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季漢彰武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四章 東朝點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四章 東朝點兵

麴義叛亂,不僅僅對於西朝來說極其突兀,對於東朝而言,這樁大事也毫無徵兆。五月乙丑,代郡太守韓浩火速遣使翻越太行山,向信都元帥府報信,說西朝大司馬麴義自劇陽起兵響義,已接連攻破繁峙、崞縣兩地,正回兵圍攻汪陶,請求東朝元帥速速增兵接應。

這訊息傳到信都後,東朝又喜又驚,甚至頗有幾分不敢置信。自東西分裂以來,兩朝大戰數合,從未有過如此高官主動相投的先例,何況麴義還是殺死袁紹的元兇,按理而言絕不會投奔東朝。但事情就這樣實實在在發生了!而他的這一次反叛,毫無疑問代表了東朝在政治上的巨大勝利。也將給東朝帶來一次極為寶貴的戰略機遇。

曹操即刻在信都召集諸將商議。曹操說:“事發太倉促了,劇陽就在西賊兩座重鎮(平城、馬邑)之間,幷州又是賊根基之地,實在不好接應。此事我還沒有想清楚,不知諸位有何意見?”

這時,程昱出來發表意見說:“明公說得甚是,幷州地險兵眾,一旦我等大兵入境,敵必傾國來戰,到那時,又將演變成關乎國運的大決戰,地利又不在我處,稍有不慎,就會變成亡國之禍。這樣吧,不如派少量兵力支援,又送錢糧補給,讓麴義堅守劇陽,而明公調兵南下,揮師兗、豫,直逼雒陽,令其南北不能相顧!東都指日可下也!”諸將也多不願深入幷州,紛紛出言支援程昱。

曹操還在猶豫,他環顧左右,不覺嘆息說:“可惜郭奉孝卻在鄴城養病,不知他有何高見?”

司馬懿當時也在座,見元帥猶豫不決,心想:“眾人都說要南下,而元帥還不決斷,看來他是想深入幷州,和劉備再戰一場,好報當年相山之仇啊!唔,這個話不當由我來說,還是靜觀其變罷。”於是既不贊成,也不反對,低眉順目地站在一旁,看局勢如何進一步發展。

正當眾人不明所以的時候,東朝尚書令、光祿大夫、加侍中荀或站起來,他穿著素雅靛藍的袍服,頭戴進賢冠,腰間配著翠綠的藍田玉抉和象徵地位的金印紫綬,裝扮一絲不苟,故而荀或身材雖然瘦削,但親和中又不乏威嚴。

荀或立起身緩緩說道:“古人有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今東西僵持,陳沖在豫州也頗修了幾座堅城,元帥南下,能拿個兩三郡就不錯了,將來若西賊回攻,我軍能否守禦,也是個問題。可眼下有一個混同東西,手翦巨寇的良機,元帥可甘心換幾座小城耶?”

眾人立時都注目荀或,曹操看見荀或身似孤松,傲然而立,不由想到自己對他統一宇內的承諾,脫口而出道:“文若說得很有道理啊,不深入敵境,甘冒奇險,何日方可克定?”

在一旁的曹真也立身說:“荀令君說得極對,若不能趁此機會攻入幷州,毀其根基之地,那以後哪還有機會攻入這困籠之地,恐怕天下人也會以為我等偏安,大失英雄所望啊!”

眾人一聽,也覺得頗有道理。這時候安平尹郭圖附和說:“劇陽地處馬邑、平城之側,雖非重鎮,卻是堅城,且能開啟一條通路,將雁門一分為二。劉備此時必起兵試圖收復劇陽,無力北顧平城,那這北疆的第一重鎮,就是元帥囊中之物了。昔年戰國征伐,要害無非在於秦晉,如今賊既內訌,麴義拱手送來劇陽,實乃天欲予大功於元帥。若不據有,豈非有違天意哉?”

曹操頻頻點頭,不過他又問道:“只是我調動兵眾時,劉備身在晉陽,恐怕行軍更快,麴義能撐那麼久麼?”

元帥府長史田豐也起身答道:“我等調兵雖慢,但北面不還有鮮卑嗎?軻比能佔據彈汗山,與雁門不過遲尺之遙,也對幷州之地覬覦已久。元帥大可以許諾,將幷州河西之地盡撥鮮卑,他必南下馳援,到時兩軍相會,西賊拿什麼來鬥?”

於是曹操決心大定。一面起用被閒置的幽州田疇為使者,徑直到彈汗山求援。一面又發書鎮北將軍、幽州刺史夏侯淵,令其輕騎趕往代郡,至劇陽馳援麴義。

曹操召集大軍繼進。他想,此次出征,必有惡戰,而決戰山西,克定河東,或許就在此一舉,因之決定傾河北之眾西去雁門。除去先期啟程的夏侯淵一部外,西征諸軍中,知名的有:

使持節、儀比三司、大司馬、高柳侯、興武大將軍劉信所部【1】,前將軍、樂陵侯、明武大將軍夏侯惇所部,元帥府右長史、平鄉侯、奮武大將軍沮授所部,兗州刺史、臨邑侯、振武大將軍鮑信所部,渤海太守、左將軍、浮陽侯、寧武大將軍淳於瓊所部,魏郡太守、黎陽侯、安武大將軍審配所部,常山相、真定侯、廣武大將軍高幹所部,青州刺史、良鄉侯、徵南將軍李整所部,涿郡太守、平鄉侯、徵北將軍曹純所部,常山相、弗鄉侯、徵西將軍曹仁所部,漁陽太守、昌平鄉侯、徵東將軍朱靈所部,中山太守、高陶鄉侯、平虜將軍于禁所部,顧松亭侯、偏將軍鮮于輔所部,關內侯、裨將軍文丑所部,關內侯,虎賁中郎將張郃所部,關內侯,羽林中郎將樂進所部,關內侯、平原太守李典所部,關內侯,濟南太守李進所部。

可謂九武之中,除去徐州的開武大將軍袁熙之外,都盡數隨曹操中軍出征,就連清河王劉和也出宮並行。再說曹操本部帳下的從事與司馬,亦是才俊茂然,其中知名的就有:

中郎將曹安民,中護軍郭援,軍司馬夏侯尚,騎都尉曹休,主簿朱樂,諫議從事曹真,軍師從事司馬懿,文學從事吳質,武勐從事郭援,武衛左都尉費曜,武衛右都尉戴凌,侍中劉楨,侍中應瑒,庶子毛玠等人。

自然還有隨行的虎士,許褚死後,虎士以典韋為首,又招徠孫觀、尹禮等泰山賊作為護衛,約有兩百人,皆是身經百戰之武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又有北面的烏桓部落,蹋頓於此兩年間臣服曹操,聽聞曹操率軍西進,亦派遣萬餘烏桓從騎隨行。曹操為方便指揮,將其分為五部,皆置於中軍之中。

至此,曹操合眾約二十萬人,除去在兗州、徐州以及遼西戍守的兵力外,幾乎所有的機動兵力都將參與此次戰事,舉國上下都為元帥府的決心而感到震驚。

到五月中旬的時候,鮮卑單于軻比能應許曹操,率眾十萬率先南下。據說其部下的名將如慕容莫護跋、宇文曾珪、庫辱官普回、達奚務目塵、賀乞鹿等人也隨之出征。大軍不日便經代郡繞路,殺入雁門郡內,支援正與劉備本部糾纏的麴義。

而曹操仍在信都聚集軍隊,一直到五月下旬的時候,這支龐大的軍隊才真正集結完畢。

臨行前,奮武大將軍沮授在信都東面的承德門前唱簿點兵。黑壓壓的軍士站滿了承德門前的空地,旁邊是茂盛又疏朗的梧桐林,由於剛下過雨,天色洗練,空氣清新,陽光也明媚,看上去極為壯觀。可明媚的陽光往往也是炎熱的,何況現下正是盛夏,只是沒有軍將的命令,軍士們縱然汗水涔涔,也都站在陽光下紋絲不動。

沮授戴著遮陽的斗笠,在從騎簇擁走到列隊的前面。由於年老體虛,他在軍士中沒有著甲胃,而是如往常般穿了一身輕便的朝服,看上去十分瀟灑。而當他看見烈日下一動不動的軍士,披甲持弓失斫刀,肅肅然如等待撲食的野獸,忍不住回頭對帳下幕僚和親信們說道:“我看各軍身如鐵石,眼中的殺氣就可令敵膽寒啊!”眾人也都含笑應是。

由於人數太多,當天點兵完畢的時候,天已經黑了。等到宿營的時候,被徵來服役的泰山賊毛佑跟一些其他的民夫住在一起。這個毛佑原本是西朝將領昌豨麾下的親兵,在渤海之戰被俘獲後,一直在甘陵做鐵官徒,當地的長官看他勤勞肯幹,又頗有才能,於是又把他調到軍中,如今再次做了軍士。

當夜,他偷偷地對親近的人說:“今天的情形,就叫人想起炎興六年了,當年劉備大將軍在關中點兵出發,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說起來,今日和當年還真有幾分相似,都是敵國生出大亂,己方傾國而出。”

“可相山一役後,東邊真正的精銳多打光了,眼下徵用的都是些良家子,沒怎麼打過仗,各部也難以協調,我看做做樣子還可以,但要在戰場上,跟西朝的那些虎狼搏鬥,就是痴人說夢了!”

毛佑一直在心裡向黃天祈禱,希冀此次東朝大軍被晉陽霸府打敗,他好脫身到關中去找舊主昌豨。當然這些話,他不敢說出去,只能在心裡面不停地默唱經文,期待黃天保佑就是了。

【1】劉信:劉虞族子,劉和出任清河王后,曹操便將劉和的官位悉數轉讓於此人,只掛虛職,並不參軍事,其部實際由曹操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