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科技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八章 鹽和豆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八章 鹽和豆腐

第十八章鹽和豆腐

“哥哥,這你要的東西我可是全部給你弄齊了啊,你可別在關鍵時刻給哥們掉鏈子啊。”在下人們怪異的目光中,張少康勾著長孫澹的肩膀,完全不像平時的樣子。

“關鍵時刻我一直都很給力的好不?”這些現代詞語,張少康卻是免疫了,也基本能搞清楚什麼意思。

兩人就站在新搭建的棚子門前,看著下人門一麻袋一麻袋的將大豆扛了進去,有一搭沒一搭的先聊著,有時候看別人幹活是很愜意的,長孫澹卻是已經自覺不自覺的成為了萬惡的剝削階級的一員了。

這是一棟剛剛用巨大的圓木和竹子搭建起來的棚子,按照長孫澹的要求,這裡被分為了幾個巨大的區域,一個用來存放黃豆和生產的鹽,另一個地方卻是支起了十幾口巨大的鐵鍋,還有一個區域卻是不在這裡,而是在另外一個棚子裡。

長孫澹是打算利用現有的條件將鹽裡的雜質除掉。

這鹽的雜質卻是分好多種,有些鹽顏色不好,有些鹽的味道不多,上文已經說了,這鹽帶苦味卻是因為鹽裡還有較多的鎂造成的。

這些雜質的來源比較復雜,對於鹽井的鹽來說,這是因為地下有鹽礦,一般都是緣故時巨大的湖泊乾涸後形成的,而地下水流經鹽礦,就形成了溶液,也就是滷水,蒸發掉滷水裡的水鹽就析出來了。可是有些雜質,比如硫酸鎂或氯化鎂卻是很難和鹽分離,這就使得製得的鹽帶有苦味,而且還會致人腹瀉。

一般提純的方法卻很難作用於氯化鎂,因為它和食鹽的成分氯化鈉太接近了。所以長孫澹打算用豆漿來絡合滷水裡的鎂。

長孫澹讓人先將黃豆發脹,在一個棚子裡用石磨磨成豆漿,利用竹子將豆漿直接輸送到另外一個棚子裡的大鍋裡,這算是最原始的工業管道了吧。

豆漿進入鍋裡後先燒開,本來這裡燒豆漿是用的是打鹽井打出來的天然氣,可是這個時代鹽井還是以自流井為主,天然氣自然還沒有出現了,只好用木柴來燒豆漿。

等豆漿快燒開的時候,加到煮開的鹽鍋裡,豆漿就慢慢的變成了豆腐。

現場的人都被驚住了,這豆漿怎麼就變成了豆腐。張少康就站在大鍋面前,看著這雪白的豆腐,他是吃過豆腐的,這口感實在不怎麼樣,有些遲疑的看著長孫澹,不知在豆腐到底怎麼樣?

“想吃就吃,試試口感怎麼樣。”長孫澹看都沒有看張少康。

“唔,不錯。和我吃過的豆腐相比太好吃了。”張少康不顧豆腐的高熱,嘴裡嗚嗚的還不肯放下。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慢點沒人和你搶。”

“這算不算我們另外一個賺錢的法子?”

其實,此時豆腐卻是已經流行開來了,都是豆漿都沒有燒開就製作豆腐了。只不過豆漿的口感卻是不怎麼樣,而燒開的豆漿用鹽滷水點的豆腐口感卻也是不錯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苦鹽的問題確實解決了,當真是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長孫澹用點豆腐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可是他的用意卻不止這一個,也許這就是天意吧,他暗暗的想著。

這豆腐和大豆在中國的食物體系和農業種植方面的意義卻是要大的多。

豆腐由於富含蛋白質,與肉類相比是一種廉價的蛋白質來源,後世的辣條很多用大豆來製造就是因為富含蛋白質可以獲得和肉類類似的口感和營養。

直到建國初,國人的平均壽命都沒有超過四十歲,這裡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小時候的營養不良而夭折的太多。對古代中國人來說,大多數人能在過年的時候吃點肉就不錯了,而大豆則是一種極其廉價的蛋白質原料。很多時候,我們看電視劇裡出征的戰馬的草料就是混有各種豆子的幹草料。

大豆是一種很好的食材不假,可是對人來說卻不是這樣的,由於人消化系統的問題,豆子吃多了是不好消化的,所以我們智慧的人民發明了豆腐和豆芽。

雖然史書記載豆腐是被漢淮南王發明的,但是鑑於四川都有乾隆下江南時吃過的小吃,所以這種說法不一定正確,但是豆腐發明於漢卻是不錯的。只是因為制作方法的問題,這個口感不敢恭維,甚至還有其他的毒副作用。

所以,有些在我們史書上並沒有被大寫特寫的毫不起眼的東西也有著它自己獨特的功用,就像豆腐一樣儘管沒有幾個人說得出來他的功用,可是他的意義卻是非凡的,就像螺絲釘和他的發明者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的螺絲釘之一。

除了豆腐和豆芽可以改善我們的體質而外,大豆卻是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改良土質。黑土地之所以肥沃就是因為裡面富含了大量的有機質,後世我們可以透過化肥來達到這個目的,可是這是唐朝,沒有化肥。

植物是需要氮元素的,可是空氣中大量的氮元素卻不能被植物所直接利用,只有大豆可以利用根瘤菌來固氮,不僅自己生長了,還能有效的改善土質。

這個時代的田地已經有了休耕來保護田地的做法,一般是將三分之一的田地來休耕,如果能在休耕的田地上種植大豆的話就可以一舉兩得。

這裡的關鍵還是在豆漿喝豆腐上。

豆腐其實還有一個作用,朱元璋的老爹就是靠磨豆腐將朱元璋養到六歲的,這也算是豆腐做出的貢獻之一吧。

搞出了豆腐,這豆腐作為鹽的副產品,如果不能好好利用的話,自然是被白白倒掉的,這對極度缺乏食物的古代來說是一項罪過。所以長孫澹打算一不做二不休一遍把豆腐推廣到底。

辣椒加上花椒和鹽做一道家常豆腐,吃得眾人是酣暢淋漓,要是有豆瓣醬的話就更好了,長孫澹默默的碎碎念著。

豆腐擠出水,加上鹽,抹上調料上火用煙燻,過些時候,地道的五香豆腐乾就出爐了,這在以後竟然成了當地的另外一項巨大的收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