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華娛我的科幻世界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6章晶片的發展方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6章晶片的發展方向

第136章晶片的發展方向

簡單地接待了鵬城來的幾位技術人員,瞭解了無人機的各項效能都符合拍攝的要求,甚至搭建的無線區域網完全可以承擔影片的傳輸需求。

這當然是根據上次陳晨提出的要求之後,王濤和技術人員進行的定向研發。

陳晨讓劉昶帶著他們吃了頓便飯,安排他們的住宿後,陳晨便獨自一人離開了。

此時,他的心情完全不在這上面,因為倪廣南透過電話聯絡到他。

經過幾年的財富積累,現在的陳晨可謂是家大業大,隨便從哪個產業內都能擠出雄厚的資金,有了雄厚的資金,就能招攬人才,就敢於佈局高科技產業研發自己的晶片。

倪光南去年突然辭去了北平市的工作,來到一個三線小城市當一個剛剛建設的大學當教授。當時就受到業內人士和新聞媒體的質疑,不過這種專業度很強的新聞的熱度本身就不會太高,僅有幾個小眾的媒體報道之後,就再也沒有這個聲音了。

畢竟他被柳三代趕出聯相後,被世人嘲諷為中國的“唐吉坷德”,根本沒人相信他能研發出中國人自己的晶片。

晶片的研發本身就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陳晨這點耐心還是有的,所以,一直以來,他很少過問。

不過今天,倪廣南卻主動找到了陳晨。

陳晨看到倪廣南後,身邊還有幾個年輕人。

“倪老,是不是遇到了什麼問題了?”陳晨笑著問道。

“沒有,沒有。”倪廣南連忙擺手說道。這一年他在這裡過得很充足,畢竟陳晨對他充滿信任,給的資金也由他自己掌管,今年年初又從各大高校招了300多人,也組建了自己的研究團隊,如今他在研究上遊刃有餘,再也不受掣肘。

他也一邊明著在學校教授下課程,帶帶研究生,一邊暗自做自己的研究。

“我聽小秦說,你這幾天回來了,還要住很長一段時間,就想著跟你聊聊。”倪廣南引著陳晨從後門進入研究院。

倪廣南的思路一開始是準備先設計一款自主的晶片,進行封裝測試,然後再解決批量生產的問題。

陳晨對此可謂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也不敢胡亂置喙。

但是,曾經風靡一時,被稱為“一代神U”的麒麟晶片也成為自主研發最後的絕唱。

究其原因,華圍還是吃了只做了晶片的設計的虧,沒有參與進晶片的製造,最終被人卡了脖子。

但是,晶片無論是全產業鏈的集中衝刺,還是前沿領域的研發,我們都已經箭在弦上,剩下的就是時間問題,而且一定不會太久。

然而,這個時候想要建設一個生產晶片的工廠,至少需要超過10億美刀的資金。但是,這仍然不是有錢就能辦到的事情。

小馬哥當年捐贈了1個億後,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就不敢再露面。

陳晨無奈地想道:看來以後的研發資金都需要自己去籌集了。

“倪老,您想聊天,還用得著在門口等我?小子我可承受不起啊!”陳晨在門口忙讓倪老先行。

來到實驗室,倪光南給陳晨介紹道:

“這位是劉強,當初我從聯想出來後,認識的青年才俊,可惜被他的領導猜忌,準備自立門戶,就被我拉了過來。”

劉強也伸手道:“陳總,幸會。”

陳晨說道:“歡迎歡迎。其實我對你們這些搞研究的人都很崇拜,感覺你們太偉大了,隱姓埋名的。”

劉強道:“我們也不是都隱姓埋名,只是出現在公眾面前的次數少,有的科研人員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被媒體報道過,才給人們的感覺是隱姓埋名。倒是陳總這種破釜沉舟的決心讓人敬佩啊。”

說起來,科研人員的工資並不低,只是公眾不知道而已,相對於他們的工資,晶片的研究才叫前途渺茫。

倪廣南道:“你們不要再職業互吹了,今天叫你來,也不單單是聊聊,還要給你彙報下這半年的成果。”

陳晨驚訝道:“難道你們已經有研究成果了嗎,怎麼可能會這麼快呢?”

倪廣南和劉強相視一笑,劉強說道:“怎麼說呢,倪老在召集我們之前,我們團隊內部已經有了一些資料和理論的支援,只是受限於原來老闆的掣肘,無法用實驗驗證,來到麒麟公司後,我們得益於陳總的支援,成功地突破了幾項技術。”

他說的老闆就是生產“彷舟一號”的李德雷。

陳晨不知道的是,2001年4月,“彷舟一號”誕生,這是中國第一片自己設計的嵌入式晶片。這款晶片儘管有很多缺陷,可從誕生那一刻就備受矚目。很遺憾,倪廣南和李德雷這次合作還是以失敗告終。

接連在聯相和彷舟遭遇失敗後,倪光南並沒氣餒,反而加入了麒麟,在得到陳晨的保證後,他把畢生心血都給了麒麟。

劉強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倪廣南的加入,把原來認識的很多技術人員又聚集在一起。

說白了,就是他們之前研發的專案已經完成了理論,來到新公司,因為有原來研究的基礎,所以才能輕而易舉地就做出了成績。

倪廣南也自豪地說道:

“雖然研究的時間不長,但是我們已經掌握了幾十項的專利技術。”

陳晨眼前一亮,問道:

“我們都申請專利了嗎?”

倪廣南道:“這是自然,我們已經累計申請了89項技術專利。未來攻關的重點,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多的是要繞開國外的技術專利,不然,我們依然會被卡住脖子。”

陳晨又問道:“倪老,目前我們國內能生產的最先進的晶片是什麼級別的?”

倪廣南,抬頭思索一番,道:

“目前,我們還只有90奈米的工藝,聽我原來的朋友說“中心國際”今年已經準備上馬65奈米的技術,我們和他們的距離還相距甚遠呀!”

目前國內的技術還停留在100-90奈米的技術上,但是國際主流的技術已經發展到65奈米了。

陳晨並不知道這些,接著道:“我覺得我們沒必要繼續發展PC晶片,未來晶片的發展方向,會向智能手機的方向發展,如果,我們能夠在手機芯片上突破,就會成為我們未來超越的方向。”

隨即,倪廣南道:“就以目前的手機芯片確實不需要太過先進的產品,目前100奈米的封裝技術,完全可以沒有問題,我們也能很輕鬆地設計出來。”

陳晨道:“我說得並不是現在所謂的2G手機的晶片,而是未來的3G手機,以及未來的4G手機的晶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因為是私下的見面,陳晨便把平果手機的設計和效能,跟倪廣南等幾位研究人員,一一說明白。

陳晨的一番講解,讓倪廣南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