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美洲再造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6章 避敵鋒芒,多打奇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6章 避敵鋒芒,多打奇襲

周鳴岐提出意見:“只是在攻城以前,我們還須保證挫敗敵軍。”

野戰的確會是扶桑內戰最大的難題——劉國軒在先王西徵之戰中多次打敗清兵,可見其用兵能力;再加上金門五鎮皆為鄭家正規軍,武備再鬆弛,底子也還是在的。

如今前鋒鎮出師灣東,後勁鎮北攻湄鑿,左、中、右三鎮大約也會在冬季原地操練,再怎麼樣,鄭克殷也不可以低估金門軍的素質。

“所以在戰略層面上,我目前的想法是能不野戰就不野戰,避敵鋒芒,多打奇襲,使劉國軒老賊之才能無從施展。”鄭克殷說道。

既然兩位將軍已經到位,這場會議又是沒有旁人的密謀,鄭克殷便大膽地告知二人自己的計劃——

殖民司軍,或者說南軍,屆時將號稱萬人,兵分二路北上討賊,其中灣東稱五千,灣西稱五千,兩路並進,一路殺向金門,一路殺向橡陽!

如此安排,自然是要讓劉國軒分兵灣東,減少正面戰場的兵力。

但實際上南軍東路只會是佯攻——屆時殖民司會徵召二千未經操練的新兵列於灣東,只壯聲勢而不投入戰鬥,只要吸引到北軍分兵便是勝利。

至於真正重點的西路戰場,鄭克殷也同樣不打算與劉國軒展開正戰,而是只留少量兵力層層設防,在每一條河流的南畔埋下火藥,待北軍渡河登岸,便引燃以爆,使敵軍主力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與此同時,南軍主力最好是趁北軍主力在平原上南進的時機發動繞後偷襲,直奔金門城池,目前鄭克殷也僅是有此規劃,未知是否可行,還需要找一些藍米道士部尤其是青丘五社的番民來提供嚮導才行。

若是可行,南軍便穿越山林,至平地乃止,只要繞過北軍主力,便是勝利。

在此之後,南軍便殺向金門,爭取透過這次奇襲令金門守軍大驚,只要火炮轟開城牆缺口便強攻殺入,鄭克殷將會承諾先登封侯,以期殺出勇夫,在城樓斬下劉字軍旗,插上“殷”字旗,並全城宣告鄭克殷已奪得此城!

馮氏兄弟與王上鄭克塽必大受震動,屆時南軍全軍殺入,不要有任何猶豫,並聲稱奉詔討奸,進城是為了助大王剷除奸黨,爭取在劉國軒主力反應不及之際將鄭克塽奪入手中並拿到馮錫範的人頭。

這樣一來,無論劉國軒那頭還有多少戰鬥力,鄭克殷大可以讓鄭克塽命劉國軒交出兵權,不從便是叛逆,劉國軒將會徹底失去合法性,無論還打不打,都將敗局已定。

計劃很完美,但鄭克殷知道如此重大的戰爭,絕不能按照最樂觀的走向去規劃自己的戰略戰術,而是必須做好“最壞打算”。

他因而問道:“在你們看來,這樣的佈置是否存在什麼問題?”

周鳴岐搖了搖頭,臉上帶著點興奮,“此計甚好,那馮、劉奸賊必被我軍所擒!”

沈誠則冷靜地輕輕擺手,稍稍平復了周鳴岐的激動,“如此部署,乍一看來,的確比發起正戰要高明不少。

“但司長既是要在平原戰場上火炸敵軍,只怕無法將劉國軒主力吸引到足夠偏南之地,在我軍出青丘山進入金門尹的平原之後,劉國軒凡勢(可能)就能夠立即回援。”

鄭克殷頷首認同。這兩計的確不可同用,否則便是自相矛盾——襲取金門,需要劉國軒親率主力百里直下;而在每條河邊設火藥線來禦敵,只會大大拖慢敵軍南進的步伐,使其難離金門太遠。

他思忖半刻,道:“那我們若是在平原戰場上不設防,只待劉國軒主力長驅直入,兵臨圭谷城下,這時再出青丘、襲金門,安怎?”

沈誠稍加思索,而周鳴岐再度率先發言:“這會不會有點賭博?”

沈誠應道:“未敗,圭谷乃是我司大本營,許多士卒的親族都在圭谷,直接放敵軍兵臨城下,只恐人心不安,於士氣不利。

“不過我大概明白司長的意思了,司長想要做到的,乃是兩點:

“一,避敵鋒芒,不與劉國軒的主力軍正面交戰;

“二,襲取金門,迅速轟破城牆,加以強攻。

“要做到這兩點,暗渡青丘,的確是最好之法。只是尚餘許多細節需要探討。

“現在距離開戰仍有些時日,或許我們還可以收集更多情報,再對此戰略做出調整。”

第一次戰略會議雖然沒有達成正式的作戰計劃,但也總算是奠定了基礎思路。

沈誠也特別說道,既是有此安排,那麼操練之時最好對士卒們加練穿行山林的能力,確保軍隊有足夠的機動性。否則被林木阻塞前路,果真等到劉國軒已經殺至圭谷,而奇兵都仍未走出青丘山,將使戰局大為不利。

戰術的確是需要兵員素質去支撐的,鄭克殷便也同意給士兵們增加穿行山林的拉練。

回到鄭府,鄭克殷取出地圖加以端詳,又增添了許多想法,但還不足夠做出最終決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畢竟誠如沈誠所言,現在離開戰尚有時日,他們還有時間做些研究。

兩名將軍馬上會前往軍營展開練兵,而張萬祺已在圭谷、合儒兩地張羅國債的兜售,果然已經籌集到了不少資金,預期籌得的資金還將達到現在的四到五倍。

有足夠的銅錢、銀鈿,鄭克殷便能夠購買更多的武器或原料,進一步鞏固實力反超金門之後己方在資源上的優勢。

他不知道馮、劉一派在當前有怎樣的判斷,他們會認為雙方仍處於均勢嗎,還是因“南風勁、漢蠻兵”而愈發恐懼?

腦中有許許多多揮之不去的不確定性,鄭克殷便也決定先讓腦子換個想法,放鬆放鬆——

他取出紙墨,提筆之時,盯著紙張半日,決定將其轉個九十度,使其橫窄、縱寬,不覺露出微笑。

他要做的,便是要遵守諾言,給小堂妹鄭秉詩寫信,講講他所開創的烈儒教神話;而為了避免被截,使馮、劉奸黨發現他與鄭秉詩暗通款曲,便也用鄭秉詩所說的方法,使用英吉利文來書寫。

既然穿越以前的鄭克殷在美國當了多年研究人員,用英文來寫基於加利福尼亞原住民的神話便相當流暢,很快就連換幾頁,一氣呵成。

最終落款之時,鄭克殷想了想,寫了個John Smith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