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旅行從攝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6章 回法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6章 回法國

‘什麼?星寶去非洲拍紀錄片了?’

‘哈哈,小獅子真可愛,世界聚焦於你。’

‘樓上的,眼睛沒用可以捐給需要的人。’

陳星現在的流量比以前好多了,122萬的B站關注,讓他無論在任何一個時間釋出影片,都會有無數的人點進來,然後在很短的時間內讓影片充滿彈幕。

其實也不是粉絲數量的問題,而是粉絲粘性。

關注過陳星的人很難不喜歡這個平易近人,有點小幽默,並且十分帥氣的男生。

只是嗶站賺錢有點難,在不亂接廣告的情況下遠遠不如油管40萬關注的收入,不然陳星完全可以躺平,一邊旅遊一邊發影片,不用去找工作了。

可惜啊。

雖然他人在非洲,但已經接下了好幾單法國的攝影生意,等回去後就要開始忙了。

陳星這個晚上玩手機到了深夜。

刷會兒影片又去看看網友的評論,然後在粉絲群裡聊一聊非洲的事情,總體看來他們對這部紀錄片還是比較期待的,陳星抓住小花豹的那一幕構圖真的很漂亮。

然後像運動相機似的,跟隨著獅群參與捕獵的鏡頭也很有新意。

不過到了影片拍完,陳星應該不會把和自己有關的鏡頭剪到正片裡面,這只是作為一個花絮給網友們分享。

第二天拍完鏡頭回到酒店,陳星又把自己剪的影片翻譯成英文,發到油管。

咦?怎麼漲了幾萬粉?

在留言裡面翻了會兒,才知道昨天亨利他們發了影片,然後今天來點關注的粉絲全是從那邊過來的,留言裡面也是一大堆感謝的話。

他們之前互相關注過,陳星就去找他們的賬號。

最新的影片昨天更新的,一開啟就是亨利的那張臉。

“哈嘍,朋友們,昨天我們路過的時候看到了一座巨大的石山,感覺會很適合攀爬,所以我們今天就想過去看看,我們準備帶專業的相機和專門拍攝遠處的長焦鏡頭,這個東西很重,但我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挑戰自己了。”

然後貝吉也出鏡了。

陳星只見過他們狼狽時候的樣子,頭髮亂糟糟的,身上也有被刮破的痕跡。但還沒遇到任何危險的貝吉長得很漂亮,看起來比之後年輕至少五歲。

接著就是他們攀爬的過程。

可以看出來準備得還是非常充分的,無保護徒手攀登和有保護的攀登差別太大了,一種屬於極限運動,稍不留意就得丟掉性命,和就那些玩翼裝飛行的一樣。

另外一種,在能力允許的話,純粹就是一種鍛鍊專案了,頂多在失誤的那一瞬間能讓你心跳加速一會兒。

接著就是狒狒群慢慢到來。

這部分陳星還沒看過,所以看影片的時候聽著他們配的音樂,也開始緊張起來,越來越多的狒狒簡直大惡人。

剪輯和加速。

他們使用的手法可以短時間裡面,讓觀眾感覺到時間的流逝,中途貝吉有好幾次體力不支沒抓穩石頭,然後往下掉了一截被安全繩拉住。

陳星感覺看他們的影片就和看驚悚片似的。

然後遠處傳來汽車的笛聲……陳星他們來了,也就是油管上沒有彈幕功能,不然這時候絕對彈幕爬滿整個螢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等陳星救了人一走。

沒過多久,狒狒們又圍了上來。

亨利一邊拍著玻璃,一邊對著外面叫囂:“該死的猴子,你們難道有本事進來這輛車?你想殺死我們?知道你們就是蠢猴子嗎?有本事來單挑……法克……”

一隻看起來就很健壯的狒狒,拿著一塊石頭來砸玻璃了。

亨利顫顫巍巍的開車。

他肱二頭肌就像是沒了一樣,一點力都用不上,但在求生本能的驅使下發動了汽車,撞飛兩隻攔路的狒狒以後揚長而去。

陳星看了一下留言。

評論區還是很和諧的,基本沒有人在為那群狒狒說話。

果然還是長得太醜了。

陳星見過很多靈長類動物,比如猴子,猿猴什麼的,但之前看到這群狒狒的時候還是被醜到了。如果他們能好看一點,估計為他們說話的人才會多一點。

留言裡面還有很多人在討論陳星之後抓花豹的操作,為數不少的人認為這是擺拍。

亨利的影片在這一段沒有消音,所以觀看他們影片的人都知道那頭花豹是在跳下來以後,才被人看到,以及出聲呼喚陳星小心,但陳星的動作比他們的提醒更早。

一些人直呼神蹟。

也是。

作為自己的名場面肯定夠格了……陳星心想。

別人不明白是怎麼做到的,但陳星琢磨過來了。

多半是之前得到的那個防衛性條件反射,這個技能會在自己受到危險的時候自動激發,進行一些在陳星能力範圍內的防衛動作。

但也必須在陳星能做到的範圍裡面。

………………

這個紀錄片拍攝了四天的時間,安尼大哥在結束的當天就飛回去了。

他是請假留在非洲的,現在趕回去說不定明天就能上班。

來夫博德還要繼續留在這裡,這幾天裡他喜歡上了拍攝草原上獵食者的樂趣,短短的四天對他來說不過癮,對陳星說要等到開學了再去諾貝爾教授那邊報道。

至於福特。

昨天他們拍攝的時候遇見一個法國人在坦尚尼亞開的孤兒院,裡面有三百多個黑人孤兒,福特很敬佩這個院長,想要在這裡當一週的義工,所以也要留下。

還邀請陳星一起。

他可沒興趣去照顧黑人小朋友,有這個時間他都回法國賺多少錢了?再說了,他要做好事為什麼不在國內去做,跑到非洲來當義工,他瘋了才會同意。

所以拍攝完所有計劃中的鏡頭之後,陳星留了一天來檢查。

弄了一個兩小時的粗剪,陳星也坐飛機回了巴黎。

回國內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時間,但現在可不是能休息的時候,陳星的錢包要見底了,所以還是到巴黎來賺點錢再說。

飛機在法國落地,陳星在戴高樂機場見到了很多的亞洲人。

這段時間入目全是黑人,以至於看到這種膚色都讓陳星覺得很感動。

走出機場,接機的是諾貝爾教授。

教授回來法國好些天了,之前在電話裡問了陳星三次什麼時候回來,陳星說了時間和航班以後他就說要來接機。最開始陳星還以為是開玩笑呢,沒想到真來了。

陳星也不和他客氣,半個月的時間大家都在一起生活,關係已經很好了。

他現在的朋友可不止同齡人,很多比他小的,或者年齡比他大很多的人都能聊得上來。陳星和他一起往停車場走,問道:“教授,你找我有什麼事情嗎?為什麼不在電話裡面說呢?”

“見面聊天顯得比較正式嘛,哈哈。”他笑了兩聲,先讓陳星上車,“你現在著急嗎,如果不急的話可以把東西都帶著,我們現在去火車站,我要帶你去一個地方。”

“啊?”

陳星不是很明白他什麼意思。

應該不是工作上和學校裡面的事情吧,諾貝爾教授對他一直很好,但一旦遇到正事的時候也不會賣關子。

現在這樣更像是朋友之間的對話。

要坐火車,那得去哪裡?

“暫時不著急,但我從後天開始,每天都要去給別人拍照片啊。”

諾貝爾教授微笑的表情迅速收斂,甚至皺著眉很嚴厲的說道:“商業攝影?你怎麼又做這個了?商業攝影對你的技術不會有半點提升,你應該多拍一些風景,多走一地方。”

陳星對他說的話大概認同。

但也只是大概。

因為陳星來拍商業攝影不是為了提升技術,而是為了錢啊。

但他也不好意思懟諾貝爾教授,沉默了一會兒才說道:“教授教導的是,以後我一定少拍一點商業攝影,多出去旅遊。”

“恩,出去旅遊是對的,我年輕的時候也喜歡出去旅遊,我在冰島拍攝的一組攝影作品當時一年就賣出去了60萬歐元,到現在每年都還上萬歐元的版權費用,這不比你出賣自己的技術,拍一兩千的寫真賺錢?”

陳星覺得壓力有點大,沉默著點點頭。

教授主要還是覺得恨鐵不成鋼,內心還是很關心陳星的,見氣氛有些冷,他就說道:“你留在非洲拍紀錄片我就很高興,這個紀錄片你做出來了嗎?”

“還沒有。”陳星說,“我昨天粗剪過了,這段時間稍微弄一弄,成品大概有一小時的樣子。”

“恩,你剪輯的水平也很厲害,可以省下來不少錢,還有配音,聽說你要自己配音?”

“他們都說我聲音不錯,所以我想自己試試。”

陳星現在精通三種語言,巴黎地區的法語,美式英語,以及普通話。

這三種都是系統給的專業級完整技能,配音絕對沒問題。

教授點了下頭,想說什麼,但想到陳星也沒什麼錢最後還是放棄了。自己試試也好,至少陳星的法語說得不錯,如果達不到紀錄片配音的效果,他自己出錢也要幫陳星弄好他的首個紀錄片。

他先發動車,對陳星說:

“我們直接去阿爾勒,你的作品很有可能獲獎,但需要你和一些人競爭。這也怪我,如果不讓你和我一起去非洲,你拿一個新人大獎應該沒有懸念。”

別看只是個新人大獎,但阿爾勒攝影節的新人大獎含金量極高,畢竟每年都只選出一位攝影師,這二十年來也只有二十人。

早一點拿到新人獎的,這時候早就名聲在外了。

陳星驚喜的說:“我真有機會?”

“恩,我朋友是組委會的,前段時間他告訴我,你的作品分數在評委,以及觀眾那邊都很高,但由於你本人沒在,就沒人會主動的幫你宣傳作品,現在你的觀眾打分已經快要被其他人超過去了。”

“那我約好的拍攝呢?”

“推了!”諾貝爾教授斬釘截鐵的說。

“這……不好吧?”

“你和他們簽了合同沒有?”

“沒有,只是口頭上確定下來了,我和香奈兒合作很多次了,直接拒絕我覺得不太好。”

他們商量的不止是這一次的日常拍攝,甚至還有之後的秋冬大秀拍攝,陳星作為這幾年裡唯一他們邀請過去的新人攝影師,完成拍攝以後他的商業攝影價格還會漲上一節。

“那你可以讓他們來阿爾勒拍攝嘛。”諾貝爾教授說道,“至少現在看來阿爾勒攝影節新人大獎才是最重要的,你以後或許會拿到很多次攝影節大獎,但新人大獎也只能有這一次,如果錯過了你不遺憾嗎?”

“確實……”

“那就讓他們過來吧,你甚至可以給他們免費拍攝,方便你拿到新人大獎以後的漲價。”

“……”

“有什麼不好意思的?你們華夏人就是這樣,我之前認識一個華夏的攝影師也是,有好的機會也不去抓住,到了現在也只能在亞洲的圈子裡面混,難以出頭。”

“您還認識其他的亞洲攝影師?”

“你說的什麼話?”

諾貝爾教授覺得自己是不是對陳星太仁慈了,導致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釁。他好歹也是國際上知名的攝影師,頂級的紀錄片導演啊,認識一些華夏攝影師難道不正常?

他偶爾還會被邀請到華夏去做演講呢。

於是,這一路上他都在給陳星普及自己以前的經歷,什麼少年成名,家裡人很支援,然後到人中年去做紀錄片導演,又拿了什麼什麼獎項,有什麼國際上都很有名氣的作品和紀錄片都是他拍的。

馬上到車站了,陳星問了一個他一直都很好奇的問題。

“教授,聽說你以前是億萬富翁?”

“這都多少年以前的事情了,我父親的公司被我賣出去以後到是有十來個億,但我自己不善於經營,所以家產也縮水很快,目前還剩下一些都交給基金了。”

諾貝爾教授說的時候語氣很平靜,似乎並沒有覺得這段經歷難以啟齒。

“所以不是拍紀錄片虧的?”

“……”

他扭頭看了陳星很久,嚇得陳星連忙喊道:“看路看路!前面有車!”

“我知道看路,但你不覺得紀錄片是可以流傳下去的一種藝術品嗎?你每年看的電影很多,但你看過多少紀錄片?是不是也只有少數的幾部紀錄片?”

“對。”

“所以,我花點錢拍攝紀錄片,給後代留下一些這個時代的印記,這難道不應該嗎?”

啊?

所以真是拍紀錄片虧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