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湮滅太陽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四章 聯合試執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四章 聯合試執行

“林傑,這座超導電磁線圈加速器也完成執行前的最後檢查了!一切正常。”一個工程師關上了超導電磁線圈構築物上的一扇小門說道。

雖然李林傑被任命為月球高能粒子加速器專案的專案總經理,但他很喜歡同事們對他直呼其名,在月球這樣殘酷的環境下,上下級的服從力遠不如朋友間的信任和親和力來得好用。

李林傑用手做了一個”OK”的手勢,他遙望著中央環形山下那座拔地而起的黑色碰撞感應塔。還有塔基周圍,佔據了大半環形山中央低窪地勢的四座仿星體氦3聚變反應堆。它們被合金鋼質穹頂覆蓋了起來,就像平放在地上的四面圓形盾牌。而高塔就像一支銳利的長矛。

在最近的一週時間裡,李林傑帶著工程師們逐一檢查了這個由他為建設負責人,耗時四年完成的高能粒子對撞專案的每一個分部工程。而身後這座超導電磁線圈是這次檢測的最後一個分佈工程了。

“好的,我們回項目部,準備聯合試運行吧。”李林傑說道。

說完,幾個人便縱身從高臺上一躍而下。刀鋒一般的環形山峭壁坡度非常陡峭,垂直落差高達上百米。就算在月球引力下,這樣的高處墜落也足以致命。

不過他們剛剛躍身而起,背上的噴氣揹包就開始工作了。朝向四面八方的噴口自動控制著他們的下落姿態,讓他們以非常適宜的速度觸地。這個揹包並不能幫助他們在月球實現真正的飛行,但卻可以讓他們實現大範圍的跳躍和從高處速降,這些功能在環形山上格外管用。

在地勢稍緩的地方停著一輛月球車,李林傑一行人乘坐月球車返回了環形山外的項目部。這裡就是他曾經和周成見面的那個臨時艙,後來擴建為了項目部。他已經在這裡居住了4年,期間從未返回地球。

“所有單位工程和分部工程已經完成了最後的檢測,可以開始聯合試運行了。我看還是由我去吧,林傑你還是留在這兒總攬全局。畢竟你是專案總經理,有什麼情況方便統籌指揮。”一個年紀稍長的工程師說道。

摘掉了航天頭盔,李林傑的臉上已經完全褪去了8年前剛到月球基地時的稚嫩和靦腆,取而代之的是歲月刻下的堅韌與剛毅。

“老陳,我知道你是為我著想。但是這件事兒我們已經說好了,你留在這裡指揮。我去負責啟動每個專案的試運行,我們就不爭了。”說完,李林傑就在大家複雜的眼神裡又戴上了航天頭盔,走進了氣閘。

並非他們不想再挽留,而是他們都知道這位專案總經理的行事風格。這座高能粒子加速器作為月球最大的單個建設項目,李林傑幾乎傾注了所有。他瞭解這裡的每一條通道,每一根立柱,甚至每一條焊縫。

李林傑獨自駕駛月球車進入了項目部旁邊不遠處的一條地下隧道。這條地下隧道直通位於中央環形山內碰撞感應塔裡的主控中心。

在劉超文的設計初案中,這條隧道和主控中心都是沒有的。整座月球粒子加速器基地的所有子系統是完全透過遙控中心直接由地球的蜀川高能粒子研究中心控制的。

但在設計圖審查和實際施工過程中,EDA工程院和科學院以及月球建設部都一致認為。建設完成以後,如果不經過各個環節的測試運行,就將這座承載著希望且龐大而複雜的機器直接交付給蜀川高能粒子研究中心,既不符合工程建設慣例也顯得太過草率。哪怕這是由劉超文提出的設計初案。

這個專案一旦失敗,對人類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的損失都是無法接受的。所以,在不改變任何原設計的前提下,專家們在月球高能粒子加速器的系統裡加入了一個純手動主控系統。旨在便於交付使用前的各系統聯合試運行和日常維護中的各子系統測試。

劉超文在得知這個情況後也沒有提出異議,只是要求遙控系統在整個系統中要有第一優先的控制權,增加的主控系統只能並聯在遙控系統上。並且,不能改變加速器環的任何一點初始設計,哪怕是一根電線的佈置位置也不行。

李林傑透過隧道穿越高聳的環形山來到了中央環形山內,他從覆蓋著合金穹頂的聚變反應堆旁駛過來到了碰撞感應塔下,主控中心就在塔底。裡邊的裝置都是嶄新的但看上去就像上個時代的產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裡沒有液晶顯示器,沒有電腦鍵盤。控制臺上全是一排排機械開關和按鈕,而牆上也是一個個花花綠綠的指示燈。這種設計,可以讓整個主控系統,即使處於高能射線比較強烈的環境下也擁有極佳的可靠性。

“準備開始聯合試運行,各部門就位。”李林傑透過無線電下達了指令。

確認所有部分就緒以後,李林傑開始了從應急電源,室內滅火這些救援專案,到恆溫系統這樣的輔助專案,最後再到聚變反應堆啟動這樣的大型獨立專案。

整個中央環形山伴隨著李林傑在控制臺上按下的按鈕的增多逐步全部啟用了。

“所有子系統工作正常,可以進入最後一個系統,加速器測試。”李林傑看著控制臺上花花綠綠閃爍的指示燈對無線電說道。

最後一個系統就是環繞整個環形山頂部的粒子加速軌道了,雖然它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實體管道將其包裹,但人們還是習慣這樣的稱呼。這個系統的測試,是由蜀川高能粒子研究中心的專家負責指導的。

試運行只需要讓兩束質子在環形加速軌道上以30%的能級完成加速即可結束,這樣就可以從執行資料中推測粒子加速器效能是否能達標,並不需要實際完成碰撞。

而全能級的實驗,是需要在逐次實驗中逐步提高能級才會實現的。因為這樣高的能級,誰都沒有把握結果會不會和數學推導完全符合,在高能粒子領域人類的空白還太多了。

李林傑在專家的指導下,逐步開啟了加速器軌道的每個系統。環形山頂部數十座超導電磁線圈開始發出微微的藍光,隨著能級的逐步提高。在環形山外專案部裡的一眾專家和工程師已經可以看到一束極細的光帶沿著環形山頂部飛速運動著。

那是蘊含著極高能量的兩束質子流,在沿著電磁線圈洛倫茲力約束方向被加速著。兩條光線一開始的光芒就像黑暗中的日光燈,明亮而溫和。

但隨著加速能級的逐步提高,光線開始變得刺眼,到30%能級的時候,環形山頂部的兩條光帶彷彿混為了一片,已經不能用肉眼分辨出來了。其光度完全照亮了中央環形山核心周圍數十公裡的範圍。

“試驗成功,可以回到待機狀態了!”專家看著項目部顯示螢幕上跳動的資料,興奮地對著無線電喊道。

李林傑長舒了一口氣,他按動了控制臺上最大紅的色按鈕:

“收到,現在把月球高能粒子加速器的控制權完全移交給遙控中心。祝你們好運!”

李林傑走出碰撞感應塔準備登上月球車的時候,忽然感到一陣頭暈腳下一個踉蹌險些摔倒。他調高了航天服的氧含量,深吸了幾口氣以後感覺好一些了。便沒有在意,駕著月球車進入隧道返回項目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