯過最開始的幾天,真他媽糟糕,但院線公司還是要拿起電話。

這是一個大大的金礦,對於院線來說是,對於矩陣電影更加是。矩陣此前在開發電影周邊產品上,一向多賴於跟大公司合作來開發,利潤不可避免的要分薄出去。最典型的。莫過於《黑客帝國》的周邊,那可是最近幾年周邊最大賣的電影之一。可惜矩陣能從中分到的並不多。

現在輪到《加勒比海盜》,終於有了大展身手的機會。

如今《加勒比海盜》真是寶貝,而且想要形成一股新文化,勢必不能只限於電影,漫畫、圖書、電視劇、遊戲等等都可以發展;少不了影迷收藏的周邊玩具,比如人物角色的模型、動物玩偶、船長的一套裝備,火槍模型、長刀模型,指北針,船長帽子等等。

陳天都剛剛吩咐下去沒多久,就接到了佩克親自向他彙報一下周邊產品的銷售情況。影片的周邊產品銷售,簡直堪稱火爆。

“僅僅昨天一天時間,北美周邊的銷售額就達到880萬美元,加上週五的650萬銷售額,周邊產品的銷售額度就已經突破千萬了。而且相當大一部分銷售網點都開始出現脫銷的情況。現在訂貨的電話都快打爆了。按照我們與各大廠商之間簽訂的銷售額提成,我們至少能拿到30%。如果這種情況能夠維持下去,也許光周邊成品的利潤,就遠遠大於電影票房。”

陳天都臉上也掛滿笑容,道:“按照正常規律,周邊產品一般在影片上映一週之後才會達到一個銷售高峰。你的想法太童話了。

紛紛擾擾中,“加勒比海盜”的首映周終於過去,在北美3800……後來臨時追加到4000多家影院裡進行播映,週日再次收穫3520萬美元票房。整個首映週末創紀錄的拿下13332萬美元票房,成功打破好萊塢電影首映週末電影票房紀錄(含週四午夜場)。

整個好萊塢大受震動,甚至連一些報紙的社會版面也將頭條貢獻給了《加勒比海盜》的破紀錄之旅。《好萊塢報道者》報道:“兩年前,陳天都憑藉《速度與激|情》,史無前例的將北美大片的首映週末票房提升到億萬時代,創下了一個看似無法企及的紀錄。此後《哈利波特》、《蜘蛛俠》一度有機會打破這個紀錄,可終究欠缺一些。人們都以為這個紀錄還要保持數年時,兩年後依然是陳天都,憑藉一部此前業界大多數人都不看好的海盜電影,打破了自己曾經創下的票房紀錄。”

“好萊塢電影的首映週末票房紀錄,要由一個外國人來連續打破,不得不說是對好萊塢大腕們辛辣的譏諷。我們時常在說,歐洲人發明了電影,美國人將電影發揚光大,可現在,中國人卻在創造電影票房紀錄。”

“幸好這位中國人還身在好萊塢,他拍攝的依然是好萊塢電影,總算給美國人蒙上一層遮羞布。”

這份報道明顯偏向保守主義,但頗多的美國保守黨對此十分在意。

美國號稱開放的國度,可他們始終無法做到開放。驕傲的白人,哪怕是黑人群體,也難以忍受一個黃種人讓他們無法抬頭。

在社會上,也開始出現一些不太好的言論。

“美國連年經濟危機,錢都去哪裡了,都被中國人賺走了。”

“狗屎電影,一對爛狗屎,他就是來搶錢的。然後把美國人的錢帶回中國去,建設他的電影王國。聽說他正在中國大肆建設電影院……”

“有良心的美國人,應該抵制這部電影,不要去電影院觀看《加勒比海盜》了。”

“……”

類似言論並不在少數,好在這種論調只存在一些美國憤青的口中,還沒有名人敢公然說出口。

陳天都可不理會這些,他賺錢是肯定的,以後還會賺更多錢。況且這種事情也沒法解釋,越解釋越糊塗,他只需要裝聾作啞埋頭賺錢就夠了。

倒是加州移民局再次發來問詢,問他是否要改美國國籍,被陳天都直接無視了。如果要改,多少年前就改了。

再一次被同一人打破首映票房紀錄,不僅是美國大肆報道,連海外也頗多關注。

或許是看在凱特的面子上,英國人居然在幫陳天都說好話。

英國外的歐洲人大多在看戲,他們無法從美國人口袋裡掏出更多美金來,卻很佩服陳天都這個亞洲人做到了這一切。

關於陳天都的生平簡歷,也越來越多人感興趣起來:

白手起家,隻身闖蕩好萊塢,數年時間連續拍了十部電影,還不包括監製的那些。認真數一數,“加勒比海盜”正是陳天都的第十部作品。

效率堪稱恐怖,質量從來都沒有跌破7分評價的。

號稱一輩子只拍十部電影的法國大導演呂克-貝松今年又拍了他的第十一部作品,此刻在美國製作電影後期時,接受媒體採訪罕見的評價了這部電影,“現在美國有一些不太好的論調,一些人見不得中國人大肆賺取美元,殊不知。美國的電影才是世界上最大的票房販子,你們已經打入了全世界,是全世界最沒資格說出這種話的人。”

“一些人只看到了巨大的票房數字,卻看不到背後的故事。”

“當我看完這部電影,最讓我感動的不是那些電影畫面,而是影片結束時的第一排字幕列表。製片、導演、編劇、主演,都是一個人。如果用心檢視,在配樂的名字上,也有他的名字。整部電影幾乎是他一手操辦。這不僅僅是一個勤奮的‘工作狂’能夠辦到的,更需要對電影近乎虔誠的熱愛。”

“而縱觀他的所有電影,幾乎都是他一手操辦。他做到了,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他該得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呂克-貝松這個法國人做出評價,影響頗為廣泛,《好萊塢報道者》的那頗具爭議的報道,頓時站不住腳了,開始受到同行的批評。

如果好萊塢電影還想要在全球各地劫掠票房,他們就必須自己將這種嫉妒的由頭撲滅。何況整個世界,也只有一個陳天都而已,他能賺多少。

連這點錢也要斤斤計較,只能顯得自己小氣。

而最熱衷關注的媒體,還是在亞洲。

世界只有一個陳天都,這個陳天都出生在亞洲。而現在,他又創造了票房奇蹟。用美國人最擅長的東西,征服了傲慢的美國人。

這種成就簡直堪稱逆天,中國兩岸三地的媒體瘋狂報道、轉載、評論。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的媒體也無法忽略。至少大家都是亞洲人,算是給亞洲人長臉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