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伯是曹操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0章 遷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70章 遷都

楊奉接到曹操的書信,沒有生疑,真以為天子是要暫時離開洛陽,前往荊州魯陽就食。

洛陽這邊,曹操又等了半個月,才準備上朝請天子遷都。

在這半個月之中,他私下裡串聯與自己有私交的百官,相約於九月初五朝會這天向天子上奏,請求將大漢朝的都城由洛陽遷往許縣。

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九月初五這天。

辰牌時分,洛陽南宮,楊安殿。

曹操、董承等朝臣分成兩班,站在殿下,向劉協施禮,並三呼萬歲。

劉協端坐御床之上,待殿下眾臣施禮罷,便讓他們起來。

有個站在劉協身邊的宦官上前幾步,走到御桉前的臺階邊緣,扯著鴨公嗓子叫道:“眾臣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臣有本!”曹操忽然開口叫道。

劉協望著曹操,道:“不知曹愛卿有何事要奏?”

曹操出班奏道:“陛下,臣來洛陽後,見都城殘破,周圍百姓已經在戰亂中流離失所,田地無人耕種,因此沒有糧食供應,而大司馬以及微臣不久前送來的糧草也快吃完了。”

大司馬,即張楊。

張楊在護送劉協回洛陽後,因此功被任命為大司馬。

劉協聽說洛陽城中糧草將盡,臉上頓時流露出擔憂之色。

他尋思片刻,道:“既然如此,那曹愛卿就再從豫、兗二州調一些糧食過來。”

“微臣遣人調糧食過來,十分容易,只是……”曹操欲言又止。

“只是什麼?”劉協問道。

曹操道:“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微臣以為,洛陽現在已經不適合再作為大漢朝的都城,陛下應該遷都,從根本上解決缺糧的問題。”

“遷都?”

劉協聽說又要遷都,內心有些不願。

許多朝臣也是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幾年前,朝廷已經在董卓的威逼下遷過一次都了。

現在好不容易重返舊都,怎麼還要遷到別處去?

董承臉色忽變,道:“曹校尉,我們在這洛陽好好的,怎麼又要遷都?”

因曹操不久前被天子任命為司隸校尉,因此董承稱呼他為曹校尉。

曹操道:“曹某剛才不是說了麼,洛陽缺糧,天子、百官以及護衛的將士在這裡多有不便。”

董承道:“洛陽沒有糧食,朝廷可以派人到附近的州縣徵調嘛。”

劉協道:“是啊,可以要周圍州縣的官員送糧過來。”

曹操奏道:“陛下,派人到附近州縣調糧,曠日費時,同時還要耗費民力,倒不如將都城遷到一個糧食富足的大縣省事。”

此言一處,曹德、丁衝、董昭、鍾繇等人都隨聲附和,以表支援。

董承、楊彪等人有心反對,卻又不知道如何反駁曹操的論調。

畢竟,洛陽荒殘,周圍的田地也因為無人耕種,早就不產糧食了。

要從洛陽周圍的州縣徵調糧食的話,確實會耗費民力,浪費時間。

董承、楊彪等人無法反駁曹操,只得保持沉默。

劉協見眾臣沒有異議,只得答應遷都。

俄頃,他又問道:“朝廷遷都的話,遷到何處為好?”

曹操道:“臣以為可遷往豫州潁川郡許縣。”

劉協問道:“許縣不過一個小縣,有什麼資格成為新都?”

“陛下,許縣不是小縣,而是大縣,那裡人口眾多,糧食充足,當然可為新都。”曹操耐心向天子解釋。

這時,殿下傳來一個五旬老者的聲音:“曹校尉希望天子遷都許縣,只怕不是為了漢室,而是因為那裡是足下的地盤吧?”

說話的五旬老者姓楊名彪,字文先。

他是楊修之父,現在在朝中擔任尚書令之職。

曹操聞言,臉色微變,皺了皺眉。

他正要反駁楊彪的言論,這時忽聽見一人大聲道:“楊令君此言差矣。許縣不也是漢家的地盤麼?既然是漢家的地盤,那漢家的天子將都城遷到那裡,又有何不可?”

說話的漢子年紀約莫四十五六歲,頭戴進賢冠,身穿黑色官袍,說話中氣十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此人姓鍾名繇,字元常,時任御史中丞。

他也是潁川人氏,與荀或是同鄉,早年又與曹操交好。

這次商議遷都之事,他自然站在曹操一邊,幫老友說話。

董昭、丁衝等人也先後出班,奏請天子同意曹校尉之議,遷都許縣。

劉協見有相當一部分朝臣都開口勸諫自己遷都,而公開反對的只有董承、楊彪等寥寥數人,另外還有一部分朝臣在討論的過程始終保持沉默,沒有表態,似乎是保持中立。

他畏懼曹操的勢力,考慮良久,最終還是同意了遷都的請求,並決定朝廷於下月中旬遷往許縣。

……

建安元年(196年)九月中旬的某個風和日麗的上午,天子劉協以及朝廷百官在曹操及其大軍的護衛下,正式啟程,離開洛陽,前往許縣。

護衛天子一行的曹軍前鋒兵馬有三千餘人,主將由曹恪擔任。

曹德已經升任大司農,不再掌兵,他的部曲轉歸曹恪管理、指揮。

曹軍的左、右兩翼分別由曹仁、曹洪擔任,後軍由夏侯惇統領。

至於中軍,當然由曹操親自統率。

曹恪領著曹軍前鋒走了一天,便到了轘轅關。

曹軍的動向已然被楊奉軍的探子偵知。

那個探子很快就趕到梁縣軍營,將自己偵查到的情報報知楊奉。

梁縣軍營,中軍大帳。

一個年過四旬的漢子穿著黃色戰袍,披著一副兩當鎧,據桉高坐。

這個漢子正是白波軍統帥之一的楊奉。

當初,楊奉應邀領軍護送天子劉協迴歸舊都洛陽,因功被封為車騎將軍。

他在天子回洛陽後,便領本部兵馬萬餘人前來梁縣駐紮。

這天,他聽探子說曹軍護送天子車駕趕到轘轅關,不由得愣住,片刻之後對旁邊一個黑麵漢子說道:“奇怪,天子不是要去魯陽麼?去魯陽,應當直接南下,怎麼會繞到轘轅關去?”

那個黑麵漢子大約三十一二歲年紀,身高八尺,唇邊留著一圈長鬚,頭戴紅纓兜鍪,身披兩當鎧,手拿一把大斧,站在帳下,顯得威風凜凜。

此人姓徐,名晃,字公明,是楊奉帳下騎都尉。

徐晃聽了楊奉的問話,略一思索,便知道了曹軍的意圖。

只聽見他說道:“天子只怕去魯陽是假,去許縣才是真。曹軍過了轘轅關,就到了潁川地境了,那裡可是曹孟德的地盤。”

“你的意思是說,曹阿瞞把本將給騙了?”楊奉道,“曹阿瞞請天子前往魯陽就食是假,強迫聖上去許縣才是真?”

“末將正是此意。”徐晃說道。

“啪!”一聲脆響從公桉那邊傳來。

楊奉臉上青筋直冒,一掌拍在公桉上,怒道:“曹阿瞞竟然騙我!”

徐晃道:“天子聖駕剛到轘轅關,距離許縣還有幾天的路程。主公現在調兵前去截擊的話,還來得及。”

“好!”

楊奉翻開公開上的一副地圖,用手在上面比劃了一陣,最終將手指停在了一個叫住逍遙嶺的山峰上面。

他對徐晃說道:“我打算親率兵馬前往逍遙嶺攔截曹軍,將聖駕救出。徐都尉,我命你為先鋒,統領三人馬先行一步,搶佔逍遙嶺,不得讓曹軍過去。”

“末將遵命!”

徐晃轟然領命,隨即轉身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