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熊孩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六十七章 許敬宗挑是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六十七章 許敬宗挑是非

秦彥自然同意了壯漢王爺的想法,送了幾個鋪子給他,對方拿到鋪子後,拖家帶口的就搬離了王城,去往了鋪子的所在地。

秦彥未曾想過,他居然如此熱愛大唐美食,忍不住笑了。

秦彥已經好久沒有回大唐了,但是關於他的訊息卻一直源源不斷的向李二彙報著,當他知道蠻夷國被秦彥治理的井井有條的時候,十分吃驚。

“沒想到一個在眼皮底下整日鬧騰的小孩童,竟然也有如此本事,有趣有趣,哈哈哈哈。”李二翻看著秦彥遞過來的訊息,不禁感慨道。

他的貼身大太監也跟著誇讚:“小公爺一看就是個賢才,小小年歲就有如此成就,將來必成大器啊。”

先不說李二如何誇獎秦彥,大唐的諸位大臣們聽說了秦彥的壯舉後,都展現了不同的態度。

此時,秦瓊正在和自己的幾個老兄弟聚會喝酒,提到了自家兒子,他便有些頭大,“彥兒又跑到蠻夷胡鬧去了,不過還好有國師跟著,應該也不會犯什麼大錯。”

對於秦瓊的想法,程咬金可不認可,“哎~老秦,你不能這麼說,我那賢侄神通廣大,連那蠻子都被治的服服帖帖,你還有啥可擔心的啊。”

尉遲敬德也跟著附和,“就是,有這麼聰明的兒子,你就燒高香去吧。”

然而,聽了他們的話後,秦瓊依然憂心忡忡,“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我就怕彥兒成為別人的眼中釘,絆腳石啊。”

秦瓊的擔心不無道理,因為就在第二天早朝,便有人參了他一本。

“陛下,我聽聞最近秦國公家的小公子在蠻夷做了一堆驚天動地的大事,還以孩童的身份成了一國之君,蠻夷歸順,雖是好事,但若是那秦彥有了不臣之心,對我們大唐就是個巨大的威脅,不得不防啊。”

說話的人便是一直看秦彥不順眼的丞相許敬宗,秦彥搞出這麼大的動靜來,他自然要抓著對方的小辮子不放。

還沒等李二表態,秦瓊就直接站了出

來,“許大人這是在說我秦國公府有不臣之心麼?”

他冷厲的眼神讓許敬宗回憶起了當時被揍到暈厥的場面,瞬間抖了兩抖,陪上笑臉道:“自然不是,但秦四郎從小就到處亂跑,人心隔肚皮,國公爺又不能一直盯著他,萬一有個好歹,那後果不堪設想啊。”

“哼。”面對許敬宗的強詞奪理,秦瓊冷哼一聲,跪倒在地,“陛下,雖然小兒疏於管教,但他絕對是一個忠君愛國之人,我願意用項上人頭為秦彥作保,若他有朝一日起了不臣之心,老臣第一個將他緝拿歸案,絕不顧及一絲親情。”

秦瓊的話,堵得許敬宗沒了下文,他只好看向李二,等著皇帝表態。

李二微微一笑,開口道:“秦叔寶嚴重了,秦彥這個小子,我從小看到大自然知道他是什麼秉性,也相信他不會做出背叛大唐百姓的事情來。”

他轉頭看向許敬宗,又道:“許愛卿,這種懷疑秦四郎的話,以後便不要再提了。”

李二堵的許敬宗啞口無言,又不敢發作,只好咬了咬牙,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秦瓊整個早朝都憋著一口氣,他知道許敬宗一直看自家兒子不爽,但沒想到,他竟然是無論何種情況,都要咬秦彥一口的瘋狗。

下朝後,許敬宗也知道自己做了虧心事,便飛快地溜了出去,秦瓊不可能嚥下這一口氣,急步上前堵住了他剛要開走的馬車。

看著面前這個攔住自己的勁敵,許敬宗有些害怕,他大著膽子,開口問道:“秦國公這是何意?”

“何意?我倒是要問問許大人,處處針對我兒,到底是何意?”秦瓊此時怒髮衝冠,只想為自己的孩子討一個說法。

許敬宗走也走不了,只好硬著頭皮回答道:“在下不過是忠君為國,憂陛下之憂而已。”

聽完此話,秦瓊突然笑了,“來,你下車。”

此時,二人還在皇宮大內,許敬宗料他也不敢對自己動手,便下了車,然而他忘了,秦瓊可是敢在

金鑾殿上動手的人。

“秦國公有何指教啊?”許敬宗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勇氣,竟然敢挑釁秦瓊。

秦瓊面帶微笑,說出的話卻嚇得許敬宗差點跪了,“你個冠冕堂皇的老匹夫,看我不揍的你滿地找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話音剛落,秦瓊便一拳揍到了許敬宗的臉上,一顆牙齒從許敬宗的口中飛出。

“你……你……竟敢如此對我!”許敬宗的口中流出了鮮血,他顫抖著,不敢置信的看著秦瓊。

“就你這樣的,以後我見你一次打一次。”秦瓊似乎是找到了當年在瓦崗寨的感覺,意氣風發地笑了,轉身頭也不回的走了。

徐敬宗吃了虧,但也不敢聲張,只好找到自己的斷牙,匆匆離去。

秦瓊回到家以後,便給秦彥寫了一封家書,在信中將自己如何教訓許敬宗,洋洋灑灑地寫了大半篇。

秦彥收到信後,看得樂不可支,轉眼看到個地呈上來的摺子,又開始憂心忡忡。

蠻夷國的所有官員,無論大小全都是世襲制,身為平民,就註定一輩子都是平民百姓,永無抬頭之日。

這樣就加深了官員與百姓之間的矛盾,官府永遠都向著有官職的人,即使對方為非作歹,只要家中有人在官場中有個一官半職,就會平安無事。

這樣一來,百姓就會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受到官員的剝削,這是一個大問題。

現在大唐的科舉制度已經非常完善,每年都會給朝廷輸送大量的人才,平民百姓也有了為官的可能性。

教育普及程度也跟著提高,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秦彥決定在蠻夷國也推行科舉制。

他不由分說,便將告示貼到了各大城池的公示欄,百姓們看了歡呼雀躍,然而卻引起了當朝大臣的不滿。

早朝,秦彥端坐在大殿之上,看著長跪不起的各位大臣們,頭疼不已。

“請王上收回成命!”

“請王上收回成命!”

……