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伯是曹操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1章 夜襲定陶(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1章 夜襲定陶(一)

曹恪從李家塢堡返回乘氏之後,吩咐曹大福安排十名斥候分作兩隊,分別去定陶和昌邑兩城打探訊息,為日後攻城做準備。

濟陰郡治定陶在乘氏西南,距離此地只有八十裡。

曹軍收復定陶之後,在此屯兵,同時與留守乘氏的部分人馬形成掎角之勢, 就可將呂布、張邈的聯軍擋在兗州西部。

而山陽郡治昌邑在乘氏東南,離這裡的距離比定陶還要近,只有六十餘裡。

此城本來就是兗州州治,幾年前曹操擔任兗州牧後,將州治遷到了鄄城。

昌邑至此淪為普通的郡治。

不過就算淪為了郡治,它的戰略地位對曹軍來說仍然十分重要。

作為昔日的郡治, 那裡交通十分便利,有幾條官道將兗州幾乎所有縣城連接起來。

更重要的是, 城中儲存有大量的錢糧輜重。

拿下此城,可大大緩解曹軍的後勤壓力。

兩天後,兩路曹軍細作先後趕回,將他們偵察到的敵情報知曹恪。

此時,李乾已經從家中回到位於乘氏城外的曹軍大營,與曹恪在中軍大帳中說事。

中軍大帳中,身為曹軍主將的曹恪據桉高坐,聽完從昌邑那邊回來的細作的彙報之後,就揮揮手,讓那人退下。

而在此之前,從定陶那邊回來的細作已經將他們偵察到的敵情向曹恪彙報過了。

曹恪待細作離開,這才稍稍轉頭,對坐在旁邊席上的李乾說道:“李校尉覺得,我們下一步是打昌邑還是打定陶?”

“自然是先打昌邑。”李乾不假思索地說道。

曹恪“哦”了一聲,問道:“為什麼?”

“凡事得循序漸進。末將認為我軍還是先取昌邑,收復整個山陽郡,並安定好後方之後, 再取定陶為好。”李乾道, “主公當初也是要求我們先取昌邑, 再奪定陶的。”

曹恪道:“可是如果這樣做的話,只怕會耽誤時間。呂布得知我軍攻陷昌邑,為防後路被截,定會發兵守定陶,平白給我軍增加攻城的難度。”

“那倒也是。”李乾道,“那以校尉之見,我軍先取定陶?”

曹恪搖搖頭,道:“不,我軍兵分兩路,同時攻打兩城。”

“兩座城一起打?”李乾有些驚訝。

曹恪頷首道:“薛蘭死後,他的部下只有數百人逃回了昌邑。他們群龍無首,惶惶不可終日。我只要派出兩千兵馬前去招撫,不怕他們不投誠。”

李乾道:“昌邑就交給末將如何?”

曹恪擺擺手,笑道:“李校尉前陣子受了傷,還未痊癒,就留在乘氏鎮守吧。打昌邑的事,就交由伯齊和曼成去完成如何?”

“也好。”李乾道, “末將就率兵千人留守乘氏。”

“伯齊和曼成率兩千兵收復昌邑之後, 可分出部分兵力去平定山陽諸縣,穩固後方。”曹恪道,“至於定陶,那裡只有吳資的千餘兵馬守衛。我帶五千兵馬前去,力爭在呂布的援軍趕到之前拿下此城。”

李乾似乎想起了什麼,說道:“我李家子弟居住在定陶城中的不下五百人。”

“李校尉的意思是?”

李乾道:“末將打算讓李進先前去定陶城中,聯絡我李家子弟,讓他們在我大軍趕到時,搶佔城頭,開啟城門放我軍進城。”

曹恪眼前一亮,欣然道:“如此一來,定能將吳資殺得個措手不及。”

又道:“請李校尉速去安排。”

李乾應了一聲,出了中軍大帳,去找李進先。

……

第二天早上,李整、李典兄弟兩個奉曹恪之命,引家兵兩千前去攻打昌邑。

曹恪率五千馬步軍兵也離開乘氏,沿著濟水朝西南方向進發,於當天下午趕到定陶東北郊,在城外二十裡處紮營。

濟陰太守吳資得到曹軍來犯的訊息,急忙派人前去鄄城郊外呂布軍大營求援,同時命令定陶守軍關閉城門,嚴防死守。

定陶是座大城,濟水自西南向東北穿城而過,將城池分成南、北兩個部分。

整座城池共開有八座城門,其中東、西兩邊各開有一座陸門和一座水門,南、北兩邊的外牆上都只開有一座陸門。

在城內濟水兩岸,各建有一道東西向的內城牆。兩道牆上,都開有一個門洞,供城內官民百姓通行。

兩座內城門之間的濟水河面上,有吊橋連線兩岸。

北城是居民生活區,裡面分佈著大大小小的裡坊十餘座。除了裡坊之外,還有兩個市集。

而南城是濟陰太守府和定陶縣寺的所在地,裡面還建有一座軍營。裡坊很少,只有四個,都分佈在南門附近。

南門附近的四個裡坊中,有個永安坊。

住在永安坊中的百餘戶人家,家家都姓李。

坊中有座三進宅院,是李乾堂弟李進的產業。

黃昏時分,一隻鴿子從遠處飛到這座宅院的上空,最終落到位於第二進院落的正房前面的走廊欄杆上。

有個身穿褐色長袍,作僕人打扮的男子疾步上前,抓住鴿子,並將綁在它身上的鴿信取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放飛鴿子,拿著鴿信走進旁邊的書房,對一個坐在書桉後面的中年男子稟道:“郎主,城外有書信送來。”

那個中年男子年過三旬,長得十分健碩。

此人李乾的堂弟李進,表字進先。

昨天下午,他奉兄長李乾之命,前來定陶,秘密聯絡居住在永安坊的族人,準備配合曹軍攻城。

李進起身從僕人手上接過書信,粗粗瀏覽一遍,說道:“曹校尉要我們今晚丑時搶奪南門,並舉火為號,引大軍入城。”

他隨即吩咐僕人:“你去召集各房管事,到這裡來商議此事。”

僕人道了聲諾,領命而去。

……

深夜,萬籟俱寂。定陶南城裡面的大街上,不見半個人影。

到了醜牌時分,五十來個健壯的李家子弟在李進的帶領下,悄悄出了李家宅院,沿著院子後面的小巷繞到城牆對面。

他們都穿著黑色襜褕,手拿環首刀,伏在巷子邊的牆上,望著前方,只等李進一聲令下,就要上前搶奪城門。

李進探出頭來,朝巷子外面的大街上張望,見附近沒有巡邏的兵丁經過,便將手一招,示意身後眾人跟上。

五十個李家子弟如潮水一般,湧到城下,然後分成三隊,其中一隊負責開門,另外兩隊分別沿著城門左、右兩邊的馬道向上面衝鋒。

不多時,定陶南門洞開,城上的吊橋也被人放下了。

李進登上城頭,便讓人點火,示意城外的曹軍進城。

這時,有隊叛軍巡邏兵來到城下,發現城頭異狀,急忙叫道:“敵襲,敵襲!”

李進見狀,吃了一驚。

他穩住心神,招呼李家子弟與叛軍廝殺,保住剛剛奪下的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