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890東南亞之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一十五章 都在行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一十五章 都在行動

“滿清剛滅,全國上下一片混沌,政令難通,今聞各省軍民代表上書諮詢國體事宜,稱此為第一要務。

然,當今天下百廢待興,各民族、階級代表訴求各有不同,為周全計,當緩緩圖之。

經革命軍軍政會議決定,暫不定國體,以三年為期,安定天下後,再議國體事宜。”

七月中旬,革命軍政府在金陵改組為華夏臨時政府,並發表公開宣告。

在許多人看來,這份生命不過是孫載之想登上皇位,又威望不足沒能平衡各方勢力的緩兵之計。

在歷史上,這種事情並不罕見,甚至非常多,例如明太祖朱元璋的緩稱王策略,所以大部分華夏人都能理解。

但是不瞭解華夏歷史的西方人卻沒有放鬆警惕,因為這不正常。

“我們不可能和一個連正式名稱都沒有的國家建立全新的外交關係,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朱爾典把玩著文明杖,皺著眉頭看著袁宮保。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袁先生,在你看來,臨時政府是什麼意思?背後是否隱藏著一些陰謀?”俄國公使在一旁猜測道。

當然不是他提前預知了什麼,只是對華夏的惡意猜測罷了。

起初,沙俄並不在意華夏的這次政變,即便政變成功,他們也只是想著怎麼能撈到一些好處。

而現在,情況改變了。

因為華夏無視沙俄的警告,派出了軍隊進入草原,重新掌控的庫倫。

且,青帝國在草原的駐兵很少,主要依靠蒙八旗統領,說到底是草原地方人組成的力量,只有少部分外來駐軍。

而看臨時政府的樣子,好像還要繼續提升駐紮草原的兵力,這對沙俄來說是一個非常,非常不好的訊息。

雙方上萬公裡的邊境線,邊防壓力大的不只是華夏,沙俄同樣如此。

甚至因為沙俄主要力量集中在烏拉爾山以西,邊境地區都是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調動各補給都困難,沙俄更加害怕青帝國對他們發起進攻。

沙俄正在醞釀一次“懲戒性質的戰爭”,以“打消華夏對草原的貪慾。”

“陰謀?能有什麼陰謀?無非就是無法平衡各方利益,又不想稱共和讓大權旁落。”袁宮保自信的笑著喝了口茶。

“袁,我們是朋友。”朱爾典面無表情的摸著他那光滑的文明杖。

“朱爾典公使,我知道你們擔心什麼,但是這個問題,我也給不出答覆啊!”

“這已經不是青帝國,我已經不是那個大權在握的袁宮保,只是一個等待處置的前朝罪臣。”袁宮保一臉落寂看著二人。

這個說法,二人明顯是不信的。

袁宮保當初是青帝國軍事力量的實際掌控者之一,掌握著帝國半數經驗豐富的軍隊,這種人怎麼看都是會被革命軍清算的樣子。

但是,城破之後,革命軍就是沒動他,這段時間革命軍到處抓人,但是袁府一直很安靜。

且聽說,袁宮保即將到別處任職。

各種情況表明,袁宮保在革命軍裡也有自己的關係,且這個關係等級還不低。

所以,在正式和臨時政府接觸之前,二人選擇了來袁宮保這裡探探口風,最好套出臨時政府的政策。

當然,朱爾典還有更多想法,青帝國同青帝國簽訂的那些條約,臨時政府是怎麼樣一個態度?

不是那些不平等條約,而是其他的“合同”,如海關管理權、金融優先權、進出口的優待等等。

“我倒是有個建議,林平之你們知道吧?”袁宮保端起茶杯就沒放下,見二人坐在那兒不動彈,無奈的說到。

“南華帝國外交大臣的兒子,南華派到青帝國主管工業建設的林平之?”朱爾典皺了皺眉頭,立馬又鬆開了。

“是的,我有內部消息稱,他將成為臨時政府特別顧問,這個顧問的權利不小,工商業都能插上一嘴。”

“如果你們真想知道,不如去拜訪一下他,他還在京師沒走。”袁宮保將茶杯放下,端了半天也端累了。

“這……”朱爾典臉色難看。

前一個皺眉,是因為臨時政府表現的太親南華了,鬆開是因為他們並不放在心上。

和權利和利益比起來,同族之誼在脆弱不過了,朱爾典相信,雙方不會那麼一直親密下去——因為大英帝國不會袖手旁觀的。

這次臉色難看,是因為這些事但凡換一個懂行的人談,都不會交出去。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當初青帝國交出海關,也是在英國人的預料之外的。

起初,這件事不是英國人要求的,而是因為海關太過腐敗和效率低下,英國人抗議後,青帝國對海關做出改革。

改革的重點是人事,但是青帝國內部沒有人懂現代化海關的模樣,於是青帝國就重金聘用外國人……

聽到青帝國希望英國幫忙找人管理海關時,英國人都愣住了,然後便透過各種見得或見不得光的手段將海關牢牢控制在手裡。

有海關控制權在,英國商品能暢通無阻的進入青帝國市場,卻能隱秘的排斥其他國家商品,讓英國商人佔據主動。

不需要對稅率動手腳,只需要在檢查和上稅的程式中對其他國家的商品新增一些步驟,對英國商品減少步驟,英國人就能獲得壓倒性優勢。

而現在,這種優勢,可能要一去不復返了……

林平之會同意英國人繼續掌控海關嗎?朱爾典不知道,他也不能直接找孫載之談,那是建立外交關係之後的事了。

建立外交關係也是一個籌碼,朱爾典不打算這麼早用掉這個籌碼,所以才來找袁宮保。

俄國人來幹什麼?別誤會,俄國人對這些沒興趣,單純過來是為了挑撥離間的。

挑撥袁宮保等前朝大臣和臨時政府的關係,希望他們能將臨時政府的精力牽制住。

不需要多久,等到巴爾幹的戰爭結束,俄羅斯帝國能將精力放在遠東時,就行了。

畢竟不管有多少作戰計劃,在巴爾幹戰爭結束之前,俄羅斯帝國都不會在東面開啟戰場。

這也是為何第三團進攻庫倫時,俄羅斯所屬兵力全撤退了的原因。

俄羅斯帝國在巴爾幹的投注讓他們必須保持大部分精力在歐洲,遠東部分,還需要防備日本人。

這時候和臨時政府正面衝突,是極為不明智的,萬一出意外,就是兩線作戰,甚至是三線作戰。

而且是在帝國控制能力較弱的邊境地區與人爆發戰鬥,光後勤運輸就能要俄羅斯帝國半條命。

弊端沖沖且貧窮的俄羅斯帝國打不起這樣的戰爭。

所以,沙俄帝國希望穩住臨時政府,最起碼要讓他們無力做出進一步行動,沙俄公使來的目的,就是如此。

…………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七月末,初步整理完成後,孫載之先進行了軍事準備。

高原地區英國人的行動已經傳到了巴蜀,彼時巴蜀正在同金陵談待遇的事,接到訊息後第一時間先派出了兩千人。

不是不想多派,而是巴蜀總督府和各署衙已經沒錢了,再多,連口糧都無法保證。

巴蜀是賦稅大省,為什麼會沒錢?

巴蜀是天府之國沒錯,每年的盈餘僅次於兩江兩廣,但巴蜀不僅負責巴蜀。

雲貴地區比較窮,邊防壓力又大,軍餉不足,每年都是又巴蜀協餉,高原就更不用說了,一應支出都由巴蜀總督署劃撥。

此時又沒到秋收,上半年的稅收完還不夠用,不少費用都還欠著。

這次出征,巴蜀軍火庫都快被搬空了。

高原的事刻不容緩,兩千後勤補給都不能保證的川軍爬上高原,孫載之認為不是很樂觀。

為了儘快派兵上高原,驅逐外敵,孫載之徵集大量小噸位火輪船,向巴蜀運輸糧餉物資等,並大膽啟用青帝國重臣。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僅僅這樣還不夠,這個國家太大了。

“茲委任黃正方為草原邊防軍司令部司令,全權負責草原及西域邊防軍民事物……”

“茲委任,趙爾豐為高原邊防軍司令部司令,負責高原邊防軍事。”

“茲委任,黃克強為兩廣邊防軍司令兼任南洋水師提督,總攬兩廣及福建三省海陸軍事物……”

草原邊防軍司令部的實際控制人是王旭,但是王旭實在太出名了,妥妥的南華人,瞞不住任何人。

不像黃正方,隨便給他編個出身,說他出身於巴蜀小山村,沒人知道真假。

於是,王旭就以臨時政府草原邊防軍軍事顧問的名頭進行活動。

黃正方,這個前參謀部副參謀長,第二軍參謀長,雖然年輕,但是對於一個新生政權來說,也不是不能接受。

至於趙爾豐嘛……

……

巴蜀,成都。

因為沒有保路,所以巴蜀的運動沒有出現,整體上非常穩定,哪怕外面已經打出狗腦子,巴蜀依舊維持著他往日的安逸。

不過今天,成都熱鬧了起來。

自前兩天巴蜀總督府派出兩千人綠營後,今天趙爾豐又召集了五千巡防營,三千綠營,五千民夫,熱火朝天的準備著。

“父親,您這是要去哪兒?去做那革命軍的官兒?”趙爾豐的兒子剛收到訊息,急匆匆的趕回家,就看到一身戎裝的老頭子正準備出門。

“戡平叛亂,清除外敵,是為父一生最自豪的事,也是為父一生的事業。”

“朝廷已經沒了,我原以為我的仕途就到此結束了,哪知道都做好了卸甲歸田的準備了,給我整這出。”趙爾豐笑著搖搖頭。

“父親,這不是您一個人的責任,您這身歲數,那可是高原,馬上就要入秋了,您……”

“不必再說,我肯定是要去的。”趙爾豐搖搖頭。

“眾口鑠金啊!”他兒子勸說著。

“我趙爾豐,自負從未對不起朝廷,但如今朝廷已經沒了,國家有難,承蒙天下人的信任,讓我去走這一遭。”

“為父從戰場中發跡,即便死了,那也是死得其所,總不能讓英人將我領土白白佔去吧?”

“金陵送了四百萬兩過來,已經透過錢莊交割了,在我還沒有同意出任這個司令官的時候。”

“用人不疑,他孫載之都有此等胸襟,將這麼多錢放在我手裡,我難道還要害怕不成?七老八十了,徒增笑料。”

趙爾豐知道兒子的意思,他畢竟是青帝國老臣,沐浴皇恩,被滿貴一路提拔起來的。

幫臨時政府做事,倒像是貳臣了。

但他有自己的想法。

青帝國已經沒了,他擔心的不過是子孫的前途,不是掙一個前途,而是害怕被清算。

他為官多年,也就近幾年才發跡,根基不穩。

爬的這麼快,敵人不會少。

即便臨時政府不清算他,誰能說清楚他的敵人會不會掌握大權?

要知道,這些人不乏當地名門望族,手裡捏著百姓,與世家無異,皇朝更替,根本影響不了他們。

本來他還在猶豫,要不要擁兵自重,或者大開殺戒——兵權被他牢牢捏在手裡。

正在他進退兩難之跡,高原上傳來了訊息,英國人進來了,十三世**殺死了駐藏大臣,響應了英國人。

他立即派兵出征,並向金陵發了電報,稱他有經驗,可以協助辦理這件事。

沒想到,金陵直接給他送來了錢和委任狀,孫載之還告訴他,一批軍械彈藥已經從三鎮啟航,劃撥高原邊防軍的一個師也已經從山東出發。

趙爾豐是漢軍旗人,青帝國重臣,一家子父親兄弟都是重臣,這是眾所周知的事。

“這等氣魄,我不如遠矣……”拿到錢那一刻,趙爾豐的心情非常復雜。

從立場來說,他是青帝國統治階級的一員,應該非常痛恨臨時政府才對。

但實際上,自老妖婆死後,整個帝國便像開了加速器一樣,失去對地方的掌控,滿貴和士大夫的矛盾日益凸顯。

作為在地方任職的重臣,趙爾豐深有體會,所以,他對青帝國的覆滅,是有心理準備的。

不僅是他,大部分人,包括袁宮保、慶親王等,都是對此有心理準備的。

所以趙爾豐並沒有對服務於臨時政府有所牴觸,只是對孫載之用人不疑的氣魄所震撼,換位思考,他肯定是做不到的。

“報!大帥,糧餉輜重已經採買完畢,軍械彈藥稀缺,但聽說運載軍械的船隻已經過了宜昌,旬日便到。

“旬日便到?那麼快?”趙爾豐一驚。

“聽說全是火輪船,日夜兼程,可日行數百裡,白帝城都過了,這些河段好走了許多。”

“傳我帥令,整軍備戰。”趙爾豐聞言點了點頭。

(一旬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