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報告,當年的保密協議失效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章:歷代皆有高人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章:歷代皆有高人出

然而封雲的這抹笑容被副將看在眼中,卻讓他感到有些困惑。

眼前這座倉庫單單是灰塵就已經積蓄了一層,四周放眼望去也相對破敗。

地勢環境也比較偏僻,屬於兵府中少有人往來的地方。

唯一能夠證明這裡是民調局的地方,就是旁邊掛著的那塊臨時寫上的牌子。

總而言之,這種地方換成誰都會覺得未免有點太過敷衍,可封雲卻好像絲毫不以為然。

然而實際上此刻的封雲正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腦海之中,也的確從未把這個環境放在心裡。

在封雲看來,只要任務完成,他的目的就達到了。

至於以後如何發展與安排……先瞭解了金手指再說。

腦海中這卷《民異錄》散發出的金色光芒明顯比先前耀眼了許多,緊接著在封雲的眼前,《民異錄》緩緩的自動翻開了第一頁。

這一頁,有點像是介紹頁,標註了一個詳細的資訊:

【民調局:當代妖精鬼怪收容、管理機構】

【局長:封雲】

還沒等封雲反應過來的時候,他便感覺眉心處傳來了一陣刺痛。

緊接著在自己名字的上方,便彷彿有一滴血滴落似的,漸漸暈染開來。

這樣的變化讓封雲有些始料未及,他好奇的看著眼前的這卷古書。

對於封雲而言,最不解的地方就是民調局後面的簡述。

當代妖精鬼靈收容管理機構,這和自己遊戲裡的內容倒是有些大相徑庭,不太一樣。

但是透過這短短的一行字,封雲也能夠瞭解得到,怪不得要想啟用這《民異錄》的第1步是先建立民調局。

看來正如自己先前所猜測的那樣,這個世界應該沒有自己看到的那般簡單。

或許是感覺到了封雲心中的想法,古書緩緩的掀開了第二頁,熟悉的文字再度躍入了封雲的眼中。

【民俗收容指南書】

眼前這本古書就和前世時自己在遊戲中設定的一樣,除了方才民調局的字樣沒見過之外,這指南書的設定倒是如出一轍。

可問題是這指南書裡的內容,他卻完全不認識。

下方便是晦澀難懂的金色字跡,這些字跡應該都是古文字,總之封雲看了半天愣是一個認識的字都沒找出來。

可很快,讓封雲感到驚訝的是,這些原本看不懂的古文字,竟然漸漸的融會貫通。

字依舊是不知何年代的古字,但封雲閱覽起來卻不再有任何的困難。

一股龐大的資訊也由此展開,封雲分明沉浸在自己的腦海之中,卻彷彿被文字構成的內容帶入到了一個久遠的故事裡。

民異錄第二頁如此展示:

【帝辛二十五年(約公元前1050年)前,天地無神,日月無光。

遍法無為法,入山海為無常,自是混亂時世,

物之反常者謂之妖,多是動物得靈。或討封拜月;或採陽補魄;或借屍化行。

邪念所驅謂之魔,多是命薄眾生。或心念屈扭;或怨念不滅;或邪念橫生。

死而不泯謂之鬼,遊離世間不散。或心有不公;或命存大戾;或八字有缺。

萬物生異謂之怪,天地衍生,無有其位。或草木得運;或無命有根;或逆違天道。

物有其化謂之精,順天應運,巧化萬千。或山河造化;或香火點撥;或得聞頌法。

萬物之本謂之靈,山水得靈,草木逢春。或星月輝落;或情真入骨;或緣念未終。

綜上所述是為妖、魔、鬼、怪、精、靈。

後經何年,大商國運衰敗,致使萬物恆生,妖鬼肆虐,魔亂人心。

然,姜子牙扶周封神,立天地秩序,重振國運,封妖魔入方靈山,自此天下安生,再無詭禍。

不論時事變遷,各朝天子皆拜山敬天。一為告昭天地,二為慰撫蒼生。

天子臨朝,首要大事便乃鎮守國運,立新法捍天地之。攜高人於方靈山大興法道,只為不步商朝後塵。

自此,天地萬物再無成妖之道;鬼門緊鎖,再無還陽之機。

天龍歸天,海龍入海,地龍便化山川龍脈,天子周朝得盛世太平。更有歷代高人輩出,身負封妖重任。

800年周亡,狼煙四起,亂世動盪。

先有春秋大世赳赳老秦驅萬邪,定人族,封人王,秘不敢語爾,天不敢記之。後有黃石公圯上老人一書定天下,成就張良為聖上之師,著漢高祖劉邦開創大漢王朝。

無人知曉老者身份名諱,更不知此老者遠離狼煙喧囂戰場之外,隻身進入方靈山中,七言律封妖,捍衛人間不受妖邪侵擾。

然,百年之後,封印之力薄弱,莽精出世篡了江山,而後十三年江山滴水不落。

龍不侍莽,天不助妖,莽皇在位14年09個月,縱使設下哭天大典,卻依舊無力回天。

漢世祖光武帝歸位,借國運封妖,於方靈山大興香火,後有張道陵三香請神,封妖救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後三國鼎立,人皇不得其位,奸佞宵小輩出,方靈山封印搖動,天地之間靈氣猖獗,妖邪橫生,亦衍生大德之士。

精通星緯明六甲之左慈;起死回生卻難得善終之華佗;七探蛇盤槍之鼻祖童淵之輩,比比皆是。

亂世無道,國運無常,後有諸葛孔明佈下大陣借陰兵助戰,得勝之時也加速了方靈山封印的薄弱。

晉朝之後,此亂象方得終止。

高人郭文,以虎為僕,置身於方靈山中以肉身成封,重新將妖邪盡收。

此後又經隋唐宋元,不論是何朝代,皆有高人輩出,身負天命,捍國運、封妖邪。

至大明朝時,黑衣宰相晚年苦尋方靈山無果,此後再無人以鎮。

時至大清破山海關,天地清濁難辨,方靈山漸亂,妖邪輩出,潛於人間,長睡蟄伏。

而今三百年已過,妖氣長洩於方靈山,積鬱人間三百年之久,瀰漫天下,致使當代此時,世間萬物終有了成妖之道。

故此,設民調局,實為擔負現世封妖、再立方靈山之重任。

若遇良妖,當尋如方靈山之地進行安置,上天有好生之德,眾生有平等之身,自不該斬盡殺絕。

若遇惡妖,身負血債累累,致命因果不凡,當除之而後快,以正天罡!】

片刻之後,封雲再回過神來的時候,卻彷彿歷經了千年滄桑。

他終於明白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前心中的猜測也在這一刻得到了證實。

這個世界存在著妖邪之物,並且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

只是古往今來數千年,歷代都有高人將這些妖鬼封印,捍衛人間正道的同時,也給這些妖鬼一個棲身之地,也就是方靈山。

只是到了五百多年前,明朝之時,高人‘黑衣宰相’卻再也找不到方靈山在何處,無法鞏固封印。

自此之後,方靈山與封妖之說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世人再無人知曉此間秘密,甚至連傳說都不曾留下。

關於邪祟之事也就成了杜撰的民俗故事,經久流傳,興於民間。

而自大明朝開始,因無高人鞏固封印,方靈山的封印便隨著時間流逝而鬆垮,又因大清攻破山海關,導致天地清濁二氣混亂,使得方靈山的封印鬆垮之勢更加嚴重。

因此,方靈山內的妖氣不斷向外界瀰漫,直到今天當下,五百多年過去了,妖氣已然積少成多,成了氣候。

而妖氣橫生之下,世間萬物便有了開啟靈智,成妖做怪的契機。

所以近些年間,民間才有了一些罕見的怪談發生……

至於那些本被封印在方靈山中、存活了千百年的妖邪,雖然還在沉睡之中,暫時沒有醒來,但難保不會在哪天醒來之後給這人世間帶來災難。

而自己,用現代的話說:就是這當代之中,專門接觸非人類問題,探索世間各種奇聞,且最官方的靈異事件處理者與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