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伯是曹操最新章節列表 > 第76章 獻發石車圖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6章 獻發石車圖紙

戲志才曾經多次聽曹操提起過曹恪,知道他的一些事蹟,比如在費縣用緩兵之計戲弄張闓,比如進獻馬鐙,比如在無鹽誘殺以王度為首的二十四座山頭的山賊首領,一舉掃清了東平國北部的山賊武裝。

他知道曹恪並非泛泛之輩,智勇雙全,因此在當初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眼中不僅沒有輕視之意,反而流露出欽佩之情。

這次他聽曹恪說有破解飛樓之法,連忙問道:“不知是什麼辦法?莫非足下又發明了什麼物件?”

曹恪曾經向曹操進獻了馬鐙,供曹軍的騎兵使用,以提升戰力。

曹操拿到了獻給自己的馬鐙,給戲志才看,讓這位謀士安排工匠批次打造。

也就是在那次和曹操談論馬鐙的時候,戲志才第一次知道了曹恪這個人,還知道他是自己主公的親侄子。

如果說曹恪此次又發明了什麼物件,要給主公一個天大的驚喜,戲志才一點也不會感到意外。

“不錯,我畫了臺發石車的圖紙,準備獻給使君。”曹恪雲淡風輕地說道。

戲志才大喜過望,沒讓衛士進去通報,疾步進帳,道:“主公,您看誰來了?”

“棘奴?”曹操見戲志才去而復返,正疑惑間,忽然發現曹恪跟在自己的軍師身後,不由得問道:“你怎麼來了?”

曹恪望著端坐公案後面,面色陰沉的曹操,道:“我觀大伯氣色不好,是為今天攻城失利之事愁的吧?”

“正是。”曹操頷首道,“賢侄莫非也是為此事而來?”

“然也。”曹恪頷首道。

曹操問道:“賢侄知道這次我軍強攻彭城不下,是因為什麼不?”

“小侄知道。”曹恪道,“一來城中兵力和裝備都十分充足,守軍面對我軍的進攻,有足夠的人力物力來應對;二來在我軍修建井闌之時,汲廉讓部下在城牆邊造飛樓,以剋制我井闌帶給他們的威脅。”

“既然賢侄知道,不知可有解決之道?”曹操滿臉期待地望著自己的侄子。

曹恪從自己的衣袖中取出發石車的圖紙,呈給曹操,道:“這紙上所繪的器械,就是摧毀敵軍飛樓的利器。”

曹操“哦”了一聲,站起身來,走到侄子面前,將圖紙拿到手中,翻開看了半晌,卻看不明白。

“這是何物?怎麼用它摧毀飛樓?”

曹恪道:“這是發石車,可以在戰陣中向敵軍陣中發射巨石。”

“發石車?”

曹操想不到侄子今天會給自己帶來這麼個天大的驚喜,有些激動,拿著圖紙的手微微有些顫抖。

他拿著圖紙,看了半晌,道:“賢侄是要我用它向城中發射巨石,來摧毀敵軍的飛樓?”

“不錯。”曹恪道,“這種發石車可以用來破壞敵軍的飛樓、高櫓、井闌等各類器械,殺傷守軍,同時也會給城牆造成損害。”

“好東西!”曹操將圖紙攤開擺放在公案上,讓曹恪近前,吩咐他:“賢侄給我說說這發石車的具體構造!”

曹恪走到公案前,將配重式投石機的機械原理、零部件的用途等各個方面向曹操作了詳細的說明。

曹操大喜過望,讚揚曹恪:“賢侄真是幫了我的大忙了!”

他將圖紙交給戲志才:“足下速去召集工匠,要他們按圖打造,爭取在三天之內打造出五十臺發石車來。”

“遵命!”

戲志才將發石車圖紙收好,正準備動身,這時有個小校進帳向曹操稟道:“我軍潛入郯城的細作傳回訊息,陶謙計劃於今天早上領兵四萬來救彭城,前鋒曹豹預計明天傍晚趕到武原。”

曹操得報,吃了一驚。

他連忙叫勸志才回來,道:“陶恭祖自任城退回郯縣之後,在那裡準備將近一個月,整兵再來攻擊我軍,支援彭城,看來,我得給他來個圍城打援了。”

戲志才思索片刻,頷首道:“這是個機會,主公應該留部分兵力在城下監視彭城守軍,親領大部人馬東進,尋機和陶家主力決戰。”

曹操“嗯”了一聲,對戲志才的說法表示贊同。須臾,問道:“先生以為,這仗應該怎麼打?”

戲志才道:“徐州彭城以東,丘陵廣佈,利於設伏的山頭較多,主公可以在敵軍必經之路上選擇一處險要之地,在道路邊的山上部署伏兵,等陶恭祖帶兵趕到,再一齊出擊,打他個措手不及。”

“此計正合我意!”曹操手撫長鬚,哈哈笑道。

坐在旁邊席上沉默良久的曹恪忽然開口說道:“小侄知道從武原到彭城的必經之路上,有座大山,可以隱藏數萬大軍。”

曹操“哦”了一聲,道:“不知是哪座大山?說來聽聽!”

曹恪道:“小侄三個月前在城山裡處理**害民事件時,曾聽當地的百姓說過,在柳泉鄉東南三十裡處,有座茱萸山。

“是嗎?”曹操問道,“賢侄可曾派人去查探過?”

“派了的。”曹恪道,“小侄曾讓曹大福帶五十個斥候按照鄉民們提供的路線趕到茱萸山。斥候們到了之後,發現那座山方園十餘里,有大小山頭數十座。山上樹木蔥鬱,足夠我數萬大軍隱藏。山南有條東西向的官道,是從武原前來彭城的必經之路。”

曹操聞言大喜,吩咐帳中衛兵:“取輿圖來!”

少頃,有個衛兵去取了張繪製有徐州地形的輿圖來,放到曹操的公案上。

曹操攤開地圖,讓曹恪和戲志才近前。

他在輿圖上比劃了一會兒,最終將手指重重地點在彭城和武原之間的一座山的標誌上面。

那座山的標誌下面,赫然寫著茱萸山三個小字。

戲志才道:“武原距離我彭城東郊大營百餘里,距離茱萸山六十裡。陶恭祖明晚到武原,最快後天早上才能出發前來彭城。主公要到茱萸山設伏的話,應在後天早上動身,搶在敵軍趕到之前佔據山頭要地。”

曹操頷首道:“說得是,我後天凌晨就領兵前去,到山上部署伏兵。”

曹恪道:“陶家軍按照日行六十裡的常規行軍速度計算的話,應該會在後天下午趕到茱萸山附近紮營,不會過山,畢竟那時天都快黑了。”

曹操道:“也就是說,他並不會如期進入我軍的伏擊圈?”

“不錯。”曹恪道,“因此我建議大伯用誘敵之計,引誘他進入山腳下我軍的伏擊圈。”

“如何誘敵?”曹操問道。

曹恪道:“大伯後天率大軍趕到茱萸山之後,安排一半人馬埋伏在山道北側樹林中,然後讓另一半軍馬主動前去尋找陶家軍決戰,在戰鬥中佯敗而逃。陶恭祖一心要擊退我軍,解除彭城之圍,見我軍戰敗,定會得意忘形,揮師追趕,以圖儘快將我大軍趕出徐州。等他的兵馬追到山下,我軍伏兵再一齊出擊,與佯敗的另一半軍馬夾擊敵軍。陶家軍被殺得措手不及,只有敗退的份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曹操又問戲志才:“舍侄這個主意如何?”

“曹司馬此計大妙!”戲志才由衷地讚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