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旅行從攝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7章 山洞裡的寺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7章 山洞裡的寺廟

仔細回憶,那條路確實也有岔道。

不過陳星是跟著導航一路走過來的,也沒想著岔道會通往哪裡。

不過那邊再好今天也去不了。

和這個老闆聊了會兒,等水燒開以後陳星就拿著面到房間裡面去了。這裡的旅館沒有外面城市裡面那麼現代化,有些裝置沒有,顯得不那麼方便。

這場雨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停下來。

但在二樓的房間推開窗戶,坐在窗前一邊工作一邊看下雨,聽著雨聲,心裡也會覺得安寧不少。

點開郵件,賽斯回訊息了。

“帥氣,這才是我們小攝影大師應該有的樣子,這是找誰幫你拍的呢?你們國內的攝影師?”

“對,還是一個女攝影師,風格很細膩。”

賽斯隔了幾分鐘回覆過來,好像也沒有特別在意是誰給陳星拍的照片,說道:“在法國開的兩場展出效果都不錯,阿博特先生準備立刻到義大利去,你覺得呢?”

“我沒有意見,你知道的,我對這些一竅不通。”

“OK。”

賽斯當然理解陳星這樣的藝術家,對他們來說名氣和錢都不是最重要的,怎麼提升自己的技術,或者展開自己的思維才是他們最想要的。

但陳星要是知道他的想法,肯定要回一句……錢我還是要的。

在法國的時候總以自己是一個外鄉人的身份生活,又是自己一個人生活,錢該花就花一點也不焦慮。但回到國內瞬間就想到房子,買了一個又想住大一點,空氣好一點的,然後就想到錢。

看來和諾貝爾教授這樣真正的大師相比,陳星可能技術到了,心態還沒到吧。

然後還有哈蘇公司發來的詢問。

【請問來自華夏的攝影師陳星先生,你對我們公司的這款相機有什麼意見或者不滿嗎?你可以直接回覆到這個郵箱裡來,我們期待著您的訊息】

別的測試者多多少少也給過他們一些反饋,說什麼外觀需要改進,某個功能需要加強,或者防抖方面不滿意,甚至價格還沒公佈,就有人說價格太貴了的。

就陳星什麼訊息都沒給他們發。

看到郵件以後他也在想,但總覺得這款相機很完美,無論是畫幅,機械感,握持手感,畫質,他都很滿意。

唯一覺得不滿意的或許就是鏡頭的價格了。

但這是陳星的缺點,不是相機的缺點。

“很高興收到你們的訊息,這款相機我已經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期間沒有任何一點的故障或者畫面不流暢的情況出現,拿著他的我創作慾望從不停息,所以對我來說這款相機就是完美的。是的,我沒有任何的意見可以和你們提,如果非要說一點,那可能就是我無法購買到合適的創作鏡頭了,你們知道的,我只是一個新人攝影師而已……”

阿爾勒,下午一點。

山崎金太郎又一次來到展廳。

“拍攝這幅作品的攝影師今天依舊沒來嗎?”

展廳裡面的工作人員搖了搖頭,說道:“陳星先生從我們開展後到現在只來過一次,所以我們是不知道他的行蹤的。如果你非要找到陳星先生,那請你去詢問陳星先生本人,或者是他所簽約的畫廊。”

他當然知道找畫廊能找到陳星在哪裡,但他可不敢在私事上去接觸其他的畫廊。

被畫廊誤會都不重要,但他在乎一些藝術評論家的看法。

以前自己的作品在西方人的群體中還更有知名度,但最近一週的時間專門為陳星而來的人越來越多了,大多數還都是白人,這就讓他覺得很不可思議。

他知道陳星這段時間在開畫廊,但效果居然這麼立竿見影,這真的可能嗎?

“那萬一這位攝影師回來了,請你聯絡我。”他說道。

山崎金太郎只想和陳星交流一下。

其實他自己本身是很喜歡陳星的作品的,那張夜景中的村莊,木樓,燈籠,有一種寧靜美好,讓人感懷又覺得很遙遠的感覺,就像櫻花在一年中只開七天,最終都會凋謝一樣。

意境真是太美了。

但是,他更加堅信自己的作品比陳星的要更好。

他最擅長的其實是黑白題材,這次為了符合幾這次阿爾勒國際攝影節的主題,才把這張家鄉的作品交給了這次攝影節的主辦方,本以為在亞洲新人中自己十拿九穩。

但誰知道忽然蹦出一個陳星來。

而且觀眾還比自己多,他就有點不服氣了,想要和陳星公平的再比一次。

題材隨意,但他要拍黑白的光影。

這才是他最擅長的。

囑咐過守在亞洲新人攝影專區的工作人員以後,山崎金太郎戴好口罩,重新走到陳星的作品前面看著。

現在可不像以前剛開展的那些天了,前來參觀的遊客越來越多,尤其是這些收到訊息的華夏人。知道有同胞在這次攝影節當中有作品,專門租車開到阿爾勒來看照片。

這他都不說什麼了,專門來看自己作品的島國人也有。

但是,你們怎麼都湊到敵人的展區去了啊?

在介紹陳星的那個簡介前面,擠著的百分之三十是島國人,百分之五十的是華夏人,剩下的才是其他國家的人。你們這行為真的是來支援我的嗎?

兩個從最前面退出來的少女在他身邊經過,其中一個人說道:“華夏的滇南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攝影師也長得好帥,今年才20歲呢,不愧是華夏國的攝影師呢!”

山崎金太郎單指推了推墨鏡。

他攔下了這兩個島國遊客,帶著笑容說道:“你好,你們是島國人嗎?請問你們覺得我們國內參展的作品和你們剛才看到的,華夏攝影師的作品相比,哪一幅更好?”

不過由於帶著口罩,笑容沒有表露出去。

兩個出來旅遊的島國女孩略帶警惕,但還是很大方的回答:“當然是我們山崎先生的作品更好,他表現了我們國內京都的春天,讓我有一種懷念故鄉的想法。”

另外一個人補充道:“是啊,故鄉的櫻花都開了呢。”

聽到她們這麼說,山崎終於放心了。

“很開心能聽到你們的意見,其實我就是……啊?”

他剛想表示自己就是山崎金太郎,這次攝影展唯一的一個島國攝影師的時候,就看到這兩個年輕的女孩在意見表上對陳星的作品打了十分,對自己的作品打了八分。

注意到山崎詫異的目光,一個女孩笑著說道:“可是陳星歐尼真的很努力啊,這麼年輕就能拍出這麼好看的照片誒,人又長得好看。”

“沒錯沒錯。”

“可是……你們知道自己的打分會影響到這次的新人獎嗎?”

“新人獎?”有一個人想仔細問問。

如果有新人獎這個東西,那就更應該給歐尼醬了好嗎,她們看了很多亞洲攝影師的作品,要不就是長得一般,要不就是年齡大了,看起來和新人一點關係都沒有。

但她的同伴已經把她拉走了。

雖然說的是日語,但這個人也太奇怪了,正常人會在室內戴墨鏡?

看著離開的兩個女孩,山崎金太郎覺得自己心態有點失衡。

自己到底輸在哪裡?

一邊參賽一邊開個人攝影展真的有用嗎?

那我也不用在現場待著了,也出去開攝影展算了,能吸引一點人算一點人。

反正找不到陳星本人,他趕緊聯絡了自己的畫廊。

他很早就到歐洲來發展了,或許在商業攝影上比不上陳星有名,但商業攝影的受眾只是一些甲方,和喜歡攝影的大眾沒有過大的關聯,在這方面他是領先陳星的。

赫爾克里·阿博特也從主委會這裡知道了山崎金太郎想在和陳星在同一個城市舉行攝影展。以他在阿爾勒的地位知道這樣的訊息並不出奇,畫廊只是他很多產業之中的其中一個。

但他只是笑了笑。

他已經給陳星搭建了一個好的賽道,並且陳星這個優秀的運動員已經在賽道上奔跑起來了,這時候才想著要追趕是不是太晚了一些?

如果他是山崎金太郎的畫廊負責人,只會把這筆錢省下來競爭其他的獎項。

島國的資本啊,還是眼界太低了。

“不用管他們。”阿博特對賽斯說道,然後問起陳星的近況,“他現在怎麼樣了?”

“陳星先生在華夏玩得很開心,寄來照片也有很多,都是華夏古鎮風格。他還說到了十月他會有一個很厲害的作品給我們,但那時候阿爾勒攝影節都已經結束了。”

“一個攝影節結束了還有其他的攝影比賽嘛,比賽是永遠不缺的,我們缺的只有作品。”

阿博特聽到陳星這麼自信,一下就對這個作品期待起來了。

“他有說是什麼題材嗎?”

“沒說。”

“沒說也好,這樣還能有點驚喜。”

阿博特本就是一個很喜歡攝影藝術的人,不然也不會在從那麼多攝影師裡面把陳星這個頗具潛力的人挖掘出來了,這可都是他的眼光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陳星打了幾個噴嚏。

“誰在想我?”

他腦海裡閃過了幾個紅顏知己。

現在是早上八點,他剛走出古鎮,回到了來的那條小路上。

下面的公路偶爾還會有車輛,但這條小路基本就沒什麼人了,知道這些路的人大多都是本地人,而本地人誰還走這種路啊?大多數人都有車,開車走下面的公路多方便。

清晨的小路上到處都是露珠,溫度也適宜,空氣中都帶著泥土的味道。

林蔭裡面的空氣是很好聞的,很多人喜歡把這種地方叫做氧吧,說是能洗肺。這個洗字用得太誇張了,但行走在這裡真的能讓人覺得很舒服。

竹子旁邊還有小竹子冒頭。

這種竹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吃,但好像四季都有生長。

陳星不認識竹子,但認識蘑孤,沿著路走就摘到了很多能吃的蘑孤,有些蘑孤的顏色看著很深,但實際上一點毒素都沒有,做湯或者燉雞都會很香。

江南這邊好像不怎麼喜歡吃野山菌,如果換一滇南的村子到這邊來,估計這種路邊的野山菌都沒有陳星的份,全都被他們摘走了。

走路枯燥,但一邊走一邊摘蘑孤,不知不覺陳星就看到了一個村子。

這個村子面積很小,估計只有之前那個古鎮的一半。

但放到其他地方或許也能算一個大村。

房子的風格還是徽派建築的風格,但你只能在他們的建築上認出這風格,仔細看,卻是一點古味都沒有。什麼封火牆,馬頭牆等等表現徽派建築的東西一概沒有。

只有白牆黛瓦,在質樸中透著清秀。

住在這裡的人們看起來比外面古鎮的人辛苦一點,小孩子穿得髒兮兮的,有陳星在其他城市農村看到的樣子了。

有些坐在房子前面乘涼的老人好奇的看著陳星從街道上走過。

她們也不是沒有見過遊客,偶爾還是能見到一兩個,而且還都和陳星一樣拿著看著就很貴的相機,一來就對他們問東問西的,也不知道他們到底做什麼工作。

陳星先是穿過這個村子,朝著周圍看了看。

廟在哪兒呢?

不得已,陳星又回頭找了兩個對坐著下棋的老頭,問道:“老伯,這邊是不是有個廟?”

老伯用很難辨認的方言對陳星指了方向,陳星好好確認了幾次才算聽明白。

繼續往前走,看到右邊有個上山的石梯子再往上走就行了。

這個村子裡面的人多大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七八月份是農閒的時候,莊稼地裡面沒有太多要做的事情,所以稍微年輕一點的也都出去賺錢去了。

也不用走太遠,帶著東西到周圍交通好一點的古鎮擺攤就可以。

陳星找到石梯子往上走,過了幾分鐘就看到了一個很特別的寺廟。

這個寺廟陳星甚至沒有看到名字,他就在石頭縫裡面,或者說主體都在一個山洞裡面。沿路的地方用很粗的柱子頂住上面的石頭作為支撐,防止坍塌。

這個山洞有十幾米長,用木板分出了各個大殿。

線香的味道很濃。

和尚大概有五個,此刻都在最大的一塊區域裡面唸經,合在一起的聲音還挺好聽。

本著尊重宗教的原因,陳星沒有拍他們的唸經的畫面,而是在外面停住腳步,看著這塊山洞裡面的凋塑,殿堂佈置等等。

這山洞高也挺高,除了兩邊看著像住人的小隔間以外,最矮的地方都有兩米多,一般人站直了走進去也不會撞到牆,頂多會覺得壓抑,稍微低著頭。

中原的寺廟沒有進去要脫鞋的規矩,陳星便走進去仔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