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港島家族的誕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075章 【黃金大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75章 【黃金大跌】

9月初旬。

回到香港後,林志超首先來到荃灣的長江實業,身邊還跟著長江置業的黃昌宏、胡兆煦兩位地產大將。

來到工廠的空地上,林志超手裡還拿著廠房圖則。

“每層2.88萬平方尺,總計三層,那就是近9萬平方尺的廠房。”林志超一邊看著圖則,一邊講道。

長江實業的副總經理王良,高興的說道:“新的廠房投入使用後,長江實業將躋身香港大型工廠,估計還是華人最大的工廠。”

他有些自豪,長江實業發展實在太快了。

就是如今,長江實業也是足足200人的規模,成為荃灣最大的工廠。

林志超還是冷靜的說道:“擴大生產,就意味著需要新的客戶來源,明年我們將使用改良後的自動排米機,和拉頭自動衝壓機,拉鍊質量會再提高。所以,關鍵是開啟歐美時代的銷路,否則僅憑亞洲的市場,我們怕是不足以支撐如此龐大的投入。”

其實也未必,亞洲市場哪怕一年讓長江實業賺150萬港幣,那麼也能支撐長江實業的第二輪擴張。

長江實業的第二輪擴張包括:

一、購買新的一批機器,預算是120萬港幣;

二、在新加坡開設分廠,預算是40萬港幣;

三、在荃灣興建第二間廠房,預算是20萬港幣。

四、購買長江實業的周邊地皮,預算是120萬港幣(30萬平方尺左右)。

這一輪擴張,需要差不多300萬港幣的資金。

如果不計算荃灣地皮投資,僅需要180萬港幣,差不多一年出頭的利潤。

按道理是不需要擔心歐美市場的,僅亞洲市場也就一年出頭的利潤,何況工廠本身也是資產。不過林志超深知一個道理,既然做了這一行,就要尋求不斷突破。

王良此時心想,自己作為老闆手下的第一大將,這時候應該拿出‘超人業績’來奠定自己的地位。

“老闆,我願意前往歐美推介我們的產品!”

林志超聞言,心裡非常好感。

不過,他說道:“你的工作是管理生產,這個是最重要的。還有,新加坡的工廠一旦確定,你需要兩邊跑,因為那邊的工廠也很重要。”

王良這才點點頭,說道:“好的,我明白了!”

接下來,林志超對長江置業的黃昌宏說道:“這個工廠專案就準備籌備吧,儘快組織施工,長江置業承建,財務由長江實業支配。”

黃昌宏馬上說道:“沒問題!保證10個月時間竣工,並保證質量。”

前期的準備工作,其實已經早在進行,比如圖紙、審批等。

這時候,黃昌宏對林志超說道:“老闆,唐老闆那邊似乎也有興建三層工廠的打算,要不要問問一起興建,正好工程部很快就剩下‘德福花園’專案施工了。”

魔都街126號,已經完美收官。跑馬地‘藍田雅苑’,也即將在兩個月後竣工驗收。

長江置業畢竟養著20號人,自然需要活做。

“我晚點問問他!”

“好的”

唐仲源本來就有意在他那八萬平方的荃灣地皮上,興建一個大型紡織廠,他現在也是野心勃勃,打算大幹一場。他的東方紡織,現在一年也差不多可以賺個20多萬,何況他知道林志超要擴大拉鍊工廠,自然就更信心十足了。

雖然唐仲源是林志超的岳父,但是對於紡織布的質量要求,林志超一直是親自抓,絲毫沒有放鬆。好在唐仲源以前就是主抓生產的紡織廠高層,所以在這方面沒有讓林志超失望。

接下來,林志超又對胡兆煦說道:“最近開始,我打算買下這周圍剩下的30萬平方尺左右的地皮,你做做這方面的工作,有什麼情況向我彙報。”

胡兆煦信心十足的說道:“老闆放心,這邊的地皮不是香餑餑,拿下不是什麼問題。”

荃灣地皮上漲,是得等1950年開始,那個時候香港島沒有合適的建廠地方,大家才會想起這邊的荒灘。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然,林志超現在並不是打算炒地皮,而是留著以後建工廠用。

這片區域,以後就是他的工業園區。

最後,林志超又對王良說道:“新加坡那邊的選址,有沒有準備好?”

王良和李高福都去新加坡考察過,但他們是前站,真正決定的是林志超。

不僅僅如此,林志超還會親自去新加坡考察,他打算將新加坡視為自己的第二個根據地。雖然星島那位不太喜歡‘私營企業家’,但卻又不得不需要‘私人企業家’,如果再在其未發跡之前,進行交好,那麼林氏家族以後在新加坡就穩了。

一般東南亞的富豪,都喜歡在香港開闢第二根據地。而如今,林志超卻反其道而行之,在東南亞開闢第二根據地。

因為他知道新加坡發展前景遠大!

“準備好資料了,晚點我拿給您。”

“嗯。如果可以,我就儘快啟程去新加坡,敲定工廠選址。”

.......

翌日,林志超來到長江銀號,聽取了李兆基的工作匯報。

“黃金跌至390港幣每兩,是我也沒有想到的。所以我在黃金價格398港幣每兩的時候,就把前面的賣空給平了。隨後又買入了40手黃金,成本價在396港幣每兩(3.96萬一手),但我又在391港幣每兩的時候,平掉了這筆,虧了2萬港幣。”

雖然有虧有贏很正常,李兆基但還是有些愧意,他有些急著入場了。

林志超卻絲毫不在意的說道:“你做的很好!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次很多粵省籍的金商銀號,都產生了很大的虧損吧?”

李兆基心情頓時不錯,這個老闆不是那種緊盯小利的人,他觀察過老闆,發現絲毫沒有心痛,有的只是坦然。

在這種人格魅力下,李兆基自然心服口服。

隨即,李兆基說道:“由於內地發行金圓券,不允許民間持有黃金,又固定物價。所以內地金商大幅減少在香江金銀貿易場套取黃金的數目,再加上一些滬籍金商此次故意賣空,打壓黃金價格,所以就算恆生銀號和潮籍金商有心穩定黃金價格,也無濟於事。黃金價格在半月時間,下跌竟然高達40港幣每兩。”

滬籍金商為什麼打壓黃金價格?

不難猜測,他們是想打壓價格後,再從香港便宜進口黃金。

恆生銀號和潮籍金商等,為什麼要穩定黃金價格?

也不難猜測,因為他們有從奧門走私黃金的渠道,所以希望黃金價格上漲,然後他們從中套現。

此次雙方交鋒,粵籍金商遜色一籌,是因為內地的大環境,當然內地金商和銀行家的實力也是比粵籍金商強。而粵籍金商勝在通曉行情,一旦內地形勢變化,勝利的天平就是他們的了。

“跌下去,我們才有利可圖。不過據我所知,內地的物價已經大肆上漲,這說明快到入場的時候了,所以無需擔心黃金還會跌到那裡去!”

從8月18日發行金圓券,如今已經過去半個月時間,按照道理,應該是時機快到了,林志超猜測。

“嗯,我也是這樣認為的。”李兆基認真的說道。

“那好,最近我都在香港,會和你一起討論買入的時機!”

“好的,老闆。”

林志超不是完全放權給李兆基,他是要兩人互相配合,他知道大環境,李兆基知道小環境,兩人的組合堪稱絕配。

此時,長江銀號的100萬港幣‘炒金資金(短期)’已經增值到160萬港幣,可謂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