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綜]我在故宮裝喵的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18、紅樓(十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8、紅樓(十四)

縱然只是院試,也是國家取賢才的神聖途徑,先不說破壞這人的院試,他還能考下一場,就說這次參考的數百考生,這一耽擱下一次就得一年多以後,就算讀的是聖賢書,到底也還不是聖人,若他得逞,誰能放過他?

府院自選定這兒做了考點,便封鎖了數週檢查,這人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混進來,並且準備了助燃物?

這事被壓下了,出考場的學生們並不知道自己逃過了一次大災。

院試雖只考一日,但是院門依然是上了大鎖的,不到點不取鎖,若真被那人得逞,加了助燃物點起了火,這人再聰明些,自門口開始放火,向裡燒,這些體質孱弱的文人,即便不被火燒到,吸入的廢氣就夠他們受的了。

這樣一鬧這裡頭的人能逃出去的真的是沒能有幾個,前朝便有過這驚天慘劇,所以本朝每逢大試,院裡都會放著幾缸水,萬一走水,邊取水滅火。

後來夏安然想沈戚或者這一院試的主考官必定得到了些風聲,才用別省舞弊為由,弄了一個澡堂子來,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儲水。

他自是不知,澡堂子還有別的用處。

縱火人還沒抓到前,衙役們現在府院內尋到了助燃的菜油,油輕於水,若是衙役見走水了敲開水缸,後果只會更糟,這個計謀可以說極為的毒辣,甚至若是成了,可謂是官府之人害死了滿院考生。

弄了個澡堂子實則是為了尋找是否還有同夥,能弄到這樣大量的菜油,若為同夥,身上也極有可能染上了一星半點的油花,油入水便極其的顯眼。

夏安然是因為沈戚認得他,別的考生淨身時,小吏們可是死死盯著水面的,想出這法子正是沈戚。

夏安然聽到的那陣喧譁正是找到了同夥後,撬開了他的嘴找到了同夥逮捕之故。

他現在自是不知已從身死關頭走了一遭,收卷後便和聯保的小夥伴們一起回去了,隨後便是放榜,不出意料的,夏安然成了秀才老爺。

之後,他在林如海的指點下一路考上舉人,雖然名次靠後,但是以他的年齡已經極為難得了。

只是以他的學識,林如海覺得還是沉澱一下,並不欲讓他急著去考春闈。

就在夏安然跟在林如海身邊讀書時,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林黛玉要進京了。

此時黛玉正是到了尋常人家該議親的年齡,賈敏實在難以拒絕孃家的催促,加上賈母這邊傳訊過來,賈敏的大侄女兒,年紀輕輕就進宮的賈元春受封賢德妃,明歲正月就欲省親,娘娘也想要見見這表妹,便允了黛玉先一步進京代母盡孝。

她自是擔心黛玉的,母親催的太急,總讓她有些不安,自元春封妃後,孃家來的人個個都眉飛色舞氣焰囂張,這實在太過高調。

且元春的封號太蹊蹺了,賢德賢德,究竟有多賢德,才能讓她一飛沖天做了妃?

只是林如海這邊她也走不開,便讓林i同夏安然送黛玉進京。

林i便是夏安然救下的林家庶子,其名跟了林家這一代的玉字,取了i。

林如海對此的解釋是,i,半玉也,俗話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自滿則敗,自矜則愚取這詞便是要提醒他,物極必反,做人定是要謙虛,莫要自滿,是林父對這唯一的繼承人的期許,期待他永遠都能看到自己的缺點,加以改正。

這字本是不完美的,同音的字有珏,正是滿玉的意思,林如海卻不用這詞,拳拳愛子之心,昭然若揭。

只是外人不懂啊,外人見林i的i字不完美,便自覺林如海這是暗示林i作為庶子,並不正統。

有這一想法的正是賈家來的那些婆子們。

林如海聽到風言風語可氣壞了,又不能去解釋,這解釋也解釋不通啊,一看兒子這可不行,要是就讓兒子一人去送黛玉怕不是要被欺負啊!

他也不能和一群僕婦計較,多掉份。

和妻子說也不行,賈敏正為了孃家憂心忡忡呢。

恰巧徒兒讀書讀到了瓶頸之處,乾脆大手一揮,師者,父也,徒者,兒也。

有事弟子服其勞,為師沒空,你師弟又沒長大,不如就替為師走這一趟。

夏安然沒忍住,用小眼神一眼又一眼的瞟這位看起來器宇軒昂一身正氣的老師,心裡忍不住腹誹:說好的不和人計較呢?

不計較你放我出去幹啥,林i小歸小也是滿肚子壞水,林黛玉雖然接觸不多,但是一直養在賈敏身邊的林妹妹接受的可是最正統的世家女兒教育,林i讀書時候她也跟著念了,原世界這位姑娘六歲入榮國府,之後便全靠自學,還能有那般才華,現在這位自然也不是個好欺負的。

這兩位都不好欺負,老師還要把他派出去……最近特別貼心的夏安然腦子一轉就領悟了他的意思。

大概,就是想炫耀一下…… 我徒弟,16歲的舉人老爺,雖然老爺我生娃晚,但是我有個好徒弟啊。

自打他一次過了秋闈,林如海便有些飄,這種飄當然是非常不明顯的,他在夏安然面前還是非常端得住的。

但是從他每次外出聚會都要把夏安然帶出去,然後給人介紹這是我徒兒,12歲才開蒙,15歲的就考了秀才,16歲的舉人老爺,然後在一片驚歎中摸著美髭,再謙虛幾句,順便再極為不經意的提上一句,之前姑蘇的“那個”就是這小孩弄出來的,我已經批評他了,都不專心在學習上。

然後別的客人自然會反駁他,林公這麼說就錯了,農為國本,讀書做官為的不就是為百姓做好事做實事,令徒小小年紀就懂民生,未來可期啊。

當然他們的話沒有這麼直白,這是夏安然歸納總結的。

一開始他還覺得羞恥,後來夏安然就明白了,林如海這般高調自然不是因為他當真得意忘形。

不說別人,林如海自己也是少年天才,他二十有二便取探花之位,之間更是因為守孝耽擱了幾年,否則定會更早。

一個少年天才誇我徒兒是少年天才,這自然是沒有道理的。

林如海誇的是策論制。

按照他的思路,其實是這樣:我徒弟,從小幹實事,積累了大量經驗。

我將他收為弟子後,文化知識也補上了。

最後,因為今上英明神武改八股為策論,我這不肖徒兒才靠著從小幹實事、生活在市井中獲得的經驗,寫出了貼近生活的有可實行性的策論。

結論:不是我徒弟聰明也不是我教的好,是因緣際會啊!是陛下聖明啊!

然後諸多文人一起眼眶含著熱淚朝北拜曰:陛下聖明啊!

對此,跟著一起拜的夏安然只能說:師父父,不是很懂你們文人的思維啊,你開心就好。

==

雖早已說好出行,但是等林家備齊籠箱出行,已經是半月以後,獨女要遠行,賈敏自然是放心不下的,她每一日都能想起要林黛玉帶著走的東西,出行之日一推再推,直到最後林如海都看不下去了制止這位關心則大亂的婦人。

“若再不走,便要轉涼啦。” 他的理由十分充分。

自揚州至上京需要一月有餘,其中大部分都在船上度過。

若是到了天涼再乘船,不便且不說,水上潮溼,林黛玉身子骨又不好,萬一受涼反而不美。

於是林家的隊伍才能順利出行。

林黛玉和賈敏臨行前哭了一場,就連林i也被賈敏抱著好一通叮囑,已經長成青蔥少年的夏安然則是被林如海拉到書房,進行最後的教育。

船行過程不必多提,前半程離家的兩個小兒還新鮮著,緊接著就被枯燥無味的行進過程打蔫了。

京杭大運河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並且現在還在使用的運河,夏安然乍見這一有名地理景點還是很激動的,現代因黃河改道的原因,運河山東段已經被廢棄,且運河兩端多次改建,風光自然是不同的。

入目的這運河,在明清兩代承擔了王朝大半的運輸排程功能,船來船往好不熱鬧。

顯然,因這壯觀景象而讚歎的不止他一人,待船隻行進入水域寬廣區域,流速平穩後,林黛玉和林i也紛紛從船艙中走了出來,這二人還詩興大發了會,就所見所聞寫下了好些個詩句。

夏安然將其中幾首最讓人滿意的封了起來,上岸時便託人送回了揚州。

附上自己所寫的簡訊,就當是給林如海報個平安。

林家所租的船隻是一艘大船,一來林家出行了兩個主子,還有若干個小廝嬤嬤,就連力士都帶了兩個,都是會水的,就是為了這兩個林家的寶貝疙瘩安全。

另一方面,大船沒有小船這般顛簸,林黛玉又是個未出閣的女子,船上有夏安然這個外男在,大船也更方便她行動。

上船後,夏安然便以顛簸傷眼為由,不讓兩人看書。

兩小孩也很是聽話,平日便以下棋取樂,或是對詩鬥草。

每逢大鎮,林家的船隻也會停下來靠岸稍作整修,吃些當地的特產,隨著時間流逝,目光所及的景色也由江南婉約,逐漸轉為了北方的硬朗。

這與江南不同的景色自然讓林黛玉林i姐弟極其好奇。

夏安然也縱著他們,有時遇到別的戲船,也會遠遠瞧個熱鬧。

林家的船帆上掛著一塊染有醒目顏色的布,隨風飄揚,每到一處,林家的船隻也會去專門負責的部門進行登記。

這是朝廷對官眷的優待了,懸掛著布料,往來的官船便知道這是官眷乘坐的船隻,如果遇到困難,官船會來幫忙,雖然京杭大運河通行量巨大,尤以官船漕運為多,但是也不是沒有水匪的,見到林家這般管家親眷的船,水匪輕易也不會來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另一方面,其實這也是一種監視,像林如海這種巡鹽御史,家人出行都是要報備給專門部門的。

本朝漕運發達,隨著漕運自然會有衍生經濟,河上每隔數里都會有人售賣清水吃食、布匹特產,實則即便不上岸,也能採買,只是這些價格會比上岸後稍貴,林家不趕時間,林黛玉又是女孩兒,這一次出來後,以後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再出來,夏安然便和隨行一起來的林管家商量了,大家還是尋著機會上岸玩耍一下。

他看著歡快的林黛玉和林i的背影,笑得竟有些慈祥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