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家父朱重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四章 趕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四章 趕考

公元1401年,大明建元三年正月,王皇後病逝,享年43歲。

建元帝朱樉,陷入巨大的悲傷之中,放聲痛哭,令宮人側目。

內侍勸皇上節哀,朱樉道:“皇后一生,極不容易,國破家亡,亦無子嗣。只有朕一個親人,可朕……!”

過去種種回憶,如電影片段般閃過,令朱樉痛苦不堪。

這一刻的他,終於體會到鐵石心腸的朱元章,哭馬皇後、朱標時的感覺了。

縱然是九五之尊,也留不住身邊的人,那種無力感真的很挫敗。

朱樉很想為王皇後做些什麼,卻又發現什麼都做不了。

她父兄的部眾,早就消散了。又無子嗣在世,想加恩厚待都不能。

小春子見朱樉的樣子著實嚇人,大著膽子道:“陛下,我聽說,皇后的兄長,可能有後人在世!”

朱樉瞬間轉頭,樣子極為駭人,“從哪聽說的,何不早報?”

小春子嚇得兩腿發軟,險些跌坐在地,顫聲道:“我也是聽東廠的侯公公說的,他帶人到青甘一代辦差,偶然間聽說。只是當時另有差遣,不敢耽擱。”

小春子說的侯公公,乃是東廠二檔頭。

原本歷史上,以司禮監少監的身份深入衛藏,為大明的漢、藏關係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亦曾作為鄭和的副手,參加了第二、三次下西洋,總之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太監。

朱樉當即把侯顯招來,後者跪在地上,一五一十說了當時的經過。

朱樉當即吩咐,命侯顯帶領東廠大隊人馬前往青甘地區,務必要確認那些人的身份。

若真是王保保的後人,皇后的侄子、侄孫,亦會大加封賞。

侯顯當即帶領大隊人馬出京,晝夜兼程,趕往青甘地區不提。

卻說朱樉,依舊處於悲傷的狀態,十餘日不朝。

大臣們漸漸有了意見,畢竟王皇後沒有子嗣,太子是鄧氏所出,竟有御史言官上奏疏,表示朱樉身為天子,當為天下萬民負責,不可沒有節制的悲傷,更不能因此而怠政。

朱樉看了奏疏,差點沒氣炸了,真想當場賜死這人的老婆,讓他一同悲傷。

不過轉念又想,這人未必會因此悲傷啊,只是將其貶官流放了事。

哪知還有不知死活的,還敢胡亂上書,朱樉直接將其罷官,大臣們才作罷。

又過十餘日,侯顯竟真的帶一幫蒙古人回來,為首的是一名十幾歲的少年,據說是王保保的孫子。

其父在王保保兵敗甘肅後,帥一支殘部攜隨從、親捲逃到蘭州衛一帶,一直隱姓埋名生活。

後來知道姑母做了秦王正妃,亦不敢相認。

一來是王氏不受寵,投降過來亦未必能得到朱樉的照顧。

二來是大明前些年大桉頻發,王保保的弟弟脫因帖木兒早年投降大明,但很快就捲入大桉中被殺,亦絕了這幫人的念頭。

也是聞聽朱樉登基後,將王氏封為皇后,待她還不錯,這些人才有投靠朝廷尋親的念頭。

不想未能實現,王氏就已經病故了。

王保保長子見狀,不敢貿然來朝,便派兒子入京。

朱樉知道他們的顧慮,卻不會在意那些。

畢竟他只是想為王氏做一點事,讓自己好受一些。

簡單確認一下身份後,朱樉便封王保保長子為洪城土司,指揮僉事,賜下大量的金銀、布匹、菸草、糧食。

隨後帶著名為王希寶的少年,去王氏的靈堂叩拜。

“觀音奴,朕這一生,對你實在是虧欠良多,今找到你大哥的後人,略加照顧,也能了你一樁心願吧!”

一旁的王希寶也認真叩頭道:“姑祖母在上,侄孫王希寶給您叩頭了……!”

朱樉有與這少年聊了幾句,問及有關王保保的事,對答如流,甚至能講出好多大明情報機構都不知道的細節。看神情不似作偽,也就不再疑慮了。

其實他尋王保保後,也不過是尋個心裡安慰,真啊假的沒那麼重要。

就像清朝時的“北太子桉”,各方都說是真太子,多爾袞卻說,你們爭個真假有什麼意思,我自有定論!

第二天直接宣佈“太子”是假的,隨後假太子就不明不白的死了。

大明朝堂聞聽朱樉尋來皇后侄孫,還對其封賞有加,多少也是有些意見的。

只是害怕悲傷狀態下的朱樉殺傷力太強,不敢胡亂言語。

鄧氏雖有怨言,可她如今一心扶正,亦不敢跳出來搞事情。

至於一眾藩王、勳貴,都覺跟他們沒關係,哪會跳出來惹朱樉不快。

到了三月,王皇後下葬,整個葬禮才結束。

……

隨後,就到了由禮部、菸草司聯合舉辦的,大明首次菸草司招錄考試。

這次考試的形式,有點類似於科舉中的鄉試。

不同的是,鄉試是舉人參加,在各省省會進行。

而菸草司的招錄考試,是將一個或幾個省劃定為一個考區。

原因也簡單,如西北地區多數省份人口稀少,都劃到長安。

一時之間,長安城內考生雲集,無數底層寒門士子,揹著行囊前來西安。

畢竟科舉是貨真價實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從秀才到舉人就要刷掉大部分學子,而從舉人到進士,又是千難萬難。

考中進士,若排名末尾,亦不過到偏遠地區當個七品縣令,未必有多滋潤。

可要是進了菸草司,便衣食無憂了。若有幸當個主事,趕上朝廷監管不嚴,幾十上百萬兩銀子也能弄到啊!

再者說了,如今的建元帝,已經是聖明天子了,那曹二勇不也照樣貪了二百多萬兩了?

其餘大大小小的貪官,哪個沒弄幾十萬兩啊!

是以這幫秀才的考試熱情,竟比考科舉還狂熱。

通往長安的官道上,一個年輕的書生揹著行囊趕路,他面容清秀,衣服上帶著補丁,顯然家世不好。

走的累了,就在路邊歇著,取出乾糧啃上兩口。

碰上飛馳而過的快馬,就忙在路邊背對過去,絲毫不敢亂看。

正趕路時,忽聽一個聲音道:“哪裡跑!”

書生回頭,見一個身材高大的長髯壯漢,手執一把鋼刀,追三人個往他這邊跑。

書生已經嚇呆了,眼睜睜看著那壯漢,趕上來一刀一個,將那三人砍死。

感覺血濺到臉上,書生渾身顫慄,險些暈倒。

生怕那人殺的興起,連他也剁了。

壯漢卻道:“書生莫怕,我不是壞人!”

書生心道:“可你怎麼看也不像好人啊!”

見書生依舊害怕,壯漢道:“這三個人,都是無惡不作的江洋大盜,刑部下了海捕文書,懸賞緝拿的。我取了這三個人頭,能換不少銀子。見者有份,要不分你一個如何?”

書生嚇的連忙揮手,“多謝大俠好意,君子不奪人所好,您都收著就好,我就不要了!”

壯漢見了,哈哈大笑,一刀一個將人頭剁下,取一個袋子裝了背上,問書生:“你要去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去長安!”

“正好,我也要去長安,大家一起!”

書生有意推脫,可見壯漢手中鋼刀還在滴血,又不敢拒絕了。

二人同行聊了一會,相互通了姓名。

書生叫寧澤,金城人,一介窮書生。壯漢叫夏侯尚,也是窮苦人出身,因在刑部有些關係,才能做追捕江洋大盜,領取賞金的事。

不過人在人情在,這碗飯怕也吃不了多久了。

聞聽寧澤是要去長安參加考試,夏侯尚羨慕道:“還是你們讀書人好啊,隨便參加什麼考試,便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我們就不行了。”

寧澤道:“我看兄長一身武藝極為不凡,當今聖上亦是雄主,何不投於軍中,疆場上一刀一槍,搏個封妻廕子?”

夏侯尚冷笑,“你以為我不想嗎?之前打帖木兒、察合臺,老子亦在軍中,還立下不少功勞。”

寧澤納悶,“既是這樣,兄長何故在此啊?”

夏侯尚嘆息道:“我自視本領高強,不願逢迎那些勳貴子弟,惡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被處處打壓,有功不賞,過錯全落老子頭上。一怒之下,我打了上司一頓,便從軍中逃了!”

寧澤驚訝,“夏侯兄不是軍戶嗎?這般逃走,豈不要連累家小?”

夏侯尚哈哈一笑,“我父母皆亡,又未曾娶親,不怕連累啊!”

“夏侯兄這般人才,怎會不曾娶親?”

“窮唄!再者說了,又有哪個好人家的子女,願意嫁軍戶啊!”

寧澤聞言默然,因為他也未曾娶親。

雖說是秀才,也算大明的統治階層。可因為家中只有老母,體弱多病,更無餘財,寧澤此刻也是娶不上媳婦。

“當今萬歲,是聖明天子,以後會好的!”

夏侯尚冷笑:“亂自上作,就說這菸草司貪汙桉,我聽說一眾官僚貪了兩千餘萬兩,咱們大明一年,才收多少賦稅,都被這幫貪官拿去揮霍了。只恨某家沒本事,不能斬盡貪官汙吏!”

寧澤忙道:“夏侯兄,慎言,莫讓廠、衛的探子聽了去,要吃牢飯的!”

夏侯尚道:“我孤身一人,吃牢飯亦無所謂,這世道若不讓咱活,便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匹夫一怒,血濺五步!”

寧澤見其言語過於反動,只差喊出殺官造反了,不敢與其多聊,亦不敢拋下他獨自離開,只能這麼結伴同行。

一路上經過各處關卡,見夏侯尚各種文書、令牌都不少,袋子中的人頭,亦無人查驗,不由令寧澤懷疑,這真是一個普通逃兵嗎?

轉眼間到了京城,二人分別,寧澤到城內客棧投宿,然最便宜的客棧,亦不是他能消費起的。

無奈之餘,只能道城外的寺廟借宿。

所謂的借宿,亦需花一些銀錢,只是比城內客棧少了許多。

寧澤在寺廟捱過一夜,轉過天到禮部預審,到了衙門口一瞧,好傢伙,長隊排了好幾趟,放眼望去,怕有幾百上千人。

然長安考取招錄的名額,僅有三十人,弄不好要百裡挑一啊!

寧澤忍不住抱怨,“怎麼這麼多人?”

前後都有人說:“是啊,怎麼這麼多人來考?一個菸草司的普通書吏,又不是管事!”

“誰說不是呢!”

“可架不住銀子多啊,就算是最底層的吏員,沒有外撈,一年的俸祿也比六品官多,誰不想做!”

“確實不錯啊!”

一眾生員熱火朝天的討論,而從他們的裝束看,大多是底層家庭出身。

官僚子弟雖也覺得到菸草司當差不錯,但更高層次的政治目標就沒法實現了。

以致朝中的官員很是糾結,最終自許沒法科考天賦的孩子去。

派到下午時,寧澤才稽核完,拿到了屬於自己的號牌。

然看到上面的考試時間,寧澤都快哭了。

他們必須天不亮就到考場外面排隊,驗明正身,進去後答一天的題目,天黑了才能出來。

也就是說,他今晚必須在城內住宿,否則無論如何也趕不上。

可城內的客棧價格實在太貴,他是真的住不起啊!

寧澤無奈,只能揹著行囊,在四處尋找容身之所。

可直到天快黑時,亦無落腳之處。

加上一天只啃了幾個乾糧,竟暈倒在路邊。

“小姐,有個書生暈倒了!”

“叫老張去瞧瞧,若能救回來,給他些水喝!”

趕車的聞聽小姐吩咐,忙上前檢視,見寧澤暈倒,掐人中將其救回,又拿水袋給寧澤喝了幾口水。

簡單問過幾句後,車伕過來覆命。

小姐道:“帶他回府,讓他在柴房睡一宿吧!”

寧澤聞言,歡喜的不行,對車伕及所謂的小姐千恩萬謝。

車伕卻道:“小子,我家小姐心善,你可不許亂想,更不許亂說,若敢壞我家小姐名聲,爺爺一刀剁了你!”

寧澤忙道:“那是自然,小子感激還來不及,如何敢亂說!”

隨著陌生女子的車架,進了一處府邸,寧澤身在其中,也不知有多大。不過從府中的裝飾看,不是普通人家。

雖是柴房,卻有被褥、飲食,寧澤飽餐一頓,安心睡下。

轉過天,早早起了床,結果主人家送來洗漱用品和一些餐食。

寧澤感激萬分,衝車伕道:“收留之恩,銘感五內,沒齒不忘,可否告知主人家大名,令學生有報答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