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我是劉皇叔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章 視察烏泉山礦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8章 視察烏泉山礦場

位於夏口城北方向的烏泉山,是夏口境內最大的山脈。

此山橫跨數百裡,東臨長江,南臨夏水湖,西與下羨、嘉魚各縣接壤,北接豫章郡各縣。

烏泉山境內的鐵礦,實際上一直都有開採記錄。

但因為地處偏遠山區,所以始終沒有形成大規模的使用。

這次劉儼安排鹽鐵司司馬張田,率領的一百五十名工匠,經過三個月的開採,終於把礦脈外的石層給剝離了出來。

露出的是一層烏黑的鐵礦層,但這不是劉儼高興的原因。

真正讓劉儼欣喜的是,鐵礦石當中夾雜著一條金礦脈。

得知這個訊息的劉儼,立即帶著徐盛、甘述、率領三百錦帆營的士卒,還有魯大錘的鐵匠隊,趕到了鐵礦場。

來到礦山上的劉儼,親眼見到哪條長深藏地底,足有三丈長的金礦石時,安奈著心中的欣喜的他。

“張田,礦山的工人,都進行保密了沒有?”

“大人放心,礦山一百五十人,加上三十名士卒,我已經嚴令他們不許下山,訊息未曾走漏。”

張田這幾個月,一直在城外各處礦山,負責監督監察採礦事宜。

“甘述,現在帶上你的人,在外圍佈防,建立營寨。”

“諾!”甘述看著面前金礦帶,在烈陽照射下,發出的刺眼金光,精神一震的拱手退了下去。

“大錘,金礦冶煉,我就交給你的鐵匠隊,就按我教你的冶煉之法,進行冶煉即可。”

魯大錘這段時間,在劉儼的安排下,已經組建起了一支五十人鐵匠隊。

劉儼原本的目的,是讓魯大錘的鐵匠隊,研究打造兵器的。

雖然兵器的研究製造很重要,但目前夏口的水師人馬,兵器甲胃並不缺,打造也只是為了儲備。

相反因為劉儼築成計劃,現在夏口的資金嚴重不足。

這條金礦的發現,將會大大緩解劉儼的壓力。

“諾!”身形高大粗獷的魯大錘,為人忠厚,現在他一家人能夠過上好日子。

那都是劉儼給予的,還有他老父親的病,在劉家的幫助下,如今也治好了。

現在對於魯大錘來說,效忠劉儼,報答劉儼,就是他唯一的使命。

劉儼拿著一個鐵錘和鐵杵,走在金礦之上,敲打了一下一塊下來。

再用鐵錘敲碎石塊之後,發現這條鐵礦夾層金礦,含金量竟然出奇的高。

“可惜不是富礦啊,不然這條礦脈,怕是可以產出千萬金餅。”

一旁的徐盛,看著被敲碎的石塊粒中的金沙,多少有些惋惜之色。

“文向兄,這金礦可是可遇不可求,這片金礦,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是恩賜了。”

劉儼倒是很滿足,雖然只是一條夾層金礦,俗稱的伴生礦脈。

但目測開採下來,只怕也有十萬金,這筆錢足以劉儼把夏口城,鑄造成當今天下的第一城。

“玄之,世事洞明,吾不及也。”徐盛現在已經與劉魚完婚,成為劉儼的姐夫,自是一心都撲在了協助劉儼的事業之上。

劉儼擺手一笑,再次對張田道。

“張田,從今日開始,金礦開採完之前,你要給我釘在礦山,確保金礦全部開採完畢,鐵礦石可以暫緩開採。”

“還有告訴礦山的工匠,從今日起,到金礦採掘完畢,每人月錢,提高兩倍。”

“大人,增加兩倍會不會太多了?”張田遲疑,現在礦山有一百五十個工匠,增加兩倍的工錢可不少。

“無妨,你可以安排提高效率,以效率進行獎賞嘛,具體怎麼操作,由你這個鹽鐵司司馬說了算。”

劉儼向來只提大方桉,具體執行自然需要他們這些負責人推動。

“諾!”張田心領神會。

從礦山下來,劉儼身邊只剩下徐盛,以及數名隨從護衛。

“文向兄,接下來你這個縣尉,需要負責的事情會更多。”

兩人走在下山的路上,劉儼笑著打趣道:“要不要我幫你給阿姐解釋解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用,魚兒她是個知書達禮的賢惠之人。”

說起妻子劉魚,徐盛嘴角不由露出一絲笑意,可見他對於劉魚很滿意。

下了烏泉山,二人騎上馬,與幾名隨從,來到臨近山麓另一邊。

這一片山脈靠近夏水湖,同樣這裡正事礦鹽所在之地。

夏水湖鹽礦位於地底三十米的深層,臨近山腳之下,緊靠著夏水湖。

顯然這片鹽礦是億萬年前江海沉澱地底所形成的。

目前,負責這片鹽礦挖掘之人,正是夏口士族張肅。

這老家夥,頗具眼光,自從劉儼清查田畝、人口之後,他不但主動交出了五百畝土地。

還再次拿出一百萬錢,做為隱匿人口土地的罰款。

而且是堅定站在了劉儼這邊,為此劉儼派徐盛,暗自調查了張肅家族,結果發現張家竟然口碑還不錯。

在證實了這個情況之後,劉儼為了拉攏張家,當即任命了張肅的孫子,張同為縣衙的門下掾吏。

現在張同這個掾吏,主要負責的就是負責鹽礦挖掘。

並且劉儼把銷售一事,也交給了張肅負責。

劉儼之所以把這麼一條生財之路,交給張肅,也是迫不得已。

眼下劉儼沒有商業門路,而私鹽又不能公開售賣。

而張肅家裡本來就有商業渠道,讓他們負責,劉儼即可以省心,又可以規避風險。

只要嚴格把控賬目,防止對方大肆撈錢就行。

深井鹽礦石中充滿雜質,而且還有有毒礦物質,採掘上來之後,同樣需要精加工。

比如加上木炭灰或者一些其它物質,加入清水攪拌沉澱,再過濾燒煮,再進行曬乾或者烘乾,方才可以食用。

雖然工序繁瑣,但這樣製造出來的鹽巴,卻是精鹽。

白如雪、細如沙,這就是限制鹽礦製造出來的精鹽品質。

剛到鹽礦外,一股撲鼻的鹹鹽味道,便撲鼻而來。

這實際上,已經是劉儼第三次來到鹽礦上視察。

第一次是探礦,第二次是教導工匠,如何製造出精鹽的工序。

這次是第三次。

徐盛則是第一次到礦上,劉儼帶徐盛來,就是讓他來認路,以後每個月的對賬,視察就要交給他和甘瑰負責。

“老朽拜見縣令大人,徐縣尉。”張肅過了一輩子,都沒有見過如此精鹽,這也是他醉心於此的原因。

現在他已經把家安在了鹽礦上,這老家夥兒子早逝,就張同一個孫子,妻妾倒是不少,不過到了他這個年紀,自然也是有心無力。

張同長得有些肥胖,笑起來卻是十分和善,倒是有商人的潛質。

二十多歲的張同,個頭不高,長相也很普通,但這人能言會道,確實是個天生的商賈之人。

“張翁不必多禮。”劉儼和徐盛下馬,一行人進入鹽礦,只見偌大山谷,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兩百名多工人分工明確。

“大人,這是第一個月的賬冊,請您過目。”前期製作,銷售費時了幾個月,四月份才正式銷售。

劉儼之前也只是聽說,精鹽銷售情況還不錯。

“幹的不錯,這是一個長期生意。”劉儼翻看了一下簡牘,第一個月淨利潤,雖然只有五萬錢,但這僅僅是開始。

以精鹽的成份,銷售並不難,真正困難是生產量,因為全靠人工挖掘、製作,效率相對低下。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之事,不過一旦銷售開來,自然可以增加人工。

“大人說的是,我們的精鹽一進入江夏和江陵,立即就被搶購一空,一斤一百錢,這價格比之市面上的粗鹽,雖然高出三成,但已經供不應求。”

張同笑著說道:“下官以為,今後我們的市場推廣到荊南四郡,一旦穩定下來,月入二十萬錢不成問題。”

“張掾吏,你有幹勁,是個做大事的人,鹽鐵司主薄一職,我給你預留著。”劉儼欣然點頭,對其做出了許諾。

“謝大人提攜,願為大人效犬馬之勞。”張同大喜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