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綜]我在故宮裝喵的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155、北宋(二十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55、北宋(二十五)

趙禎自從被立為太子直至如今, 說實話他和劉後倒也的確一直不親, 二人見面也只是淡淡的面子情。

因為他被接進宮中的時候已經記事,他清楚的知道自己並不是劉後的親生兒子, 劉後也明白這一些, 對趙禎自然也不會有更多的感情投資, 二人面子上母慈子孝即可。

而且對於明明是自己的父母, 現在卻要生疏的叫皇叔的這種情況, 他心中本身也有不滿,只是趙禎此人性格溫和,被他的父親教養得極好。哪怕是後來,遭遇了劉後的冷暴力,也沒有生出什麼怨懟之心。

本來就沒有期待,哪裡又會失望呢?

但是現在讓他知道這一真相,趙禎在感覺措手不及之餘還有幾分茫然。

他以為是父親的, 實際上的確是他的皇叔, 他以為是皇叔的, 卻是他的父親。

趙禎沒有懷疑皇城司的這一結論,他心知這種事皇城司沒有查清楚之前是定然沒有膽子虛構的。更何況最清楚內情的八王爺尚且在世, 皇城司再大的膽子也不敢再當事人尚在之時胡編亂造, 況且在得知了結論之後才回想起來, 以前也不是沒有些許痕跡的。

譬如當時先帝一見到他便覺得投緣, 他也覺得先帝和藹可親,實際上便是因為父子天性吧。

只是後來,每次見到他的時候先帝態度都有些冷淡, 父子兩人便也一直都親近不起來,只是面子情而已,彼此之間的話題,永遠也只有功課。

他原以為這是因為先帝尷尬,畢竟他斷了子嗣不得不過繼,加上任何人都不會想要將皇位傳給他人,便很能體諒這份心情,但是現在想來,也有可能是先帝知道了這一切的真相。

若遇到別的皇帝,此時定然會勃然大怒,乃至於遷怒於告知他真相的臣子,但趙禎能在以仁治國的宋朝得到的死後諡號依舊為仁,便可見其為人、其脾性。

他很少會做遷怒之事,也極為體貼,就像現如今,他驟然間知曉了自己的身世,正是慌亂無措之時,卻還體諒著掌司大人年老體弱,令人先給他賜下座位慢慢說。

對於陛下的如此態度,這位皇城司的執印之人並沒有太多的驚訝,他非常的瞭解這位年輕帝王的性格。

也正因如此,他才會選擇在發現真相之時,捅爆這一地雷。

果不出他所料,在長久的沉默之後,趙禎問出了一個問題“夏安然是誰?”

皇城司掌司娓娓道來,他的話沒有說死,但是他對於這個答案有八九分的肯定。

按照皇城司眾人探查下來種種痕跡之後的推測,當年八王妃狄娘娘和八王爺之所以能夠將今上的存在保了下來,是因為當時狄娘娘的確是懷孕待產,而狄娘娘為了保住皇家血脈,便選擇將自己的兒子送走,以當今冒充了他們的兒子。

要知道,當年劉後可不是蠢人。

當她發現先帝的兄弟在如此敏感的時機突然冒出來了一個兒子,而且是和小皇子相似大小的兒子怎麼可能不心生懷疑,也定然想辦法探查過。

初生嬰孩的動靜是藏也藏不住的,生了一個孩子和兩個孩子的差異也極大,若是八王妃生出的是女兒,一雙兒女龍鳳呈祥也是吉利,沒有必要隱瞞。

但是如今看來,當時定然生的也是兒郎。

而在皇室,若是生出一對雙生子為不吉,以先帝的個性很可能為了避免麻煩,下令將兩個孩子夭折一個,或是全數夭折,畢竟八千歲本身就已經有了兩個男兒郎傳嗣,也不差這兩個。

而為了預防這一可怕事件發生,八千歲和狄娘娘便只有忍痛送走了自己的孩子,保住小皇子一個。

至於為什麼八千歲當時沒有告訴先皇這件事情……只怕也是因為八千歲十分清楚,先皇的心一直偏在劉後這裡。即便他將這個孩子的事情告訴了先皇,小太子的存在也不會是個好的結局。

劉後是否會得到懲處不說,但是小皇子哪怕被立為了太子,但宮闈深深,有什麼結果也未可知。

一個不被父親所喜愛,母親又保不住他的小太子,會發生什麼,自不必提。

但八王爺和狄娘娘的這一時惻隱之心,卻救下了大宋朝的未來。

因為劉後的孩子在六歲時候夭折,先帝驟然間失去獨子,那時他已年老,連番打擊之下奮鬥幾月卻再無子嗣誕生,一時之間絕嗣的危險使得先帝只能用過繼之法。

趙禎與逝世的先太子(劉後之子)一般大小,先皇與之又是父子天性,八王爺三個孩子,偏偏他就點中了趙禎。

故而一個和官家差不多大,長得又有八九分相似的夏安然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他應當就是今上的堂兄弟,也就是,八千歲和狄娘娘真正的兒子,至於為什麼沒有猜夏安然才是太子,便是因為八王爺在眾人心中太過正面的印象了,八王爺在眾人眼中是當今的父親,但是在當今繼位以後,八王爺的態度一直都是秉公辦事,全然沒有仗著生父的身份囂張行事。

按理說生父和宗父,於法律上應當是後者高於前者,但是在道義上則是享有一樣的待遇,但是既然是皇室的過繼,那當中的各種規矩便數不勝數。

但是即便是皇室的規章制度,再不近人情,也不會要求皇帝不認自己的生父,這樣說起來,八王爺作為當今的生父,低調的態度確實有些過,以往大家只以為這是八王爺德行高尚,現在想來,其實是因為八王爺非常清楚,當今事實上就是先帝之子。

而根據皇城司的猜測,先帝在後來可能也是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方才毫無芥蒂得將皇位交給當今。

也是因為如此,趙禎在成為太子之後到即位之前這六、七年的歲月裡,日子才會過得如此平靜。

至於為什麼先帝在明明知道趙禎是他親子的情況下,依然表現的如此冷淡,理由,他不說,趙禎也想的出來。

因為在先帝心中,最重要的永遠都是劉皇後,而他的存在,無疑就是給先帝和劉皇後添堵,乃至於會成為這二人終身的汙點。

但明知道這樣,這一位糊塗了一輩子的皇帝沒有將過去完完全全得掩埋,還留下了可以供後人尋找證據的蛛絲馬跡,便是他這位親生父親對於兒子的最後溫柔了吧。

趙禎此時的心情十分復雜,尤其是對著一位可能被他鳩佔鵲巢的堂兄弟。

他作為一個搶佔了夏安然身份的兄弟,對夏安然是內疚的。但同時,他對於夏然的忽然橫空出世也多了幾分猶疑,這是出自於一個帝王的敏感度。

夏安然出現的時間實在太過湊巧,容不得他不多想。

終於,年輕的帝王在良久的沉默之後,站起了身,他覺得他有必要去見一下他的養父。

遠在汴京的朝堂翻湧,以及隱隱在醞釀的風雨,並沒有能夠影響到遠在金華的白家人。

白家人正在歡樂得過年氣氛中,在北宋已經有了過年放煙花爆竹的習俗。

當然,因為金華三處臨山,這兒的人們放爆竹還無所謂,但是放煙花的話,為了防止引發山火,就一定要去河邊放。

白家作為金陵的首富,自然也不介意自己掏錢,來讓金華城的人民一起看個熱鬧。

這幾日每到夜間,東陽江兩岸常常坐滿了人群。

大家都在等著晚上的煙花,機智的小販們在河岸擺上了一串攤子,民眾們在觀賞煙花的過程中可以買些暖飲食用,取暖之餘也很有氣氛,若非大家著裝頗為厚實,儼然就像是一場夏日的煙花大會。

今年除了尋常的傳統小吃之外還多了一樣炸物。

以豬肉為底裹麵粉油炸之後再炒制,最後在出鍋之前撒上黑芝麻,這一名為“椒鹽排條”的小吃,半吊錢一份,包在油紙做成的紙袋子裡頭現吃,再用樹葉託了隔熱,邊上還放著調味料,可以根據自己需要往裡頭加米醋和梅子醋。

米醋香醇,梅醋酸甜,以醋伴炸物倒也爽口。

但是這而這之中居然出了一個異類,以詭異的姿態混入了兩醋當中。

辣醬油……

這是什麼玩意?

在沒有辣椒之前,華夏人也有了追逐辛的愛好,他們尋找出的替代品一個是花椒,一個說蘿蔔泥,一個是茱萸,但是除了這些還有芥末。

這裡所說的芥末並不是日料裡面的綠色芥末,而是使用芥菜的種子磨成泥發酵製成的一種黃色芥末,日本的綠色芥末則是使用山葵粉末製成,相比之下黃芥末更容易儲存,但是辛味中帶有一絲和茱萸一樣去不掉的苦味,這些是因為這些植物多半是擁有較高的營養成分,為了避免被食草動物啃食,方才不得不分泌出古怪的味道。

這味道在夏安然那看來是難以接受的雜味,但是對於宋人們來說也屬於一種新鮮的嘗試。

這裡所做的辣醬油和現代的辣醬油不同,現代華夏流行的上海辣醬油其實是一種舶來品,正確的稱呼應該是英國黑醋或伍斯特沙司,看名字就知道,這其實也是醋的一類。

而這個辣醬油就是完完全全的醬油+辣啦,是夏安然拿蘿蔔泥和芥末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後拿老抽衝調的,為了有去腥的效果,料汁在熬製的時候加了點橘子皮,味道清新自然。

他的目的是為了透過各種複合調味料推廣豬肉。

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三種料汁倒是難倒了金華人士。

按照金華人的慣有口味,他們初時有志一同得選擇了梅醋,酸甜可口,但也有少部分人選擇的米醋,更有愛好獵奇之人則試了辣醬油。

熱騰騰的椒鹽排條一份的分量可供一家三口墊肚子,因為是公開以小吃名義販售,所以椒鹽排條都是稱重的,一人食用可以購買大塊的,家裡人多則可以要求小塊肉,重量一樣也談不上誰吃虧,這也是香酥雞的成熟販賣模式。

但是問題是,醬汁,只有撒一次的份。

而且液體流動不可控,哪怕將之分成三塊撒料最後也會混合到一起去,味道便變了,如果撒料太多還會使得底層的排條在還沒有吃到的時候先被泡軟,以至於蘸料過多,滿口酸澀,奪了排條的肉香,此為本末倒置。

故而唯一的辦法看起來只有——買三份。

金華人們頓時就被難倒了,固然也有一些交好的家庭買了不同的味道換著吃,但也有獨自前來的呀,一人買三份又著實太過浪費,無奈之下,便有人在購買之時便說好大家各買一份,互相拼著吃,倒也無形間促進了金華人們之間的關係。

夏安然本人沒看著攤子,他正愉快得在各個小吃攤間買當地的小零食吃,還請麵人師傅捏了個多多鸚的模樣捏在手裡,乍一眼看過去就和無憂無慮的公子哥似的。

但是實際上他一直伸著耳朵在聽眾人對於椒鹽排條的觀感。

要普及一種肉,你和他們說這肉多有營養,只要經過某某方法就能做好是沒有用的,只有利用一道菜或者若干道菜讓民眾起了仿照之心,將其變成了各自的拿手菜乃至於待客菜,才會促進這一食材的普及。

椒鹽排條好吃嗎?自然是好吃的。

難做嗎?不,制作方法只要能夠把握住火候,任何一個會使用灶爐之人都能做出。

那……一份椒鹽排條,是否值半吊錢呢?

半吊錢就是五十枚銅錢,而在北宋,尋常家庭一天的開支也就是一百文左右,若非今日是節日,加上大家是來蹭白家的煙花看,照顧一下白家的生意也算是還人情,想來只有極少一部分人會願意試上一試這排條的滋味。

畢竟它用的是豬肉。

在逢年過節時候,金華城的人們多半會選擇雞鴨魚肉為一道大菜,這倒不是當地人不吃豬肉,而是整雞整鴨看起來氣派有面子,魚又是定要上的菜,豬肉便放在了購物清單的最末了。

但是但凡過節時候家長都是拗不過嘴饞的孩子們的,孩子們被油炸的香味吸引,又見排隊頗長,買完了吃的人一邊吹氣一邊吃,看起來噴香。

家長們便想著忙活了一年,今天心情又好,哪怕明知這材料不過是廉價的彘肉,但想想便也罷了,尤其是家中孩子多的家庭,比起一人一根糖葫蘆或是糖人,這一份排條反而要便宜些許呢。

那嘗過味道覺得不錯之後是不是會有——這東西做起來很簡單啊,我自己也可以做呢的想法呢?

椒鹽排條的成本幾乎都在椒鹽和油上頭,對於金華人來說這二者都不是問題,等家裡小崽子嘴饞了,切上些豬肉自己偶爾小奢侈得炸一下,豈不是省下了這五十文錢?

正是利用這種貪圖便宜的心思,夏安然就能將——“豬肉是可以吃的,只要做得對味道也是不錯的”,這個想法植入人們的心中。

等到過些日子天氣回暖了,再將閹豬的技術傳出去……然後找幾個當地的名士代言,應該就能帶起品嚐豬肉的風尚吧。

為什麼要推廣豬肉?

初時夏安然的想法很簡單,就和他在三國時候推廣食用豆製品和魚幹一樣,為了補充蛋白質。

宋朝人們普遍富裕,再這裡的人並沒有像東漢末年那樣蛋白質缺乏的問題,但是宋人崇佛,這種風尚自上而下,但凡名士大家都會和佛教牽扯上些關係,固然這是因為先帝崇道,執政期間道家不可避免得張揚引起了民眾對於道教的逆反心理,也是因為佛教便於政-府管理民眾而做的有意推廣。

至於高官名士信佛就更簡單了,宋朝當官的壓力大啊,這時候又沒有心理醫生,有些話也不能對著旁人說,官員也需要發洩口,會打禪機嘴巴又牢的高僧自然也就成了一個優秀的發洩口。

但是佛教盛行也帶來了民眾以食素為上的習慣,就後世來說這的確是個好習慣,但是宋朝民眾可不像後世的辦公族,他們中也有不少從事重體力勞作。

在坐船北上汴京的時候夏安然便發現一種古怪情況,上至船員,下至搬運工,這些從事重體力勞作之人食用的也是以素為主,佐以魚湯和鹹魚、米飯,很少吃肉,問了之後才知道。

因為這些人往來汴京和他區之間,自然緊跟汴京時尚。汴京以食用羊肉為榮,故而這些人便將吃豬、雞鴨肉的錢省下來去市羊肉。而有趣的是,大宋國家中心的汴京城的百姓其實並不忌諱吃用豬肉,在汴京城留下的記載中,街坊之間豬肉的消耗量僅次於羊肉同魚肉,和雞鴨肉幾乎持平。

不要覺得這種行為非常愚蠢,想想現代有多少學生、打工族省吃儉用寧可去買個腎機,也不願意購買較為廉價、實用的平價手機吧。而作為對比的是,中高層階級對於購買手機卻較為隨意,基本是哪種好用購買哪種,並不追求品牌。

這些船工便是如此,雖然過程可能困難,但是只要想到屯上三五個月就能買一點羊肉歸家,羊肉烹煮的味道可以讓四鄰都能嗅到,這是多大的虛榮,這些船工便能夠忍住。

從事重體力勞動,卻沒有有效的補充蛋白質的方法,帶來的結果就是引發蛋白質缺乏症。

成年人容易引發肌肉衰減,而眾所周知,肌肉便是人體骨骼的保護傘,沒有了肌肉,關節、骨骼的脆弱度上升,更會引發骨質疏鬆、關節炎等毛病。

再試想一下,這些船伕省吃儉用就為了買一次羊肉烹煮,作為壯勞力的他們尚且如此,其家人呢?其孩童呢?

為什麼當年華夏政-府大力推廣一人一杯牛奶,為什麼必須讓孩子在學校內吃午飯,為什麼幼童會多一頓校內的間食?

不是學校為了賺錢,也不是為了方便管理,而是初時中國兒童營養缺乏、蛋白質缺乏問題非常的嚴重。

而對於孩子來說,蛋白質缺乏所引發的生長遲滯、智力發育障礙、低蛋白血癥等等疾病,將會伴隨他們終生。

正是因為如此,當時華夏政-府在微薄的財政收入中硬是擠出了這一筆開支貼補學校,直至今日,學校裡面的食堂費用都比市場價要便宜兩到三成。

固然政策到了今日也因此引發了種種問題,但是我國的70後至今的學子都確實從中得益,也是即使到了今日,學生們基本都能負擔得起食宿開支的情況下食堂菜依然存在的理由。

這是國家能夠給與窮苦出生孩子最大的溫柔——一個平等的,不會被人鄙夷的吃飯環境,以及一頓可能不美味,但是能夠提供你足夠能量,讓你繼續與命運搏鬥的一頓餐飯。

羊肉好吃,營養也高,但是試問一個月乃至兩三個月食用一次的羊肉所能提供給人體的蛋白質含量,如何能夠比得上一兩周一次的豬肉呢?

但是這種事,是民眾的人生自由,出文勸告他們不要如此只會無形得起到宣傳作用,只是好在如今這種情況應當尚未鋪展開來,希望僅是個別現象。

而且除了這些還有一個因素——羊群佔用了大宋為數不多的養馬土地。

和並不需要放牧空間,甚至於在狹小空間能夠養得更壯的豬不同,羊是一種需要空間也需要大量牧草的存在。

大宋在失去廣袤的西涼牧場、北部遼闊燕雲之地之後,其本身可供養馬的空間便已經少得可憐,雖然宋中期在王安石的宣傳和變法中逐漸開始民間養馬,官府給補貼的模式,但是需要一提的是——這些馬最後被證實無法參與作戰,僅僅能夠駝運重物。

道理十分簡單,你將雄鷹當做雞來養,怎麼還能夠指望它能夠勇擊長空?

而對比馬這種所有家畜中最為嬌貴的動物,如果僅僅是用來騎乘和運物,還不如使用脾氣更好,更容易養活,而且本身也可充作軍糧的驢呢。

任何東西靠著情懷和官方強壓都遠不如市場需求才能鋪展開。而養馬就是一件付出和需求極其不對等的生意,若將其下方到民間飼養,對於民眾來說即便有政-府補貼,養馬依然是虧本的。

故而王安石變法失敗之後,北宋的馬匹數量便也跟著急劇減少,

當然王安石在如今還只是一個小屁孩,這一政策也尚未實行,但是想想一下數十年後都已經使出讓民眾養馬的昏招了當時的北宋是有多缺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缺馬的原因和北宋喜好食用羊肉分割不開,因為商人……乃至於宋朝的官僚機構都發現,養羊能夠獲得更大的利潤,而且羊本身就比馬更容易照顧,加上當時的大宋對於馬匹並沒有硬性需求,畢竟此時宋遼正在蜜月期,沒有戰事。

沒有需求自然也沒有產業,除卻硬性規定的馬匹數量外,宋朝僅有的一些草場都用來養羊了,這些羊還因為極其美味進入了皇宮的灶間。

如果白錦羲想要拿回燕雲十六州,那就要和遼國發起戰爭,如果要開戰,如今的馬匹數量勢必不夠,而想要增加馬匹數量,就需要將優良的牧草和可以恣意奔跑的土地從羊的手中奪回來。

而做成這一切的第一步,就是推廣一個廉價的、美味的、並不需要牧場飼養,也可以小規模家庭飼養的肉類。並且將之做大,做強,做到人們逐漸發現這東西的確不錯。

豬肉的前景為何?只需要看到現代豬肉成為華夏銷量第一的肉類便可知曉。

這看起來似乎有些戲劇化,甚至讓人有你是不是在開玩笑的感覺,但是夏安然卻很清楚,很多事情的改變,就是在於不經意之間。

改變一個積弱的民族,可能就只是需要一個雞蛋,既如此,焉知改變一個強國弱軍的朝代,不能從推廣豬肉為先?

更何況,羊是一種啃根的畜類,所過之處的林地第二年可謂寸草不生,若一片草原長久養羊,不用多久這塊林地就會退化,這也是遊牧民族永遠無法停下腳步的原因,養羊,是以這片土地數十年的未來歲月作為代價的。

故而在現代的養羊場大部分都是圈養,並不會給予羊群充分的活動時間,然後以螺旋的方式在料槽內投入草料,以此在增加活動量的同時避免草地被羊群毀壞。

有一些城市還會根據當地情況禁止飼養羊類,就是怕羊破壞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

要改變這一點絕不容易,因為羊肉的量少故而珍惜,加上宋朝王室的親力代言,使得羊肉成為了一種奢侈品。

但無論如何,任何國家消耗量最大的永遠還是民間。

夏安然垂眸沉思,忽而聽到舉著玩具風車跑過的小童一聲高喊“要炸花花啦!”他一愣,抬頭看去。

小童年幼,只怕是還讀不來花炮二字,便直接說是花花,童言童語讓人心悅,夏安然跟著人群的方向走到了岸邊,他發現身邊的多多少少都拿了一袋排條,邊走邊有人插著吃。

幸而江邊風大,夜風裹挾而過,將排條的油煙氣以及旁的食物的味道吹散,這才沒讓他的鼻端全被這些食物的味道佔領。

他於人群中護著夏多多往後方一些的位置走去,那是來之前白玉堂告訴他的最佳觀景點。

當然,這個位置曾經只是江邊的尋常位置,但是現在白家人準備在這兒囤坐,放的又是自家的煙花,只需要僕役們多走幾步去燃放煙花,這兒自然就成了最佳的觀景點。

夏安然到的時候,白玉堂早就到了,如他意料中的並未看到白錦羲,白家二少自然不會出現在人前,故而此處僅有白玉堂一人,見著夏安然拿著個麵人過來,白玉堂看過來一眼,有些好奇他讓人做了什麼。

見到他手上的鸚鵡面人,白玉堂忍不住眨眨眼,他看看面人,又看看夏安然肩膀上的鸚鵡,嘴唇動了動,沒忍住,還是語氣古怪得問“先生,您眼中的鸚鵡……長這樣?”

夏安然手上拿的鸚鵡栩栩如生,二足踩在竹籤上做振翅欲飛姿態,只是……

它有著巨大一片的紅色尾羽。

白玉堂沒注意到夏安然瘋狂眨眼的表情,他嘴角微揚,扯出了一抹隨意的桀驁來,此時他兩位兄長都不在,他便沒能把持住,洩露出了幾分真實情緒。

白玉般的食指隨意得指了指夏多多的鳥頭“它的尾巴……都沒有泥人的三分之一長呢。”

“嘎嗷!!!!”

被嘲笑了的憤怒多多鸚足下一蹬,像一顆小炮彈一樣從夏安然的肩膀上直直衝向了白玉堂。

用他的切身行動表現了——公鳥的彩色尾羽,神聖不容侵犯!

作者有話要說:  搓搓手,看你們猜的那麼開心,作者君趕緊把真相(部分)提上來,婢女生的是正史!!本文是《狸貓換太子》+部分正史(因為作者努力不黑劉後)所以趙禎的確是太子,李妃生的。

我看到好多人都在為劉後抱屈……腫麼說捏。

其實她對別人都挺好,就是對仁宗超級差!

仁宗超可憐的呀!

真是的,她為了給稱帝做準備,其實好多次都踩著趙禎的自尊做事,看歷史的時候我就覺得趙禎超可憐,而且他當年為了抵抗劉後給自己挖了一個坑……

在宋朝有御史(噴子)職責的一個是御史臺,還有一個是諫官。

臺諫是之前的朝代都有,但是前朝御史針對百官,諫官針對皇帝,但是宋代將臺諫的職責合二為一,也就是既能噴皇帝,也能噴大臣,其實這也還好,但是偏偏仁宗當年為了針對奪權最瘋狂的劉太后,1032年的時候把諫院獨立出來了。

試想一下,同一個職權有兩個部門,這會是怎樣的混亂。結果就是他面對的是兩群互相搶業績的噴子,從前朝還算理智的噴,變成了為了噴而噴。但是到了後期,臺諫成了皇帝減輕壓力的工具,這是帝王制衡之後的結果,在仁宗時候……還是噴噴噴。

順帶一提,宋朝有一個規定:官員被言官彈劾了不管是否屬實,都要先停職等候調查。尤其是對宰相。但是在後來,宰相也利用了臺諫作為工具,於後期黨爭之間攻訐他人。

宋朝的職能劃分是歷朝歷代最混亂的,其冗長的官員列表和相對狹小的管轄地帶致使他只能拿出重複的職能,否則安排不出工作。這樣的情況怎麼可能做的好事。

搓搓手,你們,你們吃過上海辣醬油咩?配油炸豬排、蘸餃子可好吃!

怎麼說,這個味道有點類似於一丟丟辣椒+有一點甜的醋,喜歡這一類的可以試試,一開始可能吃不慣,但是很快就會覺得,比蘸醋好吃。

對了作者君小時候的香酥雞其實是淋料汁的,不是粘粉的。

一般是一種調味過的醋(每家配方不一樣)或者番茄醬,最後的醬汁會在下頭的油皮紙裡面匯聚,一開始吃的時候是酥脆的香酥雞,吃到最後幾根就是皮已經泡軟但是味道全浸進去的那種,可以一路在嘴巴裡面留味道留到到家。

後來我試過買這一家生的雞條回家炸,但是不行,沒有這個料味道就不對。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過了一年之後香酥雞就全變成撒粉的,我覺得我可能遇到了一個創新的老闆娘,哎,這個老闆娘給作者君留下了擦不乾淨的記憶啊!至今無論吃過多少次香酥雞記得的也是那時候的味道。

對了和你們說一件很好玩的事,我小時候曾經遇到過一個第一次賣香酥雞的老闆娘,她用的是麵包屑,是真的麵包屑,估計買來挺貴的那種密封大袋子裝的,她可能被人忽悠了(一般外層都是低筋麵粉加起泡粉各種攪和在一起的原材料),那時候香酥雞一份也就才2塊,用麵包屑不是要虧本,但是作者君和基友可壞啦,我們裝作不知道,還在她攪拌雞條的時候慫恿她多沾一些。後來她委屈巴巴的說她賣2塊虧本,我們就說行吧給你3塊。但是這位阿姨估計一下子算不清楚糾結了半天還是答應了。嘻嘻嘻嘻

講真,用麵包屑包裹的香酥雞……好吃啊。快十多年過了我都沒忘.

其實所有的輕奢和小奢面對的都不是其對應的層次。

我不是針對蘋果啊,我是針對這個情況,舉一個栗子,蘋果是最明顯的,其次還有lv等奢侈品,你可以帶入任何一個受追捧的奢侈品。

就是……不知道你們發現沒,在前年和大前年,乘地鐵的時候滿車廂,全都是蘋果手機,你去剪頭髮,髮廊小弟也是蘋果,去網咖,全是蘋果,總之就是你去所有你以為他們工資可能不高的那種職業場所,發現他們用的都是蘋果。一個月工資不夠一臺蘋果的小白領也在買蘋果,生活費一千來塊的學生依舊是蘋果,那時候蘋果一度被叫為“街機”,更有人笑稱當年的平均工資一定統計錯誤了,一個個都那麼有錢,我記得那時候好像是6k一個?反正當時我到手工資一個月不夠買一個最大記憶體的(好像暴露了什麼)而上海當時的平均工資也沒有到一個月能擼一個蘋果的程度(平均工資是指睡前和金錢收入,還帶獎金等)稅前大概是6k1,到手也就5k出頭或者5k不到。

但是蘋果就和炸雞一樣,針對的就是那種一人吃飽全家不愁,或者是我想買這個我不管我就是要買這個,或者就是我沒有這個我好丟人的物件,他的薰陶和廣告詞都在暗示:你不用我們蘋果?你知道ios有多好嗎?不用蘋果你也太out了吧!於是很多人省吃儉用買蘋果,甚至很多人辦信用卡就是為了買蘋果,乃至於有小朋友走了網貸的路子,甚至更極端。

當然,那時候的ios的確是甩了安卓幾條街,用最新的蘋果成了炫富的一種,但是真正的有錢人,其實並不那麼在乎這個。就像是你如今在玩奢侈品的時候,有錢人都去玩漢服或者私定了一樣(沒錯,漢服坑,個人覺得比奢侈品更花錢!)

文中的情況就是如此,有人將羊肉當做了奢侈品,節約下買豬肉的錢去買羊肉,就為了這一時的虛榮,這事是真事,我聽我外公說過,不過現在貌似查不到資料了,指不定是我外公當年忽悠我?

其實我覺得,當你這麼做的時候,你無形中已經將自己放到了配不上羊肉的地步,因為你將它當做了是奢侈品。

我很讚賞你將某樣東西定為一個目標,並且向它去付出努力,但是一定不要發展到不惜一切代價我一定要得到它的程度。

譬如作者君,我每年都會給自己頂一個目標……比如今年的就是——想要去西安吃……啊不是,旅遊=w=,能達成很幸福,不能達成也無所謂,努力過就好。任何事變成執念就不好了。

再來說說你們深惡痛絕的食堂菜。

有多少人被學校的食堂菜逼著將爪子伸向了鐵欄杆外面的世界?反正我是的,在還沒有手機的歲月,門口的炸雞店大媽每次都是炸完了在門口直接售賣,我們就在鐵窗裡面唱著鐵窗淚。但是每個班級都有幾個人,在吃飯的時候挺歡樂,一點都不會表現出嫌棄的樣子。

你可能發現了,或者沒有。

他們很多人平時都表現的很正常,沒有露出特別窮困的樣子,但事實上,他們的家庭中都有著這樣那樣的困難。

我一直覺得,規定校服,規定學生用餐,是對這些貧困孩子們很大的善意,孩子們的攀比和鄙夷真的非常可怕。

雖然如今已經有很多學校走了歪路,但是我那個時代很多人因此受益,而如今,也一定有人因此受益。

很多貧窮的人都不願意將自己的困難表現出來,口口聲聲喊著窮的大部分其實都不窮,真正窮的人是不會說的。他們雖然口袋窮,但心裡可富有啦!

為什麼推廣豬肉的理由今天寫的差不多了,每個國家最需要的其實都是一種廉價、易養、好獲得、美味的肉類,在古代,豬肉最棒啦!其實如果可以還是牛肉最好但是牛其實真的挺難養。

中國如今很多城市是不支援養羊的,就是因為羊對於自然環境的迫害太大了,如果要養就必須圈養,哪怕是內蒙古這種地方大部分也需要圈養,只有極少部分可以放養。

摸下巴。

想不到我在三國思考蛋白質缺乏問題……到宋朝還在思考蛋白質缺乏……內心複雜。

暗戳戳推薦一下崇明的羊肉好吃的!!

還有藏書羊肉,作者君喜歡吃白切的嘿嘿嘿。對了至今作者君覺得羊肉比較好的連鎖門店還是西貝莜麵村的羊肉,實在饞了我會去買羊肉串和羊排吃,當然晚上……基本睡不著=w=沒錯我判斷羊肉好不好的過程就是這麼簡單——晚上發熱+興奮的就是好羊肉。

還有羊蠍子,

口水吧嗒吧嗒流

咩咩這麼可愛,為什麼那麼好吃捏~~~~

=========

今天發60個夏多多小面人。

雖然尾巴故意捏長了……但是多多表示它的尾巴總有一天也會長到那麼長噠!

==========

� ��謝寶寶們的投喂~~~

作者君給你們熱情的抱抱!順便把今天收集到的小雪fa發送給你們~我知道你們很多人都木有看到雪哎嘿嘿嘿!!

繼續日常求投喂,天氣冷了,作者君,作者君的爪爪有點涼,營養液導熱性好保暖佳,收集起來可以做熱水袋噠~~~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感謝 eita波浪、神經與病之王 的地雷

感謝 肜形、如果可以 的手榴彈

感謝 饅頭依依 的火箭炮

感謝 夏目悠悠x10、鶴年x2、暮光x10、八版魚、蒙哥哥x10、羿鯤x62、風起雲湧x29、我是你的小心肝、一二三、(〃v〃)、kko(╯□╰)o、terzettox10、戳戳果子狸-o-x10、指極星x30、zilan、pluarxx58、腐小喵3x100、小吃貨x6、清糖x3、無風的波浪x280、呱唧x6、荼蘼x20、退醬小天使、靜靜兔子x10、冰糖x58、鄒苓翎x100、清言、amphitritex130、嫣x2、遠煙x10、隨便x10、陽陽x78、野生丸子x13、nibasan、馬小離x10、肜形x39、很嫵媚的天下x70、朵朵白雲x10、良姜x20、擺渡不是百度x10、overx2、天色漸晚、年飛過海x20、瑾瑜、鶴萊、花面蘑菇獸x27、貓貓x5、明小憂x60、男神想嫁x3、阿箏、宛芙x10、壞x寶x10、妞妞、qimiaozx110、小蓮花x79、錘基女孩最後的倔強x45、青汐x10 的營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