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綜]我在故宮裝喵的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43、紅樓(三十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3、紅樓(三十八)

夏安然比應到職時間提早了足足一個月, 秦縣令得到驛站傳來資訊時候也是比較意外的, 他先前已經得知這次要來接任的縣令是個未及弱冠又未婚配的年輕人,本還以為會踩著點到, 畢竟這種情況下極有可能先成親, 帶著小家再來赴任。

不過小年輕這種認真工作態度還是非常值得讚賞的。

秦大人摸了摸自己心愛的鬍子, 看著早早就到了縣衙前堂, 正在看自己昨天給他的永春縣府衙文書的夏安然, 滿意的點點頭,小年輕就該這樣,年紀輕輕的苦點累點都沒事。

之後的一個月時間內,夏安然跟著秦大人做了一遍縣衙的日常工作,又獨自一人騎馬走過了永春縣的鄉里之間,回來再結合鄉志和自己記憶,寫下了一篇又一篇的計劃。

重中之重, 是改土質。

閩南土質偏酸, 如果要種植, 最好還是先做減酸處理。

中華大地南北東西跨度極大,大體上, 北方土地為鹼性, 南方為酸性, 本質原因是因為南方降水多且集中, 衝去了土地中的鈣鎂等離子,留下不容易融水的鐵離子,所以導致南方土地為酸性又多為紅色土壤。

而北方則相反, 雨水少風大,容易將表面的浮土吹散。

南方一些固有喜酸品種,但是酸性土質的問題在於土壤酸化會加重土壤板結抑制根系發育,尤其此處土地,為黏土質感。

夏安然的外公喜歡種植花卉,小夏曾經見過外公準備好土裡面有各種奇怪東西,比如黃沙、石頭,小貝殼。當時的小胖夏還會偷偷把土裡面的小石子撿出來放到一邊。

他將心比心,鞋子裡面掉進了小石頭多痛啊,花花肯定也會痛噠。

然後等外公拿著鏟子花盆走出來時候就看到外孫黑乎乎的小胖臉上掛著傻乎乎的笑,正蹲在地上撿石子。

衣服上褲子上被弄得全是土。

夏外公的步子頓了頓,趕緊把外孫揪起來急救性得拍他衣服,生怕被家裡的老婆子發現他帶著外孫玩土。

然後他就看到被外孫辛辛苦苦撿出來的一堆小石子,哭笑不得的夏外公就給小外孫講了講有關土的問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夏安然穿著好活動的短打,蹲在田壟間捏起了一把土。

植物的根系需要水,也需要呼吸,甚至於比起水,更注重呼吸。

南方的黏土土質加上此地的多降雨,土內雜質較少,導致永春土地極易結團。

昨天晚上降過水,過了一夜,在夏天,夏安然隨手抓起的一捧土捏捏後都依然會滲水。

對於植物來說,這樣的土地疏鬆柔軟,易於紮根,但是一旦下雨,土吸水性高,排水性差,除了水田植物,別的植物都無法忍受根部長時間的浸泡。

而且黏土吸水變重,壓在根部,反而不利於根系擴張。

有句話叫做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

一株植物最重要的就是根,根不正則苗不紅。

根部擴張困難,滲水不易,也會導致植物的根部橫向發展,這樣的植物一來吸取不到土中營養,二來無法抵禦強風,偏偏福建又是個多颱風氣候,這樣一來一旦到颱風天,紮根不深的植物勢必要被連根拔起。

夏安然觀察過農民使用的犁,此處不流行深耕,犁尖比較短,這也是因為南方土地鬆軟的緣故。

植物根系橫長,加上淺耕,就會造成土表養分消耗加劇,沒有營養,作物就長不好,土地也是消耗加劇。

他放下泥土,拍了拍手,

要改,必須要改。

農作物,一看天,二看地,三看伺候。

天地不好,再怎麼精耕細作都是沒用的。

他剛剛粗粗一看,這土裡除了土,沒有別的東西。

沒有沙碩,沒有石子,沒有土塊。

全是黏土。

黏土不好嗎?當然不是,黏土是含有豐富的養料,和腐殖土、沙土混合起來就是壤土。

壤土就是幾乎每個園藝人士最愛的土壤了。

腐殖土好弄,永春縣靠山,山林開發程度低,林中地面踩上去鬆軟的那些泥土就是腐殖土,只是需要測一下腐殖土的酸鹼性。

沙土倒是有些難……得從海邊運來,雖然福建靠海,但是永春到海邊還要些距離,得橫向穿過一個府,走那麼遠的路運些沙土回來勞心勞力,並不划算,得找些替代品。

另外,還有降酸的問題。

自然界植物也有自己的喜好,喜歡鹼性土的植物比較多,但是比如蘭花、杜鵑、茉莉、梔子都是喜歡酸性的。

但這種酸性也是有限度的。

大部分植物都是中性偏酸或是偏鹼,酸鹼耐受程度有限。

夏安然沒有試紙測量此處的酸鹼度,只能往保守的方向調整。

他輕吸一口氣,決定回去找秦大人說這事。

他剛到此地,又年輕,雖然有個皇上賜字的名聲,但是到底不能服眾。

這又是侍弄土地的事,農民勢必會有疑慮,只能借用前縣令的威望。

就夏安然觀察,秦大人雖然看著笑眯眯的,實則威信極高,對轄地瞭解也頗深,夏安然這些日子跟著這位前輩學到了很多。

秦大人也不吝於教授他為官技巧,這讓他放鬆了不少。

這正是古代科舉選官造成的一種局限性,讀書做官,先讀書,後做官。

但是每個官在最初,都不知道該怎麼做官。

聖人書裡面只告訴他們要做好官,要對百姓好,但是具體怎麼做,全是官員,尤其是地方官自己琢磨出來的。至於這種琢磨的過程中會給當地人帶來什麼麻煩……這就全看這一任被分到怎樣的官了。

只是大條例在,本朝暗訪者眾,又有裡正村長居中調停,至今沒出什麼大亂子。

夏安然不知道的是,這個任地是今上為他認真挑選的。

秦縣令是戶部侍郎秦崢的族兄,是去年諸多縣令中評分最好的一個,在他的任期內,開水利,修商道,將永春和外縣連線了起來,夏安然進縣時候較寬的那條道就是秦縣令修的。

政通人和,百姓愛戴,在這樣的狀態下,夏安然能怎麼做呢?

要在一個百廢待興的地方做出一番功績不難,但是在一個錦繡之地,又要如何擋著前任縣令的影響力,在百姓苛刻的目光下做出功績來,才是最難的。

今上表示自己對此十分之期待。

就在今上為自己的決定十分滿意的時候,他也不知道自己給夏安然挑的所謂錦繡之地在夏安然眼裡看起來其實也是破敗不堪的。

就在這一月之間,夏安然就整整寫出了好十幾條準備解決的問題。

他壓下了其中的三分之二,篩選出最急的幾條,連夜寫了計劃書,第二日給了秦縣令看。

秦縣令細細讀了,眉頭越皺越緊,思索良久,取了筆墨,喚夏安然到他身邊來,二人逐條分析,討論,自午時討論到深夜,第二日,秦縣令便尋來了幾個裡正找來了永春縣的幾個今年老農,問了一個極其關鍵的問題。

永春縣的肥料是怎麼做的。

諸多老農面面相覷,有些不解。

但是還是恭恭敬敬得答了,永春縣肥料以畜肥、人肥為主。

老農還生怕縣令覺得髒,細細說了肥料是埋在地底,並不和作物直接接觸,且糞肥經過發酵,其實並沒有什麼異味。

永春縣多丘陵,少平原,這樣的地形比較適宜放畜,老農們家中不少都養著雞鴨,也有幾家會養些豬羊,白天便放它們出去刨食吃草,晚上回欄,這牲畜所產糞便會堆積起來,以村為單位腐熟。

秦縣令向夏安然點點頭,示意接下來的由他來問,夏安然坐在秦縣令下首,見狀頷首,他轉向恭敬轉身面向他的老農問“老人家,可曾試過以草木灰為肥?”

老農有些不明所以,道“自然是有的,只是草木灰多被家中婦人收起來漿洗了,餘下的倒是不多的。”

這就是問題所在。

草木灰呈鹼性,糞肥多為酸性。

而他們腳下的這塊土地本就是酸性,酸性土地還加酸性肥料,結果如何已經可想而知了。

但是這事是說不清楚的,只有實驗給他們看。

縣衙背後有幾小塊土地,前幾日夏安然已經取出了黃瓜種子催種了。現在的天氣並不是一個適合催種的季節,極易徒長。但是夏安然也沒有別的辦法。

他將一塊地分成了四份,每份地用竹竿插入,上頭寫了一二三四。

一號土地為原生土地,並沒有什麼特別。

二號土地為原生土地,澆注糞肥。

三號土地為原生土地,澆注草木灰。

四號土地為原生土地,只是夏安然吩咐人在鋤地時候撒入了一些白色的粉末,又在土中加了一些小石子。

然後他將已經長出四片葉子的黃瓜苗栽入土中。

立正和老農有些摸不著頭腦,不明白這個未來的縣令讓他們看這個作甚。

黃瓜是一種喜中性偏酸性的土壤的作物,在當地也多有種植,是一種比較有說服力的作物。

且黃瓜在發芽後生長快速,能更好的見到結果。

為了效果更明顯些,夏安然還種了些小白菜,這可謂是蔬菜中生長速度最快的了。

夏安然請他們沒事就來看看這四株黃瓜的生長情況。

裡正和老農都有些不解,但是這畢竟是未來要接管永春縣的縣令,現在也不是農忙時節,他們也只得應了。

不過一週,差異就已經出現了。

一號和二號地生長較三號四號地都更為緩慢,倒也不是長得不好,這是他們尋常見到的生長速度,但是對比三號四號地就有些孱弱了。

三號地的黃瓜已經開始爬藤,小白菜的葉子也已經成了形,可以間苗了。

四號地的黃瓜爬得比三號地高了一個頭,葉子也是極為寬大,小白菜長勢倒是和三號地差不太多。

已經有老農去問夏安然那撒的白-粉是什麼東西了。

有個老農啪嗒啪嗒吸著旱菸道:那白-粉莫不是這位縣令老爺做出來的肥料?

他的腦袋被族人拍了一下,縣令老爺是個讀書人,怎麼能會做這種髒玩意,倒是有個年輕後生也去看了熱鬧,這些日子縣衙後院並未被封起來,凡是去看的都被放了進去,他就是湊熱鬧的一員,他還近距離摸了下四號地的土。

但凡農民沒有不對好土感興趣的,這個後生種田之餘還會幹些糊牆活計補貼家用,他在見到土中的白-粉之後有了點猜測。

但是他不敢說出來

因為這太荒謬了,縣令大人怎麼會往土裡摻石灰粉呢。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君原來想皮一下,結果被評論區戳穿……竹筍凍其實是土筍凍,不是用竹筍做的,是用一種在沙子裡面生活的軟體動物做噠,我沒吃過但是應該口感和海腸類似?看描述應該很好吃。

其實有幾個人配合我來著但是就有幾人很耿直得戳穿了(捂臉)哎,這一屆的讀者真不好騙……我原來還想在文裡揭曉這個事的,早知道我就不寫作話裡面了……藍過,委屈。

早就說了嗎,請給作者留一點成就感嗷!!

暗戳戳得在小本本上記下這件事,╯^╰

土壤分酸鹼性哦。

大部分植物都是中性偏酸或者偏鹼,但是有少部分植物比較偏食。

如果你們養一種植物怎麼樣都死,那基本和土有關係。

化肥不算,如果你們用有機肥……有機肥都是有酸鹼度的,比如你養了杜鵑茉莉(喜酸性)再用草木灰作為肥料或者拌料,我就只能給你點蠟燭了。

但是這樣的情況有一個例外,就是露天土養,或是盆養但是露天,為什麼捏,因為雨水掉下來的時候也有酸鹼度呀,一般都是弱酸性的,所以雖然你把土撲騰成了弱鹼性,但是經常淋雨它也能勉強抗住土裡的鹼性。感覺大概就是,雖然住的地方坑爹了些,但是吃的還不錯,就是這感覺。

但是蔬菜基本都能抗住的。實話說如果不是家裡所在地區環境汙染的話,我都推薦你們用雨水澆花,或者下雨天把花丟出去淋淋雨,尤其是沒有加肥習慣的寶寶們。

現在環境汙染少了很多,雨水裡面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勉強能給你的花花多點營養吧,前提是,你用的花盆下頭有洞,不是陶瓷盆,不是板結土。下水性一定要好。

最後,其實作者是個種田系少女,安利完了文具,你們要不要聽作者君安利賣花花的tb店呀,正好馬上要秋播開始啦!(激動得搓搓小手)

ps,其實不管你養什麼植物,除非特別大的扛不動的,或者說你要刻意控制植物大小,否則基本最多2年就得換土換盆了哦。

換土是什麼肥料都頂不上的好,對植物來說,細細密密的土不是好土(例如純泥炭土)好的土是你澆水時候,在10秒左右下方水就能漏出來了的那種。

這種土……萬一哪個月窮的不行了,吃起來味道也要比純泥炭土好吃哦⊙v⊙

===

對了我發現了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我才開v11天,為啥更了22章……當中還有大肥章……總感覺……哪裡不太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