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湮滅太陽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三章 承壓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三章 承壓水

沈曼綾臉上掛著素雅的淺笑說道:

“現在城區裡的氣象狀況完全無法在地面對星環進行觀測,我已經安排林天宇和吳凡帶著天文望遠鏡和長程電調前往郊區了。相信他們總會離開雨雲覆蓋區,觀測並回報情況的。”

司令點了點頭,然後看向了氣象學家。

身形清瘦掛著眼鏡的氣象學家面露難色,遲疑了一陣,還是開了口:

“天氣的成因會受到大氣環流、海洋環流以及太陽風等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影響氣候的因素大多都是混沌系統,這就讓氣候成了一個超級混沌系統。

在有衛星、雷達以及超級計算機輔助的時候,我們對氣象的成因和預測都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現在這個情況下,我們提供的意見就更不準確了。

目前所知的情況來看,我們不能確定這場暴雨到底是因為大洋環流的改變造成的,還是暴雨開始前墜入大氣層的冰塊造成的,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地觀察和研究。

但是有一點我們可以確認,雨勢確實是從東南到西北逐漸增大,而且對雨水的化學分析顯示,降水的成分就是普通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知道你們的困難,但工作還得想辦法做下去,不能鬆懈。”司令囑咐道。

接下來會議主要是細化了司令提出的方案。會議結束後,幾名參會的專家就同乘一艘衝鋒舟返回住地。由於連日暴雨引發的嚴重內澇,任何地下空間都無法居住了。

所有人都被安排到了地面建築裡,這就導致居住空間非常緊張。再加上通訊嚴重不暢,科學院和作戰指揮中心就決定,讓原本分散在各處的各專業科學家們集中到了相對寬敞的警察局大樓。因此,他們的目的地都是同一處。

衝鋒舟快到警察局的時候,路邊一間因為內澇而垮塌的小屋引起了夏嵐的注意。

“我們這北方城市從來沒有經歷這樣的大雨,長時間的積水會不會導致房子都像那樣垮塌啊?”

一旁的工程學家轉頭看了一眼那間只剩兩堵殘牆還露在水面的小屋,說道:

“這是一間磚砌小屋,被水流侵切基礎垮塌很正常。不過,我們京華城絕大多數建築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有堅實的基礎樁或者筏板基礎。這樣的內澇,除非長年累月地泡個幾年,上十年,否則對建築的安全是構不成什麼影響的。

當然,說完全沒有影響也不準確。剛才氣象學家說了,咱們這兒的降雨西北方向更強。京華城的西北面是西山,降雨滲透入山體會變成地下水。透過地下暗河進入京華城下龐雜的封閉地下水網,對承壓水是一種補充。

從承載力的角度上來講,補充承壓水對建築基礎承載力是有好處的。我才參加工作的那一年,趕上大旱。再加上那些年不注意地下承壓水的保護,結果地下水不足,導致了市區內多處地陷,部分建築還受到了影響。”

“按照您的意思,這樣的大雨補充了地下承壓水,反而可以保持地基承載力?”夏嵐問道。

工程學家點點頭:

“你就把西山想象成一座水塔,水塔上的水透過地下水網灌入京華城下。讓隔水層下的承壓水充盈,和岩石一起承受壓力。”

“那有沒有可能承壓水壓過大破壞地層呢?”夏嵐問道。

工程學家呵呵地笑道:

“這不可能,西山這座水塔的高度擺在那裡,產生不了多大的水壓。而且京華地下的密封地下水網是在千萬年裡逐步形成的,和西山的水壓已經高度匹配。過大的水壓會透過水井、泉眼或者岩石裂隙釋放掉,短時間內對底層承載力不會造成影響的。”

衝鋒舟已經到達警察局大樓,人們趕緊到大廳裡避雨。衛旭看出了夏嵐眼中的困惑。

“師姐,你是想到了什麼嗎?”

夏嵐眉頭輕皺,微微搖頭:

“可能是我神經太敏感了,我總是想到木衛二崩潰的時候,十幾公裡厚的冰蓋離開了洋麵的支撐,立刻就碎裂了。我也知道木衛二冰蓋的情況和京華的地層完全不是一回事,但總要往那方面想。”

衛旭聳聳肩: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外星文明到現在為止出的招我們都看不懂。誰知道這次它們整這漫天暴雨是想做什麼,而且我們坐飛機返航的時候,明明看到密集的流星雨墜向沿途的城市上空。

這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星環上的冰塊和有機生物就是製造這場大雨的根本原因,但雨水的化學和生物隨機抽樣報告卻什麼都沒有。”

氣象學家把擦掉水珠的眼鏡重新戴上:

“近地軌道上下來的冰塊會增加大氣的溼度,這的確有助於降雨。但是我們的大氣本身就富含水分,再加上兩極冰蓋融化後完全混亂的大洋環流。這些,都可能是城市上空異常降雨的原因。

雖然氣候這個超級混沌系統以人類的科技水平無法預測和掌握,但是對於外星文明來說可就不一定了。如果我這個假設成立,那麼現在的降雨中只有一小部分是來自木衛二的冰塊,更小的部分可能含有外星有機物。

再加上現在情況下,我們取樣的不完全隨機性和不夠多的樣品數量,我們的雨水樣品分析結果可能並不具有真隨機取樣的代表性。”

衛旭沉沉點頭:

“這樣說來,最終都會匯入地下的水也許更有分析價值。反正師姐也對承壓水有懷疑,我們不如對地下水特別是承壓水取樣分析試試!”

氣象學家指了指大樓前汙濁的水面:

“地表滯水和淺地表水我們已經進行過取樣了,樣品早就被汙染了,沒有分析價值。承壓水的環境封閉,也許還能得出點有用的東西。”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工程學家,他面露難色:

“這放在以前倒是不難,找一口深井或者讓地勘隊打一口井,鑽透隔水岩層就行了。但現在這個情況,地勘隊無論是人還是裝置一時間都難以找到,而京華城區裡早就沒有飲用水井了……”

說到這裡,工程學家眼珠一轉,想到了什麼。

“可能還有一個地方,能夠取到承壓水的樣品!”

“哪裡?”大家都好奇地問道。

工程學環視了一眼周圍的人,吞吞吐吐地說道:

“北橋...北橋旁邊的鎖龍井。”

“鎖龍井?”眾人驚歎。

工程學家臉上掛著一絲紅暈。

“在民間帶著濃厚傳奇色彩的鎖龍井,其實在我們眼中就是一口帶有承壓水泉眼的普通水井。從井口扔下的鐵鏈剛好封住了透水層裂縫形成的承壓水泉眼,時間一長鐵鏽和淤泥就混在一起了。

再次去拉動混雜鐵鏽汙泥的鐵鏈,泉眼裡的承壓水會溢位。自然就會有暗紅色泥漿翻湧,同時伴隨著腥臭。而且這種井普遍大而深,承壓水衝出的尖嘯聲經過井筒的諧振腔就會感覺像龍吟一般。

這些種種特徵加在一起,在人們受教育程度很低的舊社會確實很容易令人產生遐想。但這所謂的‘鎖龍井’確實只是一口承壓水泉眼上的普通水井。”

“那我們趕緊去北橋的鎖龍井吧!”衛旭興奮地喊道。

“北橋那個鎖龍井修地鐵的時候早拆了,不過我倒是知道京華還有個地方有鎖龍井。”周成一邊說著,一邊和曹銳一起從過道裡走了出來。

“喲,沒想到你老周對這些東西也有研究!”曹銳笑道。

周成沒好氣的說道:

“我研究個屁!危機時代前,我有一幫玩越野車的哥們,你都見過。他們開的都是老車。經常要去汽配城淘零件,去的次數多了和那一片賣零件的老闆也就混得熟了。

聽他們說,在西五環那個汽配城的廣場上就有個清朝時候遺留下來的鎖龍井。我倒是也去看過,就是一個雕龍刻鳳、銘刻經文的下水井蓋,沒開啟看過。”

工程學家連連點頭:

“對對對,我聽老師說過。京華城裡除了北橋那個,西邊也有一個鎖龍井。當時我和同事們還去找過,可惜沒找到。位置和周教授說的那個地方附近,如果北橋那個沒有了,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