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大伯是曹操最新章節列表 > 第9章 授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章 授官

曹操見曹德問自己會不會怪兄弟們當初沒跟著他起事,而是都跟隨老爹去了徐州,不由愣住。須臾,說道:“我怎麼會怪你們呢?”

曹德道:“大兄當初起兵討逆,父親和兄弟們其實內心都是支援的。只是父親為了家族整體安危著想,要我們隨他暫時遠避琅琊,還說這是家族兩全之計。他的安排,我們這幾個做兒子的不能不聽。”

“我何嘗不知?”曹操笑道,“其實,我從來就沒有怪過你們。”

“當真?”

“當然是真的。”

曹德見曹操沒有因為自己當初隨父親遷往徐州,不在他身邊替他分憂解難而出言責難,心中甚慰,同時也有些愧疚之情。

曹操道:“現在亂世已至,為兄想要趁此機會,成就一番大業,只是身邊缺少人手。你們來了,我高興都來不及呢,又怎麼會怪罪你們?”

又道:“賢弟,你願意助為兄爭這天下嗎?”

曹德笑道:“兄長到這裡來,是想請小弟出山?”

“不錯,不知賢弟意下如何?”

曹德毫不猶豫地說道:“兄長有此大志,小弟自當助你一臂之力。我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曹操輕拍食案,笑道:“說得好!”

曹德問道:“小弟能替大兄做些什麼?”

“能做的事很多。”曹操道,“比如擔任校尉,統領人馬隨從征戰,同時兼領郡守,幫我治理一方百姓。”

“兄長讓小弟帶兵打仗?帶兵可能還行,畢竟在家中管過幾年部曲,打仗卻是不會。”

曹德連連擺手,臉上神情顯得有些不自信:“至於兼領郡守,更是不行,小弟沒有做過,只怕難以勝任。”

曹操笑道:“沒做過可以學。”

停頓片刻,又道:“我讓賢弟行揚武校尉。同時向朝廷上表,讓你兼領東平相,如何?”

所謂“行揚武校尉”,其實就是代理揚武校尉的意思,只因校尉需要朝廷任命,而現在天子還在長安,受董卓餘黨李傕、郭汜等人的監視。

曹操作為當初討董聯盟盟主袁紹任命的“行奮武將軍”,沒法直接向天子上表請他下詔任命曹德為揚武校尉,只能讓自己的二弟暫時代理。

至於“表”曹德為東平相,也不過一種形式而已,畢竟現在天下分崩離析,朝廷處於奸賊餘黨掌控之下,根本管不了地方。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曹德思量半晌,終於下定了決心:“既然大兄信得過小弟,那小弟也只能恭敬不如從命了。”

“好!”

曹操大喜過望,道:“賢弟剛到兗州,且在鄄城休息半個月,六月初八再動身去東平上任。為兄相信你一定能夠做好的。”

言訖,以酢漿代酒,和曹德碰杯暢飲。

少頃,曹操又道:“我打算安排惠兒在子和(曹純字子和)的虎豹騎大營中擔任豹騎司馬,賢弟你以為如何?”

曹德望望自己的長子,對曹操道:“小弟沒有意見。”

“那就好。”曹操放下心來,讓曹惠後天去虎豹騎大營就職。

曹惠拱手道:“遵命,謝大伯提攜!”

曹操望了曹恪一眼,道:“還有棘奴,我打算留他在親兵營中任職學習,熬資歷,積累經驗,將來可以外放。只是目前我還沒想好讓他出任何職。”

曹德見曹操打算讓他兩個兒子都留在鄄城,內心有些不願。

他希望曹恪留在自己身邊,於是說道:“小弟覺得,還是讓棘奴隨我去東平吧。他一個人留在鄄城,我不放心。”

“這有什麼不放心的?”曹操笑道,“他虛歲都有十七了。再說,鄄城還有他大父、我以及他兄長,都會照應他。”

“這……”

曹德一時理屈,俄頃轉過頭來,滿臉期待地問曹恪:“棘奴,你是希望留在你大伯身邊,還是隨我去東平?”

曹操也問:“棘奴,你作何打算?”

曹恪肚裡尋思道:“俗話說伴君如伴虎。我這位大伯,據說好夢中殺人,在他身邊當保鏢,感覺風險挺大的,我還是跟老爹去東平為好。”

打定主意,便對曹操說道:“小侄打算隨我阿翁去東平。”

曹德聞言,放下心來。

曹操頗有些失望,道:“難道留在鄄城不好麼?大伯我又不會虧待你。”

曹恪早已想好了說辭:“大伯容稟:我阿翁單槍匹馬前往東平上任,身邊一個能用的心腹都沒有,只怕會被人掣肘甚至架空。小侄想跟他去東平,到時候萬一有事,也好有個照應。還請大伯恩准!”

曹操聽了這話,不由愣住。

曹昂擔心老爹不理解曹恪,以後會對他有什麼不好的看法,連忙打圓場:“阿翁,棘奴也是出於一片孝心。您讓二叔一個人去東平上任,是有些欠考慮。”

曹操輕輕拍了拍自己的額頭,笑道:“是我思慮不周!”

又誇獎曹恪:“真是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

聽了大伯的誇獎,曹恪有些不好意思。

這邊,曹德說道:“大兄你看……”

曹操思量片刻,道:“好,賢弟就帶棘奴去東平。”

曹德見曹操同意讓他帶小兒子前去上任,心中歡喜,拱手道:“多謝大兄體諒!”

曹操對曹恪道:“那我任命你為軍司馬,在你阿翁帳下帶兵,協助他處理軍務。”

理論上,軍司馬也是由朝廷任命的,作為校尉的副手,曹操並沒有權力自行任命。

可現在是亂世,也沒人管這麼多了。

曹恪欣然拱手道:“遵命!”

對曹操的這個安排,曹恪很滿意。

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一次歷練的好機會。

我應該抓住機會,在任上好好熬資歷,培養自己的班底人脈,以備將來之用。

曹操這時又對曹德道:“在你臨行前,我會物色一些人來供你使喚。”

曹德道:“如此最好,多謝兄長!”

又道:“大兄可否簡單介紹一下東平境內的狀況呢?”

“當然可以。”

曹操喝了口酢漿,潤了潤嗓子,說道:“東平國在兗州之東,郡治無鹽距離鄄城有兩百餘里。國轄七縣,靈帝時,有人口七萬九千多戶,將近四十五萬人。

“天下大亂後,當地人口損失了八九成。境內豪強縱橫,山賊肆虐,情況十分復雜。具體的,我晚些時候會讓人送一些跟當地有關的文書來給你看,你也可以在上任後自行去民間查訪瞭解。”

“好。”曹德頷首道。

“賢弟可從家兵中挑選兩百個驍勇之士隨你前往東平。上任後,就先從招募士兵,整治當地治安著手。”

沛國曹氏作為地方豪強,也是有私兵部曲的。

不過當年大部分部曲都跟著曹操討董卓去了,只有三百餘人隨曹嵩遷往徐州。

那三百多個家兵,都歸曹德指揮。

這次曹德來到兗州投奔曹操,出任校尉,並兼管東平,自然是要帶人去的。

不過那三百人不能全部帶走,必須留百多人在這箕山塢堡裡看家。

曹操不等曹德開口說話,又道:“治安狀況好轉之後,再發展民生,繁榮經濟。在安民理政這方面,賢弟可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