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湮滅太陽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新城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一章 新城市

粗壯的藤蔓植物爬滿了高架橋的橋墩和護欄,這讓城市高架環線看起來就像一條超大規模的園藝景觀造型。一輛汽車在橋面上呼嘯而過,路面上的標線如今已經只能隱約看到道路中間的幾條車道分割線,靠近橋邊的標線已經沒枯葉、灰塵還有其他的東西遮住了。

小汽車的後邊騰起一股淡淡的灰塵,就像是裝著渣土的貨車一樣。車子開過的地方,地面的標線又清晰了起來。忽然,前方護欄邊上纏繞的藤蔓叢裡冒出一群黑鴉鴉的鳥群,從車前掠過。開車的衛旭嚇了一跳,本能的踩了一腳剎車。坐在副駕駛看資料的夏嵐,膝蓋上放著的紙張也散落了下去。

“哇哦!嚇死我了!”衛旭抱怨道。

夏嵐撿起地上的資料:

“經過商業中心的時候別開那麼快,我上次就差點撞到一隻兔子。”

衛旭看著前方不遠處高架橋的內側,十幾幢密集的摩天大廈簇擁在一起,那裡曾經是一個商業中心:

“這從危機時代開始到現在才四年時間,真沒想到大自然的速度是這麼快。”

高聳的商業中心大廈那曾經象徵著繁榮和時代的全玻璃幕牆現在已經沒有了以往的光澤,鏡面玻璃上佈滿了黃褐色的灰塵,讓它看起來甚至有些破敗。在它的腳下,藤曼植物甚至已經開始悄悄爬上了牆根。

以往熙熙攘攘的步行街兩側,行道處的樹冠鬱鬱蔥蔥非常茂盛,但卻沒有曾經的整齊劃一。樹下的灌木隔離帶被修剪成方塊狀的造型也不復存在,像一朵朵簇擁在一起像棉花球一般的灌木叢肆意生長到了人行道和公路的邊上。

“熙熙攘攘的繁榮地帶,現在真的是水泥中的森林了。”夏嵐感嘆道。

車子繼續往前開,進入了一個彎道,高架橋外側遼闊的平原上又是另一番景象。目光可及之處的工業園區裡,寬闊筆直的道路像是用尺子畫上去的一樣,橫平豎直的道路上車水馬龍。

道路之間的廠房像超市貨架一樣整整齊齊的一列列排開。陽光下,乾淨簡潔的廠房外牆熠熠生輝。雖然衛旭和夏嵐的位置只聽得到的是汽車的引擎聲,但廠區機械運作的隆隆聲似乎就隱隱迴盪在耳旁。

“如果以前的城市是一座樂園,那麼現在的城市就是一座機器,一刻不停的運轉著。”夏嵐感嘆道。

“對了,師姐。這次資料的分析結果怎麼樣?有突破嗎?”衛旭問道。

夏嵐正羅列著膝上的一疊剛剛掉到地上的資料,那是剛剛從銀河超算中心取回來的分析報告。分析的內容是三年前在烈焰地獄一般的金星大氣裡讀取的外星探測器“飛鏢”資料。

“主要結論和前兩次差不多,分析顯示‘飛鏢’探測器有極強的命令執行能力,但是依然沒有搞清楚它們資料的分析處理能力的邏輯。”

“哦,那還是一會到了辦公室和同事們一起再分析下吧。”

原本還算寬敞的辦公室現在已經快要沒有立錐之地了。辦公桌上、地面上都摞著高高矮矮的資料,只留下一條人走的通道。牆上也釘滿了各種照片和圖紙,在靠窗的位置還擺著三張便床,衛旭、林天宇和吳凡他們三個有時候加班太晚就在辦公室睡下了。辦公室雖然侷促,但卻不凌亂,一切井井有條。

“師妹、老衛,你們回來啦!正好過來看看這個。”夏嵐剛一進門就聽到了林天宇的聲音。

夏嵐繞著堆得像一棟棟模型小樓一樣的資料來到林天宇的辦公桌前,電腦屏幕上顯示的是一張土衛六的高畫質紅外成像照片。

“結合今天的紅外照片,這幾天土衛六上的紅外特徵訊號變化比較明顯了。”林天宇把滑鼠指向那些散佈在山谷、溝壑以及甲烷湖邊的那些卵囊,雖然在電腦屏幕上被渲染程墨綠色的卵囊只有指甲蓋大小,但在土衛六上他們的體積超過了一座中型城市。

“你看,這些卵囊的溫度依然在繼續下降。根據測算,在最近一週內他們的溫度已經下降了約二十度。”你再看看這些,林天宇把滑鼠挪到了像蛛絲一樣把卵囊叢集連結到一起的生物管道,他們的顏色根據溫度的不同被渲染成了淡黃色。

“這些管道的溫度上升了約10度。”

“如果把卵囊想象成工廠的話,那麼管道就是運送成品的通道。管道溫度上升,意味著管道部分的生物活動更激烈了,這可能意味著它們要進入下一個階段了。”衛旭看著照片沉沉得說道。

林天宇又把滑鼠指向好幾處筆直的線條。那些被渲染成橙黃色的細長線條和其他紛亂的輸送管廊有很大的區別。它格外的筆直,看起來就像一根飲料吸管。

“這個應該就是老衛之前推測的發射管結構了。”

“從顏色看,它的溫度比輸送管道還要高。”夏嵐說道。

林天宇在電腦上操作了一番,畫面上只剩下了那根長長的發射管。林天宇按下回車,那根發射管的顏色在橙黃色和紅橙色之間反覆的迴圈變化著。

“這是我根據這一個周的紅外照片做的一個動圖,發射管的溫度不是恆定,而是高低起伏的。”

夏嵐一驚,皺起了眉頭:

“這意味著發射管正在脈衝式的工作。也就是說,它們已經開始向土衛六的低軌道發射孢子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三個人都盯著螢幕上那根像流水燈一樣不停變換著顏色的發射管熱成像動圖沒有說話,只是它們的臉色都漸漸的發白。

“天宇師兄的分析應該是對的,這也印證了四年前的推測。它們會在危機時代12年,也就是8年以後抵達地球,但我有個事情想不明白。”吳凡從床上坐起身來,睡眼惺忪的在枕邊翻找著眼鏡。

“我們怎麼也想不通,它們怎麼從土衛六低軌道進入木星軌道,最後進入木地轉移軌道到達地球。如果老衛的‘發射管’理論可以解決它們從衛星表面逃逸的問題,那它們在空間也沒有發射管啊。我們都是學天文的,都知道要擺脫木星引力是多麼困難的事情。”劉夢竹接過了吳凡的話。

這個問題不僅困擾著他們,也困擾著了EDA大多數的科研機構。甚至一些EDA的加盟國因此質疑,現在是否有必要完全犧牲全世界兩代人的自由生活讓地球繃得像一根快要斷掉的發條。

衛旭忽然想起了他和夏嵐剛剛經過的工業區:

“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它們的機械邏輯和我們差不多,但是用的原料不一樣!”

“你什麼意思?”吳凡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