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全民三國遊最新章節列表 > 144、帶多少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44、帶多少兵

第二天一早,呂布邁進了相國府。

“孩兒拜見義父!”

呂布精神振奮,滿面笑容,看樣子是把昨天的不愉快忘了。其實,這是呂布為了得到兵,下了巨大的勇氣,練了一大清早的笑臉,才進相國府的。

“奉先兒,義父好想你,昨天把你罵了,你不生氣吧?”

董卓見呂布異常乖巧,自己心中一高興,也就主動請求原諒。

“孩兒怎能生義父的氣,昨天孩兒情緒不佳,還不知道有沒有讓義父難受,如果義父要懲罰孩兒,孩兒甘願受罰!”

“不必,不必。走,我們去後花園走走。”

後花園中,父子倆遊走了約半個時辰,呂布終於忍不住,提起了出兵的話題。

“義父,我跟你征戰已經有兩年多,我很想聽聽您對我這段時間帶兵打仗的評價。”

這句話問得很好,其目的很清楚,你董卓不讓我領兵八萬攻打洛陽,肯定是小看我的領軍能力,既然是小看,我就聽聽你究竟怎麼評價。一般人都不想聽別人對他的負面評價,就算是自知自己不行,也不想聽別人說出來,而此時的呂布,就與常人不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知道董卓不看好他的帶兵能力,但一定要董卓說出來,他要等董卓說出一個所以然之後,才表達出認錯、改正的態度,之後再請求給機會帶兵出征。

如此做法,可以說呂布已經是為了帶兵出征做了他最大的努力。

董卓聽了呂布此話,就不太懂呂布的用意了,究竟呂布是準備認錯賣乖還是另有目的,他一時還猜不準。既然猜不準,那麼就權當呂布是認錯、賣乖。

“奉先兒,您呢過正視你的帶兵能力是好事,為父高興啊。”

董卓應付了這句話,腦袋裡面極力地構思該怎麼表達呂布的能力才能好聽一些,畢竟,就算是親父子也應該彼此客氣些。

“奉先,你武功高強,天下無敵,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想當初,你在滎陽城下以一敵三,對方的三人中,有一人曾斬殺華雄,此戰過後,全天下都稱讚你的武功天下無雙,無人能比。我的兒子有這麼英雄,我深感榮幸。”

“不!”呂布伸手勸止,“義父,我想聽聽你對我領兵作戰的評價。”

今天的呂布是帶著強烈的目的前來,對董卓對他的表揚毫不在意,隨便董卓怎麼表揚他,吸引他的注意力,他始終盯著帶兵打仗這一點。或許,此刻的呂布只想做一個領兵打仗厲害的大元帥,其他所有的優點都可以不要。

董卓見呂布盯著帶兵打仗這個點不放,覺得自己的兒子活了二十多年,今天是第一次表現得這麼專注,心中很欣慰,但,呂布盯著帶兵打仗不放做什麼呢?難道他還真想學習提高?

“兒啊,今天為何想聽聽父親對你的意見呢?”

呂布答道:“兒深知自己領兵有缺點,特向義父請教。義父和各位先生們平時教導我,要善於學習、知錯就改,兒子自然也想提高自己。”

董卓很納悶,自己的兒子是什麼性格他知道,今天這態度完全變了,這種謙虛好學的兒子還是自己的嗎?

“喜歡學習就好!我兒大有前途。”

董卓明顯不想評價呂布,只是說好話應付,他希望呂布聽到好話能不追問下去。但是,呂布的問話是擋不住的。

“義父,你就直接指出兒的不足吧!”

呂布再三追問,董卓糊弄不下去,只好說道:“我兒武藝高強、勇冠三軍,沒有士兵不為此自豪。如能帶上五千精兵作為先鋒,必能無堅不摧,勢不可擋。我兒就像一把長槍那鋒利的槍頭一樣,放眼天下,我兒如稱第二,美人敢稱第一。”

說完,董卓還以為呂布會想以前一樣,被他誇讚得興奮異常、不能自己,沒想到今天的呂布卻毫無喜色,反而臉蛋上帶著許多不滿和失落。這是怎麼了?這人是不是自己的兒子啊?這才一天沒見啊,性情為何變化如此之大,不會是昨天和他鬧彆扭氣壞了他的腦子吧?董卓真的是完全看不懂自己兒子,這位以前還是性情中人的呂布。

“義父,您稱讚兒是天下第一先鋒,兒子願意領受此銜。”

董卓心中大笑,性情中人呂布終於露出馬腳了,才說他天下第一先鋒,就開始當仁不讓,雖然本來也是,但還是應該謙虛點嘛,像剛才一樣。董卓猜想,剛才呂布顯露出的謙虛和深沉,估計是郭嘉等人教他的,讓他在自己面前展現展現,表明他有進步。

但董卓又錯了,因為呂布又問道:“義父,做先鋒官兒子是第一,那麼做元帥的話,兒子能排第幾?”

此話一出,董卓本來是在飲茶的,腹中半口氣噴出,差點沒控制住。做元帥的話,呂布能排第幾呢?他自己的兒子能做元帥嗎?根本就不合格,帶幾千士兵衝鋒陷陣還行,超過兩萬部隊,他的指揮就明顯不行,更不要說帶上十萬八萬部隊征討一方。假如自己的兒子能做元帥,張飛都能穿針。

但要怎麼給呂布說呢?直接說會不會傷到他的自尊,畢竟一年前,呂布和孫堅對陣的時候,損失了八萬士兵,被自己狠狠地罵了一頓,自己還清晰地記著,這個極要面子的兒子,肯定是清清楚楚地記得。

既然話問到這份上,今天不說是不行了,不說,矛盾肯定會加大,還會顯得自己心裡有鬼,說出來,或許他還會認識自己的不足。

“兒啊,你真想聽?”

“請義父直言。”

“你統兵……呃……”董卓真不想說呂布的不足,話到嘴邊,硬是說不出來。

而呂布則窮追不捨,你不說,我就把大問題化小,一一提問,你不可能再躲:“在義父看來,我能帶多少兵?”

能帶多少兵,一萬封頂。董卓想到了歷史上劉邦問韓信,他能帶多少兵,韓信說你能帶十萬,劉邦又問,你韓信能帶多少兵呢?韓信在半醉半醒之際,一時說漏嘴,說他自己帶兵多多益善!此時,劉邦勃然大怒,韓信慌忙之間補充了句“我帶兵多多益善,大王帶將多多益善!”才解了惹怒劉邦的危機。

此時,呂布問他能帶多少兵,能直說嗎?這兒子會不會馬上跟自己大鬧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