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家父朱重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八章 藩王齊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八章 藩王齊聚

文華殿內,藩王們端坐一堂,除了稱病的晉王朱棡以外,連遠在甘州的肅王朱楧都來了。

年僅二十的朱楧可以說是一眾藩王當中,最積極的那個了。

原因無他,他的封地實在是太偏太遠太窮了。

話說十幾年前,他的封號還是漢王,要是能封到漢中,也算有個好地方。

哪知到洪武二十五年,老爹居然把他改封為肅王,命其就藩平涼府。

平涼在西安西北五百裡外,這他也就忍了。

不想僅僅過了三年,老爹又命他移藩甘州!

甘州啊!

也就是後來的張掖市,距西安府兩千多裡,距金陵四千多裡。

他往返金陵一次,差不多就是萬里之遙。

這次能夠及時到金陵,是因為上次聚完就沒走。

要是原本就在甘州,朝廷有什麼訊息到他那都晚了!

是以朱楧一直覺得,他是父皇一眾兒子當中,封地最差的那個!

更要命的是,大家也這麼認為。

比如周王的藩地開封,是中原名城,人口稠密,經濟繁華。哪像他所在的甘州,整個城池都沒多少人。

原本還以為,他這輩子,以及他的後人都要被禁錮在甘州那個窮苦的小地方。

可當他聽到“移藩實封”的相關政策時,心思瞬間就活泛了。

而這一次,他打算主動一些,在藩地的選擇上搶佔先機。

“二哥,我想移藩實封,不知還有什麼地方可選?”

朱爽瞥了眼殿內眾人,笑著道:“這個嘛,目前僅有日本、安南兩處,是朝廷最近幾年有可能征討的。”

朱楧聽得有些失望,其實他最中意的地方是號稱“小中華”的李氏朝鮮。那裡也算土地廣闊,人口眾多,最重要是當地百姓士紳受儒家文化影響,治理起來也方便。

相比之下,日本孤懸海外,受華夏影響不深。而安南在兩廣之南,氣候過於炎熱,他去了怕也適應不了啊!

“二哥,能不能在朝鮮那邊,劃出一府之地給我啊!”

朱楧說罷,燕王朱棣、遼王朱植都是眉頭一皺。

因為李朝覆滅前,全國劃分出八個道,燕藩與遼藩各得三道之地。晉藩與寧藩各得一道。

那麼朱楧想移過來,便不能在晉、寧二藩那邊搶地,朱樉不會把自家辛苦得來的土地,白白分出去吧!

朱棣城府頗深,心中不悅卻沒表態。

遼王朱植可忍不住了,“我說老十四,你想移藩做弟弟的舉雙手贊同,都知道你在甘州那邊不容易,要不是上回沒走,差點就參加不上這次集會了!”

這話一出,殿內一眾藩王都笑。

反正是自家兄弟,也不怕被人說成失禮。

年僅二十的朱楧面頰微紅,雖說發笑的都是同胞兄弟,可他依舊覺得沒面子。

都是父皇的兒子,憑什麼他們都封在富庶之處,偏把自己扔到大西北吃沙子。

要往外遠一點點,就特麼出嘉峪關了!

朱楧心中悽苦,覺得朱植是得了便宜賣乖,偏偏後者仍說個不停。

“我大遼雖僅只有三道之地,可都是將士們用命打下來的,實在沒有多餘的土地往外封啊!你說是吧,四哥?”

朱棣微微點頭,“話是這個理兒,那邊戰事剛定,民心稍安,若再有變動,只怕會生動亂。”

見朱楧一臉失望,朱棣繼續道:“不過二哥既然能提出移藩實封之策,想來是有妥善安排的!”

皮球被踢給朱樉,大夥也都望過去。

其實朱元章所封的一眾藩王,也不是人人都有移藩實封的想法。

比如蜀王朱椿,就覺得成都很好,非常好。

天府之國,氣候適宜,物產豐富。

雖說沒有軍政大權,卻也樂得清閒啊!

朱樉要能把成都府封給他,朱椿還能考慮考慮,要不然他是不考慮移藩的。

今兒之所以過來,純粹是為了兒子們考慮,畢竟世子只有一個,能幫其餘孩子爭取海外藩國,也算是條出路嘛!

“我也常聽旁人說起移藩實封之策,不若二哥今日好好講一講,安了大夥的心!”

朱椿說罷,朱楨、朱柏等人也是差不多的說辭,都想聽朱樉的具體謀劃。

朱爽擺了擺手,道:“好,既然大夥想知道,我便說了。不知你們有沒想過,現在的宗室政策,有什麼弊端沒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言一出,文華殿內一片安靜。

朱棣之前雖沒考慮過這問題,可他畢竟是素有大志的,政事方面也有涉獵,略加思索便想到一種可能。

便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明的宗室子弟越來越多,對朝廷財政構成一定經濟壓力。

卻也僅此而已,畢竟此刻大明的藩王也才十幾個,再過一兩代加上郡王、鎮國將軍又能有多少,也就幾十個吧?

可要是再過幾代?

朱棣想到這,忽有些不敢往下想了,因為按照朝廷目前的宗藩政策,只需幾代人就會對朝廷的財政造成極大的經濟壓力啊!

朱棣能想到這些,其餘一些機靈的皇子也能想到。

卻什麼都不說,畢竟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若換成他們當皇帝,什麼移藩,沒準就直接削了。

但在此刻,卻不好配合朱爽講什麼宗室政策弊端。

無他,招人恨啊!

見大夥都是一副用心沉思,到底哪有弊端的表情。

朱爽笑了,無奈道:“那我就說吧,其實當藩王挺無聊的,不能參與當地政事。封在邊塞的還好,還能領兵出塞打韃靼人解悶,封在內陸的,連這點樂趣都沒有啊!”

這話一說,殿內眾人都笑了。

唯有朱楧一臉悽苦,“我也是塞王,可我都沒領兵出征過!”

一眾藩王聽了,又是哈哈大笑,同時心裡覺得朱楧是挺慘的。

朱爽繼續道:“大夥無事可做,可不就忙著造娃了!這一兩代人還好,可是數代之後,朝廷未必能供養起啊!”

文華殿內,又是一陣沉默。

朱元章的一眾兒子們,因為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雖有荒淫的、暴虐的,卻沒有一個蠢笨的。

哪裡不明白朱樉話中的意思,可這些跟他們現在又有什麼關係呢?

總不能因為太子說,現在的宗藩政策,會導致朝廷百年後供養不起宗室,便不生孩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