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熊孩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七章 進入對方老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七章 進入對方老巢

秦彥正想繼續往前,一個光頭突然出現,

“小公爺,我們教主久等了。”一個光頭走了上來,對秦彥客氣有禮的。

“你們教主,我不認識。”秦彥負手。

光頭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示意秦彥從蜿蜒的人力開鑿的石梯上去:“見了就認識了,我們教主十分佩服小公爺,還請小公爺賞個臉。”

秦彥順著石梯往上看。

從他站的角度總覺得老巢這兩個字非常適合形容眼前的畫面,這裡就和一個蟻巢一樣。

“請。”光頭又請了一次。

他則示意對方在前面帶路,光頭沒多言,轉身就走上了石梯。

跟在身後的秦彥,不著痕跡觀察著四周。

秦彥以為教主在溶洞裡,結果他們一路往上又出了山體。

穿過大亮的出口,前面竟然是一條木質吊橋。

吊橋對門是一座獨峰山,筆直的山壁根本不容任何或者動物攀爬。

如同藤蔓的木質閣樓就貼在山壁上,以一條鐵鎖連線秦彥所在的山峰。

“我們教主就在前面的閣樓裡等著,小公爺請。”光頭的意思是讓秦彥自己過橋去。

秦彥默默準備了銀針,以防有人在自己背後偷襲。

他走上鐵鎖長橋後,忽然飛身落在鐵鎖上,隨著幾個蜻蜓點水的掠影掃過在深谷上搖晃的鐵鎖上。

一眨眼功夫,秦彥已經到了對門,婢女打扮的姑娘過來引路,走上三層的朱漆閣樓,一個蒙面的人正等著自己。

“小公爺,久仰大名了。”這人估計就是光頭口中的教主,看不出年紀,眼睛也相當尋常,沒有任何能讓人記憶的地方。

“來人,給小公爺上茶。”

“教主請我到這風光宜人的地方喝茶,秦某覺得相當榮幸。”秦彥自己找了凳子坐下。

此處風景獨好,放眼看去是片片峰巒如聚。

秦彥接過茶盞處自泰然喝了起來,這讓教主忍不住訝異,

他沒想到秦彥不但年紀小,還城府深:“小公爺喜歡我教的風景,那就多住幾日,我們教中有

不少美味佳餚寬頻小公爺。”

教主打算先禮後兵,進了自己的地盤豈有道走就走的道理。

只是秦彥答應得相當爽利,他道:“我正有此意,既然東道主提出來了,我就卻之不恭了,只是秦某嘴刁,習慣了長安城的菜餚,怕接下來的日子不好過。”

“哦,小公爺放心,只要小公爺道得出菜名的,我這裡就沒有吃不到的菜。”教主笑道。

“既然教主都保證了,那我就放心住,不過有句話我要道在前頭,我不喜歡悶著,酷愛到處亂走。”秦彥笑道。

教主不當回事兒,他大手一揮,豪言道:“我們教中無一處不能見人,小公爺隨意,把這裡當國公府都行,本人從未怠慢過客人。”

與此同時,在小鎮上療傷的蒲林榮喝藥後轉醒。

他睜開眼就看到隨從守在床邊,只是不見秦彥。

“小公爺呢,我暈倒前看到他了。”蒲林榮面色蒼白,如同被抽乾了血。

隨從道現在不知道秦彥去哪裡了。

蒲林榮心裡咯噔一響,急聲問:“現在不知道去哪兒,是什麼意思,你道清楚。”

“我們剛到鎮上,小公爺就回來了,他道殺手會追過來,所以暗中佈置了一下,半夜我們聽到打鬥聲,但是小公爺吩咐過,讓大理寺的人不要出現,他一個人能行。”

隨從如實回稟。

自己去應對殺手組織,秦彥藝高人膽大不假。

也聽得蒲林榮是手腳發涼,他急忙撐起身子。

隨從勸阻讓蒲林榮訓斥了一頓:“你們怎麼能讓他一個人單打獨鬥,拿衣衫過來,我要出去。”

“小公爺現在都還沒回來,你們竟然都不去打探一下,你們真是!”

他披上衣服也不扣了,蒲林榮又急又怒,忍著渾身痠痛離開了醫館。

他帶著人在小鎮上搜尋,發現小鎮入口的地方有秦彥飛出去的銀針。

銀針數量不多,只在入口處有,另一處相聚不遠。

捏著銀針的蒲林榮心裡七上八下:“繼續找,把所有線索都找出來。”

武卒各自散開

很快的,有一個武卒發現了蹤跡:“這裡有血,還有刀痕。”

黑臉的武卒從一條窄巷裡出來,給蒲林榮指了方向。

蒲林榮走上去看,發生打鬥的是一條狹窄曲折的小巷。

寬足三人並肩而立,轉彎處是死角,如果突然有人埋伏也不會輕易被人察覺。

武卒發現青磚牆上許多處被刀砍缺的口子,刀痕遍佈在青磚牆面上,還都是新鮮的。

但是出了刀痕,地上乾乾淨淨如同被人打掃過一樣。

“往下挖。”蒲林榮走進巷子,赫然發現腳尖指的地上有一處汙漬。

仔細一看是凝固的血,他指著一塊有血跡的地方讓隨從挖開,隨從馬上掏出匕首刨開土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刀子挖了半寸,土裡就沒有血跡了,蒲林榮蹲下來拿起土塊仔細端詳。

打鬥過的地方被迅速清理過,血都沒法往下滲透,附近的百姓也沒有看到屍體,他們打掃戰場的速度快得驚人。

這也就意味著來的是殺手組織,而不是一般只會砍殺不管消滅痕跡的屠夫。

“你們還有什麼發現。”蒲林榮問,同時把手裡的土塊丟回去。

一個精明的武卒道:“大人你看這裡,和這裡。”他指著兩處不同方向的砍痕。

武卒分析道:“這痕跡是一個慣用左手的人留下的,而這個是右手,從他們站的位置是面對面。”他讓同伴重新演示了一下當時的站位。

然後二人舉著刀鞘跟著痕跡重現打鬥的動作給蒲林榮看,蒲林榮讓隨從扶著站起身仔細勘查刀痕。

人的身高和臂長都不一樣,用刀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刀痕的角度,深度,都能看出端倪來,蒲林榮讓其他武卒過來重演,很快就猜測道這裡發生了混戰。

目前就看出混戰痕跡的蒲林榮轉向武卒詢問:“你還發現了什麼。”

“這裡有兩人在打鬥,而且根據血跡的位置,其中一個被對方砍傷,但是如果仔細對這些刀痕的話,大人會發現他們用的是相同的刀。”精明的武卒道出了結果。

一樣的刀,是同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