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我是劉皇叔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7章 遊說龐統效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7章 遊說龐統效力

“果真是個不服輸的主,難怪會對諸葛亮痛下殺手,哈哈……”

龐統輕搖著手中的麈尾扇,發出有些滲人的笑容,注視著劉儼道:“公既然見過水鏡先生,想來有些本事,難怪徐元直肯認你為主。”

“既然不嫌棄我龐統粗鄙,就入內一敘又何妨?”

龐統說罷,轉身便往屋內走去。

門口的廖化見此,憤憤道:“此人好生無禮。”

“鳳雛為人倨傲狂狷,不足為奇。”站在他身旁的向寵,如今不過十五歲。

雖然出身向家這樣的世族之家,但向寵卻從小就有大志,他認為亂世來臨,光讀書不足以平天下。

為此從小開始,他除了讀書外,還學習弓馬射術,並研習兵法韜略,立志要做一個安天下的將軍。

向寵雖然刻苦,但卻沒有遇到名師,文化知識雖有小成,但武藝方面則僅僅剛剛入門,勉強擁有三流的實力。

不過昨日見到劉儼之後,這小子便起了心思,想要跟著廖化學習武藝。

可廖化現在都處在學習之中,自是不可能教導他。

但向寵卻並沒有放棄,反而看到了希望,自認找到了可以拜師的名師。

這會劉儼和徐庶,也已經跟著龐統進入了大廳。

俏生生的步練師,身穿儒服,頭戴冠帽的她,充當著劉儼的隨從,也連忙跟在了劉儼身後走進了大廳。

“公今日所來何為?”龐統就是這麼直白,剛入廳堂坐定,氣定神閒的龐統,連茶水都還沒有端上來,便看向劉儼問了一句。

“聽聞先生有安邦定國的才能,某不才特來聘請先生,前往江夏共謀大事。”劉儼見狀也沒有藏著,直言相告對龐統說道。

“哈哈……”龐統朗聲大笑,手執麈尾扇指著劉儼,道:“明公好大的膽子,竟敢說出如此謀逆之話。”

“大丈夫當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匡護漢室天下,何來謀逆之言?”

劉儼爭鋒相對的注視著龐統,冷笑道:“莫如如鳳雛先生一般,只能蝸居在此,仰人鼻息而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豪言壯語誰不會說,如今天下雖亂,然我荊州承平多年,劉荊州父子坐鎮荊州,擁兵二十萬,豈是輕易可以撼動?”

龐統這會心中熱血也被點燃,有意考驗劉儼的他,看向劉儼朗聲問道。

“江東孫氏父子三代,皆一帶英豪,文臣武將歸心,又有長江天險,足以制霸偏安一隅。”

“北方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一統北方,擁兵百萬,讓人生畏。”

“明公難道只憑藉一腔熱血,以江夏彈丸之地,就想抗衡劉表,孫權,乃至曹操乎?”

“都說鳳雛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豈不識天數否?”劉儼見龐統開了話頭,便知道他已經上鉤。

“我如何不識天數了?明公不妨賜教。”龐統雖然也知道,荊州的變局就在劉表身上,但他還是想聽聽劉儼的高見。

“那麼我問你,可知道劉荊州身體已經抱恙多時,命不久矣之事?”

“劉荊州雖有兩個公子,但無論是大公子劉琦,還是小公子劉琮,都缺乏進取之心,一旦劉荊州病逝,荊州必然四分五裂。”

“我料到時候,曹操必然南下,江東孫權也必將窺視荊州,如此荊州八郡,也斷然難以儲存。”

劉儼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繼續道:“荊州的變局,雖然是災難,但也是轉機,我願憑藉一己之力,力挽狂瀾,匡護漢室天下,立足荊州,會獵天下英雄。”

“江夏地處三江口,有長江天險,民豐富足,我可以積攢三年所需的糧草,以夏口、鄂城為.asxs.,聯合江東孫權,共抗曹操。”

“以荊州八郡做為誘餌,以孫權約定,共分荊州之地,聯合抵抗曹操,到時出於自保,孫權必然會與我軍聯合,不知鳳雛先生,以為所言可有道理?”

龐統精於決斷之策,短於戰略部署,可以說他與諸葛亮,屬於兩種人才。

相比起來,諸葛亮的戰略部署,大局觀顯然更強,但在決斷行事之上,龐統卻更強。

這也是歷史上諸葛亮能夠提出隆中對,而龐統雖然與諸葛亮齊名,又多次往返江東,卻始終未能獲得孫權和劉備賞識的原因。

反倒是江東的周瑜、陸績、顧劭等人,對於龐統推崇備至。

認為他才識人品皆為上乘。

“看來,明公也認可諸葛亮提出立足荊州,三分天下的戰略。”龐統微微皺眉,因為在他看來,諸葛亮提出的佔據荊州,圖謀益州,兩路並進關中、中原的戰略規劃,始終有些過於理想。

“可明公有沒有想過,益州山高路險,偏安一隅尚可,想出關中,又談何容易?”

“其次荊州乃四戰之地,與江東、中原相接,一旦三足鼎立,荊州勢必成為犬牙交錯的戰場。”

“從此再無休養生息的可能,不但與國無利,還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可放棄的話,又更不可能。”

龐統嘆了口氣,以他看來,三足鼎立不難,可一旦荊州被三方劃分,荊州的價值就會大降。

其次益州並沒有帝王之基,坐擁益州,只能是偏安一隅,再難像漢初韓信一般,東進關中,成就不世功業。

“先生說的都沒有錯,但如果我告訴你,我們夏口的新稻種,能夠畝產六石,而且我的目標,是獨吞荊南四郡,再把南郡收入囊中呢?”

劉儼說罷,從衣袖之中,掏出一張準備好的地形圖。

對龐統說道:“一旦曹操南下,我會以江夏郡作為交換,獲得孫權的支援,雙方合作打敗曹操。”

“曹操的北方健兒,不善水戰,我們可以利用水上優勢,在長江之上,尋找到戰機,一舉擊潰曹操。”

“打敗曹操之後,我軍迅速佔領荊南四郡,以江陵為跳板,控制南郡,在割讓江夏郡給孫權,穩住孫權,再以六安、章陵郡尉誘餌,牽制孫權的注意力。”

“我軍這沿江而上,進駐巴郡,謀取益州各郡,奠定大業的基礎。”

“如此,不出十年,待天下有變,我南郡可聚十萬大軍,漢中可聚十萬大軍,兩軍齊出,會師長安城下,盡取關隴之地。”

“不知鳳雛先生,以為大業可成否?”

“佈局上說的通,但執行起來,依舊困難重重。”龐統點頭之餘,沉聲說道。

“戰爭的關鍵,在於糧食與人口,只要有足夠的糧食,就能養活更多的人口,這樣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兵源。”

“明公所說的畝產六石糧食一事,是否真能夠全面推廣種植呢?”

“鳳雛先生不必擔心,夏口的新稻種,我已經試種三年,今年在江夏七縣試種,一年兩季水稻,畝產都可以達到六石。”

劉儼對於自己培育的科技一號稻種,有充足的信心。

若不是受限與肥料,以及蟲害問題,以科技一號稻種的成長力,就算畝產八石也不是問題。

“士元兄,畝產六石之事,確實如我主所言,絕無誇大其詞。”徐庶見劉儼與龐統,一番辯論之下,關注點都回到耕種的糧食問題上,這才插口回了一句。

戰爭一旦開始,打到最後都是糧食和錢財的問題。

有充足的糧食和錢財,就可以保證戰爭的推進,也能保證人口的增長。

動容的龐統,沉吟之下,說:“荊南四郡和南郡之地,有大片的良田,雲夢澤橫跨各郡,形成了便利的灌既水系,確實可以提供充足的糧食。”

“明公思慮周詳,能夠第一步考慮到糧食的問題,某佩服至極。”

“不過,荊州的大變,曹操的南下,現在都不可估計,還是得靜觀其變。”

“江陵乃是荊州府庫所在,光糧草器械就夠大軍三年所需,這筆重要的資源,可以做好佈局,在關鍵時刻,可以為明公所用。”

劉儼眼前一亮,起身向龐統拱手,說道:“還請鳳雛先生出馬,助我一臂之力。”

求收藏,求銀票求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