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科技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二章 炒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二章 炒茶

第十二章炒茶

第二日一大早,長孫澹就被雞叫聲吵醒了,看了一下矇矇亮的天空,農夫們卻是早早的就準備下地幹活了。

睡不著的長孫澹將毯子收起,呼吸了一下,就準備開始每日的長跑,這是這個時代可以進行的為數不多的幾項訓練。

這幾日麥子基本已經收割完畢,此地的農夫們主要的農活就是插秧,長孫澹跑到農田的時候天確是已經大亮了。

此時早有農夫下了田,從育好的秧田裡將準備插的秧苗先拔起,長孫澹打算體驗一下這種感覺,和農夫們打了聲招呼就蹲在田坎上,躬著身子拔秧苗,可是一連拔了三根卻是都斷了,這讓旁邊光腳站在田裡的農夫眼裡充滿了怒火。

長孫澹逃也似的離開了秧田。

回到了宿營地,眾人都已起床,早有人前往打探前方的泥石流地獄可否行的車馬。

太陽剛從山頂漏出頭,露水閃著晶瑩的光芒。

長孫澹卻是依舊記得昨日的約定,帶著吳江東和張忠就去了昨日的農戶家拜訪。

農夫夫婦早已翹首以盼,看見了長孫澹三人,一顆心總算是落了下來。

將二人迎進屋子內,老農有些憨厚的笑著,不知怎麼說,就沉默著。長孫澹打量著家裡的一切,被煙燻黑的屋子早已看不出泥土原本的黃色來,火塘裡始終升著火,這是每一家都必須要做的,也許我們看慣了火摺子等引火物質,可是即使是用紙做的火摺子卻也不是普通農家能使用得起的,於是農戶們就用自己的方法來儲存火種。

老農用松針引燃了火,將灶臺的火升了起來。

此時,婦人已將昨日摘下的茶葉送了過來。

長孫澹是不知道怎麼炒茶的,可是聽名字就能猜的八九不離十,這炒嘛,不過就是在鍋中不斷翻炒就是了。

經驗主義害死人啊!長孫澹在心裡腹誹著。

這炒茶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第一鍋,火有些大,長孫澹的手被燙了好幾下,決定用筷子來翻炒,結果炒出來的是烏漆麻黑的粉末,一股焦味直入腦際。

第二次吸取了第一次的經驗,火小了些,廢了大約半個時辰,一鍋終於好了,炒出來的茶葉變得扁平,泡出來的水卻是淡而無味,只好再來。

第三次又炒作失敗,長孫澹都快要放棄了。

可是,他知道,這次真的不能再放棄了。人都是有惰性的,當我們把放棄培養成為了習慣,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當放棄成為習慣,我們不論做什麼,第一個年頭就是我放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長孫澹挺了下來,仔細的回憶那些彷彿夢一般的記憶,茶是什麼味道的?是什麼樣子的?碧螺春好像是一個團,可是怎樣才能讓茶葉團成一團了?

這一次,長孫澹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利用前世記憶的方法,隨意的想象,想到了就試一次,錯了再來,反正有的是時間。我們總是需要試過才知道不可以的,不是嗎?

吃過了張忠借老農家的鍋做的飯。做飯的時候,長孫澹覺得有些淡的飯食,可是老農卻一個勁的說鹽多了,多了,甚至將撒出的幾粒鹽用手指頭蘸著口水吃了下去,長孫澹的眼圈有些紅,不管怎麼樣,總得為了這些付出與收穫嚴重不成比例的農民們做些什麼。

吃過飯,長孫澹的興致又來了,這次沒有偷懶,殺了青,等到茶葉噼噼啪啪作響的時候裝了起來,準備用母親曬醃菜的手法揉制。

這次,長孫澹聰明了,將茶葉分成了好幾份,揉制的程度不同,然後在炒幹,甚至有幾份還端到太陽底下曬乾。

好歹這次又幾份茶葉的味道澀中回甘,讓長孫澹的感覺又回來了。

一連幾天,四人就在這裡耗著,完善著綠茶的制作方法。道路早已通了,這幾天的大太陽已將泥石流的表面曬乾,人牽著馬走在皸裂的黃土上勉強也趟的過去,是以滯留的行客們早已離去,只在宿營的河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灰燼隊和遍地黃白之物,一場雨過後一切都會恢復原樣,不留下任何的痕跡。一場雨滯留下了這批人,這批人在這裡留下了交點,然後又各自離去,另一場雨會將剩下的痕跡擦除的乾乾淨淨。

黃衫女子武順臨去前,來向長孫澹道別。那天正是長孫澹開始炒茶的第一天,長孫澹忙著思索這茶葉的炒法,對於武順的道別顯得有些不耐煩。

武順看看滿院子的茶葉,只是對著長孫澹輕輕說了一句:“世兄前往利州時,可往都督府一趟,小妹先告辭了!”

忙於炒茶的長孫澹沒有注意到稱呼的變化和話裡透露的訊息,一心撲在了炒茶上。

五天過去了,炒出來的茶葉已經很接近長孫澹的記憶了。長孫澹倒也不是完美主義的追求者,他的人生信條就是差不多就好,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挖坑的,至於誰來填這個坑呢?請問這和長孫澹有什麼關係嗎?

長孫澹不知道的是,茶葉的分類出了發酵程度而外,具體到綠茶還會根據茶葉的採摘時期分為春茶、夏茶和秋茶。此時已是初夏時分,茶葉的品質沒有清明前後春茶來的貴,可卻也是一種能夠改變當時茶葉市場的劃時代的產品。當然茶葉的分類還有產地和形狀的等等的分類,這些倒也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

長孫澹可以自豪了,我們很多時候去評判某種東西或事物不是我們親手嘗試過,而只是一廂情願的認為那有什麼難的。我們經常會說某些人事後諸葛亮、事前豬一樣,這也只是我們的臆測而已,當我們自己去嘗試的時候,才會發現原來我連豬都不如。

這正像我們評價趙括的紙上談兵一樣,我們連紙上都談不好的,如果給趙括以成長的機會和實踐,他不一定會成為戰神一般的存在,但稱雄一時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很多時候,被矇蔽的不是我們的眼睛,而是我們的心,我們自己矇蔽了自己能夠去往更遠處的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