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湮滅太陽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八章 引力之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八章 引力之源

完成減速的“螢火號”重新調轉艦艏朝向土星拉格朗日L4點。盧遠舟再次和領航員尤尼斯確認了飛船的位置,他的眼睛在深空中搜尋了一圈,並沒有發現異常。

在剛剛進入木星的拉格朗日L4點的時候也是這般景象,要憑肉眼看到被稱為“特洛伊”的小行星群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為小行星群的說法,是針對絕大多數地方都極其空曠的宇宙空間來說的。對於太空戰艦的尺寸來說,這個小行星“群”依然是非常空曠和稀疏的。

“開啟主動雷達,搜尋周圍天區小行星位置,建立實時星圖,我要手動駕駛飛船進入小行星群。”盧遠舟下達了命令。

雷達官小野幸子執行了盧遠舟的命令,但原本應該在很短時間內傳到駕駛臺螢幕上的實時星圖卻遲遲沒有就位。盧遠舟正想發問,雷達官小野幸子先開了口,但並不是對盧遠舟,而是領航員尤尼斯:

“尤尼斯,你確定我們現在的位置已經到達土星L4點了?”

這位來自戰鬥名字的女領航員顯然有些不耐煩了,因為今天已經不是第一次這樣問她了。

“當然!我已經反覆校對過很多次了。除非慣性導航儀壞了,該死的星星們也像調皮的孩子們一樣漫天亂跑。”尤尼斯憤憤地說道,然後又把手指向舷窗外的一個淡黃色的光斑,又補了句:

“除了這些,還得這玩意兒不是土星。我才有可能搞錯了位置。”

小野幸子用東瀛人特有的謙恭態度向尤尼斯說道:

“實在對不起,我想您誤會我的意思了。因為在雷達上,一顆小行星都沒有發現。我們在木星類似位置的時候,雷達已經可以發現幾十顆小行星了。”

小野幸子和尤尼斯的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你們的意思是,L4的小行星群消失了?”大副漢克總算把目光從舷窗外收了回來。

“這不可能,在發射補給艙的時候。望遠鏡是確認過土星L4點小行星群的,雖然解析度無法清楚地知道它們的密度,但是是肯定存在的。”王小戈說道。

“但那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鬼才知道這十多年的時間在它們身上會發生什麼。”漢克有些抱怨。

王小戈的語氣堅定地說道:

“十多年對人類來說或許很長,但對於天文演化來說,什麼都算不了。當時觀測木星L4點的小行星群時,我也看過觀測資料,這些特洛伊星體是肯定存在的。”

漢克正想說點什麼,盧遠舟先開了口:

“我要切換到手動模式,全艦進入二級戒備。我們到小行星帶的核心區域去看看再說,要是找不到補給艙,咱們就必須立刻返回木星軌道補給。”

爭論暫時平息了下去,因為飛船最緊要的就是獲得補給。如果他們無法在這裡找到補給艙,那麼他們將會一路捱餓地回到木星。更重要的是,他們將無法完成自己的使命。

戰艦開始朝著木星公轉軌道拉格朗日L4點的特洛伊星群核心飛去。由於情況和意料中的有很大出入,原本應該按照質量由小到大,均勻分布在引力平衡點的小行星群不見了蹤影,飛船的前進速度很慢。

十幾個小時過去了,已經幾年沒有被安全帶束縛過的艦員們都很疲憊。特別是塊頭最大的大副漢克,已經是如坐針氈了。

“這些該死的小行星們到地區哪兒了?”他抱怨道。

就在這時,雷達官小野幸子尖聲尖氣地吼道:

“雷達發現目標!可能是小行星,但是...”

她把雷達影象發送到了每個人的螢幕上

“但是它們的密度太大了!”

看著雷達螢幕邊緣密密麻麻的小點,指揮艙裡發出陣陣驚嘆聲。雷達上的小行星間距已經遠遠超過了理論預測值。

“這些小行星起碼應該間隔幾千公裡,這雷達上看起來怎麼只有不到一百公裡啊!”王小戈看著螢幕很疑惑。

就在盧遠舟準備減速的時候,通訊官勞拉彙報到:

“接到一個補給艙的無線電引導訊號,強度很低。看起來應該是在小行星群裡邊!”

出於對補給物資的迫切需求和“家書”的殷切盼望,戰艦緩緩駛向了不太正常的小行星群。

當戰艦根據補給艙的引導訊號接近到數百公裡的時候,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指揮艙裡的每一個人。一道由直徑幾公裡的小行星組成的小行星”牆”矗立在了飛船前邊,太空戰艦和這堵“星牆”比起來,就像是站在高大城牆下的螞蟻一般渺小。

但這堵由小行星構成的“星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實心牆,兩顆小行星之間都保持著一百公裡左右的間距。雖然這不會阻止飛船在其間穿行,但如果考慮到它們都在以9.6公里/秒的速度運動著,這個間距就很危險了。

“難怪在地球的觀測記錄上L4點的小行星群顯得很怪異,原來它們以這麼高的密度聚集在一起!”王小戈感嘆道。隨後,他就發現了問題所在:

“這不合理啊!如果它們按照這個間距分佈,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早就匯聚到一起成為一個更大的天體了,甚至還有可能實現流體靜力平衡,成為一個圓球形天體。”

“它們好像在轉動。”漢克盯著正在逐漸接近的星牆說道。

“是的,根據雷達顯示,它們確實在向著同一個方向運動。如果把尺度放大,這些小行星應該組成了一個直徑60萬公裡左右的圓盤,在圍繞著中心做圓周運動。”雷達官小野幸子說道。

“這就說得通了!在小行星群的中間一定有個引力源在牽引著它們做軌道運動。要不然,它們不可能呈現出現在的狀態。幸子,把你的雷達資料導給我,我要計算一下在它們的中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引力源!”王小戈興奮地說道。

大副漢克輕笑了一聲:

“我才不在乎在這些石頭中間到底有什麼,我只想快點找到那些補給艙。”

王小戈並沒有在意漢克的話,只是埋頭於自己的演算中。在小野幸子和勞拉的引導下,盧遠舟手動駕駛著飛船進入了小行星群中。雖然小行星之間都有一百公裡左右的間距,但是能見度通透的宇宙空間和高密度的星體還是給盧遠舟和艦員們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螢火號”就像穿梭在雷區的工兵一樣小心翼翼。最終,他們在一顆直徑3公里的小行星表面找到了第一個補給艙。

與其說是補給艙墜落到了那顆小行星表面,倒不如說是小行星輕輕地吸附住了補給艙。漢克駕駛穿梭機用機械臂取回了毫髮無損的補給艙,就在他興高采烈地把補給艙放到飛船對接口上的時候,所有人臉上的興奮表情都漸漸凝固。

手臂上的個人平板電腦上並沒有出現預料之中的個人信息下載頁面。除了王小戈繼續醉心於計算之外,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失望和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