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美洲再造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79章 金門的擴張計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9章 金門的擴張計劃

農曆四月初,金門城延平王宮正殿,鄭克塽撫著桌上的地圖閱覽著。

這座正殿既不宏大壯觀,亦不金碧輝煌,對於郡王而言可以說正合適,但馮、劉等人一直都有意擴建,但鄭克塽否決過後,這黨人便未再啟奏,似乎對這方面並不太過在乎。

在馮、劉等人真正關心的議題上,鄭克塽知道自己的反對是沒有用的,比如將楊朝棟家滿門抄斬,比如為了給漢民授田將番人耶藍、巫犁、掃宋三社逐出金門尹的管轄地界,又或是增設鎮南監察使一職,都是馮、劉二人反對了他的反對所強行執行的。

前些天,馮、劉等人又一次妄顧大王意見,召回鎮南監察使馮錫韓,任蔡添為新任監察使,日前已走馬上任。

從圭谷回來之後,鄭克塽早就料到馮、劉一派有意撤換監察使人選,他便早早提出要任用林佚,一名他認為機敏、忠誠、可用的好文官。

然而馮錫範在朝堂之上直截地提出反對,認為林佚不過只會寫得一手好文章,軍政大事又有何能力得以參與?!

最終林佚不得成行,君臣二人也只得在宮中借酒銷愁,有王宮內侍將此事傳出,更讓馮、劉一派當作是王上無力理政的新證據。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這一回,劉國軒又一次在朝會時上書啟奏,鄭克塽知道自己也根本沒法提出反對,只不過是想多靠自己身為大王的那點僅存的法理與權威瞭解多些細節罷了。

五軍戎政劉國軒提出的是,神州東渡已有九年,明人在扶桑之地已經穩穩紮根,倉廩已足,卻君威不揚,番人逍遙在外,自絕王化。

已年愈六十的老將劉國軒進一步闡述道:

“以明人兵甲之利,只需譴一營兵馬,便可徵服生番,此既可拓王土,亦可揚國威。

“何況吾君民東渡九年,承平日久,五軍專於屯墾,而武備鬆弛。

“孟曰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如若五軍將士之刀鋒不再有任何磨礪,只恐不能上馬,不能提槍,不能禦敵於外,不能鎮賊於內,國恆亡!”

鄭克塽聽這軍功卓絕、經驗豐富的老爺子一番慷慨陳詞,微笑回道,“劉元帥在這些年的承平裡,也是讀了不少書,一出口便是孔孟聖言,能文能武,令人敬佩。

“只是孤想瞭解,大元帥將徵番目標定為煙濤灣以東的潮青部生番,跨海而擊,這是出於何等考慮?”

儘管馮、劉一派有意限制外部訊息傳至王宮,但鄭克塽多多少少還是能透過身邊的可信之人曉得一點新近之事,譬如殖民司司長鄭克殷先是在合儒州闢立新坊開天坊,而後以為兄報仇為名對青丘山上的生番發動征服行動。

馮、劉一派便是趁這一時機撤換鎮南監察使,鄭克塽並非不明白他們的心思,那便是讓鄭克殷無法親自接招;而此時劉國軒進一步啟奏東征海灣彼岸的生番,也必有其利益考量。

塔讀@

大概是金門尹與圭谷州轄界不清,而馮、劉一派向來忌憚鄭克臧所執掌的殖民司,不敢肆意南擴;但金門三面環海,若不透過陸地擴張,便只能跨海,去東邊或者北邊,攻打澳龍人或苗蠖人。

劉國軒的回覆則選擇了另一個陳述的角度,邊闡述,邊揮起手來。

“回陛下,輿圖可見,金門城東,乃是扶桑第一大港燮蓮渡;燮漣渡面向煙濤灣,而燮蓮渡東北不遠處,則是微茫灣與煙濤灣之間的二島寶藏島與神草島;

“燮蓮渡直東、二島東南,則是一座臨陸的荒野大島,番人則居於陸上,僅偶爾登島獵物。因島上長有白楊樹,我們明人稱之為白楊島

“此等目標當中最遠的白楊島,離我們金門城也僅有三十裡。

“而我們往日在中原故土血戰韃子,據守廈、金二島,遊弋於浙、閩、粵等地,隨時上陸攻襲,隨時上船轉戰,神鬼莫測,令韃子兵無法捉摸!

“此等作戰方式向來是我們鄭家軍之強項,灣東之地既是離金門如此之近,而我們所擁有的海帆仍有如此之多,不用我們最鋒利的牙齒啃齧近在嘴邊的肥肉,豈非暴殄天物?”

不愧是在先王西徵滿清時斬下多次大捷的悍將,劉國軒從軍事謀略的角度做出這番闡述,連鄭克塽都不得不承認自己被這位五軍戎政所說服。

“好,既是劉元帥對如何攻打番人已經有如此詳盡之規劃,那麼孤便無有問題,這次征戰,便全賴大元帥為我拿下輝煌的勝利。”

說罷,鄭克塽正式同意了五軍戎政、大元帥、武平侯劉國軒的啟奏,將目前專於屯墾的前鋒鎮兵馬調撥給他,令他拿下白楊島及灣東陸上領土,征服番人!

塔讀@

兵官馮錫圭,則須加以配合。

劉國軒則當堂下跪,接過符節,大聲宣誓:“臣必為王上拿下豪勝!”

退朝之時,鄭克塽可以看得出來滿朝文武都面露喜色,由此可見馮、劉一派對此次征戰信心滿滿,並認為是有利於擴大他們利益與實力之舉——

鄭克塽根本不指望自己作為延平王能在這場征戰中取得什麼好處,劉國軒再立戰功,威名便都是這位大元帥的,他自己只會被馮、劉等人拿得更死。

他的出路,不在朝中,而在宮內。

儘管馮錫範將大部分內侍也都換成其黨羽,但久居宮中的鄭克塽仍能辨忠奸,並且要忠於自己的人保持耐心與隱忍,切勿暴露他們對馮、劉一派的不滿,甚至要主動與馮錫範的人搞好關系。

這樣一來,王宮便不至於成為一座大型牢籠,無論人員還是訊息都能低調地出入,馮錫範並未在這方面管得太嚴。

只是鄭克塽還是未能確定要與阿兄鄭克殷如何溝通,又透過什麼渠道去溝通,向來耐心充足的他也不會在急躁之中犯下錯誤,而是會等待良機。

回到宮中的庭院,鄭克塽便能見到馮王后、幾名後宮妃嬪與一眾宮女,接受過她們頓身行禮喊過“大王”之後,也沒有停留,而是徑直回到書房,又命內侍喚來洪磊、林佚二人。

這兩人是純粹的文人,儘管馮錫範等人知道洪、林與王上親近,但也不怎麼在乎——御書房常常會傳出一些詩句,新添一些書畫作品,馮錫範看了,便知王上只是愛與洪、林等人吟詩作對、滿足雅興罷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塔讀@

這也確實是洪、林等人的能力,出口即能成篇,尤其是林佚對鄭氏王朝的故事如數家珍,能以一手好文采將往事描述得栩栩如生,鄭克塽甚至會命其寫下讚美馮、劉等人的詩篇,從而進一步減少馮、劉一派的防備。

至於洪磊,鄭克塽知道此人還有一個隱秘身份,那便是洪門香主——神州東渡之後,明面上洪門不復存在,但仍然會在地下活動,廣納有志之士,傳授武功與再造中華之理想。

這樣一來,洪門便成為暗中聯絡金門與圭谷等地的好渠道,這也是鄭克塽要拉攏洪磊為己所用的重要原因。儘管洪磊聲稱,要他完全避開馮、劉一派的注意去與圭谷聯絡仍是難事。

不出多時,洪磊、林佚二人便來到御書房,鄭克塽親自迎接並請二人坐在堂內側旁。

既是鄭克塽的心腹,二人與王上私會也已是常事,便也都不拘於小節,而是能夠暢所欲言。

“陛下,今日你召我二人前來,大概是為了議論五軍戎政劉大元帥上奏的東征番人一事?”洪磊直言道。

“沒錯,”鄭克塽說道,“我們已經多年未動刀兵,雖如此,番人羸弱,必不能擋,劉國軒老賊必能再添一功,名義上為我延平王開闢新地,逐走番民,實際上卻是為他們一派開疆拓土。

“屆時被俘之番民淪為奴隸,馮、劉一方之人必得大頭,他們看在我的面子上分我一點,我也只能得到少許。

“而新闢之地,移遷漢民開闢,設立新的坊、裡,也只能平添他們的勢力。

“這種情況下,孤該怎麼做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