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伯是曹操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7章 曹昂快死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77章 曹昂快死了

曹昂似乎有些奇怪,不知道曹恪請他去書房所為何事。

不過他還是跟在曹恪的身後,前往他的書房。

蔡琬見曹恪要和曹昂議事,擔心衛氏受到冷落,便請她去自己的的臥室說話。

曹恪引著曹昂進了宅院大門,進了照壁牆一側的垂花門,又走了一段路,才穿過穿堂,進入了正房大院。

正房大院,也就這座宅子的第三進院子,東、西兩邊是廂房,北邊有三間正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三間正房自西向東依次是曹恪的臥室、客廳和書房。

書房裡,奴僕們已經將書案搬了進來,並放置在屋子中間。

地上也已經鋪上了紅席。

書房北邊和西邊,各擺放著一排墨綠色楠木書架。

不過由於時間倉促,奴僕們還沒來得及將書籍擺放到架子上去,兩排書架上看起來空空蕩蕩的。

曹恪請曹昂到席上少坐,又叫人取炭火來。

現在年關將近,加上又處於小冰期,天氣比後世要冷得多。

人坐在這陰冷潮溼的書房裡,沒有炭火護體,還真是有些受不了。

曹昂坐在席上,問自己的堂弟:“賢弟叫為兄到這裡來,到底所為何事?”

曹恪道:“小弟不久前聽大伯說,他準備等過完年之後,就揮師南下,攻打宛城張繡,兄長知道麼?”

“我知道。”

曹昂道一聽曹恪是為了這事,連忙點頭,說道:“阿翁昨天就對我說了,還讓我到時候隨軍出征。”

他又笑道:“賢弟,為兄終於有機會和你一起並肩戰鬥了。”

曹恪聽了曹昂的言語,內心深處卻沒有一點欣喜之情。

原因嘛,只因他知道如果歷史線沒有變動的話,意味著曹昂很快就要死了。

歷史上197年新年剛過,曹操就領兵南下,攻打宛城。

之所以要攻打宛城,是因為盤踞在那裡的張繡不時領兵北上,騷擾潁川,甚至企圖劫奪天子聖駕,威脅到了許都的安全。

曹操此次南下,帶的人除了數萬大軍之外,還有曹昂、曹惠以及年紀才十歲的曹丕。

張繡聽說曹軍殺到,擔心打不過,於是向軍師賈詡問計。

賈詡卻勸說張繡投降曹操,理由就是曹軍勢大,而自家兵少將微,難以抵擋。

張繡權衡利弊,最終聽從了賈詡的勸告,在曹操兵臨城下之時,開門獻城投降。

曹操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宛城,不禁有些飄飄然,從此不把張繡放在眼裡,以為那人不過一個懦弱無能之輩,面對自家大軍,一點抵抗的心思都不敢有,乖乖獻城投降了。

他進入宛城,為了羞辱張繡,竟然當眾讓那個降將給自己牽馬。

張繡頓時覺得自己受到了汙辱,不過他還是忍了,上前牽著曹操的絕影馬,陪同曹司空進入城中。

曹操在曹昂、曹惠、典韋等人的陪同下進城之後,暫時住在驛館裡面。

張繡倒也算是個老實人,哪怕不久前在宛城北門外遭受了羞辱,仍然對曹操十分客氣,還舉辦宴會,款待那位當朝司空。

曹操在宴會上喝得面紅耳赤,回到驛館,忽覺渾身躁熱難耐,便想要找個青樓女子來洩火,又想起不久前見過的那位張繡的嬸嬸鄒氏,長得十分美麗,雖年過四十,風韻猶存,於是讓人去把那個婦人接來伺候自己。

當然,按照演義的劇情,是曹恪的便宜大哥曹惠為了巴結曹操,甘當皮條客,將鄒氏推薦給了大伯。

鄒氏到來之後,曹操便將她帶到城外軍營,讓她在帳中給自己彈琴,甚至要她和自己共宿。

張繡得知曹操與自己嬸嬸發生了不可描述之事,覺得自己的整個家族都受到了汙辱,於是有心要起兵報仇。

後來他又聽說曹操私下裡拉攏自己的愛將胡車兒,讓他除掉自己,心中更加憤怒。

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他聽從軍師賈詡的計策,夜襲曹營。

典韋得知張繡造反,並攻打營寨,為了掩護曹操撤退,與敵搏殺,最終流盡了自己最後一滴血,英勇戰死。

曹操則在曹昂、曹惠的陪同下騎馬離開大營,倉皇向北邊奔逃。

跑了一段路,曹惠被追兵趕上,中刀而死,而曹操的絕影馬也中箭倒地。

曹操手臂中了兩箭,整個人也從馬上墜了下來。

危急時刻,曹昂毫不猶豫地下了馬來,並將自己的戰馬讓給老爹。

曹操被身邊幾個僅剩的士兵扶上馬背,聽見兒子讓自己快走,有些猶豫。

曹昂隨即猛拍馬背,催馬快走。

他待曹操離開,便要率士兵們殺敵,掩護老爹撤退。

這時叛兵趕了過來,亂箭齊發,終將曹昂及其身邊幾個士兵射死。

至於曹丕,也許是運氣好,他竟然在亂軍中騎馬走脫,最終平安返回了許都。

……

曹恪知道自己如果不出手,任由曹昂前往宛城參戰的話,只怕凶多吉少。

經過幾年的朝夕相處,他對自己這位便宜堂兄已經有了很深的感情。

而這位便宜堂兄對自己真的很好。

曹恪不希望曹昂有事。

他希望堂兄好好活著。

正因為如此,他才把曹昂請到書房,想要勸說他不要參與宛城之戰。

曹昂似乎發現曹恪神色有異,頓覺奇怪,於是問道:“賢弟怎麼了?為兄想要和你並肩戰鬥,你怎麼反而有些不高興?”

俄頃,他似乎明白過來,半開玩笑並認真地說道:“為兄知道了,你一定是擔心我在此戰中會與你爭功,因此不想我和你一同前去,對麼?”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曹恪佯嗔道,“其實不是兄長想像的那樣。”

曹昂“哦”了一聲,道:“那又是因為什麼呢?”

曹恪本想直接對曹昂說張繡會在此戰中降而復叛,從而危及到他的性命,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他覺得這樣說,曹昂不會信的。

就算信了又如何呢?

難道因此不去麼?

哪次打仗不會死人?

難道因為打仗會死人,就不去參戰麼?

曹昂身為曹操的嫡長子,最正統的接班人,因為怕死就敢上戰場,與懦夫何異?

他要是這種德性,曹操也不會將本為婢生子的他交給丁瑤撫養,甚至過繼到丁瑤的名下,成為嫡長子,享有繼承自己家業的資格了。

再說了,你說張繡會降而復反就會降而復反?證據呢?

現在南征宛城之事八字還沒一撇呢,你就說張繡會降而復反?你敢說,也得有人敢信啊!

此路不通,曹恪覺得應該想個別的理由勸阻曹昂參戰。

他想了想,有了主意,又對堂兄說道:“堂嫂有孕在身,兄長不在家陪伴,卻要去戰場廝殺搏軍功,不是為夫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