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旅行從攝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8章 地區之耳外的科研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18章 地區之耳外的科研站

拍大風景無論怎麼構圖,說到底也只有兩種方式。

大地佔三分之一,天空大面積留白。

這是在天空細節很多的情況下才會去考慮的選擇。

比如白雲很多,夕陽下映照的晚霞很漂亮,捨不得剪出去哪怕一分,所以可以這樣留白天空。但天空沒什麼細節,萬里無雲,這就不要去這樣拍了。

在大晴天的環境,大地可以佔據畫面的三分之二。

今天天上的雲彩不多,晚霞時間也沒到,陳星就在自己選好的構圖點先拍了一張看效果,用矗立在大地上的殘破黃土牆壁來引導視覺。

但看過效果以後,陳星依舊是覺得暖色調的夕陽才是和這片土地最搭配的。

“讓哥,我們今晚能在這邊住嗎?我覺得這裡的夕陽應該會很漂亮。”

“可以,附近有個科考站,那邊常年有人駐守的,我們也經常過去住,但不是免費的。而且最遲明天中午的樣子我們也得回羌縣。”

這裡的門票不能讓陳星一直參觀。

這個地方雖然還是由巴州的旅遊局負責維護,但說實話他們在這裡的話語權也不大。每年來這裡最多的就是各省的科考隊——其實就是歷史系或者考古系的老師帶隊過來參觀。

這種參觀旅遊局管不了。

但遊客從他們這裡購買的門票只能在這裡逗留兩天,這或許也考慮到了有些遊客可能會在這裡欣賞樓蘭的落日。

西域大漠的落日從古至今可一直都是文人詩裡的常客。

陳星也有拍攝一張夕陽作品的想法。

他很愛拍攝這種題材,在華夏的各個地方。

主要還是太搭配了。

在國外你拍攝一張夕陽可能覺得平平無奇,但在華夏任何一個古建築,或者西域的環境下拍攝一張夕陽作品,那種感覺都是特別美的。

找到了拍攝的地點,陳星就跟著他們一起到車上準備吃點東西。

對陸家讓他們而言,要在這個荒蕪並且沒什麼訊號的地方度過幾個小時是比較難熬的,但對陳星來說恰好合適。下午的這幾個小時他可以多在樓蘭古城的環境中走一走。

陳星腦海裡面是有畫面的,雖然周圍的建築都倒塌得看不出原來的樣子了。但陳星卻隱約能看到黃土拍在磚牆上修建起來的房子,城牆,以及建築上被風沙吹動的黃色小旗子。

電影中龍門客棧的風景在這裡依稀可見。

這是一種似沙漠,又不是沙漠,無綠植,滿地荒蕪,但又莫名很有俠氣的感覺。

外面的兩個兵哥很好說話,和陸家兩兄弟也很熟悉,陳星和陸家讓在樓蘭遺蹟裡面閒逛的時候,他們三人拿出一副撲克牌玩了起來,也不玩錢,就打發打發無聊的時間。

畢竟兩個兵哥沒有手機,就算有也沒有訊號。

“這人是誰啊?我們好久沒看到有遊客進來了。”

“一個攝影師,挺有名氣的,算是一個網紅吧,對二,要嗎?”

“不要,攝影師就難怪了,樓蘭這麼多年了還沒什麼好的照片呢,來個攝影師拍幾張風景照也不錯。”

“對,在網上一搜全是拍人的,背景都是P上去的,也太假了。”

陸豐心道現在的稽核這麼嚴格,一個攝影師帶著模特過來就為了給模特拍幾張照片,那能稽核透過就有鬼了。巴州旅遊文化局是絕對不會放這種遊客進來的。

“人很不錯啊,真是網紅嗎?”一個兵哥問道。

剛才陳星回來和他們一起吃了點東西,中間也交流了幾句,他倒是覺得陳星人很不錯,說話也和氣,長得也帥。

“主要是覺得他厲害,是不是網紅倒是無所謂。”

話題很快從攝影跳到了現代的網紅。

幾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西疆的夕陽來的要比內地晚一點,但當陳星看到太陽光芒漸漸收斂,變得可以目視的時候,陳星就覺得自己的等待是有價值的。

系統在這兩年多次加強陳星的攝影實力,在拍攝《佛光》的時候更是加強了廣角鏡頭的掌控能力,這讓他在拍攝風景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

佛光展出以後,很多人都在問陳星怎麼才能拍好落日的風景。

華夏人都喜歡拍夕陽。

為啥呢?

很簡單。

日出,日落的時候會有變化非常快的色溫。色溫高的時候,可以表現出悲涼或者高冷的感覺,而色溫低的時候,可以給人溫暖的感覺。

如果天上再有雲,那種旖旎的美感啊,實在是溢於言表。

陳星也曾在動態裡回答過網友的這個問題,他的回覆是:“當天空好看的時候,那就注意地面。”

一張好的夕陽作品,他拍攝的絕對不僅是夕陽這一個景色,大地給視覺構建起來的感覺也不容忽視。出色的地面環境會給天空一個很好的襯托。

這就是為什麼在很多網紅城市,會有人高價出手構圖點的原因。

夕陽來臨的時候陳星拍了幾張,陸家讓也覺得陳星這個位置找的好,用手機拍了一張照片後說道:“那我們走吧?這裡到科考站還有一會兒時間呢,這邊到了晚上會很冷。”

“能再等一下嗎?”

“大概多久?”陸家讓問道。

“兩個小時吧。”陳星判斷著天色說道。

之前講過,日出,日落的時候色溫低,畫面暖,很適合拍攝地面主體是黃色的東西,比如金黃色的樹葉,或者樓蘭這邊漫天黃沙的感覺。

但日落之後的一段時間也很美。

攝影師裡面通常會把這段時間叫做藍調時間,這段時間用來拍攝風景,會有一種淒涼,落寞的感覺。

陸家讓猶豫了一下,問道:“能不能算了?因為這裡到了晚上確實很危險,有狼的。而且晚上天黑了即使是我們在這裡也容易迷路,因為路上沒有什麼參照,開車的人稍微猶豫一下,開錯了一百來米,我們都得在車裡住一晚。”

如果只是狼,陳星還真不怕。

但他也要考慮人家的感受啊,所以陳星只能搖頭說道:“也不是很急,那我們就回去吧,那輛軍車和我們一起去嗎?”

“他們早就回去了。”

他們也只是開車過來帶路的,不讓他們闖到軍事禁區裡面去,在確認陳星他們今天下午不回羌縣以後他們就走了,等明天陳星他們回去的時候會再過來。

上車以後,大家系上安全帶,陸豐問道:“怎麼樣,拍到好照片沒有?”

陸家讓笑著說道:“拍到了拍到了,一會兒就讓你開開眼界。”

他雖然是用手機的,但也受到了陳星的一些指點。

手機開啟專業模式也是可以調很多資料的,而且在畫素方面也不用太擔心,手機內建的攝影演算法不但會提升照片的畫質,甚至會修復一些本來看不清楚的東西。

比如拿著手機去拍月亮,倍數拉滿。

你甚至會在手機拍出來的月亮照片上看到隕石坑。

這合理嗎?

手機可達不到這種效果,實際上這就是手機攝影的自動最佳化,在檢測到你拍攝的是月亮的時候,自動進行的一些調整。

這輛越野車點著大燈,一路上也沒一條路,就在這樣鋪了一層黃沙的地面上飛馳,偶爾還拐兩個彎。

“你們是怎麼認路的?”陳星問道。

路上沒有車開過的痕跡,這種地方只要一天不走車,今天落下的痕跡就會在第二天被新吹過來的沙子給埋起來,根本不能透過輪胎印來判斷路線。

“記住點位啊。”陸豐說。“比如大概開了多久有一塊石頭,車燈照到什麼東西的時候表示你應該轉彎了。剛才你有沒有看到我們前面有一道閃光?”

“好像是有?”

“恩,那就是一塊立起來的路牌。”

這裡常年也沒幾個人來,而且在大漠沙漠中修建一條路,需要的不單單是修路的成本還有大量維護用的成本,所以在這裡修路很不現實。

但路牌一路都有,為的就是給人指引方向。

如果來的路不是要經過軍事管制區域,那麼一路也有這樣的路標,可以從羌縣直通樓蘭遺蹟。

開了半小時,天還沒完全黑下去呢,陳星就看到了一個規模比較大的藍色篷子。

這是科考站嗎?感覺很簡陋。

就像工地當中修起來的臨時房子似的。

這個房子只有一層,但有兩條邊,六七個房間,中間靠近建築的位置有一個按壓式的水井。說實話這種水井除了一些水資源到現在也很困難的大山,內地也只有在書本上以及電影上去看見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陸家讓下車後喊道:“老王,出來接客啦!”

一個穿著黃藍色相間衝鋒衣,臉色枯黃鬍子拉擦,帶著厚底眼鏡的人從一間房子裡面走出來。手上拿著一個裝菜的大碗,裡面是滿滿的米飯和一層菜。

右手還拿著快子,出來以後咀嚼了幾下把飯咽下去,才說道:“怎麼了?送新人來了?”

“你們這裡哪有新人啊,等真來了你告訴我,我免費接送。”

中年嘿嘿笑了一下,說道:“那你等著,早晚會來的。”

陸家讓介紹了一下陳星,聽到陳星是攝影師的時候這個中年人更是眼睛都閃了一下,說道:“哎呀,我們團隊正好缺一個攝影師,小夥子我看你很有潛力啊,要不要加入我們科考隊啊?”

陸家讓咳嗽兩句,提醒道:“就算你們這裡再偏僻也得看看新聞吧,人家前段時間可是上了熱搜前十的。”

就是陳星拿獎的那幾天,國內攝影師的討論瀰漫到圈外引起來的討論。

網際網路是沒有記憶的,雖然當時熱度很高,但沒過幾天普通網友就把陳星給忘掉了,只有那些對攝影比較關注的人還記得發生過這件事。

以及陸家讓這樣,專門搜尋過陳星的人。

“什麼新聞?”中年人很納悶。

這時候陸豐肚子響了一下,他嘖了一聲說道:“別聊了,我們用一下你們的廚房做點東西吃。”

“對對對。”陸家讓說,“再住你們兩個房間,明天就走。”

陸豐自己就進廚房了,這裡調料很齊全,他準備煮三碗面。

拿著碗的中年人這才招呼剩下兩人進來。

“來,進來坐,外面風大。”

房間裡面有燈,但沒聽到電機的聲音,看電燈的樣子應該也不是用的電瓶。難道這些燈是透過電線來的電嗎?這麼偏僻的地方也通電?

這房裡還有兩個人,也在吃東西,一個年齡和那個老王差不多,另外一個就要年輕一點了,大概二十五左右。

“你們先隨便坐啊,我吃點東西,餓死我了。”

這三個人吃飯都用的大碗,看他們的臉就知道這三人是長期在戶外跑的人。陳星從藏地回來的那段時間也這樣,但後來慢慢又養好了。

陸家讓也認識他們,打了個招呼,把陳星和他們簡單介紹了一下。

這三個人應該是搞礦產探索的,老王和另外一個人的聊天夾雜了很多專業的名詞和他們當地地區編號,年輕一點的那個人不時看看陳星,等陳星看過去的時候他就笑。

感覺性格應該很老實。

但不老實也在這裡待不住了,在訊號低,不能上網的地方,有多少年輕人呆得住啊。

然後他就問道:“你是網上的那個陳星?”

“應該是我?”

這話問的,你加兩個關鍵詞也好,比如那個嗶站阿婆主陳星,或者攝影師,旅行家什麼的,畢竟陳星這個名字在華夏還是比較大眾化的。

“那就是你了,我聽過你的聲音。”他笑了一下說。

“我看過你一些影片,拍得很好啊,說的也好,真沒想到能在這裡遇到你。”

他都覺得自己被流放了,別人的研究生日子輕鬆又愉快,為什麼他就得在這人跡罕至的地方跟著老師幹苦力活?要不是看在畢業證的面子上他早尥蹶子不幹了。

但就是在這個一年都見不到幾個新面孔的地方,他還碰到了一個自己看過影片的阿婆主。

緣分啊這是。

陳星點點頭:“你好。”

“能和你請教一下怎麼拍照嗎?我相機買了幾年了,雖然到哪裡都帶著,但一直沒什麼機會用,拍得也差。”

老王停下和同事聊天,打了個飽嗝說道:“你還有精神去研究怎麼拍照?年輕人精神真是好啊,一會兒你再是去稽核一下今天我們的計算有沒有差漏,別打擾客人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